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简华洲  杨帆 《特区财会》2001,(12):25-25
质量成本是指企业为了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而支付的一切费用,以及不合格产品未达到质量标准而产生的一切损失费用。这两方面的总和构成了质量成本。质量成本包括预防成本、鉴别成本、内部故障成本,简化为了个公式,即:质量成本=产品质量管理费用+产品故障损失费用  相似文献   

2.
现行的成本会计教材中,对废品的界定及对废品损失核算的规定多有欠妥与不完善之处:①对废品的界定不当。将某些产品在入库之前经过修理,还能达到合格标准的称之为废品。②将废品分为可修复和不可修复两类,这样只从外观和质量性能来区分,而忽略了造成废品的原因及责任。③将废品损失最终转嫁于合格品成本,不利于明确责任、降低成本。核算废品损失的目的不仅为了正确计算产品成本,更重要的是为了分析产生废品的原因,从而控制废品的产生以提高产品质量。④废品净损失由完工合格品来负担,不利于产品成本的正确、合理计算,不利于各责任…  相似文献   

3.
质量成本特性曲线指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质量成本特性曲线及其分析存在误区,‘它没有站在当代市场经济的高度分析问题,仍沿用主要是针对硬件产品的符合性质量概念。某些观点已与当今的质量管理理论相悖,应予以修正。1传统的质量成本特性曲 线 传统的质量成本特性曲线如图1所示。 C1曲线表示质量投入,包括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当质量投入为零时,生产出来的产品100%为次品。要提高合格质量水平,质量投入就要增加。当产品合格率为100%时,质量投入趋向于无穷大。 C2曲线表示直接质量损失,包括内部和外部质量损失。当产品合格率为100%时,直接质量损失…  相似文献   

4.
任何组织首先关心的是其产品质量。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很多,单纯依靠检验只不过是从生产的产品中挑出合格的产品,不可能以最佳成本持续稳定地生产合格品。  相似文献   

5.
建设工程质量的好坏往往取决于施工企业质量管理水平。质量成本就是衡量一个企业质量管理水平的指标,隐性质量成本是对总体质量管理起关键作用的那部分成本。充分认识隐性质量成本的内涵,掌握量化分析隐性质量成本的方法,能够更加全面准确地分析建筑工程企业质量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帮助企业决策者经营管理决断。文章以中国二冶集团某工程为例,运用工程经济学方法,按照成本项目分别计算应负担的各类成本,建立隐性质量成本量化模型,旨在为建筑工程项目隐性质量成本控制提供理论依据和具体量化方法。  相似文献   

6.
质量多棱镜     
《福建质量管理》2012,(9):56-57
【质量名人】时间如流,目光定格在创造不凡的他们世界质量大师:田口原一田口原一出生在日本,3次荣获戴明奖,现任美国供应商协会执行总裁,因其开发了设计实验过程优化的田口原一方法而一举成名。田口原一把质量损失定义为"产品性能差异度及所有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如环境破坏和运作成本。"换言之,质量损失是产品差异及产品使用中所带来有害副作用造成的。这一原则表明,每次偏差都会导致经济损失按几何级数上升。利用田口发明的损失函数,将质量特性和成本联系起来,是质量工程学所取得的重大进展,也使节省成本的  相似文献   

7.
质量成本系指企业为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和实行全面质量管理而支出的一切费用,以及因产品未达到既定质量水平而产生的一切损失的总和。它包括四个内容:①厂内损失成本:指执行产品质量计划与保证产品质量标准而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损失;②厂外损失成本:系指由用户发现属于制造原因而发生的产品降级、赔偿、调换、修理、邮寄费用的损失;③鉴别成本:系指在一次交验合格情况下,为鉴别产品质量而发生的一切费用;④预防成本:系指为了降低厂内、厂外损失成本和鉴别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的支出。质量成本分析就是要以会计核算、统计核算及各有关部门提供的资料为依据,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对比,从系统的观点出发揭示造成成本差异的真正原因。它是质量成本管理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8.
一、不一定只有质量合格的产品才可销售和交付 一个企业应当努力作到销售和交付合格的产品。但是生产中不合格的产品总会难免要出现,这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只是人们应尽量减少不合格品的产生,尽量提高合格品的产出比例以及对不合格品严加控制,这是正常的管理行为。但是,现实中我们常见到,有些不合格品是可以使用的,如一只钢笔笔帽卡子的夹紧力过小,属于不合格品,但这只钢笔还能够使用:  相似文献   

