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在销售的产品存在价格差异的情形下建立了双渠道营销闭环供应链博弈模型。为了研究政府的干涉措施对双渠道闭环供应链的影响,分别构建了政府干涉前后的分散决策模型,通过求解模型得到了供应链中成员的最优决策及利润,以及制造商利润与政府奖惩力度的临界关系,并以集中决策下的结果作为基准,提出了改进的二部定价契约协调供应链。通过模型之间的比较分析,结合数值算例,得到政府对制造商的干涉措施能够有效提高废旧产品的回收率,而二部定价契约能够有效协调政府干涉下的双渠道闭环供应链。最后,对系统中主要参数进行了灵敏度分析。  相似文献   

2.
对废旧产品进行再制造能够有效降低资源消耗、减少废弃物排放,有利于实现"低碳经济"。本研究以研究政府、再制造商和回收商之间的关系为目的,设计了一个回收商-再制造商的二级回收渠道,开发了一个策略模型并使用演化博弈对模型进行了计算。研究表明:各自定价下的回收商收益和联合定价下的回收商收益的大小直接影响到再制造商和回收商的合作程度(合作或不合作)。  相似文献   

3.
可转换债券在我国获得了稳定而又快速的发展,与此极不协调的是我国可转债定价模型效率普遍不高,不利于我国可转换债券发展。通过探讨传统定价模型,比较分析各传统模型的优劣势,为开发适合我国可转换债券的定价模型做铺垫。  相似文献   

4.
能源系统与经济系统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发展关系,通过构建能源—经济—环境(3E)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结合灰色关联分析,计算山东省3E系统发展水平,建立起山东省3E系统协调度评价模型,定量分析山东省能源—经济协调发展演进规律。结果表明,山东省各子系统协调度高,能源和经济子系统发展水平高于环境发展子系统,综合协调度低。通过实证研究证明该模型能够定量化的表达3E系统协调发展状况,从而为3E系统协调发展策略的制定与选择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5.
王悦   《华东经济管理》2006,20(10):122-125
在管理会计系统中,转移定价是实现分权和协调组织各部门经营的有效机制.它的作用就是通过对中间产品和服务的定价来反映和促进部门之间的交易,以实现公司利润最大化的目标.文章从交易成本经济学的角度入手分析转移定价的起因,进而结合分权的要求论述转移定价的确认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第三方逆向物流企业与各物流需求企业间的利益不一致及逆向物流需求企业间的竞争因素造成的协作关系的不协调问题,分析了第三方逆向物流合作各方的利润分享机制与服务惩罚机制,以博弈论为基础提出了一种服务于逆向物流企业与其所服务的企业间的合作协调模型,并对其进行了设计与实现。该模型通过契约责任设定、利益共享机制、费用分摊模式等关键分协议成功解决了第三方逆向物流合作各方的协作问题,为第三方逆向物流企业服务对象的扩充和总体利润的提高提供了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7.
旅游景区的门票经济现象其实是景区定价策略的短视,是对景区价格生物链的漠视和破坏,最终往往会断送市场根基。跳出定价误区的重要途径之一应该是站在全局的高度,以价格生物链的演进为指导,以科学决策为准绳进行合作定价。合作定价的关键是利益的合理分配问题,这需要通过成立合作定价协调委员会或变革景区合作定价主导权来实现。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国家战略视角分析天津自贸区金融创新与国际贸易的合作基础以及与葡语国家的贸易往来现状,分别从需求拉动、制度创新、技术推动三方面总结天津自贸区金融创新动力机制,并通过构建复合系统协调度模型测算天津金融创新与国际贸易发展的协调度,研究表明天津金融创新-葡语系国家贸易复合系统的协调度呈上升的态势,处于良好协调,但协调度可以向优质协调进一步发展。研究结论对进一步促进天津自贸区开展国际贸易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9.
存款保险定价模型应建立在所面临的违约风险水平基础上,现行的Merton模型和违约预期损失定价模型忽略了银行资产负债结构、监管外部性、非系统性风险相关性和银行规模等风险因素的影响,因而采取改变风险敞口额、加强监管协调提高监管宽容参数、统一国家范围承保和建立二元保费定价机制等措施可实现存款保险价格与违约风险水平相一致的目标,促进存款保险机制的合理健康发展,为我国今后建立存款保险定价机制提供一定的参考。关键词:Merton模型;RV分析方法;监管外部性;系统性风险;风险分散  相似文献   

10.
通过引入噪音交易者风险的概念,对传统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加以改进,构建出行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并对二者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的比较。本文还通过对行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中确定各系数的方法研究及修正,使行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具有技术层面上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1.
林晖 《亚太经济》2007,(1):44-46
劳动力要素在货币区内各国或地区之间的跨境流动性是货币合作机制得以长期巩固和发展的决定性基础。东亚各国和地区目前的劳动和社会保障制度特征对劳动力跨境自由流动构成阻碍,必须进行双边和多边的统一和协调,以促进东亚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劳动力流动合作,推动货币合作进程。  相似文献   

