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9 毫秒
1.
周强 《轴承工业》2004,(6):8-10
在洛轴集团公司有这样一名工人,他只有高中文化程度,但却已经是全公司一线工人中拥有申报一项国家发明专利、三项实用新型专利的唯一人。他就是洛轴集团公司大型轴承事业部内径磨工、省级劳模——杨明。  相似文献   

2.
李晏家,鞍钢一名普通维修工人.他立足岗位,开展技术创新,20多年来共取得54项技术革新成果,其中两项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专利,为企业创造效益2800多万元,成为工人技术专家。现年47岁的李晏家,从26年前穿上工装那天起就立志“做个好工人”。尽管他工作热情很高,但由于其文化基础薄弱,“既不懂工艺,也不懂制图”,面对那庞大的机器设备,一身的力气竞  相似文献   

3.
有人曾这样概括20世纪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国工人:五六十年代的工人一脸的光荣、自豪,被称为主人翁、老大哥,社会地位高;七八十年代的工人一脸茫然、困惑,面对“下海”经商热与“第二职业”热,不知何去何从;九十年代的工人一脸无奈、失落,遭遇下岗、待岗和再就业的艰难。这种说法虽不十分准确,却是每个历史时期企业工人中某种心态的真实写照。对此说  相似文献   

4.
什么样的工人是现代工人?我认为一名现代工人不但应该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和相应的理论知识,还应该有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具备较强的自我激励能力、会主动学习、勇于创新,而且要忠于自己的工作岗位。  相似文献   

5.
见到张亨波时,他正坐在计算机旁查看资料,温文儒雅的言谈举止让人感觉他更像是一位学者.谈起他的经历,张亨波颇为感慨,"我的父亲是一名工人,是当时单位的劳动模范,所以受父辈的影响,我很崇拜工人,也立志要当一名好工人."  相似文献   

6.
本期“班长博客”探讨的是不爱当工人的话题,读过后可能觉得有些沉重,不过相信这些都是暂时的。好的技术工人、高级蓝领在哪都缺,技术工人找工作比本科、研究生都容易,有的收入比博士生还多,关键是看我们怎样看我们自己……  相似文献   

7.
今年“五一”节期间,看到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一场技术工人精彩的技术表演。其中印象最深的是,一名驾驶铲车的工人在面对移动的花墙时,凭着熟练高超的技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分毫不差地顺利通过三道花墙。他沉着冷静、反应迅速、技艺精湛,  相似文献   

8.
2008年,他赢得了秦皇岛市“金牌工人”的殊荣; 2006年,他被华北电力技术院聘为生产技术一级技术专家;  相似文献   

9.
领导心中有工人工人一心为生产郝炳南河北电力设备厂铆焊车间是该厂的一个主要生产车间,有6个生产班组,79名职工。担负着全厂主导产品胶球清洗装置、制氢装置、电厂备件的制做及其它铆、焊、锻件的生产任务。这个车间的工人整天和钢板、大锤、焊把打交道,条件艰苦,...  相似文献   

10.
最近新华社报道了一个新闻,说根据对上海4000户的入户调查,结果仅有1%的人愿意做工人,这事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反响.  相似文献   

11.
运行梦──记太原第二热电厂工人韩铭闫宁他是一名普通的电厂运行工人,除了岁月留下的一头白发和满脸皱纹,没有任何令人羡慕的地方。然而,他用自己的全部心血谱写出山西电力工业的一项新纪录──从事运行工作40年。40年不仅在山西电力史上是空前的,而且在全国电力...  相似文献   

12.
许振超是青岛港务局门吊司机,原来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工人。可是,就在这平凡的岗位上,他凭着勤奋好学、勇于创新的意志品质,扎根基层,二十多年如一日,刻苦钻研科学技术,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终于使自己从一个门车司机逐步锻炼成长为港口吊桥技术能手和闻名全国的工人技术专家。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称号。他的先进事迹,充分展示了当代产业工人的崭新形象,集中体现了新时期中国产业工人坚持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他用自己热爱岗位,无私奉献,大胆创新的实际行动。贯彻落实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可以说,许振超是新时期产业工人的楷模,振超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3.
张书克 《IT经理世界》2010,(10):115-115
从伦理学的角度看,这三个外国工人的道德水准和宗教情感,远远高于所谓的"礼仪之邦"。在胡适一生当中,有三个工人给他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第一个是他留学美国时期康奈尔大学的一个管楼工人,用中国的说法就是学校的工友。1912年,在康大所在地绮色佳城举行的一次政治集会上,胡适看到许多康大教授都参加了这次集会。  相似文献   

