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3 毫秒
1.
"资源的诅咒"与经济发展——基于山西省的典型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武芳梅 《经济问题》2007,(10):24-27,66
"资源的诅咒"是经济学中一个经典的假说.在回顾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首先以"资源的诅咒"这一基本命题为依据,对资源禀赋与山西经济增长之间的负相关关系作了验证;其次对自然资源制约山西经济发展的内在作用机制进行深入剖析;最后对资源富集区如何避免"资源的诅咒"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从资源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来看,资源禀赋不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充分条件,资源型地区也不是一定会受到"资源诅咒"。不论"资源诅咒"存在论还是"资源诅咒"不存在论,都不排除资源型地区可以通过优化利用资源,摆脱恶性循环,把"资源诅咒"转化为"资源福祉"。当前资源型国家和地区的发展不能只关注经济增长,必须从生态发展的视角,充分发挥资源禀赋优势,使资源价值最大化地在区域内转化,保持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循环,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传统观点认为自然资源有助于经济的增长,而"资源诅咒"理论的核心思想就是自然资源禀赋与经济增长呈负相关关系.本文对"资源诅咒"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加以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文章基于"资源诅咒"假说,利用1999-2006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资源禀赋、绿色创新及经济增长的逻辑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绿色创新的激励机制主要源于煤炭的污染性、而非能源的稀缺性,各地区的绿色创新主要面向"减排"、而非"节能";(2)我国资源充裕地区的绿色创新动力,主要依赖于投入相对更多的研发资金与人力资本、采取相对更严的环境政策及措施;(3)绿色创新对资源丰裕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于传统创新对资源丰裕地区的相应贡献率,绿色创新对资源丰裕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于其对资源贫乏地区的相应贡献率.结论认为,绿色创新下的资源禀赋并非"资源诅咒",而是"资源福音",这不仅是"适者生存"的必要手段,更是破解"资源诅咒"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论城市化进程中的"自然资源诅咒"效应及其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流观点认为自然资源开发对区域城市化进程具有正面作用,但这种观点正在动摇.本文在总结传统观点的基础上,试图提出并验证自然资源禀赋在区域城市化过程中的"资源诅咒"假说,进而分析其内在机理,认为资源生产部门的产业性质、社会经济二元结构、地域分割、固化效应四方面是"资源诅咒"假说得以成立的原因.在理论上丰富了城市化动力机制和"资源诅咒"假说的研究,在实践上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自然资源、经济增长与创新三者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然资源是经济增长的过程中的一个要素,理论上这个要素能够扩大生产可能性边界,但是,现实生活中自然资源常常阻碍了经济增长的提高,而缺少自然资源的地区反而可能有更快的增长速度.本文考察了自然资源禀赋、经济增长与创新之间的关系,作为"资源诅咒"的传导机制的重要部分,并发展了一个基于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变化的拉姆齐-卡斯-库普曼斯模型来解释"资源诅咒"现象.资源收入通过直接减少工作动力和间接导致较小的从事创新的劳动力比例两种方式阻碍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7.
"资源诅咒"是指自然资源禀赋与国家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负相关关系,丰裕的自然资源反而阻碍了一国经济增长。试图通过建立中国省级层面的经济模型,来证明自然资源丰裕区域的经济增长和环境污染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资源对经济增长的诅咒同时也伴随着环境恶化,最终会引发"环境诅咒"。  相似文献   

8.
康慧 《经济师》2013,(11):184-185,187
文章以"资源诅咒"制约经济发展这一命题为前提,以山西省为例,从制度角度对"资源诅咒"效应削弱当地经济发展的机制以及如何避免"资源诅咒"进行深入剖析,认为资源禀赋主要是通过内生的人才、资本流动和外生的制度安排制约了当地的产业转型。最后提出缩小资源型产业与非资源型产业收入差距、推进矿权制度创新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资源诅咒”论不成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颇为流行的“资源诅咒”论在实证检验、传导机制说明和政策建议上都存在重大缺陷.由于测量指标存在误配和样本选取存在偏差,“资源诅咒”论并没有得到真正验证,资源诅咒传导机制的解释值得商榷,它给出的政策建议也并不可行.“资源诅咒”论混淆概念、颠倒因果、掩盖本质,它的流行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滥用计量分析带来的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10.
中国区域经济的"资源诅咒"效应:地区差距的另一种解释   总被引:71,自引:0,他引:71  
徐康宁  韩剑 《经济学家》2005,(6):96-102
国际上许多研究显示,自然禀赋与一些国家的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由此形成所谓的“资源诅咒”效应。本文在回顾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中国区域的经济增长在长周期上也存在着“资源诅咒”效应的假说,并把它看作是地区发展差距的一个重要原因,论文通过构建一个以能源资源为代表的资源丰裕度指数,重点考察我国不同省份之间资源禀赋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结论表明,1978-2003年我国资源丰裕的地区经济增长速度普遍要慢于资源贫瘠的地区。对此现象,论文用“资源诅咒”的四种传导机制作出解释,同时也为我国资源丰裕地区加快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些具体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The curse of natural resources is a well‐documented phenomenon for developing countries. Economies that are richly endowed with natural resources tend to grow slowly. Among the transition economies of the former ‘Eastern Bloc’, a similar pattern can be observed. This paper shows that a large part of the variation in growth rates among the transition economies can be attributed to the curse of natural resources. After controlling for numerous other factors, there is still a strong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natural resource abundance and economic growth. Among the transition economies the prime reasons for the curse of natural resources were corruption and a neglect of basic education. In order to overcome the curse of natural resources and move to a sustainable path of development, the resource abundant transition countries should fight corruption and ensure that their resource revenues are invested in human capital or the preservation of natural capital.  相似文献   

