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农业经营体制经历了不断演变的过程。如何认识农业经营体制的40年演变?当前,农业经营体制有什么深刻的结构性变化?在未来30多年的国家现代化进程中,创新农业经营体制应如何顺应城乡经济社会的结构性变化?本刊特约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研究员叶兴庆对这一主题进行深入探讨。本文为第二篇,重点谈创新农业经营体制必须顺应土地功能、农业经营形态、代际差异三大结构性变化。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农业经营体制经历了不断演变的过程。如何认识农业经营体制的40年演变?当前,农业经营体制有什么深刻的结构性变化?在未来30多年的国家现代化进程中,创新农业经营体制应如何顺应城乡经济社会的结构性变化?本刊特约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研究员叶兴庆对这一主题进行深入探讨。本文为第三篇,重点论述创新农业经营体制必须把握好的三大平衡关系和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3.
正我国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农村改革发端于农业经营体制的转变。40年来,无论是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的疾风暴雨式变革时期还是后来的静水流深式变革时期,也无论是认识层面还是实践层面,我国农业经营体制都经历了不断演变的过程。梳理这一演变的脉络,把握演变的规律,既有利于深化对农村改革40年历程的认识,也有利于明确未来农业经营体制演进的方向。一、从对农业经营体制的认识和概括来看,经历了从"生产责任制"到"双层经营  相似文献   

4.
农村经营体制的探索与创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奠定了农业持续发展、农村稳定繁荣的制度基础。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微观基础和宏观环境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必须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基本制度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地创新完善农村经营体制,开辟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本文系统回顾和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营体制的变迁和绩效,深入分析了当前农产品需求刚性增长、国家、集体与农民关系深刻变革、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等新形势对农村经营体制提出的新要求,并提出了富有前瞻性和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40年来,我国农业经营体制经历了不断演变的过程,特别是集体成员获得的土地权能经历了从债权性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到物权性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演变。土地承载的就业和增收功能在下降,外包环节的增多使家庭承担的生产经营职能在下降,农村代际差异扩大影响着人与土地的关系。创新农业经营体制,应围绕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业竞争力这个核心,着力释放生产型、服务型和集聚型规模经济。应把握好历史耐心与紧迫感之间的平衡,发展生产型规模经营与发展服务型规模经营、集聚型规模经营之间的平衡,政府引导与市场力量之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省友谊农场作为我国占地面积最大、人口最多、机械化程度最高的国有农业企业,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40年来在农业经营体制改革和生产关系变革等方面进行了实践和探索,为农业改革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本文从友谊农场在现代农业机械、国营农场经营管理、现代农业体制三个方面如何进行摸索的实践经验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7.
正要想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必须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机制,实现农业生产力发展与生产关系变革的进一步"合拍"。就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主要内容来看,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在于如何围绕建立健全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现代农业经营体系这样三个方面着力,以调整存量、做优增量,推动农产品供给与市场消费需求之间的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8.
粮食安全是关系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全局性国家战略问题。面对我国粮食收购量、库存量"双高叠加"态势持续发展,着力化解粮食供求结构性矛盾,提升粮食产业市场竞争力,是当前粮食工作的主要内容。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粮食收储政策演变及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建设的背景下,玉米主产区内新型经营主体的粮食收储运行为也发生了变化。本文以吉林省四平市公主岭市万欣农业合作社为例,梳理分析其玉米收储模式的演变及原因,旨在为研究构建农业合作社粮食产后"全程不落地"收储技术模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础工程,更是健全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重要内容,作者通过详实的例证为我们厘清了关于"农地适度规模经营"以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量庞大"两个认识与实践的偏差,引出了体制机制创新需要的八个新思维,为决策参考点明了方向和重点。  相似文献   

10.
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新时代国家推进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大战略。国家对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财税支持政策持续加码,各地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情况错综复杂。缺乏系统性综合性、供需结构性矛盾、亟须加强执行刚性与制度刚性等问题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际贯彻落实财税政策中的具体症结。政府部门须持续健全财税政策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机制体制,通过制度性优化设计化解结构性供需矛盾,强化财税支持政策的执行刚性与制度刚性,持续健全完善财税支持政策,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面对错综复杂的农业问题,找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抓手是关键。中国农业经营的主体目前依然是一家一户为经营单位的分散的小农户,农业的大变革必然要体现在主体的变化上,新型的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包括各类农民合作社、农业开发公司和家庭农场等)规模化、组织化程度高,能更快适应市场变化,解决农产品供需矛盾,代表着中国农业的发展方向。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正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得力的抓手。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有助于解决小  相似文献   

12.
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但为破解农业发展难题、推动农业闯关过坎开出药方,也为促进农业持续稳定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指明了方向。破解卖粮难题,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大力发展有机水稻,实现生产与市场有机对接。通过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机制、培育龙头企业、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培育营销队伍,实现有机水稻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问答第七讲建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徐建新间:为什么要建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答:农村改革是从改变农业经营方式开始的,集体统一经营逐渐演变为目前以农户自主经营为基础的双层经营体制。在这个体制中,农户是独立的经营单位。在经营体制转换的过...  相似文献   

14.
<正>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开宗明义,"经过多年不懈努力,我国农业农村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已进入新的历史阶段"。这是中央对当前农业农村发展形势作出的重大判断。回顾改革开放以来近40年的历程,每当农业发展和农产品供求发生重大变化,中央都及时对农业农村形势作出科学判断、出台重大举措。这次,中央从农业农村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的实际出发,以问题为导向,作出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  相似文献   

15.
<正>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开宗明义,"经过多年不懈努力,我国农业农村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已进入新的历史阶段"。这是中央对当前农业农村发展形势作出的重大判断。回顾改革开放以来近40年的历程,每当农业发展和农产品供求发生重大变化,中央都及时对农业农村形势作出科学判断、出台重大举措。这次,中央从农业农村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的实际出发,以问题为导向,作出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  相似文献   

16.
1978年以来,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飞速发展,农业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体制也发生了变化,初步完成了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  相似文献   

17.
农业经营体制是国有农场基本经济制度,关乎农场的生存与发展。本文回顾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垦区国有农场农业经营体制改革的历程、取得的主要成效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新时期如何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改革要求,从完善大农场统筹小农场的农业双层经营体制、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构建国有土地经营制度和构建新型劳动用工制度四个关键问题着手,提出了创新农业经营管理体制的对策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九十年代以来 ,农民收入的增长速度呈现递减趋势 ,1996年为9 % ,1997年为4.6 % ,1998年为2.87 %。从目前的发展来看 ,这种递减趋势还在发展。农民增收为什么乏力 ,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笔者认为体制方面的制约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持续地起负作用。一、当前农民增收乏力的体制障碍1、从农业经营体制来看 ,小农分散经营效率递减贻尽。以家庭为单位的分散经营体制 ,在改革开放初期释放的效率 ,推动了农业的高速发展 ,提高了农业的比较效益。从理论上讲 ,体制效率有一定的时间长度和阶段性 ,一定的体制只能在一定的时间长度内…  相似文献   

19.
我国改革之前的农业体制最集中地反映了传统计划经济的要求,经过14年的改革虽然已发生了重大变化,但是仍然适应不了市场经济的要求。因此,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农业体制必然还要发生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是:农业经营活动市场化,农业资源流动市场化,和政府对农业调控市场化。  相似文献   

20.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掀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纪元。二十年来,达县粮食系统同其它各行各业一样,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取得了令人嘱目的成就。一、粮食购销体制的变化回顾我国粮食购销体制的演变过程,计划经济时期是高度集中的统购统销;十一届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