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是围绕我国收入分配格局趋向合理化的命题,必须建立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基础之上。根据我国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发展比较和中外比较,可以看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的首要前提是随着经济发展而不断增加居民的个人财产,侧重点在于增加居民的动产性财产收入,根本途径是把居民的收入剩余转化为个人财产并为居民的财产再投入开拓广泛渠道。  相似文献   

2.
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表明了增加群众财产性收入的现实基础、意义和对策。  相似文献   

3.
在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了"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这与此前的"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有着重大的突破,同时也是扩大中产者的比重、缩小贫富差距、推动经济内需、确保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为此,论文将从财产性收入的概念及内涵着手,进一步分析和阐述"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的现实意义,并针对当前我国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的现状及影响群众财产性收入偏低的原因进行重点分析。  相似文献   

4.
自十七大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以来,财产性收入作为居民收入新的增长点,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话题,然而近年来河南省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增加河南省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在后危机时对扩大内需、实现中原崛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5.
2007年10月,在首都北京落幕的党的十七大会议上,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党和国家前所未有地重视这个问题。据悉,除了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的说法,中央政治局还专门就收入分配问题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收入不断增加,其中财产性收入比重运渐加大。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的说法.使得财产性收入受到全社会的关注。深入地研究马克思关于资本的理论对我们正确认识财产性收入及其属性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所购买的股票、债券、基金等.实物和实业投资所获得的收入与资本主义条件下的资本投资获得的剥削收入有着本质的区别。现时代我们要鼓励发展和保护人们的财产性收入。有效消除贫富分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的说法,引起了理论界的诸多思考。财产性收入作为私有财产的一个组成部分,与我国现行的公有制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否相符,如何处理私有财产与公有制的关系,是我们应当面对的重大理论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使得我国居民收入构成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财产性收入已经成为我国居民收入的一部分。当前,收入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不完善的市场体系、居民自身不合适宜的主观因素等制约着我国大众居民财产性收入的获得;针对这些制约因素,努力创造机会,以促使更多的群众能够拥有更多的机会获得财产性收入。  相似文献   

9.
对“财产性收入”理论形成的政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这一理论有着丰富内涵和新意,是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发展30年来的巨大成就,同时也能够指导我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逐步缩小社会发展差距方面有正确的政策思考.  相似文献   

10.
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的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这一提法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文章以“收入财产化”为切入点,阐述了收入财产化的途径,分析了我国现行税制政策对居民“收入财产化”的影响。并提出促进我国居民收入的财产化的税制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1.
近20年来,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迅速扩大给人们的生活和观念带来了巨大冲击,并成为影响社会和谐和社会稳定的重大社会问题之一。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化使得收入差距的适度性成为当前收入分配研究的焦点,为此国内外学者对收入差距的适度性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但其研究结论却是见仁见智。究其根源,缺少统一的适度性判断指标是一个重要原因。本文就如何设计科学的收入差距适度性指标做了一些理论上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论公平分配实现的微观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首先在理论上提出初次分配是实现公平分配的基础,强调企业内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是在初次分配领域实现公平分配的微观基础上进行,并详细论述了实现企业内公平分配的产权基础,从而为中国解决收入差距过大、实现公平分配提供实践指南。  相似文献   

13.
业主是物业的所有权人和物业管理法律关系的主体之一,在范围上应包括已取得房屋所有权证书的人和已办理商品房预售合同登记且所购房屋已入住使用的人。为了解决目前物业小区管理上面临的问题,立法上应当确认"物业使用人"的概念及其"准业主"身份和权利范围,肯定物业使用人经业主的书面委托可以代理业主参加业主大会的活动,并可以成为业主委员会成员,从而成为物业管理法律关系的主体。  相似文献   

14.
财产性收入作为财产的衍生物,具有"穷者越穷,富者越富"的马太效应。近年来,我国的收入分配政策在不断调整和完善,这使得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在不断增长的同时,差距也在不断地拉大,如不加以调控势必会加剧城乡差距,这与实现共同富裕、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是不符的。因此必须正视我国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现状,分析造成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差距的原因并探讨其解决路径。  相似文献   

15.
2005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和2006年5月26日中央政治局收入分配会议都提出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这标志着我国在“十五”与“十一五”之交收入分配政策的战略性调整,即立足以人为本推动发展,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促使发展由偏重于增加物质财富向更加注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转变。  相似文献   

16.
从收入来源的角度,可以将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分为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它们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形成有不同的影响。提高农民的工资收入,稳定家庭经营收入,加大对农民的转移性收入,对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十一五"期间,重庆市綦江县农民的财产性收入不断增长,但绝对量少、比例小,来源也比较单一。"十二五"伊始,綦江县委、县政府创新思路,积极探索农民财产性收入增长的渠道,出现了总收入与财产性收入快速扩张的可喜局面。今后,还需通过创业兴财、融通生财、流转变财、大胆理财等形式,切实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某些税收政策没有起到调节收入分配、缩小收入差距的作用,对形成高收入群体的收入来源和财产,往往采取轻税政策,广大低收入者由于在收入、财产等方面的匮乏使其无法享受到税收优惠的好处。中国应改变目前的税收政策取向,加大对高收入群体的征税力度,发挥税收政策调节功能,实现收入分配公平。  相似文献   

19.
以物权为切入口,确认物之归属的物权效率与物权公平的低层级统一,依靠物权二元结构的物权制度建立,使之转化为社会效率和社会公平趋向高层统一。物权制度的两个统一可应用于初次分配的对立统一。高层面统一是市场失灵时政府干预的作用,限制权利滥用,使权利社会化而导致收入分配均衡,这种均衡不是要素所有的配置结果。效率优先论是"权利本位"的价值体现,富人高效率的"蛋糕"不可能分给穷人。把握效率与公平在初次分配中的统一是缩小贫富差距、实现科学发展的杠杆点。  相似文献   

20.
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以完善住房制度为突破口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改革开放30年我国整体经济实力大幅提升,但收入分配差距扩大依然是发展所面临的困境。事实证明,我国已经步入了财产性收入增长的“黄金时期”,其中对于住房制度的改革尤为关键。完善住房制度使广大群众获取更多财产性收入,必须要规范房地产市场,同时扩大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