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新加坡的饮茶文化杨本礼新加坡的喝茶文化有其独特的一面,是在世界其他地方很难欣赏到的。由于新加坡是一个多元文化社会,喝茶也是多元文化的一种。除了中国茶和英国茶之外,当地人最爱喝的“长茶”(StrechedTea)已成为观光客最欣赏的一种表演艺术。所谓“...  相似文献   

2.
红锦堂     
正好茶,是多数人的传奇,少数人的回味扣冰古佛好茶尝以茶道开示闽王证的是佛心蔡襄督而制茶益穷极新得小龙团谋的是仕途朱熹饮茶修身以茶悟道一味是茶辨的是天理乾隆皇帝嗜茶一壶建茶骨鲠在喉品的是胸怀领导人赠国礼四两红袍半壁江山施的是文化国家博物馆珍藏20g绝版母树大红袍守的是敬畏红锦堂,还原您心中的大红袍传奇红锦堂大红袍由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红袍制作技艺传承人——叶启桐先生督造严选天心岩、慧苑坑、马头岩、佛国正岩茶区茶园就山势开垦,或依幽谷,或傍山崖,云遮雾绕谷雨方去,凌露而采,一芽三叶采青、萎凋、做青、杀青、揉捻、焙火十道工序环环相扣,动静之中精准把控在香气和岩韵之间,鲜爽和醇厚之间,红锦堂不做取舍1000g茶菁的磨砺只为甄选最后10g的精茶  相似文献   

3.
丝路茶香     
正茶源于中国。在距今6000年的余姚田螺山遗址中,就发现了多片类似人工栽种的山茶属植物根须。由于饮茶具有特别明显的保健作用,加之我国茶叶区广阔,茶价低廉,所以饮茶之风迅速普及到庶民百姓之中。而在中国与世界的对话过程中,融入厚重文化的茶叶,又成为特殊的文化产品,成为世界了解中国风尚、中国品质的重要载体,也成为宁波作为海丝古港"活化石"的重要见证。  相似文献   

4.
黄小琼 《西部大开发》2011,(11):77-77,91
本文通过对茶的历史,中越两国各自的茶饮习俗,茶道及茶文化的介绍与比较,进一步阐述中越两国茶文化之间的渊源。饮茶的习惯最早起源于中国。如今,饮茶更成为一种世界性的风尚。茶,作为世界三大健康饮品之一,足迹遍布了整个世界。而各个地区的饮荼习俗,文化又有着争奇斗艳的特色。不同的茶俗,反映了不同民族、地区、国家的不同价值理念与文化取向。越南,一个毗邻中国南疆的国度,自然,与中国茶文化也有着深远的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5.
茶被誉为绿色金子。中国人自古就有品茶、品好茶的习惯。古人有“鲜明香色凝云液,清澈神情敌病魔”、“何须魏帝一丸药,且尽卢同七碗茶”的诗句,足见他们对茶的认知。每每约三两知己品茶,脑际中时常会浮现古代文人雅士茶楼饮茶赋诗或是闺秀佳媛凉亭下举杯品茶时那种闲情逸致、释放情怀的情景。我曾去过一些茶楼,但让我感觉品位高雏、心境怡然、能释放生活压力和浮躁、具有浓烈茶文化气息的莫过于金花茶坊。金花茶坊星以总经理刘金花的名字命名的。她既非政坛要员,亦非商界巨腕,更没有影视明星的耀眼光环,但她的名字却如清香浓郁的佳…  相似文献   

6.
千百年来,茶道、茶文化显示了一种永恒的生命力,虽断犹续,无论中国茶艺、日本茶道、韩国茶礼,无不使接触者感受到她的一种魅力,奥秘何在?在于人们经由茶道获得一份真善美的陶冶。丰富多彩的茶道文化可归结为茶趣、茶德、茶禅。茶趣即饮茶乐趣,包括物质乐趣和精神乐趣。佳茗、清泉、茶具、良辰、美境、知音,相聚品饮、雅俗共赏,茶趣有雅俗之分,无高下之别。  相似文献   

7.
茶香韵月     
马盼盼 《走向世界》2012,(27):104-105
山东,孔孟之乡,齐鲁文化几千年来作为中国文化的代表而影响深远。中国茶文化在形成和发展中,融合了儒释道文化,并演变为各民族的礼俗,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饮茶之礼也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准则和规范。古代的茶礼渗透到政治制度、伦理道德、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以此产生了饮茶行为的礼节——茶礼,成为中华礼仪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哪怕一个微不足道的主题,以茶为载体,便能变得风雅起来。  相似文献   

8.
<正>为期4天的第十届宁波茶业博览会5月3日在宁波国际会展中心盛装展出,四海宾客汇集,共赴茶约,茗动甬城,茶香万里。一片树叶玩出"N+"新思路,在甬城刮起了一场"饮茶风"。茶博会现场,各色展位的设计别具匠心,各有风情。数千名市民在席间冲泡各色茶品,自由品鉴交流,体验美好生活。"五正熟茶"展位前,一款便于携带、冲泡的普洱茶吸引了众多爱茶之人,每天有五六百人前来品饮。  相似文献   

