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分类分流解决地方政府债务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当前地方政府债务的主要特点虽然我国现行法律不允许地方政府负债,但长期以来,省、市、县、乡四级地方政府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直接、间接,或明、或暗的巨额债务。目前,地方政府债务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各级地方政府既有直接债务,也有或有债务;既有显性债务,也有隐性债务。地方政府债务情况复杂、形式多样,主要包括:①国际金融机构借款、国债转贷资金、国内银行等金融机构借款;②向单位和个人借款;③处理金融风险的专项借款、粮食企业亏损挂帐以及工资、社会保障拖欠;④农村合作基金会欠款、政府应付账款、政府采购拖欠;⑤政府担保债务…  相似文献   

2.
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欧盟成员国的经验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政府债务是地方政府为实现其职能,通过直接借入、提供担保、欠账等形式形成的最终必须由政府偿还的债务。为保障宏观经济稳定与地方财政安全,地方政府需要在一定的前提条件下发行地方债券。但是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一旦地方政府发生债务违约或城市破产,解决问题的办法不可能是停止政府的运转和出售其资产,而是要对其债务进行展期或重组。如果私有债权人不愿意重组或展期,中央政府将面临着提供财政援助的压力。欧盟成员国对政府债务危机的处理方法、管理地方债务的先进经验对我国地方债务管理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地方政府性债务是指:地方政府(含政府部门和机构)、经费补助事业单位、公用事业单位、融资平台公司等为公益性(基础性)项目建设直接借入、拖欠或因提供担保、回购等信用支持形成的债务,以及地方政府(含政府部门和机构)为竞争性项目建设直接借入、拖欠或因提供担保、回购等信用支持形成的债务。  相似文献   

4.
地方政府性债务(即地方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主要是指由地方政府及其所属部门预算单位作为债务人,按照协议、合同约定或者依照法律规定,举借或合法担保以及在特定条件下需由政府偿还的内外债务。为保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通过举借债务,有效缓解了资金需求矛盾,加快了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建设,促进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但由于大量举债也带来  相似文献   

5.
2004年,我国地方政府隐性、或有债务余额已占全国GDP的33.93%。如此巨额的隐性、或有债务是在我国经济转轨政府成本、政府公共职能成本支付的制度安排,政府隐性担保与道德风险,以及现行政府会计制度缺陷等原因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因此,防范和化解我国地方政府隐性、或有债务,关键是要加快市场化改革、完善中央对地方的财政体制和推行责权发生制政府会计制度,防范新增隐性、或有债务的形成。同时,还应采取多种方式,化解地方政府存量隐性、或有债务。  相似文献   

6.
政府性债务是以政府的名义向社会以及外国政府等组织举借或者担保举借的债务,是政府履行职能的物质保证,也可以看做是地方政府为了履行职能的需要。地方政府性债务是地方经济发展的主要资金来源,是政府集中承担社会公共风险的体现。政府性债务规模过大或管理不当,将对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同时地方财政的债务风险也随之扩大,所以应谨慎举债、科学管理。笔者通过对地方政府性债务的审计,就如何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做如下阐述。  相似文献   

7.
两次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发现,各级政府均存在担保及直接债务问题,举债的渠道、种类、形式多样,债务规模巨大,部分地方政府负债率和逾期债务率较高,存在较大风险隐患,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积极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本文简述前两次地方债审计发现的问题、改进措施以及取得的成效,以期第三次政府性债务审计能够解决前两次审计的遗留问题以及新风险,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8.
向梅 《现代审计》2007,(3):14-15
1.债务性风险。地方政府债务主要以内债为主。包括由地方政府财政部门举债偿还的直接债务和地方政府其他部门举债财政担保的间接债务以及地方各职能部门所属实体负债形成的隐性债务。前一种主要是向上级财政借人的各项周转金和专项资金:第二种主要是县乡政府其他部门立项举债的项目资金.如某县水厂.为扩大基础设施建设由财政担保向国家发展银行所借的项目资金:第三种主要是一些职能部门如原乡镇政府举办的乡镇企业.南于经营不善所形成的债务历史遗留问题。这些债务到期偿还本息.若债务规模超过了当地政府财力的一定限度.债务风险就会产生。就我县情况看.一些负债较高的乡镇政府.负债总额已远远超过了当地政府当年的可用财力.最高的超过了当年可用财力的十倍.财政风险随时都有暴发的危险。[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地方财政增长趋紧,一批地方债将密集到期……地方债风险会不会爆发?目前,审计署在全国各地掀起了地方债务审计风暴。国家审计署副审计长董大胜在2013年全国两会期间通报,目前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总额为15万亿元至18万亿元。但由于各级地方政府都是多个融资平台在同时操作,银行、债市、影子贷款机构甚至单位和个人都成为数量庞大的地方债务借出者。在显性的地方政府债务之外,还有形形色色的地方政府担保债务。  相似文献   

10.
在地方财力有限,财政困难的情况下,为维持机构运转,必然会形成政府债务。其主要原因是:财力不足,财权与事权不对等;县乡为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任务,向银行和私人债款;兴办乡镇企业;财政担保借款到期形成债务。化解债务的主要措施有:实施乡财县管;建立政府债务审批和监督管理制度;化解债务和清收债权相结合;健全和完善财政担保借款项目的审批和资金使用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1.
政府债务是政府以货币或其他经济资源偿还的各种负债,是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以政府名义向国内外或境内外承借或担保,政府负有直接或间接偿还责任的债务。政府债务主要包括国内外或境内外金融机构贷款、外国政府贷款、财政性借款、各项集资、欠发职工工资、工程项目欠款等。最近几年,地方政府为促进经济发展,改善城市基础设施,逐渐加大了投入力度。在财政性资金投入不足的情况下,招商引资、举债等成为地方筹措资金的主要手段,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政府债务余额急剧上升。经济发达地区因地方财力状况较好,政府具有一定…  相似文献   

