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经济》2007,(9)
央企整合这一丰盛的蛋糕4000、5000、5400点……大盘指数不断创出新高,市场风险不断积聚。目前,我国A股市场的平均市盈率高达40倍左右。显然,整个市场存在一定的泡沫。高市盈率,一方面可以通过企业自身内生的增长化解,另一方面也可以依靠资产注入、资产重组等外延式增长进行消化。然而,目前许多股票已经透支了未来的成长性,专业的机构给出的这些股票高估值水平往往都是以2009年的盈利能力为依据。无疑,对于那些绩差股、基本面已经严重恶化的股票风险更加巨大。因此,未来A股市场必然演绎结构性牛市格局。价值低估以及有资产注入预期的个股将受到资金的追捧。  相似文献   

2.
2008理财攻略     
2008年,宏观基本面支持牛市格局不改,经济将继续得以深化,A股市场将处于内外部发展条件更加不确定的动荡环境中。与此同时,市场上的理财产品品种将不断丰富、数量不断增加。在这样的背景下,投资者如何理财?如何选择理财产品?如何实现资产的保值和增值?这些都将成为众多投资者心中的疑问……  相似文献   

3.
以大小非为主的限售股解禁对A股市场究竟有无冲击?冲击程度多大?存在怎样的时间节点规律?解禁类型、解禁规模与市场环境等因素对解禁效应有无影响?本文拟采用事件研究法给予实证。基于2006年以来的沪深300指数成分股解禁样本,结果证实:限售股解禁的市场冲击效应主要在解禁前得以反应,尤以解禁当日和之前3个交易日的冲击效应最为明显;分组检验的结果除进一步证实解禁事件的冲击效应提前反应外,还表明限售股解禁类型(大小非还是大小限)、解禁规模(大于10%还是小于10%)以及市场环境(牛市阶段还是熊市阶段)等因素并没有造成解禁效应的显著性差异。多元回归分析在控制相关变量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扩展了这一结论。文章还发现高估值的个股限售股解禁的冲击效应相对较小,并认为这与A股市场强者恒强的市场运行结构特征有关。  相似文献   

4.
11家券商2010年A股投资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2009年末,各大券商研究机构相继发布了2010年度A股市场投资策略报告。券商普遍认为,2010年A股市场将呈现结构性牛市特征。长期充裕流动性仍将是股指上行的主要动力,而政策退出、融资压力以及"大小非"减持压力等将是影响市场表现的主要负面因素。同时,大部分券商都比较看好周期性行业。  相似文献   

5.
用一般性的或传统的理论与模型来分析当前中国A股"牛市"结束了,是一个相当不靠谱的个人观点。这种观点既解释不了当前中国A股之实际,也左右不了股市之预期。A股"牛市"真的结束了吗?最近,瑞银首席策略师陈李在研究报告中给出了肯定的回答陈李的报告认为,中国股票市场上,以流动性推动的牛市暂时告一段落,之前低估的A股大型股已经达到"合理水平",未来期待盈利改善推动中国股市上涨、他认为,过去两个月推动资金入市的一些重要动力,包括散户入  相似文献   

6.
文章实证研究了A股和H股的市场分割情况.研究发现:我国A+H股之间联动关系比较紧密,股权分置改革前后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协整关系及Granger因果关系,且股改后存在协整关系、双向信息流动的个股增多,我国内地和香港市场之间的分割关系随着时间正在逐步发生变化,是介于从半分割向无分割过渡的一种情况.  相似文献   

7.
趋势     
《资本市场》2007,(6):100-100
城商行上市第一股将是三选一;牛市行情进入中期阶段;2007年一季度VC基金募资量剧烈下降;证券经纪业准入可以增加开放度;A股新开户数持续回落。  相似文献   

8.
已经迈入“4”时代的中国A股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还能再令投资者兴奋吗? 当“一人一户”的限制被打破,当资金蜂拥进入股市,当牛市成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需要,股市的后市如何,什么是支撑股市的力量,哪些领域又将创造新的市场空间? 股市继续受益政策支持 《经济》:自4月13日起A股市场全面放开了一人一户限制.同一投资者最多可以申请开立20个A股账户、封闭式基金账户,能申请开立一个信用账户、B股账户.这对于现在的股市来说,是否会成为一个新的利好?  相似文献   

9.
《经济研究》2017,(4):151-165
涨跌停制度实施20年来,已成为中国股市的一种习惯和依赖。本文综合比较A股市场、中国台湾市场与美国、中国香港市场的波动率,从宏观层面初步证明实施涨跌停制度并没有让市场变得更加稳定。基于AH股的微观分析发现,涨跌停制度是A股市场个股股价高波动率的重要原因;在实施涨跌停的A股市场,融资融券制度的引入在现阶段也加剧了股价波动。与传统观点认为散户占比高是市场剧烈波动的原因不同,本文还发现大户交易者才是A股市场高波动率的诱因,而散户占比高只是提供了更合适的土壤。促进中国股市健康发展,需要进一步完善交易制度,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注重监管协调,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重视对大户投资者交易行为的监管;严厉打击违法交易行为,建立公开、公正、公平的市场环境。  相似文献   

10.
在广义虚拟经济视角下,人的心理作用也可以创造时间寻租价值。本文用个股人气来体现股市的心理作用,选取了2007年1月到2011年12月A股上市公司每股收益的季度数据作为研究样本,以信息披露前30天的平均换手率作为个股人气的代理变量,实证研究了个股人气对投资者信息解读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人气越高的个股,投资者对其披露信息的即时解读效率越高,证明了个股人气会影响资本市场信息传播和解读的效率。  相似文献   

11.
陈希琳 《经济》2015,(Z1):96-97
热情的股民和飙升的指数显然从面子和里子上,都给足了股市向好的动力。然而3000点一过,便有人预期新一轮牛市涨幅将达400%,"万点论"频出。在接受《经济》记者专访时,英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大霄则给热情得有些疯狂的股民泼了一盆凉水,短期他对A股有些许担忧。真实的牛市首次到来《经济》:2014年,A股指数屡次强劲上涨,已经进入牛市阶段成为共识,万点论也开始出现。  相似文献   

12.
    
