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西部大开发和小城镇建设是在世纪之交的重要历史时刻,党和国家作出的两个重大战略决策。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上指出:“实施西部大开发和加快小城镇建设,都是关系到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应提上议事日程,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拿出方案,加紧实施。”西部地区作为21世纪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两大战略”的具体实施地区,搞好小城镇区域布局,对促进西部大开发,带动西部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小城镇建设在西部大开发中的地位和作用  首先,小城镇可以聚集生产要素,形成西部地区经济…  相似文献   

2.
建国后西部开发的三次浪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中国成立以来 ,我国先后两次实施大规模的西部开发 ,为我国生产力的平衡布局和西部地区的发展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世纪之交 ,我国又拉开了第三次西部大开发的序幕。本文希望通过对前两次开发做一个回顾的基础上 ,对三次开发浪潮做一个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3.
新辉 《开发研究》1986,(2):44-44
<正> 围绕开发我国西部地区的战略讨论出现了:“梯度推移战略”——东部重点论;“超越战略”——西部重点论;“两边夹击战略”——东、西部两个重点论和把东部作为一个重点,西部为半个重点的“一个半重点”论。罗凯同志在概括总结这些论点的基础上又提出了  相似文献   

4.
西部石油天然气化工产业集群发展的定位及布局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勇 《特区经济》2009,(6):182-184
产业集群也称产业群、产业群簇、产业簇群等,产业集群模式作为提升区域竞争力、打造地区竞争优势的重要动力源泉,并在西部石油天然气化工产业集群发展的实践中得到了应用。在国家继续大力推进西部大开发和着力实施石油接替战略的背景下,油气资源产业发展的定位是:加大投入,加快油气资源开发,把油气资源产业培育成为西部经济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5.
西部大开发:产业结构调整与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组论文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部地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与面向 2 1世纪产业升级问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其主要观点是 :在西部大开发中 ,应按照点 (城市 )、线 (经济带 )、面 (大经济区 )等层次展开生产力布局 ;要从实际出发 ,把规律和实际、一般和特殊结合起来 ,选择主导产业 ;采取积极措施进行国有企业的技术创新 ,实现西部地区产业升级 ;加快西部地区交通运输业发展 ,把房地产业培育为西部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6.
西部大开发战略对陕西新世纪的发展提供了空前的历史性机遇。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实施,西部各省、区在资源配置中的竞争日趋激烈。区域间的经济竞争说到底是资源和要素配置能力的竞争。这要求陕西把培育优势产业与加快城市化进程紧密结合起来,以大策划、  相似文献   

7.
杨瑞 《开发研究》2000,(6):55-56
西部开发 ,国家调整工业结构 ,甘肃工业如何发展 ?笔者认为 ,甘肃工业要发展 ,工业布局要先进。本文立足甘肃地理经济特征 ,就依“西线东面”展开工业布局谈了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正> 一、生产力总体布局在国家生产力布局中,甘肃处于沿黄经济带主轴线和陇海—兰新经济带二级轴线的复合部,又是同家19个综合开发重点地区之一——以兰州为中心的黄河上游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将发展成为开发西部地带的重要基地。根据这一部署,结合甘肃目前生产力布局的特点及其东西狭长的地理条件,我们提出实施“据点式”开发、“以点连线、由线联网、带动全面”的布局战略。  相似文献   

9.
张大勋 《发展》2000,(8):8-8
世纪之交.我国经济步入历史性转折时期。中央和国务院审时度势,作出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为调整国民经济战略性布局揭开了新的一页。如何找准切入点.就成为启动和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关键所在。笔认为,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切入:  相似文献   

10.
论我国生产力布局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一、布局战略的抉择我国生产力的地区布局,要不要继续展开,沿什么方向展开,怎样展开?有三种可供选择的战略:一是“全面东倾”。即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集中力量建设东部,发挥东部的经济技术优势及临海的区位优势。等东部建设好了,积聚了足够的财力、物力,再着手向中、西部作战略转移。二  相似文献   

11.
西部地区县域村庄布局研究——以陕西省凤翔县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陕西省凤翔县域村庄分析规划为基础,探讨西部地区县域村庄布局规划中需解决的主要内容。本文对村庄空间结构以及特征进行分析,针对特有的村庄空间及经济结构,提出县域农村经济发展模式以及村庄空间布局模式,重新确立村庄体系结构,并在分析的基础上总结村庄布局规划中农村空间结构重组的重点。  相似文献   

12.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10年来,最大的亮点是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得到了改善,尤其是西部地区的路网布局与空中通道的合理开通也使得这一地区从一个相对封闭的区域逐渐走向一个不断开放的区域。延安大学公共管理研究所所长任晓林教授这样说。  相似文献   

13.
"十二五"时期,优化生产力布局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任务,是高效配置空间资源的必要途径,是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主要措施。本文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趋势判断出发,提出优化生产力布局的基本方向是:以产业转移为动力促进生产力布局优化,培育和完善中部地区增长极,加快区域开发,优化西部地区生产力布局,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甘肃生产力布局的合理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波 《开发研究》2003,(1):36-38
本文分析了甘肃生产力布局存在的主要问题 ,并结合甘肃的比较优势和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宏观布局 ,提出了调整甘肃生产力布局的建议。即实施“三点两轴”战略、产业结构升级与生产力再布局相结合、梯度战略与反梯度战略相结合等 ,核心是实施“三点两轴”战略。  相似文献   

15.
中国西部开发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禾 《开发研究》1986,(4):33-37
<正> 近年来,人们对我国经济建设宏观布局的战略性思考,继东部地区黄金海岸的发展问题之后,又逐步提出了西部内陆边远地  相似文献   

16.
《开发研究》1985,(1):6-6
<正> 由中国财经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生产力的合理布局》和知识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人口迁移》、《中国移民史略》、《国外人口迁移》,将于1985年底前后相继问世,全国各地新华书店发行。依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下个世纪初把建设重点转移到开发西部的战略决策精神,第一本书,由中央负责人、经济工作综合部门的领导和各方面的专家、学者,分别就沿海、中部、  相似文献   

17.
中央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对地处蜀南黔北边贫山区的古蔺县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既是动力,也是压力。根据中央产业结构调整的宏观战略方针及重点,笔者结合古蔺贫困山区实际,特作如下探索: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沿海地区的迅速发展、西部大开发以及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中部地区逐步与周边地区拉开差距,成了中国经济的"塌陷"地区.因此从中央到地方都出现了中部崛起的呼声.鉴于中部地区良好的农业优势、资源优势、人力优势以及工业基础优势.中部崛起必将成为现实,是历史的必然.鉴于中部承东启西、连南通北的特殊区位,它对中国经济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因此中部崛起对中国经济的平衡布局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9.
“西三角”的兴起已是不争的事实,而且“西三角”的兴起定将改变西部和中国经济的发展格局。因此,“西三角”已备受世人关注。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了浮梁县土地利用需求状况,阐述了功能分区原则,提出了功能区分与空间布局规划。指出浮梁县现代农业发展总体布局为4个农业示范区,在功能上体现为一个核心区、两个辐射区和一个推动区,即:中南部高效集约型农业示范区;北部品牌外向型农业示范区;西部粮牧互动型农业示范区;东部旅游休闲型农业示范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