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1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我国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电子票据应用逐渐兴起.然而,我国现行<票据法>没有明确电子票据及电子签名的法律地位,亦缺乏专门的电子票据法律制度及其配套规定,应借鉴国际经验,尽快完善我国电子票据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2.
李齐艳 《金卡工程》2009,13(10):124-124
票据在商事活动中运用地越来越多,我国<票据法>不仅从正面规定了取得票据权利的构成要件,也从反面规定了哪些情况下不能取得票据权利或者取得的票据权利不优于前手,这主要体现在<票据法>第10条至第12条,本文立足于这三条规定,并结合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规定,以期对我国<票据法>中关于票据权利取得之限制的规定提出一些立法上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票据与证券辨异朱箴元一些关于票据法的论著和辅导材料称票据为"有价证券",如《金融时报》连载的《<票据法>知识讲座》中就称"票据是出票人按照票据法的规定签发的……一种有价证券。"就严格的法律意义来说,票据(含汇票、本票和支票)与证券(含股票、债券和国库...  相似文献   

4.
郭晓宇 《金卡工程》2010,14(8):195-195
空白票据,又称未完成票据,是指出票人在出票时有意将出票人签名以外的其他绝对应记载的事项不作记载或者不作完全记载,而待持票人予以记载或者补充记载的票据。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信用卡、个人支票等信用工具的大力推广,原有的空白票据制度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票据实践的需要。1995年颁布的《票据法》中关于空白票据的规定是不完善的,仅规定了空白支票,没有规定空白汇票和空白本票。《票据法》第86条规定:支票上的金额可以由出票人授权补记,未补给记前的支票不得使用。第87条第1款:支票上未补记载收款人名称的,经出票人授权,可以补记。最高院于2000年2月24日出台了《关于审理票据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该规定以五个条文规定了空白票据未填补前的效力、空白票据补充权行使后、空白背书及空白票据丧失后的法律救济等四个方面的法律问题,这五个条文与我国现行《票据法》构成了我国目前的空白票据法律制度。我国《票据法》虽然规定了空白支票制度,但是对空白补充权的规定极其简单。同时关于空白票据的挂失止付也没有相关规定。本文通过具体案例分析,结合我国关于空白票据的理论以及相关法律规定,探讨完善我国空白票据制度需要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5.
从票据法一般原理和基础法理出发,分析我国票据法法律规范,剖析中国人民银行颁布的《票据管理办法》和《支付结算办法》中相关法律规范与《票据法》法律规范以及票据法法理的一致性,论证其"合法不合理"、"合理不合法"与"不合理不合法"这三种矛盾状态的具体表现和法律后果。具体涉及到其对票据出票人的签章的规定违背票据法法理,其对汇票的定义违背《票据法》,其对汇票使用的限制违背票据法法理,对本票的特殊规定符合《票据法》却违背票据法法理,对收款人空白支票的规定同时违背《票据法》和票据法理等方面。  相似文献   

6.
崔洁 《金卡工程》2009,13(11):184-184
票据法理论上认为利益返还请求权是票据法规定的持票人丧失票据权利后的救济性权利,是一种法定权利,对票据利益返还请求权的定性有助于票据实践,助长票据的流通。  相似文献   

7.
《票据法》是维护经济金融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一部重要法律。实施十多年来,《票据法》对于扩大票据使用,规范票据流通,促进经济金融发展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经济金融的快速发展和法律环境的日益完善,《票据法》在实施过程中也凸显出一些问题,不利于甚至制约了我国票据业务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分析了《票据法》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关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8.
实行结算工具票据化,是深化金融改革,现顺金融秩序,发展银行业务的重要方面。票据在市场经济中有序的使用,又需要法律的形式加以规范化,这就是票据法。有了票据法,现行的银行结算办法与票据法如何衔接。如何理解两者间的关系,银行、单位和个人在使用票据办理资金清算的过程中,怎样将银行结算办法与票据法的具体规定结合起来贯彻实施,是我们必须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9.
浅析票据行为的无因性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良 《金融会计》2006,(1):25-30
票据行为无因性原则是现代票据法的灵魂,是世界票据法的立法原则。但是我国的《票据法》、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的票据规章、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对此却各有不同的规定,这必然会引起理论和实务上的混乱。对此,我们应该坚持票据行为相对无因性的理念,明确票据行为无因性效力的范围,改变票据法的立法宗旨, 修改若干的条款以进一步体现票据行为的相对无因性。  相似文献   

10.
《中国金融》2006,(7):29-30
《票据法》实施10年多来,对促进我国票据市场的发展、丰富交易支付手段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票据法》对真实贸易背景与资金关系的严格要求以及对票据债务人行使抗辩权的条件规定不明确,实践中票据债务人不当行使票据抗辩权并引发票据纠纷的事例时有发生,造成现实中部分企业出于防范风险的目的不愿意接受背书转让的票据、银行也不愿开展票据贴现业务的情况,使票据在经济活动中的便捷性、流通性和安全性无从体现,致使一些经济主体对我国的票据法律制度,特别是票据的流通和信用产生怀疑,给票据市场发展带来极大的障碍。  相似文献   

