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南木 《糖烟酒周刊》2004,(8):J011-J011
窜货有两种,一种是良性的自然窜货,一种是恶性的人为窜货。良性窜货是对市场空白点的自然覆盖,对渠道的一种有效补充;但是恶性窜货对市场危害很大,我们通常意义上所说的窜货是指恶性窜货。对于窜货对市场的危害大家都知道得很多,有百害而无一利:窜货诱发价格危机,导致通路利润降低,经销商的积极性受到影响,产品在通路上形象受挫,一旦危及渠道畅通,那么这个产品的生命也该寿终正寝了。  相似文献   

2.
窜货,又被称为倒货、冲货,就是产品越区销售。面对成百上千的、分散的、惟利是图的、各自为政的经销商,厂商防窜力度相当不足,极大地影响了企业的防窜效果。文章试从窜货的形式、原因、应对的方法等方面对窜货现象进行深入剖析,提出有效应对窜货的方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窜货,又被称为倒货、冲货,就是产品越区销售。面对成百上千的、分散的、惟利是图的、各自为政的经销商,厂商防窜力度相当不足,极大地影响了企业的防窜效果。文章试从窜货的形式、原因、应对的方法等方面对窜货现象进行深入剖析,提出有效应对窜货的方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冷纯 《糖烟酒周刊》2004,(20):J009-J011
目前。白酒行业窜货盛行,供应商都在为此头疼不已。“淡季做市场”。进入淡季。大家都在忙着整理市场。做着维护工作,对窜货的清理也摆到了日程上。那么。如何在窜货未发生时防止窜货的发生?如何控制已经发生的窜货以防其恶性蔓延?从而把窜货的危害减少到最小?甚至进而达到“零”窜货?下面我谈谈我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5.
王逸飞 《糖烟酒周刊》2005,(38):B0022-B0023
良性窜货是市场繁荣的标志,过度窜货则会把一个繁荣的市场拖向崩盘。许多优势市场在短期内没落.就是窜货这个杀手在兴风作浪。扼杀窜货才会维持一个健康的区域市场。  相似文献   

6.
管理窜货宜"疏"不宜"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生洪 《商业时代》2005,(20):24-24
所谓窜货,简言之就是产品越区销售。对窜货的不同认识决定了不同管理窜货的思路。常见的思路是“堵”,这种思路基于窜货现象负面效应的认识,认为厂家应对窜货严防死守,杜绝窜货发生。窜货现象是市场经济的必然现象,无从避免;笔者认为管理窜货的思路宜“疏”。窜货现象对企业是一把双刃剑,如何减低其不利影响,化不利于有利是“疏”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渠道管理中最重要的课题就是化解渠道冲突,而窜货又是渠道冲突中最主要的表现形式。本文详细阐述了窜货的类型、窜货销售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相似文献   

8.
余乐 《糖烟酒周刊》2004,(40):i009-i011
我在实践工作中感觉到,“窜货”情况的发生,自始至终都是因为利益驱使。窜货的危害已经不言而喻了,许多厂家对此感到非常头痛,也都采取了一些相应的杜绝方式。窜货的具体原因是多方面的,特别是在对经销商、对市场的管理比较到位的情况下,窜货仍然难以杜绝。我认为具体原因主要在以下一些方面:  相似文献   

9.
自销售这一行当产生,窜货便随之发生,至今令众多厂家头痛不已,因为窜货不仅破坏厂家的区域管理体系,更伴随着低价销售,严重伤害厂家辛苦构建,并孜孜维系的价格体系。如果窜货得不到有效控制,在沉重打击市场信心的同时,利润分配体系将发生混乱,最终导致产品销售萎缩,甚至走向衰亡。因此,如何有效治理窜货,始终是我们营销人应时刻该思考的问题,在此将本人既往销售实战案例稍作提炼,与诸位同仁共同探讨治窜的相关问题,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0.
陈志杯 《商界》2004,(10):i005-i007
冲、窜货,一个在市场营销学中没有的概念,却是一个在销售实践中让公司管理人员、市场销售人员头痛不已的问题。有人说,没有窜货的销量,是不红火的销量,但事实证明。大量窜货的销量,是危险的销量,足以让公司“阳萎”下去,一蹶不振。  相似文献   

