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彭江 《财贸研究》2006,(6):137-138
中国是商品贸易大国,2005年中国有形商品贸易总额居世界第三位,但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进一步发展中国的对外贸易,提高外贸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提升产业竞争力,都有赖于中国产业内贸易的发展和升级.  相似文献   

2.
浅析产业内贸易在中国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产业间贸易为主导模式的外贸易格局对我国对外贸易的飞速发展和拉动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起到了重大作用,但这种传统的贸易模式已显出疲态,正经受着日益严峻的挑战。贸易模式从产业间贸易为主向以产业内贸易为主的转变成为中国提高外贸易竞争力、获取动态利益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本文阐述了产业内贸易的内涵及其规律,并分析了中国产业内贸易的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3.
产业内贸易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贸易领域出现的新现象,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工业化国家之间大量的产业内贸易引起了经济学家们的关注。在当今世界,产业内贸易所占份额已占国际贸易总量的60%以上,研究产业内贸易已成为国际贸易研究的一个新热点。分析黑龙江省的外贸现状及产业内贸易状况,积极探索不同途径的产业内贸易发展之路,对于促进外贸的繁荣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产业内贸易对提高我国外贸竞争力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何正霞 《商业时代》2004,(21):49-49,51
本文阐述了产业内贸易的产生,并分析了产业内贸易对提高我国外贸竞争力的适应性,最后提出扩大水平型产业内贸易提高我国外贸竞争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中国西南与东盟产业内贸易的经济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中国与东盟各国的产业内贸易发展迅速.中国西南部地区因其与东盟的地理毗邻优势,而与东盟的贸易发展潜力巨大,双边的产业内贸易增长也较快,产业内贸易体现了贸易带来的动态利益.本文借助现有统计数据,利用实证研究的方法,通过分析双边贸易总量的变化、贸易商品结构的变化以及双边产业内贸易与人均GDP的相关性.从而揭示中国西南部地区与东盟的产业内贸易发展所产生的经济效应,以期为我国西南部地区的产业贸易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本文考察了中国高技术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发展水平和结构:产业内贸易对中国高技术产品贸易的增长重要性日益扩大;除美国以外,我国与主要贸易伙伴产业内贸易程度较高,且以低水平的产业内垂直贸易为主;依赖外资和缺乏自主创新能力是制约产业内贸易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中日双边贸易日益频繁,机电产品的产业内贸易在中日贸易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中日机电产品贸易水平和贸易结构都随着两国的贸易态势不断发生变化,其贸易主要以产业内贸易为主要形式,因此对于中日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的研究和分析可以及时使我们认清当前的贸易形式并对其做出正确的引导和决策。  相似文献   

8.
世界金融危机的爆发和全球经济的衰退,直接影响到全球贸易活动的萎缩,贸易保护主义兴起。尤其是美国开始频频对中国采取反补贴措施,将对中国的外贸和产业发展带来重要影响。本文提出:中美贸易顺差的不断扩大是美国加大对华反补贴的直接因素、中美之间产业分工格局导致不同产业贸易竞争力失衡是客观因素、美国贸易政策的政治化倾向是美国加大对华反补贴的特有背景、中国长期发展模式积累的弊端是引致国外反补贴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9.
"互联网+"正强力推动我国外贸模式的转变,已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手段,其对促进中国外贸模式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于逐步优化的四川省外贸结构及方式,"互联网+"的普及也将成为四川对外贸易发展的新引擎。"互联网+外贸"可以促使传统外贸制造业转型升级、丰富产品品种、扩大销售市场、密切地区间合作。为加快实现"互联网+"与外贸的顺利融合,可通过扩大贸易范围、实现市场多元化,优化外贸结构、引导产业承接,利用"互联网+外贸"相关政策促进贸易便利化等途径。  相似文献   

10.
杨韶良 《大经贸》2006,(9):88-89
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与东盟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产业内贸易已经成为中国与东盟贸易的一个重要部分。本文以广东与东盟的产业内贸易为研究对象,以实证分析的方法对广东与东盟产业内贸易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广东与东盟间的贸易正从传统的产业间贸易转向以产业内贸易为主,而且这一趋势正在不断加强。  相似文献   

