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中国用最低的成本为世界制造高端产品,而中国人在购买这些商品时却享受不到低廉的价格,而是用最高的价格购买自己生产的产品,这一话题,引起人们的关注。此种情况已经给我国经济造成了较大影响,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是由从生产者到消费者手中的流通环节产生的,二是由于我国消费者不成熟的消费观念所导致的,三是国内缺乏竞争对手,进口商品的垄断所形成的。当前我国应通过努力降低流通环节成本,注重国内产品的品牌培育,增加日用消费品的进口等方面着手改变中外同种商品差价过大这一现象。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我国市场上的商品日益丰富,竞争也愈发激烈。每一位商业经营者都希望把商品尽快推销出去,而商业经营的成败则取决于是否赢得了消费者欢心。因此,在商业营销中不得不巧用消费者心理。 一、售前服务利用消费者心理 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较为关心的是价格。利用消费者购买不同种商品的不同心理来订价,有利于促进销售。 1.炫耀订价。高档消费品、名牌优质产  相似文献   

3.
在消费活动中,人们购买的不仅是商品本身,而且购买了商品对于消费者代表的符号、象征或者意义。其实,品牌形象是自我概念的映射。人们对品牌形象的认识是基于影响品牌形象的各种因素之上的,如品牌属性、名称、包装、价格、声誉等。品牌营销者应该从理解消费者自我概念着手,在产品的设计、宣传等环节制定科学的策略,提高产品的符号化价值。  相似文献   

4.
工业化的发展已经带来了商品过剩,消费者开始掌握话语权和主动选择权,即买家市场。那么如何吸引消费者,就是商家的生存关键。能够成功吸引消费者的购买欲望的商家才能获得最终的市场认可。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消费者每天都在各种信息渠道中做出取舍。这时,只有精准营销才能有效的给用户传递商品价值,给商家带来生存空间。本文首先解释精准营销的内涵,然后结合互联网传媒手段,提出精准营销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5.
刘同海 《经济论坛》1999,(21):19-19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 ,众多品牌各显其能 ,宣传方式更是花样翻新。一个企业要想获得成功 ,就必须在其潜在顾客的头脑中确定一个特定的位置 ,创造独特的产品形象 ,再通过传播媒介如广告、公共关系、促销等 ,促进消费者购买。通过各种定位方式 ,把市场决定的价值转化成为精确的语言和视觉形象 ,让消费者接受并认可。成功的产品定位具有一个显著特征 ,就是他们的位置被准确定义 ,即以一种始终如一的形式将产品的功能与消费者心理上的需要连接起来 ,并通过科学的价值分析 ,将产品定位正确地、持续地传递给消费者。这种传递不仅要告诉人们这个产品…  相似文献   

6.
关于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学军 《经济问题》1993,(12):54-58
一、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发展概况所谓消费者权益,是指消费者在购买和使用商品或劳务时应享有的权力和利益。保护消费者权益,就是要保护消费者这种正当的权益。消费者权益与消费者权利两个概念没有严格的区别,消费者权利是消费者权益在法律上的表现。  相似文献   

7.
1市场需求发展的方向———个性化需求近年来 ,随着世界经济的稳步发展和全球化经济的深入 ,商品供应能力不断加强 ,而消费者由于其知识文化水平的提高和见多识广也成熟起来 ,大多数消费行为的盲从性减少了 ,影响人们购买行为的动机更具合理化 ,人们更加注重的是要为自己购买最实用、最适合自己、自己最喜欢的产品。这就是消费的个性化、单一化。另外当今信息技术的发展使顾客有条件在众多的商品供给方中选择、识别更适合个人特点的商品。因此 ,个性化需求成为市场发展方向。2大批量生产模式———与个性化需求不协调20世纪乃至产业革命…  相似文献   

8.
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时,因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质量差而权益受到损害是生活中经常的事。随着消费者法制观念的不断增强,人们懂得了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但是,究竟哪几部法律法规最贴近我们的日常消费生活呢?  相似文献   

9.
基于质量成本的顾客满意度优化策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顾客满意度是一个心理指数,它随着顾客所在环境、地点以及交易环节的不同而变化,直接作用于消费者的购买动机和购买态度。从经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顾客购买商品的过程就是其消费决策的过程,这个过程分为认识商品、寻求购买方案、评价与选择和做出最后决定4个阶段,而在4个阶段中顾客的感受无  相似文献   

10.
消费者市场的购要是最终市场的购买,意味着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最终实现。市场营销学研究消费者市场,核心是研究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即消赞者购买商品的活动和与这种活动有关的决策过程,购买行为是与购买商品有关的各种可见的活动,而这些活动必须受消费者心理活动的支配,并受消费者个人特性和社会文化闲素的影响,是这螳复杂的因素相互制约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超市替代农贸市场的市场机制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一、购买力提升是替代农贸市场的必然要求 超市替代农贸市场不仅取决于经济发展和政府的政策,更取决于消费者的认可,就这一问题在秦皇岛市展开了问卷调查。 1、消费者的消费行为特性。①被调查者中有51.3%的人主要在超市购买食品,33%的人是在小区粮油食品店购买,16.7%的人是在农贸市场购买。②79%的消费者每周到超市购物一次以上。③在超市购买的商品中日用品和食品占66.7%、蔬菜占24.4%、水果占15.6%、肉禽蛋占11.1%、其他商品占26.75%。可见,人们在超市主要是购买日用品和食品,生鲜食品相对要少些。④有34%的人愿意在同一场所一次购齐,  相似文献   

