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近年来,中美双边贸易发展迅速,经贸合作规模不断扩大、领域不断拓展,但双边贸易不平衡日益加剧,由此引发了大量中美贸易摩擦,对中美贸易发展产生了较强负面影响。通过分析当前中美贸易状况,得出中美巨额贸易顺差产生的原因包括:美国对华直接投资规模较大、中美贸易的互补性较强、美国对华实施出口管制、中美双方的统计差异以及产业转移效应等。提出中国应优化产业结构,合理有效利用外资,鼓励企业对美投资并大力发展中美技术贸易。  相似文献   

2.
中美高技术产品贸易顺差的核心是中美信息与通讯产品贸易顺差,但并非所有的高技术产品都呈现中国对美贸易顺差。造成中美高技术产品贸易顺差的原因主要是外资对华高技术产品加工生产工序的产业转移、美国对华技术出口管制及中国技术创新水平的提高。在外资对华产业转移过程中,美国、中国及东亚经济体间形成了三方"互利",但非"共赢"的利益分配格局,因此我国亟需采取措施调整中美高技术产品贸易顺差,使贸易各方真正从中美贸易中"共赢"。  相似文献   

3.
2018年美国以"寻求贸易平衡"为由对中国进口产品实施单边贸易制裁,制裁的产品集中在《中国制造2025》计划发展的高技术产品。基于2000-2017年中国海关总署以及《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数据对中美高技术产业贸易现状和贸易竞争力进行了分析,同时依据《中国制造2025》中的创新能力指标对中国高技术产业五大行业的创新能力进行了测度,研究发现贸易顺差只是美国对华贸易摩擦集中于高技术产业的表象原因,遏制中国技术创新和维持全球经济体系治理话语权才是其真实目的。中国应通过提升高技术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上的位置、加强与日本欧盟的经贸联系、积极申请加入CPTPP来应对美国对中国高技术产业产品的进口限制。  相似文献   

4.
从2006年铜版纸双反案作为美国对非市场经济国家适用反补贴的开端,到现今美国将双反作为贸易保护手段的新趋势,中美之间的贸易争端形式开始由反倾销争端为主转为反倾销反补贴并行。基于"美对华双反案"有关中国四种产品征收反倾销和反补贴税WTO磋商案涉及的法律问题的评析,提出双反措施存在双重救济问题,并分析双重救济的违法性。  相似文献   

5.
预警     
《进出口经理人》2007,(7):16-16
美国拟立法允许财政部干预外汇市场;中美贸易面临“332调查”;美对华焊缝钢管提出反倾销反补贴调查;美宣布对进口的中国铜版纸征收高额临时反补贴税;乌拉圭制鞋企业呼吁政府提高鞋类进口关税;铁合金出口如激增将再调出口关税;  相似文献   

6.
美国对华直接投资与贸易增长变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国是中国主要的贸易伙伴国和外资来源国之一,研究美国FDI对中美贸易的影响,有助于中国合理制定对美国的贸易和投资政策.文章从美国对华直接投资的情况入手,重点分析了美国对华直接投资与中美贸易的相关性及中国对美国出口增加的原因和中国从美国进口增加的原因.并从投资角度研究了中美贸易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7.
本文构建了基于贸易增加值的调整成本指数Sv,以此测算中美贸易中中国制造业的调整成本,分析了美国对华加征关税对中国相关产业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中美贸易中,中国制造业普遍面临着扩张性的调整成本,且存在着较大的产业间差异;美国对华加征关税商品主要分布在中国处于扩张性调整成本的产业,加征关税将给这些产业带来较大的调整压力。本文的政策建议一是将贸易保护引致的调整成本作为中美贸易谈判的重要参考,对中国制造业的进一步开放和保护做出合理取舍;二是建立调整成本风险预警机制,规避贸易保护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8.
在当前全球贸易增长乏力、贸易保护主义全方位盛行的背景下,本文运用WTO、中国贸易救济网的反补贴调查数据库,分析了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对华实施反补贴调查的形势及影响,总结了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对华实施反补贴调查的规律特征及其差异性,分析了中国遭受国外反补贴调查的本质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举措。  相似文献   

