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会经济统计学是方法论?抑是研究量的规律性?这是统计界长期争论的问题之一。“方法论”派认为统计学是研究如何搜集、整理和分析统计资料的方法论科学。但是我们认为,社会经济统计学是在质与量的辨证统一中研究社会经济现象量的方面的。从唯物论观点看,既然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那么统计学就不  相似文献   

2.
一一九五九年以来,我国统计学界对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问题,展开了一场持续多年的学术争鸣。一些人认为,社会经济统计学是一门以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为对象的方法论科学;另一些人则维护一九五四年苏联统计科学会议的“决议”,认为社会经济统计学是研究社会发展规律的数量表现。这就是关于社会经济统计学中方法论学派和规律学派的争论问题。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都是质与量的对立统一体,没有一定的质和一定的量的东西是不存在的。但是,在科学研究中,人们可以对同一个现象从不同  相似文献   

3.
统计学是一门通用的方法论的科学。统计思想方法具有极其广泛的应用性,它可以反映事物的现状,揭示事物的内部构成。通过对数据进行收集并进行数据分析,研究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而传统的手工统计分析均存在“统计时间比较慢、统计差错率高”的缺点.利用Excel软件对统计学中相关回归进行分析,可以大大提高分析的效率,减小统计分析的难度,提高精度。文章使用案例进行了演示分析。  相似文献   

4.
正确地解决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问题,对于发展社会主义统计科学,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有着重要意义。一九五四年苏联统计学问题科学会议,对统计学研究对象的结论认为:“统计学是独立的社会科学。它在质与量的密切联系中研究大量社会现象的量的方面,研究社会发展规律在具体地点及时间条件下量的表现。统计学在社会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当中去研究社会生产的量的方面,研究社会的文化生活和政治生活现象的量的方面。”它的某些提法是不符合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的。我国统计界对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有两种不同看法:一种认为它是研究社会经济规律的科学;一种认为它是方法论的科学(《经济研究》1979年第4期第46页)。虽然经过多年讨论也未取得一致意见。因此,对于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问题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  相似文献   

5.
“中庸,,由“中”与“庸”两方面含义构成,“中”是不偏不倚,使事物处于最合适位置,使事情得到最恰当处理,是儒家为人处事的指导思想,也是儒家的道。“庸”即“用”,是指采取哪种具体方式、程序来实现“中”,是儒家的方法论。中庸作为儒家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有一定的变通性,这就是所谓“权”。  相似文献   

6.
至今形成的庞大的统计科学群是一个有机整体,而人为地把统计科学分为实质性科学和方法论科学是完全错误的,规律和方法不可分割。另外,作者认为,统计科学理论体系也绝对不是各门学科的简单排列与组合,而是具有一定的层次结构。并且根据系统论思想,提出统计科学理论体系的“四梯度论”,即:统计工程学,统计方法学,统计学和统计观。  相似文献   

7.
自主创新要改变照搬西方创新模式的状况:在创新的路向和路径方面,要从“天人相分”转向“天人合一”,在“天人合一”的主导下,整合“天人相分”;在创新对待事物的演进方面,要从“构成论”转向“生成论”,在“生成论”统领下整合“构成论”。在创新的“求真”与“求善”方面,要从科学主义转向科技与人文相结合,使真与善有机整合;在创新的动力方面,要从“个人主义”为主导转向“整体主义”为主导,打造一种新型的“整体与个人”有机结合的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8.
我国信息市场运行机制分析刘凤勤,靖继鹏,徐宝祥“机制”是指事物运动的要素构成,事物运行程序和运动所遵循原理的总称。“机”指对事物的“机体”,“机理”“制”是指对事物运动的“制约”“控制”。任何事物的运行也是一样,必有相应的要素构成,运动程序并遵循科学...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先通过杨献珍对“单一经济基础论”逻辑矛盾的揭露和对“综合经济基础论”的论证,揭示了两者观点的根本对立,说明了“综合经济基础论”的方法论意义。继而分析了从“综合经济基础论”中经“补充论”再到“共同发展论”传承超越的异同关系,从而显示了这一理论对发展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研 究财务发展史是把握财务内在规律和发展趋势的重要途径。对事物的历史的研究 ,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探究事物的起源。某一事物何以、何时以及怎样成为该事物 ?这一事物同相关事物如何进行分化和联系 ?这一事物产生的背景是什么 ?这些问题在讨论事物的起源时常被问及。更为重要的是 ,这些问题与发掘事物的本质息息相关。讨论财务的起源问题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 ,有助于揭示财务的本质。一、对财务起源问题的不同见解及评价财务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本金投入与收益活动 ,并形成特定的经济关系。学术界关于财务本质的讨论有过“货币收支活动论”、“货币关系论”、“资金运动论”、“分配关系论”和“价值运动论”几种观点 ,这几种观点各有欠缺 ,其共同性的问题在于“其一 ,未揭示财务范畴与其它资金或价值范畴 (如信用、保险、社会保障等 )的区别 ,……。其二 ,未揭示社会主义财务 (特别是国有经济财务 )的特点 ,…… ,忽视了在财务经济属性上的特点。”① 这其中 ,对财务起源问题认识模糊可谓是一个重要症结。仔细分析 ,对财务的起源问题 ,大致有以下几种认识 :(一 )财务起源于货币产生之时货币的产生源自交换的需要。由于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  相似文献   

11.
经济学理论与经济史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正> 研究经济史要有历史学修养,又要有经济学的基础。我写过一篇“论历史主义”,是谈历史学理论的,可作为我以前所写“中国经济史研究的方法论问题”一文的续篇。本文拟谈经济学理论,可作为“方法论”一文的另一续篇。  相似文献   

