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经营者》2006,(11):79-79
王均瑶的去世.使均瑶集团便成为众多媒体关注的焦点处理完均瑶后事.均瑶集团新的董事会就在上海集体亮相。董事会随后选举王均金为董事长兼总裁,选举王均豪为副董事长,由此.王均金成为均瑶集团新领路人,有传媒报道称是“后均瑶时代”  相似文献   

2.
均瑶集团积极拆分上市,基于什么样的考虑?为了筹措更雄厚的资金再发展?均瑶集团上市绝不只是为了圈钱,而主要是为解决企业自身存在的先天不足的问题,比如透明年,家族制等,是为了让均瑶集团再上一个台阶。  相似文献   

3.
当均瑶开始卖掉固定资产投资很大的工厂,然后把一个个福娃摆在自己橱窗里时,像很多的民营企业一样,有着15年历史的均瑶正在经历着产业转型的考验。现在看来,要对均瑶转型的结果进行判断还为时过早,但重要的是,这个曾经的多元化民营企业,真正开始行动了。[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贺大卓  松涛 《英才》2008,(7):52-53
黄辉讲话滔滔不绝,这大概是毕博9年管理咨询经历所带来的习惯。 在上海均瑶国际广场37楼的均瑶集团总部,这位进入均瑶将满3年的CEO给《英才》记者讲述了“现代服务业”这个略显模糊的词是如何走向清晰的。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大量私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其中家族企业比重很大。1995年7月。均瑶集团成立,这个典型的家族企业经过10多年的创业发展,形成了航空业、乳品业、房地产业三大板块的多元化集团公司。2004年11月7日。均瑶集团的主要创始人王均瑶先生不幸病故。在经历了巨大变故后,均瑶集团的股份仍然掌握在家族手中,新任董事长王均金提出,均瑶集团要推行“三三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所谓“三三制”,就是要把企业股份分成三份:一份由家族持股,一份由管理者持股,剩余的股份由公众持股。这个战略计划想要实现,一个必经之路就是要引入职业经理人。  相似文献   

6.
去年因为“王均瑶事件”,媒体对我们的报道非常多,称均瑶进入了“后均瑶时代”。其实从均瑶创办之初,我就开始参与,所以“后均瑶时代”的说法并不准确。我接任均瑶董事长后,社会各界的目光都盯着我,看我行不行,会不会很快就被刷下去。这种情况下,我必须很冷静地思考均瑶未来的发展,企业的愿景、目标究竟是什么。企业只顾眼前肯定是不行的,所以我们提出均瑶集团要创“百年老店”。  相似文献   

7.
1991年7月,均瑶集团成立,作为集团创始人之一的王均金与大哥王均瑶一起创办了中国第一个私人包机公司开始了其创业历程。目前,均瑶集团已形成以航空运输、营销服务(包括零售业、食品饮料和文化)为主营业务,并涉及置业和投资等领域的经营格局。1994年6月,成立温州均瑶乳品公司,均瑶集团进入乳制品行业。2000年,均瑶集团总部迁到上海,同年6月,均瑶集团航空服务公司在上海成立。2002年3月,民航总局批准均瑶集团以18%的股份入股东方航空武汉有限公司,成为中国第一家投资国家民航主业的  相似文献   

8.
何斌  杜亮 《中国企业家》2005,(12):42-42,44
《中国企业家》:十余年来,均瑶总是走在航空业开放的潮头。国内民航业是一个特殊的垄断行业。您觉得民营企业现在进入这个行业需要具备什么条件?均瑶有什么优势?  相似文献   

9.
<正>2004年正是均瑶集团蓬勃发展之际,公司董事长王均瑶抛下了数亿的资产,离开了他心血浇灌的均瑶集团。他为了事业,为了公司的发展,导致积劳成疾,病魔缠身,英年早逝。这一震惊企业界甚至整个社会的“均瑶事件”,留给人们的不仅仅是惋惜和感  相似文献   

10.
最近,均瑶、全佳等乳品企业纷纷在上海开起了以乳品名称命名的便利店。至8月初,全佳便利店已开设了6家,均瑶集团的均瑶营销机构——“便利到家”也已开设了6家。 由乳业杀入零售业,步子迈得似乎不小,却是再自然不过的事。  相似文献   

11.
已经不能说话的王均瑶在由别人代笔的遗嘱上签下自己的名字。之后没几天,王均瑶辞世。"他不能说话的时间很短。"王均瑶的三弟,均瑶集团现任副董事长王均豪说。 请王均瑶的兄弟们回忆他的最后时日是痛苦的,但他们也相信,这些回忆对于中国企业界会有帮助。  相似文献   