9.
美国是中国重要的投资和贸易合作伙伴,研究其对华直接投资与中美贸易之间的关系对于处理中美投资合作与双边贸易问题具有积极的现实指导意义。本文选取了1991~2012年美国对华直接投资与中美贸易数据,运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协整分析方法,对其相互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美国对华直接投资与中美贸易之间是一种正的长期均衡关系,并且存在单向因果关系,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和进口均会对美国的直接投资产生创造效应。  相似文献   

10.
马骏  周莹 《新财富》2007,(5):24-24
2007年3月30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将对华实施反补贴法,此举打破了数十年来美国不向非市场经济国家享受补贴的商品征收反补贴税的政策。美国商务部初步决定将对来自中国的铜版纸征收10.9-20.4%的关税。显然,市场对此充满了担忧,此次争端会引发中美两个全球最重要的经济体之间爆发全面的贸易战,而中国政府则会否采取贸易保护或抛售美元资产的形式报复美国吗?  相似文献   

11.
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已近两年,成为影响中美两国及全球经济的重大问题。通过梳理中美两国产业结构、贸易结构以及相关政策措施情况,对比两国发展制度和道路的认知差异,探析中美贸易摩擦动因及内涵。事实上,中美经贸摩擦是经济问题但又不限于经济问题,涉及国际关系、国际政治与战略,不仅是贸易之争,还是全球经济地位之争、未来国际经济秩序与经贸规则制定权之争,更是不同经济体制与发展道路之争,是以经贸为载体的21世纪大国地位之争。因此,中美经贸摩擦将长期持续。中国将继续坚持自身发展道路和经济制度,深化改革开放、促进经济增长,稳步推进国内产业升级,提升经济效率,增强经济实力,同时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推动建立更为包容和开放的全球经济新格局,以及代表更广泛国家利益的国际经济贸易秩序与规则。  相似文献   

12.
美国钢铁贸易保护争端及其对世界经济贸易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国钢铁保障措施的出台是经济衰退期外贸政策保护主义倾向进一步加强的具体表现。作为WTO成员,美国按国内法201条款实施的钢铁保障措施必须符合WTO保障措施规则。但美国钢铁保障措施即使符合WTO规则,也是通过损害其钢铁贸易伙伴正当利益来追求本国利益最大化。因此,在全球贸易体制约束下,美国的行为必然引起各相关方与美国之间运用全球贸易规则的利益博弈,并由此对世界经济贸易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3.
当前,虽然中美经贸摩擦暂时得到缓和,但中美博弈冲突并未在根本上得到解决,其对全球价值链的影响具有长期性。从出口层面看,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加剧,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生产布局和出口选择,进而引发贸易转移效应;从进口层面看,两国间的关税措施抬高了进口成本,必将引发进口国企业和消费者的替代效应。未来国际经贸秩序的深度调整、大国间冲突与博弈的不断演化、国家间经贸关系不确定性加剧等因素,将进一步加速全球价值链的重构进程。具体表现为:全球生产链条缩短,区域性经贸合作加强;研发创新本土化、产业回流等因素将提升国家价值链的战略地位;全球价值链竞争的核心围绕高技术产业展开,中美博弈将表现为中美两种发展模式的对抗。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逆全球化"思潮和贸易保护主义持续抬头,中美贸易摩擦趋于常态化,中国制造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外部环境已经发生深刻变化,如何应对新挑战成为重大课题,引起国内外学者的浓厚研究兴趣。对该领域的研究前沿进行综述,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表明,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上的赶超与攀升无疑是此轮中美贸易摩擦的"催化剂",虽然中美贸易摩擦不会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制造业的赶超态势,但其负面影响也在逐步显现。中国依托融入全球价值链分工实现制造业高速增长的基础条件已经发生重大变化,重塑制造业竞争优势、转变制造业贸易方式、推动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利用对外直接投资主动整合资源和加速制造业服务化,是中国制造业应对贸易摩擦和提高分工地位的有效途径。未来研究应更多关注中美贸易摩擦的"典型事件",并基于客观数据分析其影响;从宏观视角向微观视角拓展,系统跟进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制造业的现实影响;适应环境变化,关注中国制造业深度嵌入全球创新链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通关大提速     
朱秀亮 《中国海关》2012,(7):20-22,17
通关即将进入新的时代。这是企业的需求,亦是海关的主动创新。海关统计显示,1-5月,全国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5109亿美元,同比增长7.7%;其中,出口7744亿美元,增长8.7%,进口7365亿美元,增长6.7%;贸易顺差379亿美元。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国与印度两个发展中大国的迅速崛起,中印两国双边贸易增长迅速,双边相互投资逐步上升,但同时存在贸易保护主义、低水平贸易、非经济因素等一系列制约因素。为促进中印经贸持续健康发展,两国应继续增强政治互信,建立"金砖四国"经济战略对话机制,优化贸易结构,扩大产业内贸易,采取措施减少贸易摩擦及其损失,进一步加强能源合作,建立中印自由贸易区。  相似文献   

