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鑫 《魅力中国》2008,(4):118-119
我国对安乐死的研究起步比较晚,目前我国法律没有关于安乐死的成文规定,并且很多学者主张根据我国刑法的解释,实施安乐死行为就是非法剥夺他人生命,属于犯罪行为,要接受法律制裁。鉴于国外对安乐死行为的不同规定,再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我们有必要研究安乐死行为的性质,以法律形式加以界定。  相似文献   

2.
安乐死自从出现以来一直备受争议,但足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死亡的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虽然,医疗技术已经有了飞速的发展,但是还是有很多疾病足人类目前无能为力的,于是,人们的观念就由"痛苫的生"逐渐转变为"快乐的死".随着思想观念的转变,人们已经不冉如过去的一味禁止和反对,而是转为立法管理.安乐死在中国的法律中并没有获得明确的合法性,但是对于安乐死的立法理论已经是屡见不鲜了,针对部分人的"一棒子打死"的激进占论,笔者认为中国甘前最实际的做法是正视这种现象,积极研究,严格立法来规范这种现象.本文笔者将对安乐死的相火问题进行讨论,并对中国实行安乐死提出一些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3.
《东北之窗》2010,(21):9-9
日前,《沈阳市养犬管理条例》经辽宁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批准通过。《条例》规定,沈阳市三环绕城公路以内的地区为养犬重点管理区,三环绕城公路以外的地区为养犬一般管理区。重点管理区内的住户每户准养一只犬,不得饲养烈性犬、大型犬。一般管理区内每户一般准养一只犬。养犬实行许可证和年检制度,  相似文献   

4.
《宁波通讯》2020,(8):30-31
新闻回顾近年来,城乡养犬的人越来越多,但不依法、不文明养犬的行为带来了吠声扰民、随地便溺等负面影响,狂犬烈犬伤人时有发生,而狂犬病更令人们谈"犬"色变,因为养犬而发生矛盾的事,在全国多地都有发生。今后,宁波也将有地方性法规对不文明养犬行为进行约束、处罚。  相似文献   

5.
随着杭州市居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和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养犬数量逐年增加,围绕养犬而产生的矛盾也日益凸显。本课题围绕杭州打造“国内最清洁城市”、创建生活品质之城、共享和谐社会这一城市管理目标,对如何创新城市犬类管理与服务、建立“政府管制、基层管理、全民参与”的管理模式、有效遏制不规范养犬和不文明养犬行为,造就良好的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加强我市犬类基层社区管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国务院国资委、财政部颁布的<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国务院国资委、财政部3号令)第四条规定:"企业国有产权转让应当在依法设立的产权交易机构中公开进行".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进场交易".本人认为,"进场交易"不仅是规范企业国有产权转让行为、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必要条件,更是前提条件;如果"进场"这点做不到,谈"规范"也只能是一句空话.  相似文献   

7.
《中国科技产业》2007,(10):85-85
管理专家提出,把企业办成生态型企业是时代提出的课题。把企业办成生态型企业,就应该使企业由"物"转变为"人",并由"经济人"转变为"社会人",从而做到"四有",即有思想、有个性、有适应能力、有持续发展能力。一、有思想。生态型企业的思想最主要的是体现在他的"仰望星空"上,即关注大势,明白大理,具有战略思维,重视战略管理。这种思维的直接表现形式是企业的发展战略。这种发展战略不是眼睛只盯鼻尖下那点事儿,"只  相似文献   

8.
自亚当·斯密以来,"经济人"假设一直作为西方经济学关于人的行为特征的假设的基石.综观有关"经济人"的各种表述,它们在以下几个方面是基本一致的:首先,经济人是利己的.其次,"经济人"是理性的.最后,在设计良好的法制的约束下,"经济人"追求最大利益的自由行为会非出于本意地显著增进社会利益.  相似文献   

