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德国公司制企业的工资制度及工资构成、薪酬分配关系、工资水平的决定和调整因素及政府对工资分配行为的影响等方面的分析,从而总结出我国在建立现代化企业工资收入分配制度的过程中可以借鉴的思路和做法.  相似文献   

2.
工资是目前企业的主要激励资源。近几年来,许多企业都从在企业里成功操作的工资方案改进中获益。作者从企业工资设计的原则、构成框架、工资内容的确认等方面阐述了新工资方案的组成设计,并对所体现的利益激励机制的方式进行理论论述。  相似文献   

3.
文章认为 ,应建立动态的企业工资机制 ,充分考虑企业内部岗位和效益及外部劳动力市场的工资价位等因素来确定工资标准。以保证分配制度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防止人才外流  相似文献   

4.
针对当前收入分配领域中存在的企业职工工资增长缓慢、行业间收入差距加大、企业领导人与职工之间的收入差距过大等焦点问题,可将税收增长因素纳入工资指导线制定之中,完善对社会工资增长的宏观调控.并建立"调高扩中保低"的行业工资分配指导机制,完善对不同行业工资分配的中观指导;建立超额累退的工资总额管理制度,完善对企业工资分配的微观管理,从而促进企业职工工资增长机制的完善,使我国企业职工工资增长真正反映职工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分析企业出口对员工工资的影响。采用OLS回归,加入选择性偏误项,以控制企业出口行为的"自我选择"效应。通过分析发现中国企业存在明显的出口"工资溢价"效应,且出口"工资溢价"更多地体现在低出口密集度企业。运用Blinder-Oaxaca方法对工资差异进行分解,工资差异中不可解释部分占比,内陆省份企业高于沿海省份企业,外资企业高于内资企业,这表明内陆省份企业出口"工资溢价"高于沿海省份企业,外资企业出口"工资溢价"高于内资企业,企业出口"工资溢价"效应具有异质性。因此,政府要根据企业异质性提出相应的政策,出口企业要进行结构性调整,提高企业效率,提升员工的工资水平。  相似文献   

6.
企业薪酬设计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薪酬内涵不断丰富,货币化工资已经演变为薪酬体系中的一个部分,企业薪酬体系更为广泛的包含着雇佣组织提供的福利、服务等非货币性收入和员工因为工作而得到的心理上的满足感、个人职业生涯的成就感,这对企业薪酬设计模式提出了更加复杂的要求,本文尝试将各种薪酬制度归纳为五种基本模式:岗位工资制、能力/技能工资制、绩效工资制、市场工资制、年功序列工资制;三种组合模式岗位技能工资制、技能绩效工资制、岗位绩效工资制。并对各种薪酬模式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比较,以期为企业薪酬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政府现行对企业工资的宏观调控,一方面是控制工资总量的提取,采取的办法主要是工效挂钩和计税工资;另一方面是控制工资的发放,采取的办法主要是工资指导线。实践证明,工效挂钩已经背离原有的初衷,成为了垄断行业工资过多过快增长的政策助推器;而计税工资又严重抑制了竞争性行业、企业的工资增长。可以说,工效挂钩与计税工资一起是导致行业之间分配严重不公的体制性根源。而工资指导线又分为上线、基准线和下线,有支付能力的可以按上线发,缺乏支付能力的只能按下线发,其运行机制和导致的后果与工效挂钩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目前改革宏观工资调控的办法是废止工效挂钩,改革现行工资指导线和计税工资办法,并将工资指导线、计税工资的提取与发放“三合一”。  相似文献   

8.
文章根据新企业所得税法及实施条例的精神,对企业工资薪金及职工福利费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薪酬管理是企业人力资源的重要内容,而工资核算又是薪酬管理中的核心环节。随着电算化在企业各方面的普及,以及企业规模的日益扩大、考核方法的多样化,工资核算内容越来越复杂化,但核算方法却越来越简单化。而传统的国有企业在时代不断发展改进的同时,工资核算仍在许多方面不能同步发展,这就造成了一系列随之而来的衍生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进行了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的探索,以期促使工资核算的规范化、系统化,为企业发展提供正确、有力的后勤保障。  相似文献   

10.
利用2000~2003年中国工业统计数据,研究了中国制造业企业工资决定的所有制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企业规模与工资之间呈正相关关系,这种企业规模-工资正效应在国有企业中表现得最为明显,从隶属关系来看,中央属国有企业的企业规模-工资正效应最强;企业年龄与工资正相关,老企业会支付更高的工资;在私营企业中,企业人均利润与工资正相关,而在国有企业中,两者之间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