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胡婷  李余生  陈园 《价值工程》2012,31(8):310-311
本文基于凯恩斯消费理论,通过成都市1995-2009年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和生活消费数据,建立了成都市城乡居民消费函数,并结合城乡居民1995年-2009年间恩格尔系数的变化趋势和2009年成都市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对成都市城乡居民消费差异进行了实证分析,找出了城乡居民消费差异的主要原因。最后,提出了消减成都市城乡居民消费差异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我们利用问卷调查法对贵州城乡居民城乡进行调查,深入了解城乡居民对物价变化的真实感受,发现农村居民感受到的物价上涨幅度低于城市居民,但农村居民收入低,应对物件上涨的能力弱,物价上涨对农村居民的负面影响强于城市居民,绝大部分城乡居民会减少开支以应对物价上涨;可以通过控制对城乡居民影响较大的食品、住房、衣着、农业生产物资、燃料、教育、医疗保健等的价格上涨幅度,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拓展产品和服务在消费档次上的多样性来减少物价上涨给人们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3.
中国城乡居民消费行为差异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根据中国城乡居民1985-2003年间的统计数据,建立了城乡居民的不同收入消费模型,并对城乡居民的消费行为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一是我国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消费行为分别能由持久收入模型和引入虚拟变量的绝对收入模型来解释;二是农村居民的基本生活水平有所下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但农村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高于城镇居民;三是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和支出的不对称性,导致了农村居民在支出上“捉襟见肘”。  相似文献   

4.
我们利用问卷调查法对贵州城乡居民城乡进行调查,深入了解城乡居民对物价变化的真实感受,发现农村居民感受到的物价上涨幅度低于城市居民,但农村居民收入低,应对物件上涨的能力弱,物价上涨对农村居民的负面影响强于城市居民,绝大部分城乡居民会减少开支以应对物价上涨;可以通过控制对城乡居民影响较大的食品、住房、衣着、农业生产物资、燃料、教育、医疗保健等的价格上涨幅度,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拓展产品和服务在消费档次上的多样性来减少物价上涨给人们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5.
贾杉 《东方企业文化》2013,(21):223-225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在此过程中,河北省从1978‐2010年32年当中,年均地区生产总值(GDP)增长速度也达到了10.7%。伴随着经济总量的发展,我省的城乡居民收入也逐年增长。但是与此同时,我省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与全国平均水平之比呈逐年下降趋势。本文通过河北省和山东省作比较,从产业结构的角度分析居民收入GDP占比逐年下降的原因,从而对我省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提供产业结构方面的分析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自2002年以来,有关城乡居民消费行为的研究日趋丰富,学者们基于收入差距、城乡二元体制、财政政策、消费结构等宏观视角和预防性储蓄、消费过度敏感、消费短视、消费惯性等微观视角对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行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尚未达成统一认识。为对城乡居民消费行为研究存在的争议及其原因进行探析,在对关于城乡居民消费行为的文献进行梳理和归纳的基础上,从研究基本单位、消费函数模型和统计数据等三个方面对我国城乡居民消费行为研究存在的争议及其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未来开展城乡居民消费行为研究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1994年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二元经济结构一直都是我国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消费结构也呈现二元特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已成为影响我国宏观经济正常运行的重要因素。若不妥善处理,将会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因素。通过分析1994年以来我国城乡居民之间的消费水平差异性,就如何缩小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异,提高城乡居民消费质量的对策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居民理财相关文献的回顾,选择泉州地区城乡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从城乡居民家庭的理财产品选择及数量两方面描述城乡居民家庭理财状况,并从城乡居民家庭收入水平、对理财产品的了解程度、获得理财产品信息的途径和理财目标等方面,对城乡居民家庭的理财产品选择差异进行因素分析,分别从城乡居民与金融机构角度提出改善城乡居民理财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一、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现状 1.从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来看,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为2:1,1995年为2.72:1,2003年进一步扩大到为3.23:1,而2007年中国城乡收入差距之比继续扩大为3.33:1,绝对差距达到9 646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10.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我国当前面临着严重的人口老龄化局面,所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也理所当然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又由于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体制中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监管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也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环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监管除了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和运营过程进行控制之外,还能够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管理的结果进行控制。对此,本文专门针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监管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并且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1.
收入差距是影响消费差距的重要因素。通过对1980-2010年河南省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和收入差距增长率数据的平稳性检验,以及两者之间结构模型的经济意义检验、统计检验、计量经济学检验和预测检验后,最终确立的结构模型揭示,河南省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变化对消费差距有着直接的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每增加1个百分点,消费差距会增加近0.6个百分点,除此之外,收入差距以外的因素,也会对消费差距有一定的影响。为此,可以通过提高河南省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倾向来增加农村居民的生活费支出,提高农民的消费水平,缩小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和消费差距。  相似文献   

