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全国审计一盘棋的趋势下,内部审计依法接受国家审计的监督和指导,国家审计从内部审计获得人力资源和专业技术支持,二者相生共赢.本文基于广西近年来内部审计发展情况,探索通过建立内部审计与国家审计融合制度、资源共享机制和成果共用机制,依托广西内部审计师协会平台推动广西内部审计与国家审计融合,完善审计监督体系.  相似文献   

2.
新中国的内部审计最初产生于国家审计扩大监督的需要,随着审计事业的发展,国家审计与内部审计职能逐渐有了不同侧重,二者的关系从“主从型”逐渐发展为“协作型”,国家审计也在不断加强对内部审计工作及成果的利用,以推动构建全覆盖审计监督体系。本文从二者的创立出发,对不同合作场景进行风险分析,总结国家审计在利用内部审计人才、知识、成果等方面的制约因素,并对如何建立及优化对内部审计资源利用的全流程标准化风险应对措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田国良 《中国外资》2013,(11):138-138
监督工作是会计工作的核心,会计工作要求不相容职务的工作相互分离,形成一个相互监督的内部控制制度,从而也促进了会计监督的形成。会计资料需按时进行内部审计,从而加强会计的再监督,在现有的经济体制体系中内部审计和会计监督共同完成对经济活动的监督任务。在现实的工作中内部审计和会计核算相互联系密不可分又是相互独立的个体。所以企业的所有的活动只有通过了会计监督和内部审计才可以得到认可和实现。企业经济业务的发展离不开财务会计的记录和内部审计的监督,文章主要对财务会计和内部审计对企业的必要性做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4.
我国当前的国有资产审计监督体系包括内部审计监督、社会审计监督和政府审计监督等三个层次。国有资产审计监督是我国国家审计机关的法定审计范围,在对国有资产审计监督方面具有先天的优势,应加强政府审计在国有资产审计监督体系中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审计主体分为国家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和内部审计三种形式,三种审计作用的领域既应相互严格区分,在监督检查这一核心功能上又有立体协同需要。国家审计服务于国家政治民主法制建设,建议向立法型转变,加大处理处罚权和增强审计报告信息含量;注册会计师审计服务于市场经济秩序维护,建议保障独立性、鼓励自由竞争和加大违规成本;内部审计服务于企业内部管理和控制,建议专门立法、明确价值增值目标、强化与业务职能部门及管理层的利益趋同。监督是审计的共性功能,建议强化三种审计形式的立体协同,有效利用对方工作成果和相互质量检查。  相似文献   

6.
从国家审计和内部审计起源入手,阐述了国家审计和内部审计的性质,在系统梳理国家审计管理体制改革措施和中国内部审计制度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分析了部分高校内部审计现状和发展困境,提出了高校内部审计与国家审计协同联动的路径。高校应实行教育行政内部审计派驻制度,全面加强党对国家审计和内部审计工作的领导,构建上下贯通的党内审计监督体系,制定和完善审计相关法律法规,调动高校内部审计人员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7.
吴冠华 《上海会计》1996,(12):39-40
配合国家审计,做好内部审计工作吴冠华国家审计和内部审计是我国审计体系中的两大部分。相对于内部审计来说,国家审计可称为外审。虽然外审和内审都是依法履行审计监督职能,但侧重点不同,审计监督的职权也不一样。国家审计要对政府部门、国有企事业单位的财政、财务收...  相似文献   

8.
一、我国内部审计建制及审计组织体系模式的特点西方的内部审计制度是企业为了生存、竞争和发展的需要,自发地建立起来的。我国的内部审计制度则是国家根据经济体制改革后出现的新形势,为强化审计监督体系,建立和健全企业自我约束机制,用行政手段自上而下建立的。审计组织体系模式,是指在一定时期国家的政府审计组织、内部审计机构、民间(社会)审计组织之间的分工及其相互关系。审计组织体系模式决定了企业内部审计在整个国家审计组织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新中国的审计组织体系建立后,审计组织体系模式的演变经历了三个阶段:在审计组织体系组建初期,是"国家(政府)审计为主体,以内部审计为基础,以社会(民间)审计为补充"的"主体——基础——补充"模式。企业内部审计实际上是处于国家审计的附属地位,发挥着国家审计的作用,是企业内部审计作用的错位,但在当时的经济体制下和实际情况下,仍发挥了较好的作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九大立足于新时代国家发展新的历史定位,提出了改革国家审计监督体系的战略部署,建立健全听党指挥、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管理机制。为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在审计监督全覆盖中的重要作用,人民银行许昌市中心支行立足职能职责,围绕中心工作,多措并举助力内部审计工作提质增效。  相似文献   

10.
焦新荣  柯林 《财政监督》2003,(10):58-58
一、内部审计的认识误区内部审计是我国审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相对于外部审计而言的,是部门、单位实施内部监督,依法检查会计账目及相关资产,监督财政收支和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有效的活动。但由于认识不足,管理措施不到位,还存在几下误区。1.将外部审计代替内部审计,把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混为一谈。事实上,在审计监督体系中,政府审计,内部审计和民间审计,既相互联系又各自独立、各司其职,泾渭分明地在不同的领域实施,发挥着各自的职能作用。2.内部审计的重点是查错防弊。只要是审计,就要查错防弊。不检查错弊,就谈不上审计。不同的是:①内部审计不仅仅是局限于检查错弊,更重要的是透过错弊来检查管理和制度上的错弊。②内部审计不仅仅就错弊而查处错弊,更重要的是通过检查出来的错弊,分析原因,探讨管理  相似文献   

