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以考虑了虚拟经济因素的货币数量论为理论基础,综合考察了实际经济增长、虚拟经济、货币供应量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静态回归分析发现,以实际股票债券加成成交额(GPZQCJE)表示的虚拟经济变量对CPI具有很强的解释能力,金融市场资金回流到实体经济是导致通货膨胀(以CPI衡量)的主要原因。应用动态VAR模型研究发现,长期内货币供应量和实际股票债券加成成交额是影响CPI的决定因素,短期内(10个月内)实际股票债券加成成交额是影响CPI的决定性因素。这启示宏观经济调控部门在控制通货膨胀时,短期内可以通过发行债券吸收过剩流动性,长期内可以紧缩货币供应量和加强股票、债券市场对过剩流动性的吸收,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能够很好地起到资金"蓄水池"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1998年以来,我国的货币供应量每年以百分之十几的速度增长,但“渗漏”到股票市场的资金大量增加,且其增长速度远高于M0、M1、M2的增长速度。如果保持这样的增长速度,“渗漏”到股市的资金将对货币供应量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实证分析表明股票市场已成为影响货币需求的一个重要因素。股票市场对M1的影响与GDP对M1的影响已经相差无几,这表明股票市场的货币需求极大的影响到货币的流动性。  相似文献   

3.
股票价格变动和货币层次转换是统一的。以此为基础对不同层次货币供应量和上证综指建立的VAR模型表明,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目标能够充分反映股票市场价格变动;长期内,不同层次货币供应构成项目的增速差能够反映资金流向,从而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的影响过程可以由不同层次的货币供应量进行表征。考虑股票市场的影响,将货币供应量作为我国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是适当的。  相似文献   

4.
通过构建的SAVR模型、考察消费的货币政策冲击中股票市场渠道的作用。发现在3-4个月的相对短期内,我国股市不仅不存在财富效应,还存在负的财富效应,而在5个月以上的相对长期却存在财富效应。以货币当局总资产表示的货币供应量是引起消费变动的重要因素,利率对消费变动的贡献相对较小。在相对长期内,利率变动的股票市场渠道引起消费反向变动,货币供应量变动的股票市场渠道引起消费同向变动。由货币供应量变动引起的消费同向变动中,股票市场渠道的贡献度呈倒U型,从5个月后的4.11%逐渐升高到6.45%,后又逐步下降到10个月后的1.42%。货币供应量是引起消费变动的重要因素,利率对消费变动的影响较少。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影响消费时,应该参考股票市场因素,同时优先考虑货币供应量的调节。  相似文献   

5.
人们经常将股票市场比喻为经济的"晴雨表",说明股票市场与宏观经济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那么我国股票市场与宏观经济之间是否有某种联系呢?通过考察我国股票市场表现与消费者物价指数、货币供应量、商品出口额等几个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试图挖掘两者之间的真实联系.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股票市场的发展,股票市场逐步成为货币政策的一个重要传导渠道,虽然我国股票市场发展还不够完善,规模较小,其作用的发挥也极为有限,但实践证明,货币政策的股票市场传导途径的作用正日益显现。文章运用单位根、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探讨了我国货币供应量变动对股票市场的影响,得出货币供应量变动对股价指数存在长期均衡关系。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股票市场的发展,股票市场逐步成为货币政策的一个重要传导渠道,虽然我国股票市场发展还不够完善,规模较小,其作用的发挥也极为有限,但实践证明,货币政策的股票市场传导途径的作用正日益显现。文章运用单位根、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探讨了我国货币供应量变动对股票市场的影响,得出货币供应量变动对股价指数存在长期均衡关系。  相似文献   

8.
文章首先从理论上论证了伴随着股票市场的发展,货币需求已不再相对稳定;货币供给结构和数量已发生变化;货币政策传导更趋复杂;货币供应量与实际经济变量日益失去了稳定的联系;货币数量不再简单地与物价和收入呈比例关系。现阶段我国货币政策虽不应“盯住”、但应“关注”股票市场发展。  相似文献   

9.
文章运用EGARCH模型,实证分析了未考虑市场预期和考虑市场预期的国内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消费者物价指数、生产者物价指数、进出口、失业率及货币供应量七个宏观经济指标的发布对我国股票市场收益和波动的影响。结论表明,股票市场的收益和波动没有对发布的宏观经济指标做出反应,能够影响股票市场收益和波动的是经济指标包含的内容——消息。另外,货币供应量、进出口、消费者物价指数和生产者物价指数指标的发布对我国股票市场最重要。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商品房销售均价作为房地产价格的代理变量,以货币供应量M2和7天加权同业拆借利率(IBOR)作为货币政策的代理变量,构建了两个非线性的STR模型,研究了我国2000年2月到2009年12月间的房地产价格和货币政策的非线性动态关系。研究发现,以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代理变量所构建的模型解释力较强,货币政策对房地产价格存在非对称性影响,房地产价格对货币供应量的弹性仅为0.059。因此,房地产价格的变动要以大量的货币供应量的变动为代价,目前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单靠货币政策是难以奏效的。  相似文献   

