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的融资方式正向多元化方向发展,诸如股东投入、银行借入、发行债券、抵押应收账款、背书或贴现应收票据、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和补偿贸易引进设备等。随着一些大型、特大型甚至跨国公司的纷纷出现,企业愈来愈重视股票融资和债券融资等筹资方式对企业的影响。因此,本文试图通过对股票融资和债券融资的比较,促使企业根据自身的特点,合理选择筹资方式及其比例,以达到优化资本结构、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一、股票融资与债券融资的区别股票融资是指企业通过发行股票来筹集企业所需资金;债券融…  相似文献   

2.
2016年以来国内债券市场已经发生多家发行主体债券违约事件,债券融资财务风险越来越受到关注。如何合理安排债券融资结构、合理选择债券融资市场和债券产品、降低债券融资利率和控制债券融资财务风险,已是摆在企业融资面前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国有W公司债券融资的案例,将债券融资与公司财务风险相结合进行分析,并在如何降低企业债券融资成本、提升信用评级、合理拓展债券融资渠道、规避财务风险方面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3.
从化解我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出发,本文运用改进的KMV模型研究了地方政债券发行和违约率之间的关系,运用2010—2012年的数据对深圳地方政府债券信用风险进行模拟测度,得出了深圳政府债券规模发行的合理区间。并从完善商业资信评级制度、发展债券信息收集和处理机构以及创新担保信用等级三个方面提出了加强我国地方政府债券信用风险管理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企业筹资方式与筹资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企业中,筹资渠道日益拓宽,本文分析了银行借款筹资、发行债券筹资、普通股筹资、融资租赁筹资等筹资方式的优缺点,指出了企业应该根据各自的行业与企业规模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筹资方式,降低各种筹资方式的风险才是企业的发展之根本.  相似文献   

5.
黄焕辉 《商》2014,(20):97-99
市政债券作为刺激经济发展的有效工具,自09年正式发行以来将面临第一个还债高峰期。文章为了研究地方政府发行市政债券违约风险大小,通过分析市政债券的风险因素,建立KMV模型,计算债券发行时的违约距离,估计市政债券发行的合理规模。并以广东省东源县为例实证分析市政债券发行中的信用风险。  相似文献   

6.
《四川物价》2008,(9):16-17
阅读:据《广州日报》报道:证监会的最新统计数字显示,今年上半年,上市公司通过发债券融资的数额同比大涨6倍多,债券融资首次超过股票融资额.占总融资额的53%,而此前该比例仅在10%左右。根据该统计数据,今年上半年,IPO融资额为940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30%,发行超过1亿股的大盘股4家,筹资643-fL元,同比下降64%和49%。而企业债和公司债的发行规模及筹资规模都获得大幅提升,21家上市公司通过发债筹资745亿元.是去年的6.35倍。据记者统计,今年以来,已经发行了30只企业债和13只公司债,发行规模分别达到697.5亿元和232亿元。  相似文献   

7.
可转换债券现已成为我国资本市场不可或缺的投融资工具。从实践看,上市公司利用可转换债券融资仍存在发行风险、转换风险、以及经营环境、业绩、财务、操作、被接管和兼并等因素带来的融资风险,如果这些风险问题得不到较好解决,将严重阻碍证券市场的发展。企业应完善融资风险预警系统,有效规避可转换债券存在的融资风险。要根据自身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融资方式和有利的发行时机,解决好我国资本市场存在的股权融资比例过高、投资品种匮乏和金融创新困难等问题,促进中国资本市场的成熟、完善。  相似文献   