12.
外企经理人空降民营企业,黄辉是最典型的例子,他给均瑶带来的,更多是理念和做事情的方式。  相似文献   

13.
1999年底、全国百强民营企业浙江均瑶集团与宜昌县政府签订牛奶加工合作项目协议、双方共同投资1亿元人民币。仅四个月,第一期工程正式投产;不到两年时间,又上了二三期工程。目前,宜昌乳制品公司已形成年产7万吨AD钙奶和利乐包牛奶的生产规模。年销售收入2.5亿元、创利税1800万元。均瑶集团能够根植三峡沃土、再酿乳花飘万家成为宜昌县的强势乡镇企业,主要得益于宜昌资源优势和市县两级营造的很好投资环境。一、优势互补,是投资与合作的先决条件均瑶集团地处浙南沿海经济发达区,主要经营航空包机、乳制品加工、宾馆、汽车出租业务.…  相似文献   

14.
王均瑶故去     
一位民营企业家的病逝,引起社会各界如此关注。这可能是第一次。2004年11月10日,《温州日报》在头版右下角的位置最早刊发了均瑶集团董事长王均瑶11月7日病逝的消息。就在这条消息的左边是阿拉法特去世的消息。对于温州人来说,王均瑶38岁英年早逝比阿拉法特的死更令人感慨。随后,媒体的报道铺天盖地。11月12日,上海浙江商会举行千人公祭大会悼念这位年轻的会长。11月13日下午,千余人冒雨为王均瑶送行,两位政治局委员送来花圈,三位全国政协副主席到场……政要、艺人百年之后的显赫,今天被企业家拥有。这无疑是当下中国的一个巨大变…  相似文献   

15.
不知今天是不是温州商人王均瑶特意选定的日子?“8·18”,在这个商人看重的日子,中国东方航空武汉有限责任公司挂牌成立。值得关注的是,新诞生的这家中国航空公司里.有着均瑶集团18%的股份。这是国内首家民营企业参股国有航空运输业。35岁的王均瑶,因此成为“民营资本进入航空业第一人”。尽管今天均瑶集团的总部已经在繁华的上海,但是王均瑶的成长是一个经典的温州商人案例:一个16岁辍学的青年,最后成为让资本“飞”上蓝天的企业家。  相似文献   

16.
均瑶集团的公司组织架构图与以往有了天壤之别,各个新的业务板块都在CEO黄辉的直管之下。“我看中的,就是黄辉的国际化。”显然,这位前毕博大中华区总裁获得了均瑶集团董事长王均金的极度赏识。选择黄辉作为集团第一位“外来总裁”的更深层意义是向外界表明:王均金带领的均瑶集团在哥哥去世一年之后,顺利完成“后均瑶时代”的平稳过渡,正式进入“王均金时代”。在熟悉王均金的评价者看来,这是一名默默无闻的实干者。1991年出任温州天龙包机实业有限公司经理以来,逐步担当重任,踏踏实实地专注于家族生意,2004年,不但沉稳地接过了王均瑶留下…  相似文献   

17.
理事名片     
《中国企业家》2013,(15):125
均瑶集团是以实业投资为主的现代服务业企业集团,成立于1991年7月,目前以航空运输、营销服务(商业零售、文化传播和食品饮料)为主营业务,涉及教育、置业、投资等领域。"服务创造美好生活,"均瑶集团不断为顾客提供各种优质的服务,致力于成为国际化的现代服务业百年老店。1991年,王均瑶、王均金和王均豪三兄弟承包开通了长沙至温州的包机航线,首开中国民营包机先河。2002年,均瑶集团以18%的比例入股"东方航空武汉股份有限  相似文献   

18.
均瑶集团成立于1991年7月,至今已走过了十五年的发展历程。目前均瑶集团的业务覆盖航空运输、品牌营销服务、百货零售、旅行休闲服务、置业等领域,是一家为客户创造超出人们想象的价值,致力于成为卓越的国际化的现代服务业企业集团。均瑶集团现有员工4000多人,2005年度营业收入超过65亿元,名列中国民营企业百强。  相似文献   

19.
陈墨 《河北企业》2005,(1):42-42
<正> 38岁的王均瑶两手空空地去了,离开了他的4000名员工,留下了年仅9岁的均瑶集团。自1995年7月成立以来,均瑶集团现已形成以航空、乳品、房地产三大业务板块为核心的多元化集团公司,总资产达35亿元,旗下拥有20多家全资企业。集团获得荣誉无数,  相似文献   

20.
王均瑶的事业是从不受人喜欢的推销员开始的。16岁初中毕业,王均瑶迫于生计加入了温州市百万销售大军.走南闯北,可谓踏遍千山万水,尝尽千辛万苦,想尽千方百计,说尽千言万语。非常的磨砺炼就了王均瑶非常的胆识和非常的意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