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8 毫秒
1.
和谐劳资关系的构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和谐的劳资关系是和谐社会的微观基础。文章分析论证了和谐的劳资关系与企业竞争优势的内在联系,提出了和谐劳资关系的构建对策。和谐劳资关系的构建对策应当包括鉴定劳动合约之前、履行劳动合约之中和结束劳动合约之后的劳资关系建设、维护和强化管理。  相似文献   

2.
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是社会和谐稳定的根本因素。现阶段,我国劳资关系紧张问题不容忽视,我们论述了建立和谐劳动关系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分析了现阶段我国非公有制企业劳动关系失衡的现象及原因,提出构建非公有制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劳资关系失衡问题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当前的劳资关系表现为强资本弱劳动的失衡格局,劳资关系的失衡影响了经济的发展及社会的稳定和谐。劳资关系失衡的原因较为复杂,既受经济全球化下强资本弱劳动的总体格局的影响,也与我国特定的政策制度有关。消除劳资关系失衡,要在改进制度、构建劳资两利的环境和强化企业的社会责任等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4.
作为两种最基础性、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劳动与资本的关系不仅关系企业正常的运行,更关系到一个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和谐的劳资关系是构建一个和谐社会的经济基础,制度创新来自于对劳资关系本身所具有的和谐成分的把握和引导。本文从经济发展史的角度分析了劳资关系变迁的规律,并从博弈论、外部性和利益相关者治理三个维度探究了劳资关系所具有的内外部和谐机制,对其政策含义进行了延伸。  相似文献   

5.
作为两种最基础性、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劳动与资本的关系不仅关系企业正常的运行,更关系到一个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和谐的劳资关系是构建一个和谐社会的经济基础,制度创新来自于对劳资关系本身所具有的和谐成分的把握和引导。本文从经济发展史的角度分析了劳资关系变迁的规律,并从博弈论、外部性和利益相关者治理三个维度探究了劳资关系所具有的内外部和谐机制,对其政策含义进行了延伸。  相似文献   

6.
中小民营企业蓬勃发展的同时其内部劳资关系问题却日益突显。我国民营企业劳资关系总体紧张,没有实现劳资关系市场化、契约化的中小民营企业却存在着合作和谐。社会舆论、劳动市场供给弹性、企业特有的福利措施是影响该类企业劳资关系和谐的主要因素。促使这类企业和谐发展的路径选择应是完善劳动合同与监督机制,重构企业文化和提高企业主素质。  相似文献   

7.
严淑林 《当代经济》2018,(8):122-123
劳动关系是指管理方与劳动者个人及团体之间产生的、由双方利益引起的表现为合作、冲突、力量和权力关系的总和.劳动关系的和谐发展是社会和谐的动力,但是总有一些因素会制约和阻碍劳动关系的和谐.文章从劳资关系入手,找出了劳动关系和谐的主要制约因素:利益分配不均、组织力量失衡和权力义务关系不对等.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后中国劳资关系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劳资关系初步形成、劳资矛盾受到忽视的阶段,时间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至十四大召开前;第二阶段是劳资关系快速成长、劳动权益受损严重的阶段,时间从十四大召开后至十六届三中全会召开前;第三阶段是劳资关系稳定发展、开始构建和谐劳资关系的阶段,时间从十六届三中全会召开后至今。改革开放后劳资关系失衡有一定的历史原因。在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阶段,构建和谐劳资关系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需。应以建立三方协商机制为核心,健全相关法律法规,积极培育协商主体,大力推进三方协商实践,不断发展和谐劳资关系。  相似文献   

9.
《劳动合同法》的贯彻实施,不仅有利于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规范劳资关系,而且有利于增强企业凝聚力和发展能力,保障社会和谐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经济全球化发展下,世界各国劳资矛盾不断激化;而在中国加入WTO后,中国强资本弱劳工的格局也日趋明显。这引起国际社会和中国政府的重视,国际劳工标准、SA8000标准制定以及国内劳动立法的实行都体现缓和劳资矛盾,构建和谐劳资关系的重要性。但是这对中国企业来讲,意味着必须放弃以廉价劳动力创造的价格优势,这对企业来讲是来自国际国内的双重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