8.
中小企业正逐步成为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主力军,私募债券作为新兴的直接融资工具,开辟了中小企业的专属融资渠道,有助于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但由于企业内部规模、外部融资环境和金融服务不成熟等因素,中小企业私募债的发展面临着信用评级、违约风险和风险监控等层面的严峻考验。本文通过分析广东省中小企业私募债的发行现状,对其未来发展面临的主要风险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李丹 《商业会计》2012,(8):22-23
发行债券是企业比较常见的一种筹资方式。由于某些特殊原因,导致企业无法正常发行债券,而必须推迟发行,另外,新企业会计准则对企业发行债券的相关会计处理核算要求使用实际利率法,这些都加大了会计人员在实务工作中对实际利率法的掌握和运用难度。本文通过举例分析来说明实际利率法在推迟发行债券中的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10.
当前债券违约事件屡见不鲜且愈演愈烈,鉴于此,该文提出了基于机器学习的债券信用等级评估模型,以在交易所市场发行债券的主体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极端梯度提升(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预测出债券发行主体是否会违约以及违约的概率,再使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对高维数据进行降维,最后运用K-means算法将债券样本划分为9类。检验发现,该模型的评估结果能够真实地反映债券违约情况,对帮助投资者识别违约风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巨灾债券在巨灾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越来越多的保险公司、再保险公司及大型企业倾向于发行巨灾债券来转移、分散巨灾风险,巨灾债券的出现是巨灾风险证券化的结果,在各种保险连结票据及其衍生品中,巨灾债券的发行量和交易量最大。巨灾债券有多种分类方式,巨灾债券发行的市场结构通常由发行人、投资者和SPV组成,巨灾债券的发行过程可以分为六个阶段。运用巨灾债券转移、分散巨灾风险显然对我国保险公司、再保险公司及大型企业的风险管理具有明显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科技型中小企业对安徽省经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融资难问题一直在科技型中小企业中普遍存在着,私募债券的出现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渠道。但是,私募债券作为新生事物存在着各种风险。阐述了安徽省目前科技型企业和私募债券的发展现状,并对目前债券发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风险以及如何构建风险控制体系进行了研究,为安徽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在进行私募债券融资时进行风险防范提供了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袁显平  陈红霞 《商业研究》2006,(15):126-128
在国际学术界,用于解释可转换债券发行动机的研究成果有资产替代假说、评估风险假说,后门融资假说与阶段性融资假说。同国外比起来,我国在可转换债券发行动机方面的研究还较少,研究方法的角度还有待改善。全面深入地弄清可转换债券发行动机,无论对发行可转换债券企业,还是对鼓励和扶持可转换债券都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14.
我国与20世纪90年代出现可转换债券融资方式,至今已有20多年的时问,在这期间,可转换债券融资经历了尝试、试点、规范及发展阶段,并已经受到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其也曾迎来过发展的小高潮,但是从开始到现在发行可转换债券融资的上市公司也不至到1 00家,其成功发行的更是寥寥无几,上市公司为什么不采用可转换债券融资方式,又是什么原因导致发行可转换融资失败,本文就制约上市公司可转换债券融资方式的因素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我国企业资金紧缺仍是生产经营中最主要和最难解决的困难。企业筹资涉及到筹资的数量、方式等问题,一般要经历由内源到外源再到内源的交替变迁过程。外源融资可以大大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内源融资是外源融的保证。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优劣,主要应从融资效率、企业监管及风险防范加以考察,发行债券融资比发行股票融资之综合成本低。  相似文献   

16.
自1992年10月深圳宝安集团发行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家可转换债券(以下简称转券)以来,转券成了继股票和债券之后企业可供选择的又一灵活、有效的融资工具,特别是1997年《可转换债券管理暂行办法》出台以来,转券作为一种衍生金融工具在中国证券市场上得到了蓬勃的发展.转券融资最大的优点在于:较之普通债券融资它具有较低票息率,而较之股票融资它能起到渐进式股权融资作用,防止股本短时间内急剧扩张导致股价的大幅度下滑.因此,在某些情况下,转券有可能成为企业首选的融资方式.  相似文献   

17.
王峰 《商》2012,(19):36-36
在现代企业的发展中股票和债券的发行都占有重要的地位,股票和债券的发行是企业融资扩大资金来源的重要渠道。本文首先论述了股票与债券的异同,然后对我国企业的融资现状进行分析,最后提出针对不同的企业类型完善其融资办法的建议,找到合理的股票和债券发行的比例和具体结构。  相似文献   

18.
可转换债券是指上市公司和重点国有企业依照法定程序发行的在一定期限内按照约定的条件可以转换成股份的公司债券。可转换债券是一种混合性证券,兼有债权性证券和权益性证券的特征,是否行使转换权由可转换债券的持有者决定,但是发行可转换债券的企业可以采取诱导性措施诱导其转换。如何利用可转换债券筹资,对我国企业界还是一个新课题,对此本人谈点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19.
<正> 国务院证券委第六次会议正式提出,要在国内选择一些有条件的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进行可转换债券的试点发行。这一决定有利于企业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但是在试点过程中曾经出现操作不规范的问题。随着我国股份制改革的深入和证券融资的进一步国际化,国务院原则同意,从1994年开始允许一些试点企业,尤其是海外上市公司在境外通过发行可转换债券方式融资,以适应它们扩展海外业务的需要。首批试点企业有深圳南方玻璃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轮胎橡胶股份有限公司,两家公司分别于1994年11月和1995年3月被批准可在境外发行可转换债券。由此,可转换债券步入了我国证券市场的国际化行列。可转  相似文献   

20.
应付债券溢价或折价的摊销需要明确的几个问题财政部会计事务管理司舒惠好发行债券筹资是我国企业一种主要的筹资方式。因市场利率与债券票面利率常有不同,由此就产生了债券的溢价或折价发行以及后期摊销的问题,现行会计制度没有特别规定应付债券溢价或折价的摊销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