11.
徐媛媛 《金卡工程》2008,12(8):19-20
票据提示是票据法中重要的基本制度之一,是票据法为了平衡当事人之间的利益而进行的立法设计,对票据法制度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澄清票据提示制度的一些基本问题,以便进一步完善和发展这一重要的票据法制度,引起人们对票据提示制度的广泛重视.  相似文献   

12.
自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下称<票据法>施行以来,对规范我国的票据行为,保障票据活动中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程度的加深,票据已成为最重要的支付结算工具之一.但在实际工作中,现行票据法在理顺票据关系、完善票据行为、丰富票据形式等方面也逐步显露出一些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3.
丁春 《金融会计》2008,(11):28-30
空白票据又称空白授权票据,英美法称之为未完成票据,是指出票人在签发票据时,有意识地将票据上法定应记载事项不记载完全、留待持票人以后补充的票据。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票据法均承认空白票据。空白票据在被授权人补充完整之前,是未生效的、效力待定的票据,而非不完全票据或无效票据。我国《票据法》、《支付结算办法》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票据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对空白票据的有关规定共同构成了我国空白票据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票据伪造中后手的法律责任承担的相关规定进行粗浅的探讨,通过对两大票据法系相关规定的比较分析,提出了完善我国票据法相关规定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我国《票据法》关于票据代理专设第5条予以明确规定,在第1款中规定了票据行为的代理方式,莓2款中明确了无权代理、越权代理及其行为人所应负的票据法律责任,在第7条第2款中又从侧面对票据代理进行了规定。但总的来讲,我国票据法并未就票据代理予以全面的规范,从而导致了票据代理实践在一定范围、程度上无法可依局面的存在。  相似文献   

16.
王林 《金融纵横》2008,(8):54-56
1995年的《票据法》作为重要的商事法律制度,对保障票据正常使用和流通发挥着主导作用,并与随后实施的《票据管理实施办法》、《支付结算办法》共同构成了我国票据法律法规体系。但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信用体系的不断完善,《票据法》已不能满足金融生活中日益增长的支付和信用需求,迫切需要对其进行修改和完善。本文在对我国票据市场的现状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票据法》确立融资性票据合法地位的可行性,并依此提出了发展融资性票据业务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之所以在票据法理论研究和实践中存在不同的认识和分歧,笔者认为是立法中票据伪造的概念、范围含糊、不明确所致.在我国,立法中对票据伪造的规定,主要体现在票据法和刑法中.本文主要从票据伪造概念、性质、界定及相关票据法和刑法中涉及票据伪造的主观因素和影响入手,对票据伪造本身进行辨析,并且解答相关问题,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票据法立法完善提出一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票据质押贷款现在已经成为银行信贷业务中一个常见的担保方式。在具体操作中,对于票据质押的设定、转让、行使以及不得转让的票据能否质押等都是常见的问题。对于票据的质押和转让虽有一些原则性的法律 法规,但这些规定的效力随着最高法院关于审理票据纠纷的司法解释的出台而多有歧义,银行无所适从。此外,由于法律对于权利质押的规定缺乏操作性,加之担保法和票据法相关的规定存在一定的冲突,使得实际操作中难以判断正确的行为方式。本文将从票据质押行为的法律性质入手,结合票据法的基本理论,对上述问题进行较为深入的探讨,以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9.
王刚 《金融会计》2006,(7):38-39
我国《票据法》第4条规定:“票据出票人制作票据,应当按照法定条件在票据上签章,并按照所记载的事项承担票据责任。持票人行使票据权利,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在票据上签章,并出示票据。其他票据债务人在票据上签章的,按照票据所记载的事项承担票据责任。”由此可见,签章作为票据内容的元素之一,是票据权利义务关系产生的基石,是票据行为的重要形式要件,对票据至为重要。关于签章的形式要件,各国票据法都作了明确的规定。  相似文献   

20.
廖军  解春 《金融论坛》2001,6(9):31-35
票据质押贷款现在已经成为银行信贷业务中一个常见的担保方式.在具体操作中,对于票据质押的设定、转让、行使以及不得转让的票据能否质押等都是常见的问题.对于票据的质押和转让虽有一些原则性的法律法规,但这些规定的效力随着最高法院关于审理票据纠纷的司法解释的出台而多有歧义,银行无所适从.此外,由于法律对于权利质押的规定缺乏操作性,加之担保法和票据法相关的规定存在一定的中突,使得实际操作中难以判断正确的行为方式.本文将从票据质押行为的法律性质入手,结合票据法的基本理论,对上述问题进行较为深入的探讨,以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