12.
While many consider institutional quality as a central explanatory variable when finding what causes the variance in per capita GDP growth performance of resource-abundant countries, this paper attempts to focus on more structural factors: regime type and its ideological approaches to economic policy. Several joint effects of natural resource abundance and regime type on growth are found. The natural resource curse is likely to be more severe in authoritarian regimes than democratic regimes. Among democracies, it is found that the natural resource curse is more salient in presidential regimes than in parliamentary regimes. This paper also suggests that the natural resource curse is more likely when a certain type of democratic regime coincides with a particular ideological orientation of the regime with respect to economic policy. Presidential democracies with left-wing economic policy are found to be least growth enhancing among the combinations between regime type and its economic ideology offered, given similar levels of natural resource abundance.  相似文献   

13.
文章构建了一个包含自然资源存量和劳动力结构因素的经济增长理论模型,探索劳动力结构是否是引起“资源诅咒”或“资源福音”的一个原因。理论研究发现,在不同限制条件下,自然资源开发部门劳动力数量的增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不同,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对缓解“资源诅咒”效应而言始终是一个有利因素。实证研究进一步表明:从总体上讲,我国省域层面的“资源诅咒”现象是存在的,但在一定条件下并非没有逆转的可能,避免“资源诅咒”问题的发生,使丰裕的自然资源成为地区发展的“福音”,关键在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因为资源开发部门劳动力数量的增加所起的作用有限;分地区讲,“资源诅咒”效应在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地区存在差异,而劳动力结构的异质性主导着这种差异。  相似文献   

14.
资源诅咒论最早形成于1990年代。其核心思想是自然资源禀赋与经济增长呈负相关,即使从国内省级层面来讲也是如此。这一理论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错误:一是自然资源的丰度衡量指标设计存在缺陷;二是相关文献也没有对经济增长速度作出具体的说明,即多少为快,多少为慢;三是假设能源价格是合理的,或者接近于市场价格,也不符合中国的实际;四是相关文献对资源诅咒传导机制的分析也令人难以信服;五是忽视了区域的异质性、生产条件的差异和交通因素对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文章针对我国煤炭城市普遍存在的煤炭资源大量开采输出与经济发展水平滞后并存的反差现象,运用资源诅咒学说,通过数理模型的推导讨论了煤炭资源开发对煤炭城市长期经济增长产生的四种不同效应,并利用我国28个地级煤炭城市1997-2007年的面板数据,对煤炭资源开发与煤炭城市经济增长之间的关联效应及其传导机制进行了实证考察。结果显示:煤炭资源的开发确实束缚了煤炭城市的经济增长而产生了资源诅咒效应;固定资产投资和制造业投入对煤城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较为显著,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也表现出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外资投入和人力资本投入的作用均不显著;煤炭城市经济发展中的要素利用效率偏低,粗放式的增长模式表现明显;煤炭资源开发主要通过削弱制造业投入、外资投入、科技投入和人力资本投入这四种传导途径来制约经济增长,其中制造业投入是作用最强的传导因素。最后文章为我国煤炭城市的经济发展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The curse of natural resources: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U.S. countie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Research consistently shows that natural resource dependence tends to be associated with lower economic growth. However, the studies typically focus on differences across nations or states. We fill a gap in the literature by testing the so-called resource curse at a more disaggregated county level. Our results show clear evidence that resource-dependent counties exhibit more anemic economic growth, even after controlling for state-specific effects, socio-demographic differences, initial income, and spatial correlation. A case study analysis of Maine and Wyoming, and the counties within, highlight the growth effects of specializing in natural resource extraction.  相似文献   

17.
资源诅咒传导机制的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源诅咒是开发自然资源引起的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的统称,比如经济增长缓慢、贸易保护、教育投资不足、物质资本积累下降、创新不足、不平等、寻租、腐败、体制不健全、内战等问题。因其明显的政策含义,资源诅咒传导机制成为研究的重点。本文以经济增长源泉为线索,区分经济学和政治学,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给出资源诅咒传导机制的全面说明,以帮助找出我国资源诅咒的关键因素,制定相应政策提高资源开发绩效。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阐述"资源诅咒"的命题出发,以省际面板数据为样本,选择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这三种主要的能源矿产作为研究对象,既从静态角度讨论了地区能源储量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又从动态角度研究了能源供求比的变动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影响,其实证结果表明,煤能源供求比与经济增长显著负相关,同时"资源诅咒"现象在中国客观存在但并非普遍存在,具有相同能源状况的地区经济增长的表现并不一致。  相似文献   

19.
资源依赖、地理区位与城市经济增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永平  叶初升 《当代经济科学》2011,33(1):114-123,128
本文利用中国城市面板数据,探讨了资源依赖、地理区位与城市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发现,在控制了地理区位因素之后,资源依赖与城市经济增长之间依然呈现反相关关系,"资源诅咒"在城市层面同样存在。同时,地理区位与自然资源依赖对城市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联合影响,距离重要港口城市、中心大城市和三大经济区域中心城市越近,城市经济增长对自然资源的依赖越低,其经济增长越好,优越的地理区位能够减轻资源依赖导致的"资源诅咒"效应。最后,我们的分析也表明,通过降低人力资本投资意愿,阻碍FDI流入,弱化民营经济增长等渠道,资源丰裕导致的资源依赖阻碍了城市的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20.
A large literature documents a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income growth and resource dependence. This correlation has been named the resource curse. We present evidence that suggests that the resource curse can be explained by a slow growing resource secto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