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土地征收涉及各方面的利益,利益主体包括地方政府、企业、村集体和农民。由于公共利益界定模糊,利益主体间的经济地位和法律地位的不平等以及法律规定不当与法外行为并存,致使最终受伤害的是村集体和农民权益,以致于造成土地征收非农化范围不断扩大,土地资源浪费严重;土地征收补偿费偏低,截留挪用现象严重,无法弥补被征地农民的损失;失地农民土地保障丧失,社会保障严重缺失;因土地征收引发的纠纷层出不穷,影响了社会稳定。因此必须进一步完善现行的土地征收制度,具体措施是:明确公共利益的范围,以法律的形式来确定土地征收制度的目的;促成农民利益集团的组织化和强大化,健全农民利益代表机制;完善法律程序,建立公正而合理的征地程序;实行被征收土地资本化,让农民获得土地发展收益。  相似文献   

2.
发展离不开土地,土地是人类之母。但现阶段在土地征收补偿上存在较大的混乱现象。这就使得滥用土地征收权、土地权利人的权益被侵害成了频发事件。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有必要对土地征收补偿进行明确化,并参照国外的土地征收补偿的成功经验,对我国的土地征收补偿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3.
江北区国土资源管理分局扎扎实实地开展了“清廉从政、服务发展”专项学习教育活动,促进了各项工作。今年一季度,完成了土地使用权招拍挂方式出让土地48宗,为鸿恩寺公园片区鸿恩路开发建设等划拨土地7宗,开展土地征收3117亩,已完成1264亩,收取土地出让金13亿余元,实现了完成全年任务“开门红”。  相似文献   

4.
本文讨论国有制条件下土地税费对划拨土地开发时机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现行土地税费标准过多地分享了在划拨土地开发或出售后产生的土地收益,因而延缓了划拨土地的开发或出售时机。如果提高开发或出售前的税收,降低开发或出售后的税费将有助于促进划拨土地再开发,增进划拨土地配置效率并加快城市更新速度。研究同时表明,在国有制条件下,政府规定的划拨土地开发或者出售后的使用年限如果过短将延缓土地的开发。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土地征收现象越来越普遍。土地征收是国家为实现公共利益而强制调整人民土地权益的行为,它的实行关系到我国九亿多农民的切身利益。但是土地征收过程中由于程序的不完善和各种违规操作的存在,导致大量的土地征收纠纷的出现。及时完善土地征收程序,对规范土地征收行为具有重要意义。现从土地征收的制度出发,主要探讨了在土地征收中常常出现的问题,并就如何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提供了见解。  相似文献   

6.
土地收益属于资源性、基础性收益,是国家和地方财政收入的一部分。本文试图从我国当前现行的法律法规框架下土地收益的现状出发,剖析划拨土地使用权的使用人在经营物业中不缴纳土地收益的现象,以期引起对这部分潜在土地收益的现实必要性与可能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一、房屋拆迁中土地权利的征收与补偿 1.房屋拆迁过程中城市国有土地权利的征收与补偿 我国城市土地属于全民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只能拥有土地的使用权。在新中国成立后相当的一段时期内,我国城市实行以无偿、无限期、无流动为特点的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开放之后,由于我们遵循渐近式改革路径,城市用地并行着两种不同的土地使用权:有偿取得(出让、转让、入股等)和无偿取得(划拨)。城市房屋拆迁的过程也就是国有土地使用权被收回的过程。在对国有土地权利补偿时,如何在不同土地使用权类型中确定平衡点,既与现有制度安排保持一致,又能够协调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矛盾是问题的核心所在。  相似文献   

8.
土地征收过程中农民参与权保障是行政正当程序在土地征收领域的一种体现,在土地征收过程中保障农民参与权可以实现对农民财产权、生存权的保护.现阶段我国土地征收在实践中存在严重的利益相关者程序性失权问题,这是造成行政主体滥用征地权和农民土地征收补偿不足的原因所在.国家土地征收权具有公权性、优越性,农民集体土地产权变得被动,检验...  相似文献   

9.
随着企业股份制改造的不断深入,国有企业将划拨土地使用权作价投资入股的经济行为也逐渐增多。《城市房地产管理法》明确规定:依法取得土地使用权,可以依照本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作价入股、合资、合作开发经营房地产(第27条);以划拨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转让房地产时,应当按照国务院规定,报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审批-……由受让方办理土地使用权出让手续,并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或)不办理土地使用权出让手续的,转让方应当按照国务院规定,将转让房地产所获收益中的土地收益上缴国家或作其他处理(第39条);以盈利为目的,房屋所有权人将以划拨方式取得使用权的国有土地上建成的房屋出租的,应当将租金中所含土地收益上缴国家(第55条)。从以上规定中,可以得出结论:划拨土地使用权可以作价投资或入股,但需报批,并补交地价;对其价值进行评估当然也是合法的。  相似文献   