12.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因特网上涌现出很多出售水货商品的店铺,虚拟水货市场规模在不断扩大,究竟哪些因素促使消费者愿意选择在虚拟灰色市场选购商品值得深入探讨。通过分析虚拟灰色市场中消费者购物意愿的影响因素,提出了一个结构方程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在虚拟灰色市场中,感知有用性和商品价值正向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风险则负向影响购买意愿,消费者的价值质量推论会正向影响消费者感知商品价值。  相似文献   

13.
市场竞争,说白了,就是与同行争夺消费者。为把消费者从同行那里争夺过来,使其乐掏腰包购买本企业生产、经营的商品,使自己在商战中常奏凯歌,海外企业纷纷挖空心思招徕顾客,使出各自的竞争妙招—— 以情感人“以情夺人” 美国凯特皮公司规定:凡购买本公司商品的顾客,若发现质量有问题,保证在48小时内派人登门解决。有时为把只有几美元的商品送到边远顾客手中,甚至不惜动用直升飞机,费用竟高达几千美元。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建立,我国商品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绝大部分商品的市场供求处于平衡态势,一些商品出现了颇具规模的买方市场。消费者购买商品时不仅仅追求商品的使用价值,而且更多地注重能够体现购买品个性特征的“标志性价值”,于是品牌成为了消费者购买...  相似文献   

15.
卖场POP广告是以激起人脑深层次地处理复杂信息来唤起消费者购买欲的,感性消费也就是消费者深层次信息处理的结果。消费者的"感性行为",是指该商品或服务的POP广告传达出的信息对消费者产生影响,并促使消费者去购买。这是贩卖活动中通过信息来唤起购买欲的机制。所以在卖场中,POP广告必需制造一些感性信息。POP广告如何设计感性信息尤为关键,它左右着能否让消费者实际感受到一件商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一、绪论消费者的行为可以理解为,人们为获取并使用经济财务及服务所直接参与的行为,包括在行为之前且决定此种行为的决策程序。旅游目的地选择行为可视为消费者行为的一种,即消费者做出旅游决策时选择旅游目的地的行为。旅游目的地所提供的游览和服务就是旅游者所购买的商品。过去一般运用传统的需求理论来解释旅游者的决策行为。通常的思考方式就是建立旅游者目的地选择的无差异曲线图。首先假设一个消费者用于旅游产品消费的最大资金,在约束条件下以某种方式实现旅游者效用的最大化,再根据需求理论计算出每一种旅游产品的消费数量,但这些…  相似文献   

17.
宋唐秦 《经济师》2001,(6):70-70
需求量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定条件下消费者愿意购买某种商品的数量,某种商品的需求数量,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量,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包括,商品的价格,相关产品(替代品,互补品)的价格,消费者的收入,及其他多种因素,如时尚,商品的信誉,品牌,广告费,对未来商品价各的期待,风俗习惯等,从数学意义上讲,需求量就是影响这些因素的函数,也就是说,需求函数就是需求量与影响这一数量的诸因素之间关系的一种表达式,这种函数关系我们称之为需求。  相似文献   

18.
谭亚楠 《经济视角》2006,(11):39-40
一、体验式营销模式的提出一般来讲,以往绝大多数的市场营销都是非常传统的。在需求越来越个性化、多样化的今天,则需要更多的销售技巧,尤其是需要做更多的情感定位和体验型定位的营销工作。著名学者伯德·施密特在《体验式营销》一书中明确指出,体验式营销是站在消费者的感官、情感、思考、行动和关联五个方面,重新定义、重新设计营销模式的思考方法。其中,以感官的刺激最直接。体验式营销是随着体验其购买前提、购买过程和购买心理,为顾客营造难忘体验为目标的营销方式。这就要求企业以商品为载体,以服务为重心,为消费者创造出值得回忆的…  相似文献   

19.
王丽萍 《经济师》2006,(4):81-82
为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消费者概念的法律界定范围不宜过宽亦不能过窄,不能将消费者的消费动机仅限定在“为生活消费需要”这一个方面,只要不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为满足个人需要而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的人就都是消费者。  相似文献   

20.
有人曾说过:“想推销商品而不做广告,犹如在黑暗中向情人递送秋波。”幽默的语言道出了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广告的重要性。广告的对象是人,而人是有心理活动的,要提高广告效果,就必须运用心理学原理分析广告受众的心理活动。广告的艺术标准,在于引起人们对广告内容的注意,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促进消费者的购买行动。因此,针对消费者的心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