《资本市场》2006,(1):17-17
李荣融:重组三九是“烂事”赵新先:身陷囵圄还得听,许小年:中国楼市将进入五年大熊市,羊慧明:A股市场既不是牛市也不是熊市而是狼市,余永定:世界经济在刀刃上平衡,张明彰:21世纪有机产业的繁荣属于中国。  相似文献   

13.
如何评估公司价值始终是股票投资的一个热门话题.本文选用PEG估值模型,对A股创业板2012-2017年的上市公司进行实证分析,以探索PEG模型对投资成长股价值中的有效性.实证结果显示:第一,创业板成长股的PEG值总体上远小于周期股PEG值的波动区间,这说明创业板投资者热衷于追捧市盈率高的股票;第二,个股投资回报与PEG之间无论牛熊市都呈负相关关系;即较低的PEG股票可以带来较高的收益率,且熊市PEG相关系数的绝对值大于牛市时期,这说明创业板成长股的PEG指标在熊市更有效.  相似文献   

14.
徐杰 《经济月刊》2012,(4):103-104
虽然触摸屏板块随市场开始调整,但一个月疯涨130%的宇顺电子这只股市黑马的表现,依然让人记忆尤新,A股触摸屏概念板块的个股在刚刚过去的3月份都表现抢眼。  相似文献   

15.
<正>在政府主导色彩浓厚的"东方式经济复苏"中,政策利好一波又一波地涌入市场,A股迎来了久违的持续反弹行情。然而,外围市场仍在风雨中飘摇,国内上市公司业绩预期仍在下行区域,显然,不利因素依然存在。但这些都阻止不了A股兴奋的步伐,反弹成为这一阶段的主基调。熊市似乎已经远去。那么,牛市是否接踵而至?有人认为,目前正是熊牛更替之时。显然,这是过于乐观的言论。从熊市到牛市的过程往往不会那么顺利。反弹背后的风险很可能使我们再次徘徊在熊市的边缘。因此,下一阶段,我们对待市场应以谨慎为主,同时可以通过把握阶段性投资焦点寻找获利机会。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期权组合策略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在中国个股市场的应用基础,分别介绍了跨式以及熊市和牛市期权的特点和收益,以及在未来交易过程中可能非系统性风险。  相似文献   

17.
上海股市是稳龙过江,庄家出之地,历年来的个股炒作成了一批庄家股,在市场上胜利者出尽风头,真实在受尽讥讽,失败在黯然退场。然而,平心而论,有大资金进出的个股往往被认作是庄家股,一个市场上有散户,没有机构和大户就如江河湖海上有小鱼小虾一样乏味单调,庄家股的出现对于市场的活跃,投资投机气氛的调剂极有好处,只要  相似文献   

18.
文章在行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BCAPM)的基础上,通过借鉴Watanabe(2002)的方法,建立了GJR-GARCHM(1,1)-M模型,充分考虑中国股票市场处于分割状态的现状,使用基本覆盖A股、B股和H股市场全部交易历史的市场指数日收盘价数据,对A股、B股和H股市场的反馈交易行为进行研究和比较,结果显示:A股和B股市场都存在显著的正反馈交易效应,反馈交易行为主要取决于波动率水平和市场涨跌两个因素;与成熟股票市场类似,H股和红筹股市场的正反馈交易行为不显著;A股市场的反馈交易行为受市场涨跌因素影响更大,而B股市场的反馈交易行为主要由波动率水平决定;深市比沪市更容易出现正反馈交易者主导市场的现象。文章的研究不仅对行为资本资产定价理论的成立提供了经验性证据,而且对投资经理的实践操作和政策制定者的监管调控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2008年以来,我国相继发生了"三聚氰胺毒奶粉"、"瘦肉精"、"毒胶囊"等食品药品安全事件,这类"黑天鹅"事件给A股市场食品药品行业及其相关企业带来了巨大冲击和后果,同时也给证券市场投资者带来不可预知的投资风险。本文以我国A股制药类上市公司为样本,利用事件研究法探究了2012年"毒胶囊"事件对我国A股制药行业股票收益率的冲击。通过分别对A股制药行业和制药类个股的实证研究发现:(1)"毒胶囊"事件对A股制药行业冲击十分显著,对生产胶囊制剂的企业和不生产胶囊制剂的企业的冲击有所不同,但都对"毒胶囊"事件冲击的反应滞后;(2)不同制药类个股对"毒胶囊"事件冲击的正负效应、波动幅度及敏感性等反应不同。这些研究结论对投资者未来应对这类"黑天鹅"事件和优化证券投资组合策略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2008年中国A股市场市值管理总结篇 熊市,让我们更清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2008年,熊市是A股市场的普遍特征,惨淡的市场环境令众多上市公司清醒过来,开始面对在牛市中从未考虑过的问题:如何运用市值管理的手段提升公司价值,增强投资者信心,实现股东价值的最大化?市值管理的意识逐渐进入上市公司的管理核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