12.
欧盟在一体化的每个阶段都制定相关法律加强内外部的交流与合作,并使一体化不断地向更高的形式发展。借鉴欧盟地区政策的经验,规避其地区政策的失误,促进在长三角地区进行区域治理实践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区域经济合作,客观上需要有一套紧密的制度性组织机构为各成员提供一个经常性的谈判和仲裁场所。为保证制度性组织机构行使权力,欧盟要求各成员让渡部分经济主权,由超国家机构统一调控。长三角地区为实现一体化的目标,也可以尝试成立一个在中央政府协调下的跨行政区的协调管理机构,加强区内协调和区外合作与发展。同时,长三角通过建立以产业、资源和地域为特征的区域协调发展基金或者通过制定区域政策所进行的利益协调,可以避开人为分割市场的行政地域划界,从而通过共同权力干预资源配置,进行全局和整体整合。  相似文献   

13.
虽然东亚区域的货币金融合作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果,但是仍然进展缓慢.后危机时期,东亚货币金融合作可能再一次陷入困境.作为区域内重要国家的中日两国来说,应该在区域合作方面肩负起重大责任,为东亚货币金融合作寻找突破点.人民币和日元的协调与合作,无论对于东亚区域还是对于中日两国来说,都具有明显的意义和重要的必要性,并且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经过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之后,提出了人民币和日元进行协调与合作的路径,其中包含两国、区域和全球3个相互关联的层面.  相似文献   

14.
木质林产品是典型的森林资源约束型产品,在中关木质林产品贸易中,家具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文章沿用古典贸易理论的思路,通过对中关木质家具与造纸业竞争态势的经验测算和分析,得出在以森林资源作为主要投入要素的木质林产品贸易上中国仍存在微弱比较优势,但同时也面临着生态陷阱的结论,并认为在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各国应加强国际协调与合作.共同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合理规划森林资源在不同产业间的分配和利用。  相似文献   

15.
Ward's [1958] main result is that an increase in the output price of the labor-managed firm (LMF) decreases its output and members. However, Ward and his followers have not addressed two important elements: the benefit of sharing a public good among LMF members and the increased coordination costs among these members. This paper incorporates these elements to derive the LMF's optimal size and suggests conditions which may alter Ward's perverse result. The example of the Israeli Kibbutzim concerning both incorporating the public goods as well as coordination costs serves as a motivation to the model developed in this paper.  相似文献   

16.
针对由单个制造商和单个销售商所组成的销售-回收型闭环供应链,在生产者延伸责任( EPR)制度下,制造商委托销售商销售产品,同时制造商承担实施EPR制度的成本。考虑产品的销量、回收量均受实施EPR制成本影响的基础上,从最大化供应链利润和最大化EPR绩效水平两个视角设计收益共享协调契约,该收益共享契约能实现两个视角下闭环供应链的协调,有助于供应链成员在实施EPR制度的同时提高利润,从而激励供应链成员实施EPR制度,积极参与废旧品的回收。  相似文献   

17.
刘炜  陈景新 《改革与战略》2009,25(5):120-122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合作加快发展的新形势下,加强环渤海创意产业合作对于促进这一地区经济社会共同繁荣,增强区域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文章对建立环渤海创意产业区域协作机制进行探讨,包括建立稳定的磋商协调机制、建立区域规划协作机制、建立产业与市场融合机制、建立合理的人才流动机制、建立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建立现代投融资机制等。  相似文献   

18.
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旅游业激烈的竞争,旅游区域合作是实现资源互补、客源共享、避免恶性竞争、实现多方共赢的必然选择。京津冀交通的无缝对接,同城化效应正在显现,资源一体化趋势日益明显,加快建立合作协调机制,以文化梯度差定位旅游产品,实现信息、服务共享及共同营销成为环京津休闲旅游带建设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9.
贾引狮 《特区经济》2010,(10):17-19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我国与东盟各国有关知识产权的经贸往来日益频繁,影响双方交流与合作的知识产权纠纷和冲突也日益增多,在当今世界知识产权法律趋同化的潮流下,应以国际条约尤其是TRIP为合作基础,适当考虑区域内知识产权的特色和优势,协调我国与东盟知识产权,提出建立有区域特色的知识产权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20.
曹扬 《特区经济》2010,(4):213-214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10年来,西部区域旅游合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在合作过程中,仍存在着旅游合作的战略意识淡薄,区域旅游合作的协调机制不完善,旅游一体化的区域基础薄弱等诸多问题。因此,文章从合作意识、培育合作机制、共同编制西部总体旅游规划等方面提出了建议和实施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