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解决三角债的必要性资金是企业的血液 ,三角债困扰中国企业 ,就像血管中的毒瘤 ,危及企业的生存 ,解决三角债是人民共同的心愿。2建立银行缓冲器方法解决三角债的初步设想银行缓冲器方法 :在银行充分了解供应方、需求方的经济实力和信誉的基础上 ,由需求方银行签订一个协议 ,在银行为需求方开一个金额为零的帐户 ,限定此帐户的最大欠额(由银行对需求方的信赖程度和其他相关因素而定) ,对于被银行信赖的有此帐户的企业 ,我们标志它为“值得信赖需求方”。当有供应方供货 ,此需求方在约定的时间内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完全付清货款 ,则欠款额自动…  相似文献   

2.
当前,“三角债”的困扰虽是老生常谈,但其危害性则影响到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怎样才能摆脱“三角债”的困扰?怎样才能把“三角债”高台降到低限?笔者认为,开办“代理融通”新业务,引入一种新的力量和中介,相信企业能够摆脱“三角债”的困扰,相信此举会受到正在向国有商业银行转轨的专业银行和大中型企业的欢迎。  相似文献   

3.
我国产权制度改革与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迟迟建立不起来,原因在于企业产权制度本身还有些问题没有解决。本分析了美国和日本公司治理结构的差异,指出了这种差异是由企业产权制度决定的。离开企业产权制度而空谈公司治理结构是不可取的。完善公司治理结构,需要从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上下功夫,并且要借鉴国际经验找到一条符合中国企业特点,适应中国国情的道路。  相似文献   

4.
黄快生 《经济导刊》2005,(12):89-91
战略管理在很大程度上是研究企业竞争力问题,帮助企业在不确定性商业环境下找到一条制胜之道。笔者在战略管理视角下通过对企业的竞争力进行分析,试图并侧重对国内企业失败的原因进行研究寻找一条企业的制胜之道。国内企业的失败基因过去的一年,虽然企业界有几件令国人振奋的大  相似文献   

5.
漫步都江堰     
千里岷江似蛟龙冲出高山峡谷,一路咆哮而下,在进入川西成都扇形平原的咽喉处,被一条无形的锁链紧紧缚住,从此,干百年来它不再肆虐,而是温顺地听候人们调遣,去肥田沃土,造福黎民。这里由此得到一个美丽而响亮的名字——“天府之国”。这条伏龙锁链便是都江堰。  相似文献   

6.
企业流动资金紧张是近几年人们十分关注的一个问题。造成流动资金紧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如果仔细分析企业管理现状及外部经营环境,我们也不难发现:企业流动资金紧张的根本原因在于企业的现代管理体制还不健全,宏观经济体制也需完善。一、流动资金紧张的根本原因是缺乏完善的管理体制有人讲,银根紧、三角债是企业资金紧张的根本原因。但我们认为不是。因为,三角债对整个社会所形成的债权、债务在总量上是相等的,即企业应收款形成的是债权,是“人欠”,与其对应的另一方则是债务人,形成的是应付款,是“欠人”,社会总债权和总债务…  相似文献   

7.
关于建立资金决策责任制的设想刘会明资金短缺是许多企业面临的共同问题。导致企业资金短缺的原因是各方面的,归纳起来无非三类:一是“三角债”的困扰,企业相互间的拖欠而使资金难以正常运转;二是企业营运的亏损,使资金不断被侵蚀、亏空;三是企业资金决策的失误而导...  相似文献   

8.
程维玲 《经济师》2005,(1):255-255
文章通过对三角债成因的分析,提出了消除三角债的对策,希望对“欠人”企业和“被人欠”企业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9.
国有企业“三角债”的症结与治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绿野 《经济纵横》1996,(10):11-15
国有企业“三角债”的症结与治理何绿野一、"三角债"是企业间商业信用的扭曲我国企业间存在的"三角债"问题,在任何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历史上均找不到此物。但商业信用早在简单商品经济时期就已经产生,到资本主义社会已广泛发展。在商业信用条件下,卖者把商品赊销...  相似文献   

