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银行账户洗钱犯罪频发,一定程度源于现行制度存在的漏洞,导致犯罪分子洗钱成本较低,削弱了金融机构对洗钱风险的识别能力.本文通过梳理73份典型案例,对当前支付环境下银行账户洗钱模式进行分析,探讨现行制度存在的漏洞,并提出制度性建议.  相似文献   

2.
洗钱,这个词普通老百姓感觉既熟悉又陌生。其实,洗钱与反洗钱的斗争一直在普通老百姓的周围存在,比如,有人用犯罪所得购买了大量昂贵的翡翠玉器,自己开店将其卖掉,这就是洗钱;比如,某人去银行向一定的账户汇款,超过1万元,银行柜员会要求其出示身份证,这就是银行关于反洗钱方面的规定。  相似文献   

3.
从银行结算账户管理上防范洗钱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金融机构洗钱是我国洗钱活动最明显的特征,所运用的匿名存储、信贷回收、伪造票据、多个账户间的非法资金转移等洗钱方法均是通过银行结算账户间的资金交易、转账得以实施。因此,加强银行结算账户管理,严格银行结算账户的开立,对反洗钱工作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周丽 《武汉金融》2005,(2):51-51
本文从整合银行账户管理的角度,提出严格银行账户管理,健全完善严谨的银行账户管理体系,从而有效遏制洗钱犯罪活动。  相似文献   

5.
李昕 《金融会计》2013,(9):66-68
期货对敲交易存在洗钱风险,洗钱者可以通过一对一或一对多账户,在主次账户之间进行对敲,形成表面上次账户交易亏损,主账户交易盈利,将主账户"合法盈利"资金转入洗钱者银行账户,将非法所得由"黑"洗"白"。本文通过对期货交易中对敲行为的分析,揭示对敲存在的洗钱风险,并提出风险控制建议。  相似文献   

6.
陈崇跃  黄平 《上海金融》2012,(6):97-100,119
个人银行结算账户使用自由、方便、不受限制,不仅可用于各种性质资金的收支和款项划转,甚至能够用于各类金融产品的投融资活动。由于银行对个人银行结算账户的管理粗放,使大量投融资、生产经营性资金自由进入该类账户,不仅影响了正常的税收、统计、支付等管理秩序,同时也极大地增加了个人银行结算账户被用于洗钱的风险。本文从其粗放式管理的现状、存在洗钱风险的隐患入手,深入分析原因,并提出对策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我国企业工商注册登记手续不断简化,一些不法分子开始贩卖或利用企业对公账户进行洗钱,结算金额规模巨大,严重影响我国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本文以国务院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通报的、广东省揭阳市警方破获的一起银行账户异常开户案件为例,深入剖析企业对公账户洗钱特征,总结相关反洗钱工作难点问题,并提出相关监管建议.  相似文献   

8.
洗钱是指犯罪分子和组织将违法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通过各种手段隐瞒或掩饰起来,并使之在形式上合法化的行为和过程。随着经济的发展,这种新的金融犯罪正呈逐年上升势头。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官员估计,目前全世界每年被“洗”过的钱大约相当于世界各国GDP总和的2%到5%。洗钱不仅损害了金融体系的安全和信誉,而且对于正常的经济秩序、社会风气具有极大的破坏作用,已成为国际社会的一大公害。传统洗钱方式传统金融意义上的洗钱方式有三种:利用非法渠道,如地下钱庄、借用他人或假身份证开立账户洗钱;利用跨境交易,如与境外公司签订虚假合同,以信用证付汇进行洗钱;利用现有金融市场借贷方式洗钱。传统金融意义上的洗钱不论以什么途径进行,都必须通过银行进行资金的划转。因此,银行是犯罪分子洗钱的必经途径,把好银行关口,对于反洗钱有着重大意义。银行的反洗钱对策———存款业务。银行在存款业务中的反洗钱重点是严格审查开户人的资料,执行“实名制”规定,在办理大额业务时必须按规定核对客户的真实身份,并根据人民银行制订的反洗钱法规规定,对一些大额的人民币支付交易进行监控,同时对所有大额和可疑资金交易记录,都将自交易日起至少保存5年。今后即使该账户出现异常交易,也...  相似文献   

