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有位作在提出我国的房地产泡沫会很快破裂论点的同时,还提出了衡量是否产生泡沫的标准,其中,第一条标准是房价收入比。最近,有篇章也坚持这一标准,并以我国许多城市的房价收入比高过所谓“国际惯例”的4~6倍为据,想用以说明我国的房地产泡沫是多么普遍和严重。还有篇章以1998~2004年美国的房价收入比和房价租金比分别提高20%和35%为据,试图证明美国的房地产出现了严重的泡沫。  相似文献   

2.
环境     
《企业文化》2006,(3):5-5
有专家认为,中国房地产临近周期性低潮,2009年是低谷临界点。中国房地产价格自1998年以来,持续七年以百分比两位数的速度增长,从2002年至2005年4月,全国住宅用地平均价格指数在五年间上涨了54.2%,京、沪、穗、深等地房地产价格均上涨一倍以上,杭州则超过了200%。世界经验表明,房地产的非理性繁荣成分过大就易形成泡沫,但同时也表明,监测房地产的周期规律将有益于防范风险。  相似文献   

3.
同期声     
《北京房地产》2008,(5):27-27
房市泡沫仍在正常范围内;房价波动并非“拐点”;商品房市场越火政府越有钱建廉租房;房价将以每年5%至10%速度增长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议论房地产泡沫问题的文章不断出现报端。特别是今年里,有几个外国专家也参加了议论中国房地产泡沫的行列。他们提出了“中国房地产泡沫破裂论”,认为中国的房地产泡沫已经“接近爆炸的边缘”、“将在数月内破裂”。这些论点,与国内持“不能判断我国房地产已经是泡沫经济”的论点针锋相对,使得议论很为热闹。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议论房地产泡沫问题的章不断出现报端。特别是今年里,有几个外国专家也参加了议论中国房地产泡沫的行列,有的还提出了中国“房地产泡沫破裂论”,认为中国的房地产泡沫已经“接近爆炸的边缘”、“将在数月内破裂”。这些论点,与国内持“不能判断我国房地产已经是泡沫经济”的论点针锋相对,使得议论很为热闹。  相似文献   

6.
邵阳县房产局于1992年正式成立,十多年来,该局依照《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和县委、政府“整体规划、合理布局、科学发展”的原则,大力发展城镇房地产市场,加大城市房地产管理服务,推动了全县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目前,全县城镇行政区域面积19.4平方公里,是10年前12倍;房地产并发经营总产出为18986万元,比10年前增长50%;房地产业GDP增加值为17706万元,比10年前增长近20倍,房地产业已成为该县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自今年年初以来,尤其是从三月份开始至今,北京房地产业界人士一直期望的房市回升、市场转暖终于成为现实。“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景象在房地产市场上得到再现。1-5月份,北京市房地产投资增长33.7%,商品房销售额增长一倍多,商品房销售的综合平均价上升7.6...  相似文献   

8.
一、日本房地产泡沫 从1960年至1990年的30年里,日本6大城市的地价上涨了56.1倍,年平均增长14%以上,并带动房价相应高涨。这30年里,这6大城市的国民生产总值上升17.4倍,每年增长6%-10%,与地价的增幅形成了惊人的差距,从而成为世所公认的房地产泡沫经济。  相似文献   

9.
2004年房价上升较快,社会上出现了关于房地产泡沫的议论,有人说“全球正处于有史以来最大的房地产泡沫之上,而这一泡沫是由中国和美国创造的”,还说“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泡沫将在数月内破裂,不会超过一半”。中国楼市果真是这样的情形吗?笔者不能苟同。  相似文献   

10.
《湖南房地产》2004,(12):6-9
今年前8个月国内房地产价格的上涨引起了国内外的普遍关注。境外也有媒体指出。中国的房屋空置率已超过国际警戒线。同时质疑中国房地产的泡沫是否已经开始出现破裂。而此前,根据摩根士丹利的估算,世界25%的地区中存在房地产泡沫,另外40%的地区处于“泡沫预警”状态,其中就包括中国等。中国房地产市场形势究竟如何。房地产泡沫是不是真的存在,它对国民经济与金融到底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课题组的报告给出了回答。  相似文献   

11.
针对国内房地产近年来高烧不退,价格不断走高的现象,有关房地产泡沫问题的讨论也热火朝天,今年,更有几个外国专家提出来了“中国房地产泡沫破裂论”,认为中国的房地产泡沫已经“接近爆炸的边缘”,“将在数月内破裂”,如何看待“泡沫破裂论”,中国房地产真会如他们所言即将破裂吗?中国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包宗华通过对泡沫释义的梳理及中日房地产情况的对比给出了他的答案——  相似文献   

12.
房地产泡沫、房地产热与景气周期的学术观点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是否有房地产泡沫 有关房地产有没有泡沫的问题,在上世纪90年代末,由魏杰先生以“房地产的冬天”首先揭开了这场论战。魏杰先生只是凭借经济学家的直觉认为房地产的发展有些问题,其论点和论据都不够专业,经不起包宗华先生的反驳。但是,泡沫论战并没有偃旗息鼓,反而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在“中国金融:走向理性繁荣”研讨  相似文献   