11.
采用VAR方法去分析目前我国货币供应量的影响因素,发现对我国货币供应量产生影响的因素主要有反映商业银行信贷能力的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总额、中国人民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政策、反映政府财政政策的财政存款余额、股票市场成交额以及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成交额;而外汇储备、商业银行信贷余额、国债市场以及央行公开市场业务不是目前我国货币供应量的主要影响因素.通过VAR分析进一步证明了货币政策时滞效应和货币供给的内生性,而且货币市场的力量对我国货币供应量的交动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选取存贷款基准利率、存款准备金率,这两项货币政策工具,分析了其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对我国股票市场价格的影响。提升利率会对股票市场造成负面影响,但从我国实际来看,提升利率短期内对股票市场的影响不大。通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是能起到减少货币供应量,抑制股票价格上涨的作用。2006年以来我国股指在提升存款准备金率后的表现大部分呈现出与理论解释相反的走势,即提升存款准备金率后,股票价格反而呈现出上升的局面。  相似文献   

13.
从影响我国外汇储备的各种因素出发,以我国外汇储备作为被解释变量建立双对数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在此回归分析过程中不断的剔除那些不显著性解释变量,从而得到一个拟合程度较好的外汇储备回归模型。最后得出结论(1)出口额、外商直接投资、广义货币供应量和国际收支波动对外汇储备产生正向影响,进口额对外汇储备产生负向影响;(2)国内生产总值、外债余额等对外汇储备的影响并不显著;(3)我国接下来几年外汇储备还会不断增加,但是增速会放缓。  相似文献   

14.
利用最新的数据,运用现代计量经济实证分析方法,研究股票市场价格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程度。结果显示股票市场的发展倾向于减少M1和M2,且对M2的影响比M1小。股票市场已成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重要环节,中央银行应以股票价格为参考指标,充分运用货币政策工具,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15.
货币需求函数都以GDP作为规模变量,货币供应量目标制定也都以GDP增长率作为最重要依据,这实际隐含了GDP为最佳规模变量的假设.通过非嵌套假设检验发现,国民总收入、收入法核算GDP、支出法核算GDP、消费支出、资本形成与净出口、国内吸收六个宏观变量中,资本形成与净出口是年度货币需求函数的最佳规模变量选择,以资本形成与净出口增长率所确定的货币供应量目标误差最小.一直以来,中国货币需求函数都以收入法核算GDP作为规模变量,这一做法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6.
随着股票市场不断发展和壮大,其已成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重要环节。利用最新的数据,运用现代计量经济实证分析方法,研究股票市场价格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程度。结果显示股票市场的发展倾向于减少M1和M2,且对M2的影响比M1小。中央银行应以股票价格为参考指标,充分运用货币政策工具,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17.
浅析存款准备金率政策对股市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的存款准备金制度自1984年建立以来,经历了7次调整,对股市产生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对股市货币供应量产生的影响,从而影响到市场利率,影响到股票价格指数,影响到股票市场结构。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货币乘数理论基础上,引入GDP、 股票市场流通市值和国际贸易总额等变量反映货币需求对货币乘数的影响;引入预期通货膨胀率考察数量规则的货币政策对货币乘数的反馈作用;引入跳跃扩散过程刻画货币乘数的跳跃性特征.利用具有变结构和跳跃特征的CGARCH模型对我国货币乘数稳定性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央行资产负债表变化是影响货币乘数的货币供给因素;GDP、 股票市场流通市值以及国际贸易总额是影响货币乘数的货币需求因素;国际贸易和股票市场的冲击对我国货币乘数的影响具有变结构和跳跃特征;数量规则的货币政策通过货币乘数的内生性控制通货膨胀.进而表明央行可以根据经济周期相机选择数量规则和价格规则的货币政策;需要减少汇率干预,抑制国际贸易冲击对货币政策的影响;需要规范和健全我国股票市场制度,降低股票市场波动,防范和化解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  相似文献   

19.
以抗战时期历年货币发行量为解释变量,以抗战时期物价指数为被解释变量,对货币的发行量和物价指数之间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分析结果显示,作为解释变量的货币发行与被解释变量物价指数之间的相关系数为14127,即货币发行量每增长1%,物价指数上涨14127%,这表明通货膨胀的最主要因素是货币因素。但国民政府却主要通过物质供需平衡来治理通货膨胀,没有采取严格控制通货发行来管制物价,治理措施严重失当是造成物价快速上涨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股票市场与货币需求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股票市场不断发展与扩张过程中,货币数量的收入方程式仍然是中央银行制定货币供应量目标的基本理论依据。总的来说,由于资产的替代效应,股票市场的发展与扩张引起货币需求的相对减少,当前我国不存在由于股票市场的发展与扩张产生了增量货币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从而造成货币供应偏紧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