9.
当前,防止洗钱对我国银行业,提出了新的挑战,银行业如何履行国家赋予的职责和义务,积极开展防止洗钱犯罪活动,已是银行业金融机构急待研究和实践的迫切问题。本文针对这一课题,就银行金融机构推动防止洗钱的基本策略与原则;制定"认识你的客户"程序;建立有效操作规程,实施客户风险分类,建立客户倾向模式概率管理;监测账户活动;识别可疑交易与报告等理论与操作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和探索。相信本文的理论观点,操作方法等对银行金融机构开展防止洗钱工作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剖析“银行账户管理系统”、“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和“支付、清算系统”的关系,阐述了如何通过中央银行已经建成的网络业务系统控制社会洗钱犯罪。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剖析"银行账户管理系统"、"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和"支付、清算系统"的关系,阐述了如何通过中央银行已经建成的网络业务系统控制社会洗钱犯罪.  相似文献   

12.
夏琳 《金融会计》2005,(4):54-55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和发展,商品交换活动空前活跃,资金流动日益频繁,银行作为社会资金流动的载体和媒介,对社会经济发展发挥重要的促进作用,但通过银行的各种方式洗钱犯罪活动也呈不断滋长蔓延态势,给金融稳定带来了巨大风险隐患。作为基层银行机构,更是处在反洗钱的最前沿,它连接支持交易的起点和终点,处于反洗钱的关口。因此,研究目前银行本外币账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采取切实措施加强本外币账户监管,是堵住黑钱流入银行系统入口的第一步,也是关键一步,对反洗钱工作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从海量资金交易数据中识别出洗钱者账户,提取账户资金转移路径是洗钱犯罪侦查的关键.通过交易行为特征对账户进行风险评估,对交易行为风险进行异常分析找出洗钱可疑账户作为洗钱路径的关键账号.以关键账户为线索,对资金交易数据进行洗钱行为关联条件约束,构建资金流加权图结构模型,生成可疑洗钱路径.本文的实例表明,能够从大规模的资金交...  相似文献   

14.
一 个人银行结算账户管理中存在的洗钱隐患 (一)客户身份识别技术上存在难点。《办法》规定,开立个人银行结算账户可以出具的证明文件有多种,既可以是居民身份证或临时身份证,也可以是军人身份证件或者武警身份证件,还可以是港澳台驰区的通行证、户口簿、驾驶执照、护照等,有效证件可谓多种多样。这给商业银行识别客户身份带来了一定的难度。2007年5月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开通了联网核查公民身份信息系统,联网核查成为各银行业金融机构验证居民身份证信息真实性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15.
一、银行卡洗钱风险的表现形式银行卡洗钱形式多样,过程复杂,但全过程可概括分为三个阶段,而洗钱的主要方式和途径即分布在各个阶段中:(一)资金放置阶段。犯罪分子利用银行卡进行洗钱活动第一步为资金放置,在此阶段,犯罪分子所运用的主要洗钱手段有:(1)利用假身份证件开立银行卡账户存入赃款;  相似文献   

16.
反洗钱工作的传统三道防线,即客户身份识别制度、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制度、大额和可疑交易报告制度,都与银行结算账户密切相关,规范银行账户管理可以预防洗钱犯罪。本文从几个方面揭示了银行账户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洗钱者利用银行账户洗钱的几种方式,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结合当前我国反洗钱工作实际,分析了不法分子利用现行现金管理、账户管理制度中存在的薄弱环节进行洗钱等违法犯罪活动的风险,剖析了洗钱风险产生的制度性源头,提出了完善现金管理、账户管理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一、电子银行业务中的洗钱 电子银行相对于银行来说,不是一个新银行,而是传统银行在信息社会的角色定位和社会职能再创造。电子银行业务是传统银行业务利用现代社会计算机和通讯技术创新的一种新的业务方式。随着电子银行业务的不断发展,电子支付工具种类也不断增加。电子信息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可使金融服务便捷高效,但不利于监管。因此,电子银行的开放性,电子现金的匿名性、银行服务的不问断性,客观上为犯罪分子利用电子银行业务进行洗钱带来了可能。  相似文献   

19.
本文结合当前我国反洗钱工作实际,分析了不法分子利用现行现金管理、账户管理制度中存在的薄弱环节进行洗钱等违法犯罪活动的风险,剖析了洗钱风险产生的制度性源头,提出了完善现金管理、账户管理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孟建华 《新金融》2006,(1):55-57
电子银行一方面是传统银行在信息社会的角色定位和社会职能的再创造,另一方面电子银行的开放性客观上也为洗钱活动提供了可能。本文在详细介绍了犯罪分子利用电子银行进行洗钱的一些特点的同时,提出了反电子银行洗钱的应有措施,供有关方面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