10.
天元区在发挥土地资源优势过程中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为国家级高新区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但是,在城郊集体土地征用过程中,存在补偿标准补偿范围偏低偏窄、征地收益分配不合理而导致失地农民权益受损;土地征收主体多程序不完备而导致操作不规范;失地农民安置方式单一而导致社会保障不到位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主要途径是适度提高征地补偿标准、合理分配土地收益、严格规范征地行为、多渠道安置失地农民,着力构建失地农民的长效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1.
随着土地财政弊端暴露的越来越多,土地财政转型已经成了全社会关注的问题。本文分析土地财政暴露出来的种种弊端后,通过税制改革,增加地方政府财权,减少事权,改变官员考核制度,完善土地所有权与征收制度,征收房产税等措施研究我国土地财政的转型。  相似文献   

12.
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土地征收受到极大关注,<物权法>第42条指出土地征收应当以公共利益为前提并提出相应补偿措施,但是规定过于原则,实践中可操作性不强.本文通过界定土地征收和公共利益的涵义,旨在构建我国完善的土地征收制度.  相似文献   

13.
农地征收出让中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关系到“三农”发展甚至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尽管国家不断地提供农地征收补偿标准,但农地非农化征收与出让过程中农民的土地收益占土地出让收益比例偏低,而地方政府的收益份额则居高不下。研究结果表明,保障农民土地收益权、构建农民长期分享土地增值收益机制需要改革现行征地补偿制度,在合理的土地增值收益测算方法的基础上,确定增值收益分配比例、分配方式及建设用地与农民留用土地的比例,建立国家土地基金制度及国有土地资产经营制度。  相似文献   

14.
国务院正酝酿修订土地管理法,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两个问题。第一,集体土地征收的补偿标准。土地征收后绝大多数被用作建设用地,就产生了土地增值的归属问题。土地增值,特别是征用农民的土地所产生的级差收益,应归农民还是政府,争议很大。总体看,  相似文献   

15.
农地征收出让中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关系到"三农"发展甚至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尽管国家不断地提供农地征收补偿标准,但农地非农化征收与出让过程中农民的土地收益占土地出让收益比例偏低,而地方政府的收益份额则居高不下。研究结果表明,保障农民土地收益权、构建农民长期分享土地增值收益机制需要改革现行征地补偿制度,在合理的土地增值收益测算方法的基础上,确定增值收益分配比例、分配方式及建设用地与农民留用土地的比例,建立国家土地基金制度及国有土地资产经营制度。  相似文献   

16.
随着土地财政弊端暴露的越来越多,土地财政转型已经成了全社会关注的问题。本文分析土地财政暴露出来的种种弊端后,通过税制改革,增加地方政府财权,减少事权,改变官员考核制度,完善土地所有权与征收制度,征收房产税等措施研究我国土地财政的转型。  相似文献   

17.
土地征收公共利益认定问题关乎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平衡和取舍,公共利益难以确立认定标准的症结在于公共利益概念本身的不确定性和抽象性。为了克服公共利益内涵的模糊性,应建立土地征收公共利益用地认定机制。可以适当借鉴国外界定公共利益的有益经验,将公共利益这一不确定的法律概念予以具体化,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公共利益认定模式,明晰土地征收公共利益的识别要素或标准,完善土地征收公共利益认定监督制度,健全土地征收公共利益司法救济机制。  相似文献   

18.
公共利益的确认与我国征地制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学者对于在土地征用中是否需要对公共利益进行确认存在分歧。实践中,我国因土地征用引发的种种问题,如土地征用权的滥用、失地农民利益被侵害、土地资源浪费等,源于中国现行的征地制度存在着重大缺陷:对于征地的前提——公共利益缺乏严格和清晰的界定。因此,有必要在土地征收制度中确认公共利益,并从公共利益的角度完善土地征收制度,具体做法是:明确界定土地征收中公共利益的范围;设立认定公共利益的方法和程序;完善公益性用地的补偿制度;开放集体土地一级市场,提供非公益性用地的供给。  相似文献   

19.
土地的征收补偿方式直接关系失地农民的可持续发展,影响着失地农民的生活保障和再就业等多方面问题,关系失地农民转变观念融入城镇化发展之中。本文在分析了我国目前所采用的各种征收补偿方式后,提出了对我国土地征收补偿方式的完善,以解决社会问题、促进失地农民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徐敏 《管理观察》2011,(31):156-157
本文从土地征收中出现的矛盾纠纷入手,介绍矛盾纠纷的种类、出现的环节,分析矛盾纠纷产生的行政法根源.主要研究农村土地征收中出现的问题,从行政法的视角解读土地征收中矛盾纠纷类型及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