12.
从地方政府金融监管理论出发,系统分析与总结了国外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经验。针对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和金融监管存在的问题,从监管模式、举债方式与举债用途、管理机制、风险预警机制、地方政府担保机制、问责与纠错机制等方面,提出了重构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体系的相关设想,以期从制度设计上规范我国地方政府的债务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3.
国际金融组织贷款业务涉及借、用、还三环节,在会计核算上与国内商业银行贷款业务类似,但由于该业务的以下特殊性,与现行金融行业的会计制度无法兼容:国际金融组织贷款是政府行为,与财政预算密切相关,在会计核算上有预算会计的特点。主要表现形式一是国际金融组织贷款以国家财政为最终担保,转贷过程又以地方财政作为担保,当债务人无力偿还债务时,即通过财政预算扣款的方式收回;二是国际金融组织贷款通常不超过贷款项目总投资额的50%,足额的配套资金则由贷款国政府安排解决,目前我国配套资金基本上由财政预算安排;三是我国目前的财政职能是依…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80年代前后,巴西发生了三次地方政府债务危机。"负债式增长战略"以及债务约束和风险预警机制缺乏是导致危机发生的主要原因。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增加,表现为规模大、结构复杂、债务原因多样化和债务扩展机制动力较强等特点。债务问题正逐渐累积财政风险和金融风险。如果没有形成债务约束机制、化解机制和风险预警机制,地方债务规模超过"债务阈值",就有可能引发债务危机,甚至是金融危机。为此,需要通过《财政法案》立法来规范地方政府的举债行为;通过建立债务责任制来约束举债人的行为;通过债务披露制度将地方债务问题透明化;通过债务风险预警机制来防范风险的发生;通过财税体制改革和发行市政债券来形成可持续的地方政府债务平衡模式。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各级地方政府债务呈现明显增长态势。不仅国内、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和拖欠款项等应付未付的显性债务不断增加,而且地方政府担保的各类借款、可能承担的债务以及社会保障资金缺口等隐性债务也日益突现。因此,审计机关应在分析地方政府债务成因的同时,查明负债结构及存在的风险隐患等,在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6.
2011年国家审计署部署对全国地方政府债务进行全面审计,将地方政府债务分为: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和政府可能负有救助责任的债务三大类。我个人对地方政府债务的这种分类表示认同,但这种分类是已形成的直接债务,它未包含地方政府的隐形债务。那么地方政府的隐形债务有哪些呢,个人认为比较复杂,它既包括各级政府对当地群众百姓公益事业的欠账,也包括占用预算资金搞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园区建设等等。前者在账目上没有数据体现,而后者则在账上可以看见。因此审计地方政府债务时我们就要密切关注财政总预算  相似文献   

17.
从2008年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来,信贷投放的增长异常迅猛,仅2009年上半年的信贷投放就高达7.37万亿元,快速增长的货币信贷导致资产泡沫和通货膨胀预期的出现。在高速信贷投放的主体中,各地方政府纷纷融资进行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导致地方投融资平台的数量和融资规模呈现飞速发展的趋势。由于地方财政或政府信用对融资平台债务实行变相担保等各种体制性原因,实质性上已经构成地方政府的隐性负债及或有负债,导致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加剧。因此,本文在说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现状的基础上对债务风险加剧的成因及危害进行分析,最后提出防范债务风险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一些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不断增长,且存量规模大、结构复杂,具有不可忽视的潜在风险。新一轮以减税降费为主要特征的积极财政政策,有可能给地方财政带来更大压力和挑战。财政分权、预算软约束、经济绩效晋升激励、政府担保和金融市场效率,是一些地方政府债务形成的理论机制;道德风险是地方政府性债务形成机制的本质。建议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事权与支出责任,建立以一般性转移支付为主体的转移支付结构,建立财政转移支付的有效监督机制,"堵旁门""开正门",加快推进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9.
地方政府以土地出让收入作为担保和偿债来源能够放大其债务融资能力,而提高市场资源配置效率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首先,通过构建理论框架,揭示了金融摩擦异质性导致地方政府债务扩张加剧了资源错配;其次,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结合2009年中央政府放松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管制这一外生事件,采用双重差分方法,对地方政府债务扩张的资源配置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债务扩张加剧了资源配置效率的损失,这一结论在经历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机制分析验证了理论框架的假设,即地方政府债务扩张相对更多的提高了民营企业融资成本和资本边际收益产品,进而拉大了部门间价值生产率的离散程度,造成资源错配的加剧;进一步分析发现,地方政府债务扩张引发的资源错配最终降低了加总的全要素生产率。上述结论丰富了现有针对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经济效应分析的文献,不仅拓展了理论支撑,还提供了详实的经验证据,对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一、我国地方财政运行潜伏着债务风险 在现实生活中,地方政府各职能部门直接或间接地以地方政府"多元化融资"等多种名义举借了大量债务,这些债务大都游离于中央政府和地方人大的监督管理之外,但这类债务实质上和政府债务没有区别.这种不规范的举债方式存在许多隐患,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