11.
陈婷 《会计师》2019,(19):49-50
内部审计作为与外部审计相互补充、相互配合的监督体系,已在各经济体系组织内部逐步完善。内部审计通过科学、规范、专业的监督方法对经济体内部的项目结果、流程运作、财务指标进行公平、公正、客观的评估,旨在规范组织运行、预防规避风险,实现市场经济的有序健康运行。本文从国有企业的角度出发,阐述市场经济环境下内部审计工作与时俱进的特点,分析内部审计环境下企业面临的风险。最后,提出了国有企业发展内部审计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我国审计体系依据审计主体的不同,划分包括国家审计、内部审计和注册会计师审计三种审计力量。三大审计主体之间既有区别也有联系。三者之间的区别即工作目标、工作依据不同。三者之间的联系主要体现在国家审计对内部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具有领导作用;内部审计以及注册会计师审计应接受国家审计机关的监督和指导,以便促进三种审计力量的有效相互配合,更好的服务于国家治理。为推动我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现,进一步加强三大审计主体之间的协调与贯通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范文超 《理财》2020,(2):54-55
当前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开展效益审计,为推动单位审计工作开辟一个重要途径,效益审计也是国家要求在事业单位审计工作上的一个创新方向。事业单位的效益审计相比国外发达国家发展比较晚,因而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开展效益审计,会进一步加强对单位内部财务资金、资产的监督。在单位内部应用效益审计的管理方法和模式,以及引用效益审计理念,会推动单位内部审计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的提升。  相似文献   

14.
浅议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部审计是现代制度的重要特征,它与公司治理相互影响、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彼此共同促进发展。内部审计对公司治理既有积极作用,也有不足。基于公司治理角度的内部审计发展方向,联系国内外的内部审计,将有助于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和促进内部审计业务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一、内部审计成果运用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内部审计成果运用存在的问题:一是内部审计成果不能很好转化成为决策信息。内部审计目前注重审计过程和对问题的整改,对倾向性、苗头性问题的分析研究不够深入,不能及时、准确地向上级行和本行提供高质量的决策服务信息二是审计成果没有成为考核工作的重要依据,在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先进集体评比等方面,没有把内部审计的评价结果作为对各行和各部门工作考核的依据。三是离任审计的滞后性,使审计成果失效。目前相当一部分干部的提拔任用或调动的离任审计,都是先提拔任用或调动,后进行离任审计,离任审计的滞后性使审计成果不能成为干部提拔任用或调动的重要参考依据。四是审计成果没有成为其它监督部门的监督信息参考。内审监督资料形成后,仅在上下级内审部门和主要领导间传递,不能与其它监督部门实现信息共享。致使部分项目检查活动重复进行,不但审计成果得不到运用,而且造成监督资源的浪费。  相似文献   

16.
唐君惠 《会计师》2021,(4):69-70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是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机构为了加强内部控制和风险管控,而依法进行的独立监督和评价本单位的财务收支和经济活动,是整个审计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加强财务监督、预防经济犯罪、强化内部管理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一直以来,国家审计与内部审计紧密联系,构成“两张网”并形成监督合力.同时在我国财政政策不断的改革中,内审工作在发展中也不断出现新的困难和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  相似文献   

17.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国家对审计监督提出了全覆盖的要求,拓展了审计监督的范围和内容,赋予审计监督促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使命.内部审计作为我国审计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部门履职尽责、政策落实,弥补国家审计监督全覆盖的"空白区",有着独特的优势.本文从内部审计在新常态下面临的机遇,以及如何拓展和发挥内部审计的功能等方面作了一些尝试和探讨.  相似文献   

18.
内部审计是由本单位或本部门的审计机构或审计人员实施的审计。随着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完善,企业的内部审计性质相应地发生了变化.它不再从属于国家审计的监督、评价体系,而是转变为现代企业管理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审计组织体系中所起的作用日益重要。  相似文献   

19.
王素芹 《理财》2003,(12):18-19
内部审计是审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审计工作和审计业务的基础,也是部门、单位内部管理的重要手段。加入WTO后,企业所处的环境发生了变化,内部审计在各部门、各单位的经济工作及各项管理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内部审计监督服务职能的发挥,制约了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主  相似文献   

20.
十八大以来,面对以《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关于完善审计制度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为代表的系列制度的出台,理论及实务界普遍认为人民银行内部审计的发展将趋于严苛。但对于新政策背景下,人民银行内部审计如何回应新环境的期待,破解审计整改难、审计成果运用机制不健全及同级审计监督困难等内部审计所存在的问题。本文从满足公共治理环境、提高同级审计监督效率、建立审计监督体系和树立内审价值增值为审计中心工作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