12.
正确处理好质与量的关系问题是统计研究的核心问题。由于统计研究的是事物具体的数量关系,而具体的数量关系有其质的规定性,因此统计认识事物的质是认识事物量的前提,由质入量,把握事物的量,是认识事物的深化和精确化。可见,统计研究中“重量轻质”是不对的,有害的,只有坚持“质-量-质”的辩证分析,才能正确地把握统计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本世纪三十年代,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通过对德国南部聚落分布的研究,提出了“中心地方论”(简称中地论)这一揭示客观地域经济规律的理论,作为一种城市和市场区位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在历史城市地理的研究中引进地理区位论首先是中地论,把中地论作为其重要的理论和科学方法论,对促进历史城市地理的研究水平向着精确化和理论化深入,是重要的。  相似文献   

14.
管理思维与财富观念的培育,需要新的、正确的哲学为指北.“富成”是一个新的哲学范畴,即富集事物所需要的各种因素功到自然成.富成是局部富成和阶段富成有节奏的累积、提升过程,富成是目标、过程和结果的统一.富成论内容包括:类的富集、优质的富集、量的富集、局部富成、阶段富成等.核心因素是类的富集中的一点。  相似文献   

15.
当前,在中华大地已全面呈现出“践行科学发展观,振兴华厦奔小康”的大好局面。这对我国各行各业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创造性工作,努力开创工作的新局面奠定了绝好的机遇。我个人理解,科学发展观与实事求是创造性地工作,本质是一致的。毛泽东同志曾对“实事求是”这一科学概念有过深刻的阐述。“实事”就是指客观存在的事物。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是客观存在的,都是不依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但每一事物都有它内在的联系性,都有它客观存在、发展的规律性,这就是“是”。对于这些规律性,我们虽然不能完全地创造它,随意的改变它,但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可以发现它,掌握它和利用它。由此不断地推动我们的工作.这就是“求”.  相似文献   

16.
以什么样的方法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内容。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阔视野,立足国内外环境污染、生态退化的现实境况,把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同中国具体的生态文明建设实践进行有机结合,总结与升华出一系列原创性的生态文明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科学方法论。总体而言,这些原创性的科学方法论主要表征为在人与自然关系方面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方面树立和践行“两山”理念,在绿色发展与绿色生活方面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在生态系统协调方面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在建章立制方面实行最严格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17.
现有主要经济法理论,是从主体维度的“公私二元结构假设方法论”来考察经济法的调整对象。经济法产生的现代性要求从时间维度的“传统—现代部门法二元结构假设方法论”来界定其调整对象。“增量利益关系论”是从时间维度来界定调整对象的。从时间维度来界定调整对象,经济法就可以真正从调整对象上与传统部门法区别开来,进而彰显经济法蕴含的社会整体经济效益价值。  相似文献   

18.
黄勇民 《发展研究》2006,(10):26-29
世间,有仁山智水之乐;事理,有刚柔相济之道。物体,刚似山,柔似水。因而,社会发展迄今,和谐社会理念中,才有刚柔相兼之说,从而形成当今社会人们洞察、观察、体察、考察社会的“通视器”,这也是心理、事理、物理的哲学逻辑。古往今来,形成中国古词汇演绎的“相对而言”、“一分为二”、“合二而一”的习惯定语。这与绝对化思维方式中的“一元化”、“一言堂”、“一刀切”、“一风吹”、“一边倒”、“一锅端”是背道而驰的。作者试图以社会学,自然学上刚柔相兼、山水相依的理念,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通过分析、推理、判断,找出当今和谐社会大环境中“执法如山”应有“执法如水”的兼论,从中指出二者的社会平衡点,揭示以往认识事物思想的误区。总之,有平衡才有和谐,有和谐才能带来社会安康、实现长治久安,这是事物杠杆原理颠扑不破真理的印证、验证、佐证。[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从20世纪后期开始,科学方法论发生了转变,科学的价值理性受到关注,科学的范型开始出现了一些具有根本意义的变化--科学方法论从机械论、还原论和主客体二分论逐步向系统论、整体论、有机论发生转变,科学价值观从科学价值中立论和偏重工具理性转向工具理性与人文理性相结合,科学在人类文化中的地位也从科学至上转为与其他文化平等共存.  相似文献   

20.
日本经济地理学会在1983年5月召开了第三十届大会,会议就经济地理学方法论展开深入的讨论。大会筹备委员会为使讨论更好地适应现代课題,在当前日本已形成的若干主要研究潮流中,选择了有代表性的三种观点:(1)地域构造论;(2)区位论;(3)资源论与环境论。在全体大会上有三个主要报告:“经济地理学与国民经济的地域构造”(山川充夫)、“从近期经济地理学成果看方法论——以区位论研究为主”(金田昌司)、“资源论的动向与课题”(森潼健一郎),本文即根据这三个中心发言整理而成。战后日本经济地理学的理论流派主要有两个,即“区位论经济地理学”和“马克思经济地理学”。它们的方法论由于所依据的经济学不同而有差别,但是都认为经济地理学是属于经济学范畴的,并且都同意把研究对象限定为“经济地域构造”或“经济地域”。区位论经济地理学者对其研究对象“地域构造”作了如下定义:“地域以区位为构成单位,同时它又是更大地域的构成单位。换言之,若干个区位的集合即为地域,这种地域聚集形成更大的地域以至整个地表。地域的水平集聚和垂直集聚——地域的排列组合状态,即为地域构造或空间构造”(西冈久雄,1976年《经济地理分析》)。“马克思经济地理学”学者则注重从生产关系和历史的观点研究经济地域如何形成。也有一些学者提出希望两学派更好地融合交汇,以开创理论研究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