17.
中国和印度作为两个发展中大国,在国际政治经济舞台上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中印双边贸易增长迅速,中国成为印度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但随之而来的却是印度对华贸易保护呈现愈演愈烈之势。在WTO成员国中,印度是金融危机以来对我国发起贸易救济案件最多的国家。分析中印双边贸易概况以及印度对华贸易保护的新趋势,从国际收支理论、保护就业论、产业结构竞争性、国际生命周期理论四个角度深入阐述印度对华贸易保护的诱因并有针对性改进,以改善中印贸易关系。  相似文献   

18.
2017年,中美关系发生了实质性变化,美国对华战略从合作走向竞争。新冠肺炎疫情下,中美关系更是面临新的不确定性,中美经贸摩擦将影响中美两国的经济,进而产生连锁反应,造成全球价值链的重构。利用2014年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WIOD)和假设提取法,测算中美经贸摩擦和全球价值链重构对世界43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影响,并重点模拟中美之间贸易由国内供给替代对增加值和劳动力就业的最大影响。结果表明:第一,基准模型设定下,经济效应存在地区异质性,中国周边地区、美国周边北美自由贸易区受到的影响最大,反映了区域性生产网络的存在。第二,相对美国,中国受影响更大,增加值下降2.5%以上;其余受影响较大的国家有爱尔兰、卢森堡、荷兰;印度和欧洲大部分地区受影响较小。第三,中美经贸摩擦对每个行业的影响不同,受影响最大的行业为中国的家具制造业和其他制造业,计算机、电子和光学产品制造业,以及美国的航空运输业。第四,假设其余国家或地区卷入中美经贸摩擦,存在替代效应和全球价值链重构,部分国家或地区增加值和劳动力就业均上升,上升最多的为22.42%。建议深化实施"一带一路"倡议,主动与周边国家或地区开展经济合作,强化区域价值链的影响,同时积极培育和发展国内产业链。  相似文献   

19.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贸易和价值链分工位次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发达经济体国内价值链出现收缩,发展中经济体国内价值链出现延伸,全球贸易一改之前的长期增长态势,转而出现了衰退。与此同时,新兴经济力量的崛起、贸易增加值分布格局的改变、微笑曲线的变化及全球价值链的本地化区域化收缩,都推动着全球价值链的重构。虽然全球贸易衰退会严重影响中国出口贸易转型升级,但全球价值链重构有助于中国企业打破低端锁定局面。在此背景下,应积极引导中国企业从低端锁定转向锁定高端,加快构建自贸区网络以推动中国贸易向边境内深化,并借助"一带一路"平台加快构建中国主导的全球价值链网络,从而实现中国出口价值链升级。  相似文献   

20.
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将国际贸易推向了贸易保护主义的泥沼,世界主要经济体普遍采取大量不合理的贸易限制与贸易救济措施。中国作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第二大进口国,首当其冲,遭受了众多国家贸易保护主义倾向的反倾销、反补贴等措施,成为首要目标国和最大受害者。贸易摩擦数量居高不下、强度增大;涉及到传统制造业和新兴产业领域;除"双反"措施之外的技术性、绿色壁垒开始增多;摩擦议题也升级到经济体制层面;同新兴发展中国家的摩擦日益增多。后金融危机时代,贸易摩擦已经成为困扰中国对外贸易的一大顽疾。面对这种现状及发展趋势,中国在平常心面对的同时,需要反求诸己、深化改革,礼尚往来、法律抗衡,坐而论道,妥善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