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建坤 《财会月刊》2007,(11):75-76
一、会计要素的计量 新会计准则对计量属性做出了重大调整,不再强调历史成本为基础计量属性,全面引入公允价值、现值等计量属性,其中主要在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非共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交易等方面采用了公允价值.  相似文献   

2.
一、会计要素的计量新会计准则对计量属性做出了重大调整,不再强调历史成本为基础计量属性,全面引入公允价值、现值等计量属性,其中主要在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非共同控制下的企业合  相似文献   

3.
一、公允价值模式下自用房地产与投资性房地产转换 根据新准则,投资性房地产既可采用成本模式计量,也可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而企业自用的房地产只能采用成本模式计量。当企业房地产性质发生转变时,由于计量属性的不同,会导致计量模式的转变。公允价值模式下,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自用房地产时,以转换当日公允价值作为自用房地产的账面价值,  相似文献   

4.
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规定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可以选择成本计量和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而采用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条件严格,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第一,投资性房地产所在地有活跃的房地产交易市场;第二,企业能够从房地产交易市场上取得同类或类似房地产的市场价格及其他相关信息,从而对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做出科学合理的估计。在新准则出台时,预测很多公司会倾向于用公允价值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但实际上使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司甚少。影响企业选择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具有成本模式和公允价值两种模式,采用两种不同的计量模式对企业投资性房地产进行会计处理,必然对企业财务状况等方面产生不同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2007年我国颁布实施的《新企业会计准则》允许企业在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中自由选择成本模式或者公允价值模式.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分析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模式选择对投资性房地产产生利润的影响程度,发现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对企业利润影响具有不确定性.企业在进行一项会计政策选择时还需结合自身经营情况、市场风险和其他会计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7.
文章研究上市公司投资性房地产计量模式的决定因素.在持有投资性房地产的上市公司中,有97%采用成本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动机主要有:披露成本较低,迎合监管层谨慎使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导向,基于业绩平稳的考虑.在房地产市场繁荣、价格持续上升的背景下,少部分公司为了增加融资数量,对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采用公允价值模式,也有部分公司管理层基于美化财务指标的目的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无论是从会计资讯功能还是契约功能来看,投资性房地产理论上更适合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有助于增加利润的信息含量,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能为资本市场提供价值相关度更高的信息.因此,提高信息披露水平、完善准则的建设、倡导更多公司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应当是监管层在投资性房地产项目未来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的房地产的发展背景下,大多数公司的投资选择都选择了投资性房地产。所谓投资性房地产就是为了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者同时兼有两者而持有的房地产。但是对于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有两种不同的计量方式,如何选择计量方式和其选择的计量方式对其持有企业所带来的影响成为企业选择的难题。虽然在我国大多数企业都采用成本模式计量,但是公允价值模式计量方式会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广泛运用。  相似文献   

9.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的规定,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可以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但是在我国上市公司中却只有少数公司采用这一计量模式。本文从成本收益视角对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模式选择进行了分析,发现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初始成本较高,可能会增加企业的所得税费用和现金流出,以及会引起企业盈余和股利的波动。这也是我国企业较少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一、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选择问题允许企业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等其他会计计量模式,这是我国对会计计量问题认识的深化和进步,对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就投资性房地产而言,其后续计量既可以采用成本模式,也可以采用公允价值模式。《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规定: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采  相似文献   

11.
2006年2月,财政部发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对投资性房地产的核算引入了新的计量模式——公允价值。从而使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可采用成本模式和公允价值模式。本文通过对比这两种模式在后续计量、转换、处置时的会计处理,论述了采用成本计量模式和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企业利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3号——投资性房地产》的规定,投资性房地产有成本和公允价值两种后续计量模式。笔者通过具体的案例.在简述两种计量模式会计处理的基础上,分析两种不同的计量模式对企业损益及企业所得税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第一,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属性的规定。新会计准则规定,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模式可以采用成本模式,当条件具备时,可以将成本模式转化为公允价值模式,但公允价值模式不能转化为成本模式。并且,同一企业只能采用一种模式核算。新准则这样规定,有两点令人质疑:  相似文献   

14.
我国企业对投资性房地产的核算有两种模式,成本和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如果条件满足则允许选择公允价值计量,否则只能选用成本模式计量。当满足公允价值计量的条件时,成本可以转换为公允价值模式计量,但这种转换只是单向的。本文就对投资性房地产的两种计量模式及相互转换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1.公允价值在投资性房地产准则中的运用与分析。《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一投资性房地产准则》中规定,在下列情况下:(1)有活跃的房地产交易市场,(2)同类或类似房地产的市场价格及其他相关信息能够从房地产市场上取得,可以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在某些情况下是可以取得的,但考虑到我国的房地产市场还不够成熟,交易信息的公开程度还不够高,新准则未完全采用公允价值模式,企业应于会计期末采用成本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如果有确凿证据表明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地取得,应采用公允价值模式。新准则考虑到可操作性等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部分资产不太适宜采用以历史成本作为计量模式,2006年颁布的新会计准则引入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这使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保持趋同性。公允价值会对企业披露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产生重大影响,尤其是房地产行业,投资性房地产应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会反映出投资性房地产的真实价值。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又使得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推到风口浪尖,如何良性发挥该计量模式在投资性房地产中的优越性是非常值得探讨的。本文分析了投资性房地产在运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及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7.
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模式有两种,即成本模式和公允价值模式,两种计量模式都存在一定的缺陷。本文分析了单一计量模式的缺陷,提出了同时具有成本模式和公允价值模式特征的混合计量模式,并给出了具体的会计处理,以提高投资性房地产会计信息质量。  相似文献   

18.
步瑞 《现代企业》2014,(7):70-71
新企业会计准则下,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方法可以采用成本模式与公允价值模式,在房地产市场比较成熟、能够满足采用公允价值模式条件的情况下,企业对投资性房地产计量方法可从成本模式变更为公允价值模式.该计量模式的转换属于会计政策的变更,此会计调整事项引起的纳税问题及其对财务报表的影响是会计政策变更业务处理中的难点,本文通过例解分析纳税问题及其对财务报表相关项目的调整.  相似文献   

19.
正长期以来,我国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采用成本模式。财政部于2006年发布企业会计准则,允许企业在满足一定条件下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但从现实情况看,大多数拥有投资性房地产的企业仍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一)影响企业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因素1.会计准则要求严格。2006年发布的会计准则规定,采用公允价值后续计量的企业应该同时满足两项要求:第一,投资性房地产所在地有活跃的房地产交  相似文献   

20.
吴江 《现代审计》2007,(4):64-65
企业财务会计核算中,经常涉及账面价值、公允价值和评估价值。特别是2006年2月15日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规定,“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计量的,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即《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规定企业可以采用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等会计计量属性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