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创业资本契约理论,通常是在标准“委托代理”分析框架内进行的,在这种框架下,创业资本家的委托人,创业家是代理人。但是,创业资本融资安排又不同于一般的融资契约安排,它的一些特征已经超出了典型“委托代理”关系。创业资本契约安排独具特色之处表现为特别的证券设计(通常是可转换债),控制权与所有权的分离,投资的阶段性以及联合投资等特征。  相似文献   

2.
国外关于创业企业融资契约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创业企业融资契约研究进行了梳理,分别从创业企业融资契约特征、控制权安排、融资工具选择、风险资本的作用等方面进行了阐述。这些研究基本上围绕解释现有融资契约条款展开,其核心问题是控制权的争夺。从不同视角为我国学者研究创业企业融资契约的特征和内容等相关问题提供了理论借鉴,并指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企业融资中的控制权安排与企业家的激励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在企业融资中,企业家不仅关心项目的货币收益,而且关心非货币收益,而投资者仅仅关心货币收益。考虑到双方的融资合同是不完全的且企业家受到财富约束,一份初始的激励合同通常无法解决双方存在的潜在利益冲突。作为一个结果,控制权安排(即谁做出关键性决策)是金融合同的一个重要维度。Aghion-Bolton(1992)集中于事后有效率。他们证明了,条件控制在一些环境下是均衡的控制权安排。然而,Hart(2001)提出了一个质疑:他们的模型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变量,即努力。通过引入企业家的事前努力,本文解释了为什么控制权在坏状态而不是在好状态转移给投资者。更进一步,本文发现,金融约束的程度大小决定了项目的均衡控制权安排。  相似文献   

4.
在合作伙伴间建立合理的收益分配格局是解决联合创业投资中道德风险问题和保持联盟稳定性的关键因素;由于现实世界中合约不完全性的普遍存在,导致剩余控制权的分配在联合创业投资的契约设计中至关重要。综合运用信息经济学、心理契约以及不完全契约理论,探讨了维持联合创业投资战略联盟系统稳定性的有效心理契约机制;通过对信息不对称下主导型与跟随型创业投资公司之间特定控制权和剩余控制权分配模型的分析,得到合作伙伴收益分配的契约组合,通过这种契约的安排,可以部分消除主导型与跟随型创业投资公司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弱化跟随者的搭便车与机会主义行为、提高联合创业投资的收益水平。  相似文献   

5.
资产专用性理论分析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资产专用性概念引入对交易行为的分析是有用的 ,但资产专用性理论的逻辑是有问题的。如果坚持以企业契约的不完全性为逻辑前提 ,以企业所有权安排为逻辑结果 ,那就会否定资产专用性这一逻辑的核心变量 ;如果坚持资产专用性这一核心变量 ,并由此推出风险控制权而不是企业所有权安排的逻辑 ,就会否定企业契约的不完全性这一逻辑前提。  相似文献   

6.
企业控制权是科技型小微企业风险融资的重要工具。从控制权转移激励与约束角度,构建了科技型小微企业风险融资中控制权转移激励与约束契约设计的两阶段模型,探讨了科技型小微企业投入的自身财富水平、投入风险项目的知识产权价值、努力水平、市场声誉、风险项目成功率、风险项目产出的变现性与可控性、风险项目运行的在职消费水平、风险投资者获取的剩余价值索取权、风险项目投资额度、风险监控成本、风险项目的战略收益、风险项目运行的私人收益与共享收益、科技型小微企业投入人力资本的专有性和专用性、风险投资者的投资专用性以及风险投资者风险规避程度等因素对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中控制权转移激励契约设计的影响机制,并通过定量分析得到了一系列科技型小微企业风险融资控制权转移的激励与约束契约设计机制,对科技型小微企业投融资理论进行了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公私合作伙伴(PPP)模式是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合作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的重要模式,具有缓解公共部门的资金不足,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等优势。然而现实中PPP项目常出现投资不足和“敲竹杠”等问题,严重影响了PPP项目实行的效率。文章从不完全契约视角出发,通过文献分析和模型推导,从GHM、HSV、BG以及FM模型中归纳并分析控制权配置影响因素,构建同时考虑了私人企业自利性投入和产品公共化程度的PPP项目控制权配置模型。  相似文献   

8.
区别于完全契约和不完全契约理论,基于对名义控制权和实际控制权的区分,Aghion等(2002;2003)提出部分契约概念,强调代理人人力资本的重要性和实际控制权的可转移性.在此基础上,我们放松Aghion等(2003)的研究假设,基于贝叶斯法则对该理论做一般化分析并对不同状态下转移控制机的机制效力进行比较.我们强调在更一般的情况下,除了引人价格机制以外,引入声誉作为保障该信息揭示机制效力的激励约束机制是必要的且比价格机制列为适用.该理论对于解释信誉,授权等理论问题,以及指导中国公司治理实践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融资问题研究是企业理论的重要领域。公司收益分配直接关系到公司的控制权分配,融资契约与融资手段的选择决定了各方间的收益分配及公司的控制结构。从融资行为研究的框架体系出发,本文在非对称信息的基础上分析了公司融资理论面临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0.
如何构建有效的金融契约是经济转型过程中提升我国企业公司治理效率、保护投资者利益的关键.最近兴起的金融契约理论突破传统的现金流思路.从控制权视角考察企业内部控制权配置机制及时各利益主体行动策略的影响.论文从控制权视角出发,系统回顾了金融契约理论的相关成果,并指出了目前该领域研究存在的主要局限.本文研究将对我国企业融资决策、内部公司治理和外部资本市场金融创新等具有一定的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11.
建立了创业企业项目的两阶段风险资本融资序列模型,利用博弈论分析了项目在3种融资模式下实现均衡的过程,给出了风险投资家努力水平决策的均衡解。研究表明:在单独投资情形下,无论风险投资家属于哪个类型,因为没有“搭便车”问题,他将总是提供高水平努力,但是他提供项目所需要的两种异质性输入具有较高的成本;由于存在“囚徒困境”问题,两个风险投资家都不努力,分别与两个风险投资家签订契约的方式在现实中往往不被选择;而联合风险投资这种契约安排使得高成本的风险投资家提供低水平努力,低成本的风险投资家提供高水平努力,这一融资模式具有较低的成本。  相似文献   

