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3月26日至27日在南非德班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五次会晤的一大亮点,是讨论设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金砖银行的构想由印度首创。2012年3月在印度首都新德里举行的第四次金砖国家峰会上,印度提议金砖五国联合成立一家合作发展银行,旨在为金砖同家和发展中国家提供建设资金。  相似文献   

2.
2014年7月15日,金砖五国(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即BRICS)领导人在巴西福塔莱萨举行的第六届金砖国家领导人峰会上向世界宣告,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简称金砖银行)正式成立,同时宣布建立金砖国家应急储备库.金砖银行的面世,有着深刻的国际经济金融背景,必将对新兴经济体乃至整个国际经济金融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当地时间7月15日下午,金砖五国(BRICS)领导人在巴西福塔莱萨举行第六次会晤,并签署《福塔莱萨宣言》,确定设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和应急储备基金。金砖国家开发银行总部确定落户上海,行长实行轮值制,任期5年,印度将成为首任轮值国。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和应急储备基金的设立,是本次金砖国家峰会最为瞩目的议题。新金融机构的建立,标志金砖合作机制迈出实质性一步,在某种程度上,也将改变现有国际金融秩序。  相似文献   

4.
德班首脑峰会上五国领导人做出的建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的决定可以说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成果。接下来不到一年半的时间内,金砖国家的财长与央行行长马不停蹄地举行了七轮谈判,最终促成了金砖开发银行在今年巴西福塔莱萨峰会上的正式破壳诞生。  相似文献   

5.
德班首脑峰会上五国领导人做出的建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的决定可以说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成果。接下来不到一年半的时间内,金砖国家的财长与央行行长马不停蹄地举行了七轮谈判,最终促成了金砖开发银行在今年巴西福塔莱萨峰会上的正式破壳诞生。  相似文献   

6.
自2001年,高盛集团全球经济研究部主管吉姆·奥尼尔首次抛出金砖四国的概念,到2011年金砖国家的扩容——非洲第一大经济体南非的加入,这个合作机制越来越吸引国际的目光。在这样的关注下,金砖国家资本市场的发展日新月异,实现了新一轮的突破与跨越。在2011年金砖国家三亚峰会上,金砖五国签署了《金砖国家银行合作机制金融合作框...  相似文献   

7.
资讯速览     
《投资北京》2011,(5):7-11
宏观·国际金砖国家第三次领导人会晤4月14日在海南三亚举行,本次峰会通过了成果文件《三亚宣言》及行动计划,对金砖国家未来合作作出规划。宣言共32项内容,涉及内容广泛,议题涵盖国际货币和金融体系改革、经济贸易领域合作、全球气候变化、大宗商品金融市场监管、粮食安全、核能安全利用国际合作等方面,阐明了金砖国家未来合作的主要方向。对于金砖国家,宣言的表述为"致力于和平、安全、发展、合作的宏伟目金砖峰会通过《三亚宣言》规划五国未来合作  相似文献   

8.
金砖国家的“金子成色”有几分?一家新发起设立的银行让世界掂出了他的分量。2014年的7月15日,在巴西福塔莱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俄罗斯总统普京、巴西总统罗塞夫、印度总理莫迪、南非总统祖马等五国领导人的双手紧紧握在一起。这意味着又一次金砖国家领导人峰会开幕,也宣布了新开发银行(金砖银行)的诞生。这无疑为世界经济以及新兴经济体带来积极影响。在“金砖国家”概念提出13年后,金砖国家的合作由新兴经济体的对话,转为利益共同体的诉求,也让国际金融体系更加多元,平添亮彩。作为一直密切关注中国和世界经济金融发展变革的主流财经媒体,《中国金融家》杂志将本期封面聚焦在意义重大的金砖国家领导人峰会上,以一组封面故事,为读者记录与解读“金砖银行”的今天和明天。  相似文献   

9.
随着近年来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强劲发展,南南贸易水平不断增长,预计南南贸易不断增加的趋势在未来几年中仍将会进一步加强。金砖五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主要新兴国家,为整个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与贸易发展提供了活力与动力。与此同时,其他南方国家也越来越成为金砖五国的重要贸易伙伴,他们与金砖五国的贸易总额在全球贸易中的份额已经从2003...  相似文献   

10.
<正>9月5日,以"深化互利合作,促进共同发展"为主题的新兴市场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话会在厦门国际会议中心举行,金砖五国(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南非)以及埃及、墨西哥、几内亚、塔吉克斯坦、泰国五国共同参加,这标志着中国提出的着眼未来的"金砖+"合作模式正式开启,世界经济发展迎来新机遇。改变世界的十年2003年,高盛集团前首席经济学家吉姆·奥尼尔首次提出"金砖国家"的概念。2006年,金砖合作机制正  相似文献   