10.
吴凡  郑飞 《当代经济》2011,(22):53-54
文章通过对传统意义上的三角债在现如今的存在形式的简述,以及其成因与对企业和社会的影响的分析,提出了消除三角债的建议,希望对企业和整个社会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进行,我国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逐步转向市场经济,由于各地区、各部门发展不平衡,保证市场经济顺利发展的经济法规还不健全,许多企业在生产经济活动中仍按传统工作方法进行工作,思想观念,业务水平未能及时跟上时代的步伐,这一切困扰着经济建设有秩序的向前发展。国家统计局1995年五月向一万家大、中型企业所作的调查报告显示:55%的被调查企业认为“三角债”将是1995年最突出的财务问题,尽管最近几年来,国家对企业相互拖欠进行了全国性的清欠,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许多企业里却出现了前清后欠,而且数额不断增大。过量的应收帐款,将会使企业垫付资金增加,丧失资本可能盈利的机会,同时坏帐损失的风险也相应提高。因此,有必要对造成大量应收帐款的原因,及解决的办法进行探讨,以减少企业潜亏现象,减缓“三角债”的消极影响。 一、应收帐款急剧增长的原因 1、国家宏观管理失控。发展生产,进行经济建设,应本着量力而行的原则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集中力量打歼灭战。但实际工作中,由于条、块分割,地方,行业各自为政,为了突出政绩,不考虑人力,物力、财力及外汇的平衡,偏面追求负债经营,搞赤字预算,强行上马一批“首长项目”,这些项  相似文献   

12.
中小企业如何做好品牌推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现实的角度来说,中小企业更需要我们的关注,更需要相关的理论,因为有很多的中小企业由于缺少财力、人力、无法在科研、技术等方面与大企业相比较,它们更缺少相关的理论体系的指导,如果能找到一条普遍适合中小企业的品牌推广之法,那将功德无量。  相似文献   

13.
李金铭 《资本市场》2012,(11):101-103
所谓"三角债",是人们对企业之间超过托收承付期或约定付款期当付而未付的拖欠货款的俗称,是企业之间拖欠货款所形成的连锁债务关系。早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就曾爆发过一轮"三角债"危机,20多年过去了,而今由中小企业融资难引发的新"三角债"现象又有抬头迹象,且有愈演愈烈的迹象,2012年1月~5月,全国国有企业应收账款周转率为4.9次,比去年同期下降0.32次。以上市公司为例,截至8月23  相似文献   

14.
经济运行中的“三角债”是指企业之间互相拖欠构成三角债务关系。据统计,近年来,我国企业之间互相拖欠已超过1000多亿元,它相当于国营企业定额流动资金的1/5,同期银行贷款的一半左右。可见,“三角债”已经严重到威胁着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运转。  相似文献   

15.
信用忧思录     
不该出现的信用失常现象从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历史悠久的“诚信为本”的商业传统被一些人不断地损害着,企业三角债、商业欺诈、合同违约、假冒伪劣商品等现象层出不穷防不胜防,经济失信已经到了令人堪忧的地步。现象之一:三角债成为企业最头痛的问题前不久有关部门...  相似文献   

16.
目前,基层企业在市场经济竞争环境的运行中,碰到了诸多的难题和苦衷,如新创未愈,旧病复发的“三角债”深深地困扰着企业;企业处于不平等竞争条件的环境中生存,步履艰难等等。企业家有很多的心声需要倾诉,希望得到有关领导和全社会的关心、理解和支持。我国银行对国内企业间经济合同的  相似文献   

17.
信用证结算─—治理企业欠债的良方韩琪国内贸易中企业之间相互拖欠货款形成大面积“三角债”,已成为我国经济生活中困扰企业和政府的一大难题。所谓“三角债”,是人们对企业之间超过托收承付或约定付款期应付而未付的拖欠货款所形成的债务链的俗称。它使微观企业的正常...  相似文献   

18.
应收账款是企业对外赊销商品、材料、提供劳务以及其他原因.应向购货单位或接受劳务单位及其他单位收取的款项。目前.由于销售过程中买方市场的作用.许多企业为了扩大销售.纷纷采用赊销产品的促销方式.使应收账款日益增多.造成企业资金匮乏.甚至形成“三角债”而无法收回,因此,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已成为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9.
<正> 流动资金紧张,运转失灵,是当前企业经营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流动资金匮乏的原因很多,一是生产增长,国拨流动资金有减无增;二是原材料大幅度涨价,定额流动资金占用过大;三是企业间相互拖欠严重,“三角债”难以清结;四是挤占挪用现象严重;五是  相似文献   

20.
“三角债”的博奕理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一 引言 “三角债”是人们对企业之间超过托收承付期或约定付款期应当付而未付的拖欠货款的俗称。90年代初,它突然成为中国、俄罗斯、东欧诸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障碍。在中国,“三角债”其实早在80年代中后期就开始形成,1985年中央政府开始抽紧银根后,企业账户上“应收而未收款”与“应付而未付款”的额度就大幅度上升。到1991—1992年间,“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