11.
当前社会上,渠道窜货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渠道窜货是经销商不经公司销售中心和销入地区的经销商同意,擅自将公司产品销售到非辖区。本文论述了渠道窜货的含义,并从着重探讨了渠道窜货造成的影响。并从减少窜货诱因、厂商管理及对经销商的激励措施等方面提出了防范渠道窜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在商品流通中,厂家、经销商或代理商、批发客户以及零售终端各自扮演着其中的角色,各角色因为利益驱使,窜货尤其是恶性窜货是在现实中不可避免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商品流通中恶性窜货现象产生的原因,以及由此提出一些策略,以供市场研究或操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13.
窜货是企业渠道管理的一种顽疾,是令企业营销经理头痛的棘手问题。窜货一般在市场上表现为一种低价的倾销行为,严重的时候会损害企业的利润和声誉。通过规范企业价格管理,在推动企业产品畅销的同时,又要有效地遏制经销商的窜货行为。  相似文献   

14.
窜货作为营销网络的“致命杀手”,其危害之大不言自明。要维护企业营销网络的正常秩序,保证营销网络健康稳定发展并产生出应有的网络效益,就必须坚决制止市场窜货行为,对窜货的治理,应该“疏”“堵”结合,标本兼治,方能有效根除这一营销顽疾。  相似文献   

15.
有市场分割,必然会有窜货行为,窜货被称为"销售渠道的顽疾"。窜货行为分为蓄意恶性窜货、无意自然性窜货、有意或无意的良性窜货。窜货行为的最大危害是使两个区域市场的供给与需求关系呈现出不符合事实的假象。销售假象使两地市场面临着在虚假繁荣中的萎缩或者退化,这将给竞争品牌一个乘虚而入的机会,而重新培育和占领市场要付出巨大代价,可能乙地市场由此而牺牲掉。诱发或迫使分销商窜货的最大动机往往是厂家销售政策和制度的偏颇以及管理不力。治理窜货行为应从厂家入手,实行级差价格体系,建立科学的经销商制度,严明的奖罚制度和全面的激励措施,控制促销费用并提高产品包装技术含量,成立专门的反窜货机构,通过政策的完善和有效的管理,以减少和控制恶性窜货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正> 窜货,也称"倒货"、"炒货"或"冲货",指经销商超出制造商限定的销售区域销售产品,它属于营销渠道管理中制造商对经销商如何有效控制及解决渠道冲突的问题,窜货的表现形式较多,有害窜货是众多窜货形式中最有害的一种,有害窜货一旦发生,就如一条出洞的毒蛇,将毒液射入任何被咬住的营销机体,最终企业丢失市场信誉、失去客户忠诚,导致一个健康的营销链破裂。因此,纠治窜货,就是要能扼住这条毒蛇的七寸。所谓窜货的"七寸",就是指通过研究形成窜货的主要原因,找到制服它的有效方法。那么,窜货是怎样发生的呢?一、制造商渠道管理策略不当致窜货2002年,四川地区一家大型木地板生产企业发生窜货问题,该企业的木地板产品原来主要在四川销售,是四川地区知名度和市场认可度较高的产品。从2000年开始,该企  相似文献   

17.
窜货的治理对策——以A公司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窜货问题,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包括对经销商进行合同约束、跨区销售先在办事处备案、要求业务主管及时沟通协调、制定窜货的处理流程、明确窜货调查与终端取证手段、制定窜货处罚条款等。  相似文献   

18.
市场“窜货”了,怎么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建波 《中国市场》2000,(12):20-21
没有窜货的销售,是不红火的销售;大量窜货的销售,是很危险的销售。市场“窜货”了。怎么办?  相似文献   

19.
市场营销中的窜货现象直接导致市场秩序混乱,使生产厂家、经销商和消费者的关系恶化。本文从经销商选择的窜货产品特点出发,对厂商行为对经销商窜货行为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力求找到厂商对经销商窜货行为的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20.
窜货是一个市场营销学中没有的概念,却是市场营销实践中一个常见并令人头痛的问题。从窜货问题的起因、对企业市场营销活动的影响、窜货问题的对策等方面对该问题进行分析,说明窜货现象是可以进行有效控制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