11.
2011年4月14日,南非加入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后的首次峰会在中国三亚召开。这次峰会被视为五大新兴经济体深化合作、扩大国际影响力的重要转折点。本文在概述金砖国家经济状况的基础上,分析了后金融危机背景下金砖国家金融合作的重大意义,指出金砖国家金融合作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金砖国家金融合作机制的战略选择,主要包括建立和完善各国金融领域的交流机制和对话平台,建立健全贸易结算支付体系,稳步扩大本币结算规模等。  相似文献   

12.
张瑜  史册 《中国外汇》2023,(19):54-58
<正>目前,金砖国家之间的金融合作可以大致分为全球、区域内部、双边三个层次。展望未来,扩容后的金砖国家金融合作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金砖国家合作框架由经贸财金、政治安全、人文交流“三轮驱动”,金融是金砖国家合作的重要领域之一。2011年4月,金砖国家领导人在中国举行了第三次会晤,会后发表了《三亚宣言》,首次提出金砖国家金融合作意向;2012年3月在印度新德里举行的第四次金砖国家领导人峰会,更是将金砖国家金融合作作为主要议题,并提出建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的构想,标志着金砖国家的金融合作进入实务开展阶段。  相似文献   

13.
9月3日~5日,金砖会议在厦门举行.9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本次金砖国家工商论坛中提到,有两个维度十分重要.一是要把金砖合作放在世界发展和国际格局演变的历史进程中来看;二是要把金砖合作放在五国各自和共同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来看.金砖五国囊括了全球最大的五个新兴市场国家.金砖五国(BRICS)引用了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的英文首字母,由于该词(BRICS)与英文中的砖(Brick)类似,因此被称为"金砖五国".  相似文献   

14.
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与南非金砖5国的人口大约占全球人口的44%,经济总量大约为世界经济总量的四分之一,体量与产出不尽匹配。此次第五届金砖峰会提出了两个重要新机制,那就是成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建立外汇储备库,以及成立金砖国家工商理事会。以促进和深化金砖国家的经济合作,改善经济结构现  相似文献   

15.
财经要闻     
《中国信用卡》2013,(4):8-9
金砖国家拟设"金砖银行"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五次会晤于3月27日在南非德班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南非总统祖马、巴西总统罗塞夫、俄罗斯总统普京、印度总理辛格出席。本次峰会决定建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筹备建立金砖国家外汇储备库,并成立工商理事会。专家认为,这几项决定,标志着金砖国家正从宏观的政治合作走向经贸方面具体务实的合作。专家表示,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的成立,使得发展中国家在面临经济困难和财政困难时,除了向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求援外,还可以向金砖国家开发银行求助。这  相似文献   

16.
<正>电子商务、蓝色经济、共享经济……这些热词成为金砖峰会厦门会晤与会工商界嘉宾讨论的焦点,同时也正逐渐成为金砖五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与会嘉宾和业内专家纷纷表示,经济新动能的发挥离不开合作模式和机制的完善,只有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才能真正发挥新引擎的作用。尽管金砖国家电子商务发展基础各不相同,但不可否认,依托巨大需求,电子商务已成为金砖国家贸易投资的重要工具。据统计,去年金砖五  相似文献   

17.
郭明英  沈陈 《银行家》2020,(1):97-99
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以下简称"金砖银行")由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和南非五个金砖国家共同发起成立。与其他多边银行不同,金砖银行致力于探索一种地区平衡的发展模式。在出资比例上,金砖国家平均分摊500亿美元的初始资本,五国享有平等的投票权。在人员分配上,金砖银行的行长、理事会主席、董事会主席分别来自印度、俄罗斯、巴西.  相似文献   

18.
继今年3月金砖国家峰会召开之后,在8月27日的G20领导人峰会吹风会上,中国央行副行长易纲再提“金砖银行”。他表示“金砖国家将在不远的将来建立规模1000亿美元的联合外汇储备库,中国将向此金砖应急储备安排(CRA)提供最大份额。”  相似文献   

19.
债务危机日渐沉重且嗷嗷待哺的希腊和意大利等欧元区国家又听到了一个值得期待的好消息。日前闭幕的“金砖五国”(Brics)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发表声明称,必要时愿意通过IMF向欧元区国家提供资助。作为金砖国家首次对国际社会和欧盟作出对欧援助的集体表态,其无疑使人们产生了很大的想象空间。然而,由于多种因素的交织与复杂利益的博弈,金砖国家对欧施援究竟能够产生多大的实质性效果却需要观察。  相似文献   

20.
"金砖五国"在贫困指数、人类发展指数以及基尼系数等方面有着较大的相似性,贫困问题是摆在金砖各国面前不容忽视的发展障碍。为了治理贫困,金砖各国采取了一般性转移支付、专项资金划拨、公共服务、税式支出等一系列财政政策措施。本文对金砖各国当前实行的各类财政扶贫政策进行了比较分析,并为金砖五国进一步完善财政扶贫政策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