13.
“限购令”是抑制房价上涨的有效政策工具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以来我国政府实施的五次房地产宏观调控中,以数量管制性质的“限购令”最为严苛,“限购令”对近年来我国住宅价格快速上涨趋势产生了怎样的效果?本文按照户籍和限购地域两个标准对限购政策了进行细分,在倍差法的研究框架内,通过动态面板模型GMM估计来评估限购政策细则对抑制住宅价格上涨的效果。实证研究发现:(1)对非户籍购房人实施限购的政策效果最为明显;(2)限购范围影响政策效果,仅在市区范围内限购难以起到抑制房价上涨的作用。通过对限购政策效果的评估,本文认为,投资(投机)性需求是推动我国住宅价格上升的重要力量,我国房地产泡沫的根源在于我国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通过货币超发带动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是房地产泡沫的根源所在,也是我国房地产市场调控的难度所在。  相似文献   

14.
目前企业经济效益不高,其中成本增长过猛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七五”期间,钢铁工业生产成本每年以12.3%的速度递增,比“六五”期间的递增速度高了1.62倍。同期包钢的可比产品总成本亦以11.26%的速度上升,严重影响了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成本所以大幅度上升,既有原燃材料涨价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也有企业成本意识淡化、成本控制不力等内在问题。  相似文献   

15.
法国平均房价自1999年以来已上涨43%,“房地产市场是否存在泡沫”的争论不绝于耳。社会各界普遍认为,法国一些10万人口以上大中城市房地产市场或多或少存在泡沫,而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房贷利率过低。据法国《费加罗报》报道,法国房贷利率近年来不断降低,今年2月降至20年来最低水平,其15年期房贷年利率仅为3.6%。在低房贷利率和通货膨胀的双重作用下,法国人纷纷投资房地产,导致房价一路上扬。法国央行法兰西银行日前就房地产业现状作出评论:如果房价以目前的速度增长,未来几年房地产市场因投机而形成泡沫的概率很大。有人认为,法国房…  相似文献   

16.
2004年是继2003年之后的第二个房地产“政策年”,严控土地供应、提高房地产开发资本金比例、加息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可以看出政府防止房地产泡沫的决心。深圳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率因此有所回落,商品房供需基本平衡,但由于住宅需求的不断增长和产品开发成本的上升,房价稳步上升,增幅达5.28%,并出现了往年少有的排队购房现象。进入2005年之后,深圳房地产市场将呈现以下几方面特征:  相似文献   

17.
法国平均房价自1999年以来已上涨43%,“房地产市场是否存在泡沫”的争论不绝于耳。社会各界普遍认为,法国一些10万人口以上大中城市房地产市场或多或少存在泡沫,而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房贷利率过低。据法国《费加罗报》报道,法国房贷利率近年来不断降低,今年2月降至20年来最低水平,其15年期房贷年利率仅为3.6%。在低房贷利率和通货膨胀的双重作用下,法国人纷纷投资房地产,导致房价一路上扬。法国央行法兰西银行日前就房地产业现状作出评论:如果房价以目前速度增长,未来几年房地产市场因投机而形成泡沫的概率很大。有人认为,法国房价…  相似文献   

18.
去年夏,摩根士丹利的经济学家史蒂芬&;#183;罗奇和谢国忠两人,曾做出了中国房地产泡沫将迅即破裂的预测。谢国忠先生认为中国的房地产泡沫“已经接近爆炸的边缘”,罗奇先生则进一步指出中国的房地产泡沫“将在数月内破裂”。现在半年多过去了,我国没有发生任何房地产泡沫破裂的事件。实践雄辩地证明,这两位专家的预测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19.
2010年经济平稳增长的关键因素是控制房地产价格泡沫膨胀。短期内,房价上涨过快,银行信贷风险加大,增加经济增长不稳定因素。特别是资金在银行和资产价格市场之间空转,货币创造的结果是2009年29%的货币增长大大快于实体经济8%的增长,继续这样的循环也可能积累通胀的货币环境。与防通胀形势相比较,通过加大保障性住房投入,严格房地产信贷规则,以及相关税收等等在内的各项政策,推动201O年房地产价格的软着陆更是经济平稳增长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有关产业政策的推动,我省和杭州市房地产业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据有关部门统计,1998年至2001年,全省房地产开发投资从227亿元提高到536亿元,每年以20—30%以上的速度递增,其中住宅建设投资从143.7亿元提高到366.6亿元,年递增速度也在30%以上。商品住宅竣工面积和销售面积,基本上也以10—20%的幅度增加,2001年分别达到1651万平方米和1544万平方米。今年上半年仍以较高的幅度增长。近几年,在杭州举办的几届房地产交易会,几乎是场场“火爆”,参观人数达到十几万人次、二十几万人次,可以说是“购销两旺,供不应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