9.
随着少数国家对安乐死正式立法,安乐死走入人们的视野,成为当今世界一个热点问题。在法学界,呼吁安乐死合法化的声音越来越多,立法之路似乎明朗化。但安乐死涉及的不仅是当事人的生与死,还涉及到诸多问题。本文从文化价值、医疗制度及现行法律规定等方面对这种现象进行了分析,探讨中国安乐死立法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安乐死涉及哲学、社会伦理、道德、法理等多个领域,其本质是为提高人的死亡质量,而不是决定人的生死.安乐死的合法化是复杂且慎重的事情,本文欲寻找安乐死的理论基础,探讨实施安乐死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不同意义上的安乐死现实地存在并周期性引发社会争议。文章在对安乐死概念分析基础上,通过生命伦理论证与经济法学分析等方法对中国语境中的安乐死合法化问题进行理论探索,认为安乐死尽管存在一定立法与社会成本,但其总的社会获益在安乐死合法化后将远远超过所付出的代价,合法化可进一步实现对安乐死无序与滥用的法律引导和规范,施行越早并辅以相关措施如死亡教育和临终关怀的普及,社会成本将日益减低。文章反对以功利主义的社会价值观作为赞成安乐死的立法理由,坚持安乐死的合法化是建立在对人生命本质的理解与尊重基础上所作出的自主和合理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安乐死的合法化研究是世界范围内的课题,如何恰当而理性地予以制度构建和安排更是突出的现实需要.为了促进我国法制的进步和人权的保障,有必要对安乐死的概念、立法现状作出分析,对安乐死应当合法化的理由进行论述,并对安乐死制度的构建做出一些探讨,以便安乐死工作健康、有序开展.  相似文献   

13.
阴秀文 《走向世界》2013,(26):78-79
<正>何为地主?曾经,"地主"是一个让人望而生畏的角色,而且在相当一段时间里,人们忌讳谈及"地主",甚至谈其色变,因为他代表着资本与权力;而今,"地主"似乎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在西方国家,地主指的是农场主,因为西方实行的是农场化管理,故农场主即为"地主"。  相似文献   

14.
项海波  余绍银 《魅力中国》2010,(27):249-250
安乐死的合法化研究是世界范围内的课题,如何恰当而理性地予以制度构建和安排更是突出的现实需要.为了促进我国法制的进步和人权的保障,有必要对安乐死的概念、立法现状作出分析,对安乐死应当合法化的理由进行论述,并对安乐死制度的构建做出一些探讨,以便安乐死工作健康、有序开展.  相似文献   

15.
伴随着情感的沟通是最令人心动的沟通,融入情感的管理也是最富人性的管理;同样,"以情动人"、"以情励人"也是最富成效的员工激励方式.  相似文献   

16.
罗有顺  单家和 《魅力中国》2010,(3X):176-177
<正>《法经》曰:"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贼"主要是指危害国家政权稳定的犯罪行为人,"盗"不仅包括窃取他人财物的行为人,同时还包括公然抢劫的行为人。笔者选取了临安检察院2003-  相似文献   

17.
王沐尧 《发展》2004,(10):37-37
现代社会瞬息万变,综观职场风云变幻,"白"、"蓝"领之争方兴未艾,"金"、"灰"领又逐鹿中原;网络泡沫的破灭伴随着一批曾是职场骄子的"数字英雄"们的倒下,建筑行业的升温带出了一大批工程、土建、幕墙、项目管理专业职位;金融行业的骤升骤降;服务行业新概念层出不穷;然而在权威机构统计的招聘热门职位中,"人力资源管理"职位始终出现在十大热门职业之中,并且根据专家预测,"人力资源管理"职位将在未来作为最具发展潜力的热门职业而展现其无穷魅力.  相似文献   

18.
《中国经济周刊》2012,(36):27-28
要靠技术,但不能只靠技术。董明珠始终认为,一个企业最重要的是管理,如果没有优秀的管理就不可能有优秀的人才。没有优秀的人才,一切都是空谈,"管理不达标,没有规矩怎么可能有优秀的人才?"2001年,董明珠当上格力电器总经理后,曾在公司内部发起过一次"整  相似文献   

19.
"官场治理"是党主动而为的治理 当代陕西:"官场病"是官场生态文化和运行模式中的不正常现象,它是长期的积疴.十八大以来,中央接连出台新规治理官场,细化具体标准,力度很大. 熊晖:首先,"官场治理"这个概念是个俗语.大致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来理解.广义上,"官场治理"包含对领导等管理职能的规范,是围绕政治权力环境展开的改革与治理.包括选官、用官、管官等对官员行为进行规范、限定、约束的措施.狭义上,"官场治理"是对领导层,特别是中高级领导干部所处的从政环境、权力运作进行治理.  相似文献   

20.
随着少数国家对安乐死正式立法,安乐死走入人们的视野,成为当今世界一个热点问题。在法学界,呼吁安乐死合法化的声音越来越多,立法之路似乎明朗化。但安乐死涉及的不仅是当事人的生与死。还涉及到诸多问题。本文从文化价值、医疗制度及现行法律规定等方面对这种现象进行了分析,探讨中国安乐死立法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