11.
转变方式,推动对外贸易又好又快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坚持对外开放,深化外贸体制改革,抓住产业转移和人世机遇,发挥比较优势,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外贸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贸易大国地位初步确立.当前,外贸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已成为我国实现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2.
中国和印度贸易发展潜力和贸易政策修正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与印度的经贸关系正处于历史性的良好发展阶段.从中印贸易和产业结构比较来看,两国明显在许多领域拥有非常大的贸易发展潜力.虽然中印两国在某些外贸程序和政策法规上存在差异,但通过对中国贸易政策的不断修正,两国今后将能够在贸易和产业合作方面创造更大的贸易发展前景,而其对亚洲经济的长期发展来说也将是一个历史性的双边经济合作典范.  相似文献   

13.
析比较优势理论对中国贸易发展战略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资源禀赋所决定的比较优势在我国的外贸发展中具有局限性,但合理利用比较优势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现阶段中国贸易发展战略应充分发挥比较优势,调整劳动密集型产业中不利环节,为国内产业结构升级和外贸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涂竞  张威 《国际贸易》2012,(6):36-41
中国高新技术产品贸易二十几年的持续健康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外贸发展,贸易规模持续扩大,国际竞争力稳步提升,在带动产业发展的同时,促进了贸易、科技与产业的良性互动,对外贸结构优化发挥了积极作用。一、中国高新技术产品贸易发展现状(一)进出口规模持续增长,进出口月度增幅继续回落据海关统计,2011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万亿大关,达到10117.8亿美元,同比增长11.8%,占外贸进出口比  相似文献   

15.
产业内贸易是指一国或地区某一产业内同类产品同时发生输入和输出的活动。东部沿海某省外贸的主体是工业制成品贸易,2009年工业制成品出口占全省出口的98.5%,而当今国际分工的主要趋势是产业内贸易,毫无疑问,东部沿海某省要由贸易大省向贸易强省转变,大力推进工业制成品的产业内贸易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产业内贸易指数的计量表明,该省的工业制成品主要以产业内贸易为主,但整体上存在向产业间贸易偏离的倾向,产业内贸易的趋势与产业的竞争力不吻合,竞争力稍强的产品产业内贸易正在弱化,而产业内贸易稳定的产品竞争力又不强。只有提升产业竞争力才能从根本上促进东部沿海某省产业内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和平崛起是中国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理应成为其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在从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的道路中,适时调整外贸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WTO体系下我国和平崛起战略与外贸发展战略的关系、外贸发展战略调整的指导思想和政策取向进行了探讨与研究。  相似文献   

17.
刘艳 《科技转让集锦》2011,(18):245-245
产业内贸易已成为当今世界重要的贸易形式,对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我国也不例外。本文以我国产业内贸易为视角,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我国产业内贸易的决定因素;产业内贸易与经济;中国与各国产业内贸易。  相似文献   

18.
中国与东盟自建立自由贸易区以来,区内的产业内贸易发展迅速.双方的产业内贸易发展趋势、动因和对贸易增长的作用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本文主要采用实证分析法,运用历史资料和统计数据,重点分析了1993-2003年中国和东盟国家间产业内贸易的整体水平和商品结构特点,以及产业内贸易对区内贸易增长的贡献率.利用计量方法,通过Panel Data模型来分析影响中国-东盟产业内贸易水平的因素,从而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19.
随着国际贸易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贸易已经从传统的产业间贸易发展为产业内贸易,而产业内贸易到底对我国的产业结构升级产生了哪些影响,也成为了学术研究的重要问题。本文采用G-L指数考察了近十年来我国的产业内贸易发展情况,同时分析了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最后,通过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对产业内贸易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得出了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20.
产业内贸易是当前国际贸易理论研究的热点和前沿问题,它很好地解释了当前的国际贸易现实。中国学者对于产业内贸易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对中国产业内贸易总体的研究或者是对工业产业内贸易的研究上,而对中国农产品的产业内贸易的研究还相对较少。利用产业内贸易的相关理论,从实证的角度考察了中国农产品的产业内贸易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