9.
杨青 《中国西部》2013,(22):126-127
中国饮茶历史源远流长,最早可以追溯到茶圣陆羽记载的"茶为之饮,发乎神农氏"的神农时期。中国人也素有"客来敬茶"的待客习惯。可见,茶,在中国人的生活中扮演着一种非常重要的角色。茶行  相似文献   

10.
多杰 《魅力中国》2010,(29):282-282
茶是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被称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的饮用品,也是人类文明的伟大创造。我国的茶文化丰富多彩,璀璨夺目。对我国五十六个民族的文化影响的巨大的。本文主要探讨茶在我国藏区的传播和发展情况及茶文化在藏族文化中的主要表征。  相似文献   

11.
说"茶就是中国人自己的可乐",一点都不为过。目前,中国有3.7亿人有饮茶习惯,人均年茶叶消费0.86公斤。中国不仅是茶叶的消费大国,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茶叶生产大国。在世界市场上,中国茶叶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35%,茶叶出口量占世界出口总量的20%,出口量仅次于肯尼亚稳居世界第二。  相似文献   

12.
《发展》2008,(1):158-158
茶墨之争 宋代著名书法家,文学家,政治家苏东坡既爱饮茶又擅长书法。一日,司马光问他:“茶以白为贵,墨却以黑为贵;茶以身重为好,墨却以身轻为好;茶讲究在新,墨却讲究在陈。人们对茶与墨的追求正好相反,而您恰好喜好这两样东西,这是为何?”苏东坡巧妙答说:  相似文献   

13.
《走向世界》2012,(19):3
民以食为天。孔子的"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一向被奉为中国饮食文化之精髓。在追求健康饮食的当代,美食之外,茗茶成为了饮食新宠。中国是茶之故乡。唐代伊始,社会经济空前繁荣,文人墨客辈出,促进了人们的饮食观念逐渐变化,在酒之外开始重茶。"茶圣"陆羽在《茶经》中,改荼为茶,开宗立派,把茶的饮用提升为一种独立的饮料和文化活动。几千年中,中国人把茶喝出了文化。对于饮茶,不在于止渴消食,而在乎饮茶中体会超凡  相似文献   

14.
品乐     
夜色,微风拂面,一壶清茶,品一品,好茶.这品的真是茶吗?“醉翁之意不在酒“,品的是一种心境.自然,品乐也同样品的是一种感情,一种精神.……  相似文献   

15.
前段时间我曾制定了一个中长期生活计划——每次出差都顺便买点当地的茶回来,自己品一品,说不定哪天能品遍天下茶,还能进一步研究茶文化。  相似文献   

16.
阴秀文  刘兵 《走向世界》2012,(12):100-101
粤菜,品的不仅是一种味道,更是一种生活方式。与鲁菜不同,粤菜具有独特的南国风味,在粤菜中,最常听到的就是“早午茶”或“下午茶”。睡到自然醒.品味粤菜香。粤菜给人们传递的并不是按部就班的生活方式,而是一种融格调与品味于一体的悠闲生活。  相似文献   

17.
谷飞 《东北之窗》2012,(13):98-101
提起茶文化,人们首先就会想到《茶经》的作者,也就是被尊为"茶神"的陆羽。不过人们也许还不知道,早于陆羽数十年,在泰山便出现了一位在茶文化史上影响深远的茶学大师。在他的带动下,整个北方地区兴起了广泛的饮茶风俗,其影响一直延续到今天。  相似文献   

18.
<正>中国是茶的故乡,汉族人饮茶,据说始于神农时代,距今已有4700多年的历史。直到现在,中国汉族同胞还有民以茶代礼的风俗。汉族对茶的配制是多种多样的:有太湖的熏豆茶、苏州的香味茶、湖南的姜盐茶、蜀山的侠君茶、台湾的冻顶茶、杭州的龙井茶、福建的乌龙茶等。品茶,能够怡情养性,因为茶  相似文献   

19.
喝茶的学问     
《中国老区建设》2011,(9):63-63
调查显示,80%的人对于茶停留在"喝"的层面,对茶文化和茶知识有所了解的仅占20%。饮茶始于中国。3000多年来,国人喝茶的习惯也经历着不少变化。一项关于现代人饮茶习惯的调查显示,60%的人表示自己爱喝茶;  相似文献   

20.
无为 《东北之窗》2014,(22):54-55
正古往今来,不少文人与茶结下了不解之缘,或状之以文,或借茶抒怀,或以茶会友,茶似乎与文人融为一体,更与文人生活息息相关。文人生活即以诗、画、乐相互酬唱,以成茶席雅事,更多的是在生活中的寄情,其精髓文化带来的意境,形成一种淡雅的生活艺术。这艺术,以自然为宗,映现为基点,是对隐逸山林的生活向往,则有田园诗、山水画、园林盆栽等艺术形式之设。步入姜伟的家,犹如走进古时文人的书房,花香茶香随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