9.
产品寿命若达不到预期要求而提前报废,就可能会给环境带来更多的垃圾;产品因质量问题而返修,就会造成更多的资源损失;产品达不到技术标准,可能会消耗更多的能源,产生更多的“三废”,生产出更多的“不合格”。  相似文献   

10.
电梯企业质量损失成本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质量损失成本分析在质量损失成本管理中的主要作用和其他要素的关系。同时,论述了质量损失成本分析的目标和方法,最后以某电梯企业的实际数据,对质量损失成本分析在电梯企业中的应用进行了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11.
追求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的最终目标,加强成本管理是提升利润的有效手段。质量是企业发展的内在灵魂,在企业发展中,只有追求质量最优化,才能实现产品总成本的最低,增加利润空间,因此加强企业质量成本管理更具有现实的重要意义。文章针对质量成本管理的定义、质量成本管理的意义及目前企业质量成本管理存在的缺陷和如何完善质量成本管理展开了论述。  相似文献   

12.
刘伟  王挺 《价值工程》2004,23(3):113-114
质量管理对于机械产品的生产至关重要,本文针对机械产品质量中存在的模糊不确定因素,应用模糊数学的概念和方法,建立了机械产品质量的多层次模糊评价模型,并应用实例,对具体的车床质量进行了多层次模糊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3.
陈梅 《价值工程》2014,(16):216-218
生产过程中质量控制对提高产品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数据挖掘技术的概念及方法进行了简单的介绍,以挤塑产品生产过程中温度的多元回归预测挖掘为例介绍了数据挖掘技术在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的应用,表明这种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是质量世纪,其建筑工程质量概念将比20世纪大大拓宽。在21世纪建筑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上都将有重大突破,它主要表现在全面质量、质量再造、业主满意、内外评审及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等方面。建立包括质量、环境、职业安全和卫生的综合管理体系也将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15.
ABC法在TQM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郑丽霞 《价值工程》2005,24(9):50-52
质量和成本都是企业必须考虑的问题。实施全面质量管理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之一,它致力于以最为经济的方法生产出用户满意的产品。而ABC法作为一种新的成本计算方法,它能准确地计量产品的成本。在全面质量管理过程中应用作业成本法,可以兼顾质量和成本,优化生产作业链,从而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施笑琴  金顶峰 《价值工程》2010,29(5):236-237
本文从多年工作实践出发,结合浙江省永康市电子衡器产品质量监督实际,对现有电子产品质量监督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内在和外在的原因并提出如何加强电子产品质量管理的几点意见;同时提出树立服务意识,不断提高质量监督队伍素质和监督水平。  相似文献   

17.
邱燕  何斌  李泽莹 《价值工程》2006,25(11):67-70
把产品设计的质量功能展开(QFD)方法引入到顾客满意研究中,提出了顾客满意的质量屋模型,该模型从驱动顾客满意的产品质量功能特性角度,围绕质量屋的七大要素,给出了提升顾客满意度的基本方法,最后通过某品牌手机顾客满意评价的实例说明了这种方法的实施过程。  相似文献   

18.
供应链环境下的质量管理与控制与传统生产方式下的产品质量与控制有着很大的不同,供应链环境下的质量控制使得厂家不仅对自身生产的产品、采购的原材料等进行质量管理,同时还要求对供应商与物资供应相关的其他与原材料质量有关的因素进行管理与控制。将控制图和过程能力分析应用于对供应商的质量监控管理中,使供应商具有对原材料按指定质量标准进行供货的能力。提出的方法通过某医疗设备企业的实际状况应用验证了其对供应商管理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经济全球化意味着需要对供应链中各节点企业的产品质量、服务质量进行及时的评价和控制.将质量机能展开(QFD)与供应链管理结合起来,提出一种提高第三方物流效率与服务质量的管理方法.并采用质量控制的设计思路,通过存储能力、运输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方面,对第三方物流展开质量评价.以提高供应链各节点企业的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20.
夏伟飚 《价值工程》2011,30(9):91-91
随着质量监管模式由"第三方(政府)质量监督"到"竣工验收备案机制"的转变,质量监管部门不再对建筑工程质量进行等级评价。实施以质量监管部门为主体的建筑工程全面质量评价成为改善现状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