12.
不完全契约理论下的公司控制权配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契约的不完全性导致了控制权问题的产生.GHM基本模型认为,公司控制权应授予物质资本的所有者,GHM第二代模型提出了"控制权相机配置"命题,由此遭到了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批评.利益相关者理论缺乏分享企业控制权的依据,实践中也难以实行.不完全契约理论下公司控制权配置的解释,仍然具有较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融资契约理论是关于债务契约和股权契约组合使用的解释,没有区分融资契约的不同性质。文章继承并发展康芒斯的交易分析思想,认为债务是纯粹价格协调的买卖契约,股权是纯粹权威协调的管理契约;在纯价格和纯权威基础上引入信任协调后便构成现实中广泛存在的复合融资契约,从而构建了一个能够内生化解释多种融资契约形态的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14.
公司证券设计理论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证券设计理论研究的四种基本模型。归纳了该理论的主要贡献 :1.企业的融资证券安排影响企业的委托 -代理效果 ;2 .企业的融资证券设计影响信息和信号的传递机制 ;3 .企业的融资证券设计影响企业的资源控制权的分配 ;4.不同的产品市场策略有不同的融资证券安排 ,并指出了该理论的缺陷  相似文献   

15.
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一种引入制度变量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悦  邓彤 《生产力研究》2006,(7):265-267
现代西方经典融资理论认为,企业的外源融资顺序应当是先债权,后股权。但在中国却遭遇了“水土不服”:中国的上市公司普遍具有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文章引入制度变量后发现,中国资本市场歧视性进入壁垒的限制所导致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是出现这种悖论的根本原因,并且在中国现有的融资格局下,很难做到采用教育投资者或规范筹资者等手段使现有融资结构自动回归到西方融资理论所描述的理想状态。对于中国的现实而言,解除资本市场制度安排的歧视性进入壁垒、矫正资本市场功能变异的顽疾才是使筹资者回归理性的根本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6.
契约失灵框架下的家族企业控制权配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族企业“长不大”的根源在于家族管理禀赋不能有效支撑企业的成长。以家族资本融合人力资本、吸收社会管理资源是家族企业成长的必由之路,这就意味着对职业经理的授权。然而,企业控制权的让渡面临着来自企业主的集权情结和职业经理市场失灵内外两方面的障碍。本文构建了一个家族企业控制权让渡的模型,并提出在契约失灵框架下产权分享是促进家族企业控制权让渡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17.
市场、技术、资本结构与企业所有权安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从要素所有视角分析企业的契约性质,并从中提炼出企业理论所要解决的经营选择和激励问题。这一问题的有效解决可借助于企业资本结构(即债权融资或股权融资的比例)的优化调整实现企业所有权(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的分配)的最优安排。但资本结构的优化又受到各个企业所面临的不同市场条件和技术条件的约束。由此得出的结论是,不同的企业应该依据其市场与技术条件导出其最优的融资条件和方式,以实现企业所有权的最优安排和企业绩效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8.
突破家族企业的成长与发展困境,需要引进外部职业经理人,建立两权分离的现代企业制度。权力的分离将带来如何界定权力、权力如何影响企业经营、如何实现权力最优安排等问题,这些问题又再次成为学者们的关注焦点。对有关家族企业控制安排问题的研究进行综述,内容包括控制权、剩余控制权、特定控制权、实际控制权的基本内涵、各类控制权的权力来源,控制权对经理人行为影响、基于委托—代理理论、交易费用理论的控制权分配。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的研究方向,应是家族企业尤其是中小家族企业不完备契约下的控制权特别是剩余控制权的安排问题。  相似文献   

19.
《经济师》2018,(4)
PPP模式是民间资本参与公共产品供给的重要渠道,促进其健康发展是我国投融资体制改革的重要切入点。PPP契约改变了公共产品供给过程中委托代理主体及其相互关系。当前,重点需要解决的是其契约效率改进问题,它涉及到对公共产品公共性、PPP项目风险、控制权配置等多个变量的分析,而通过各变量间的逻辑关系研究可以进一步得到契约效率改进的路径及工作对策。  相似文献   

20.
论家族企业的定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家族企业的准确界定直接决定了这一领域研究的连续性和可继承性。不同的学者从家族参与度与CEO认知、家族所有权、家族管理控制权、代际权杖交接、多重条件限制、意向和愿景等角度提出了众多的定义,然而,它们都不能严格地将家族企业和非家族企业区分开来。本文将家族企业定义为家庭契约连结的企业组织,与此对应的非家族企业则是通过交易契约连结。家庭契约是一种强信任的、长期的和“连续性公平”的合意,而交易契约则是一种理性算计的、短期的和“竞争性公平”的契约。正是不同的契约性质导致了家族与企业非家族企业在管理行为和生产率上的不同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