12.
广东省城乡居民消费差距近十年来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但从全国代表最高消费水平的6个地区来看差距仍然最大。本文以广东省农村消费现状为研究对象,收集了2008-2017年10年的数据,运用主成分回归进行分析与建模,最后根据模型的结果提出缩小城乡差距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利用辽宁省1993—2010年有关数据建立了一个AR(p)模型,并使用此模型对我省城乡居民信息消费差距进行分析和预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缩小城乡居民信息消费差距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选取河南为研究对象,以1991~2010年的相关数据为依托,对城乡居民收入分配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从而判断出近年来河南城镇、农村居民收入分配状况,以及城乡收入分配差距的具体情况,并分析其原因,提出实现差距收敛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5.
消费是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源动力,是公民福利增加的源泉,如何发挥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已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基于城乡消费结构比较的视角,就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以及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消费对经济增长具有积极的拉动作用;居民收入水平较低、收入水平差距较大是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较小的重要原因;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存在差别,主要原因在于城乡收入水平的差别,持续强劲的居民消费需要以居民的收入持续增加为基础。为此,应从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减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建立完善的医疗保障体系、合理的消费引导等方面来改善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以真正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劳动力跨区域流动的现象随着经济的发展普遍出现,在此背景下研究商品住宅价格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在社会收入分配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利用2006—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基于商品住宅价格及劳动力流入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并进行实证分析。研究显示,短期内商品住宅价格上涨对劳动力流入存在抑制效应,进而扩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长期内会促进劳动力流入并缩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而且商品住宅价格提高对周围地区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存在劳动力流入效应的空间外溢,能显著缩小本地及相邻地区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选取1978年至2011年的居民消费水平为样本数据建立预测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距的指数平滑法预测模型,以预测2012年至2014年我国的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差异状况,通过分析预测,该模型拟合误差较小,拟合情况达到预期目的。预测结果表明,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在大幅度增长的同时,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差异也呈现相同程度的扩大。  相似文献   

18.
薛寒冰  薛瑞 《价值工程》2014,(17):157-15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呈稳定性增长,但城乡收入差距也随之扩大。本文基于1978-2012年35年的中国时间序列数据对金融发展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关系做了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建立线性模型,结果显示:金融发展规模和金融发展效率都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Granger原因,且金融发展规模的提高显著拉大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金融发展效率的提高则有助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缩小。  相似文献   

19.
黄文伟  王秀彩 《活力》2005,(5):70-70,87
经济学中衡量城乡收入差距的基本参数是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率和城乡居民消费比率。不管从那一个指标看,中国的城乡收入差距都在扩大。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率,197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为1:2.57;2003年达到1:3.24;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的增长率差距扩大,1997年至2003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长率分别为8%和4%。大约3.5个农民的消费水平之和等于一个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其实,我们通常考察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都是用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民人均纯收入作比较,这样得到的数据只是城乡居民显性的收入差距。由于二者统计口径的不一致.  相似文献   

20.
各地区居民收入基尼系数计算及其非参数计量模型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本文利用非等分组基尼系数公式,首次较为完整地计算出全国21个省、市以及自治区的1995~2004年城镇居民、农村居民和城乡居民基尼系数。在这一基础上,利用非参数计量经济模型中的分布密度函数估计方法,分析了1995~2004年各地区城镇、农村和城乡居民基尼系数变化特征。以居民平均收入水平与城乡居民收入平均基尼系数对各地区进行判别分析,发现以收入水平与分配公平程度为标准的判定基本上同我国东中西三大地区的划分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