14.
在体育界,屡屡破纪录夺金牌的运动员被称之为金牌运动员。乌龙泉矿精通技术、不断创造新记录、一年干出二年活的王英被称之为“金牌工人”。————题——记一个普通的高中毕业生,却成了闻名两级公司的车工能手;一个普通的工人,却多次被授予“武钢劳模”、“武汉市劳模”、“武钢三八红旗手”、“武钢优秀党员”、“武钢老劳模新贡献标兵”、武钢乌龙泉矿车工“技术状元”等荣誉称号,今年还被评为省劳模;一个普通的工区长,却主持建立了加工工区的质量管理体系,带领工友内抓管理,外拓市场,创造了一年完成利润15万余元,加工备件创收65.8万余元的历史记录。她,就是新时期武钢矿山工人的优秀代表,人称“金牌工人”的王英。“当工人就要干一行,爱一行”“当工人就得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你干着这一行却不爱这一行,那不算是一个好工人”。王英当工人时就是这样要求自己的。她1986年参加工作来到机动车间当上了一名车工。在车工的岗位上一干就是18年,这使她落下了腰椎、颈椎劳损的毛病。每天下班回家,人就像散了架一样,浑身疼痛,与她一起参加工作的八名姐妹先后相继离开了车工岗位,只有她,仍无怨无悔地坚守在车工的岗位上。日常工作中,她十几年如一日,坚持做到...  相似文献   

15.
过去,人们认为人才就是科学家、工程师、艺术家、管理者……人才这个概念与我们普通工人不沾边。事实上,有技术的工人一样是人才。我们常说"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只记得科学,而忽略了实现这些科学的技术。其实,技术的"含金量"一点也不比  相似文献   

16.
打造创新文化,是企业蓬勃发展的强大推动力量。如何激发公司包括3000多名工人技师在内的广大操作技能人才的自主创新活力,为他们搭建施展才华的平台,武钢工会进行了积极而卓有成效的探索与实践。2005年5月,武钢工人科技园挂牌成立。2007年7月,武钢总经理邓崎琳为武钢工人科技园新园址揭牌。几年来,全国首家工人科技园——武钢  相似文献   

17.
于永来不爱唱歇,但却很爱听《咱们工人有力量》这首歌。每当他置身于工友中间,面对那一条条改造过的生产线,一台台改进了的设备。想到了原来那么落后,现在却能与国际水平看齐,他的耳畔仿佛就响起了“咱们工人有力更,改造世界变了样”那亮的歌声。歌中的唱词正是地人生的光辉写照。于永来是共和国的同龄人,19多入第一汽车制造厂铸造分厂当了8年清理工,后来组织上保送他上大学深造,毕业后又回到铸造厂。在过去的20多年中,他和他的工友们,大搞技术革新,推行精益生产方式,向落后的生产力开战,使国家“一五”期间建成的工装设具陈…  相似文献   

18.
这里的工人很“吃香”樊晓晋在社会上盛行重奖各类“明星”之时,山西神头第一发电厂却格外关注生产一线的工人。他们采取贡献与待遇同步的激励机制,收入向一线工人倾斜,视生产一线的工人为“明星”,使其每月人均收入比过去高出100元,比机关后勤人员人均高出150...  相似文献   

19.
李鹏总理在会见首届中国青年奥林匹克技能竞赛百名获奖选手和青年企业家时指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包括尊重技术精湛的劳动者。技术精湛的劳动者也是人才”。技术精湛的工人是国家四化建设的中坚力量和重要人才,但是有些企业的领导只重视引进、培养、关心科技工程人才,把“人才”看作是学历、文凭的代名词,而对有丰富生产经验的能工巧匠,有技术绝招的工人却重视不够,忽视了对技术工人的培养、关心和爱护。有些领导对他们的社会地位和困难不闻不问,更谈不上调动其积极性,发挥其作用。笔者对福建省一个有名望的机械大企业调查了解…  相似文献   

20.
分布在大连橡塑机公司各个岗位的35名被聘用的工人技师,已经成为生产上的技术骨干,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他们攻克技术难题,超额完成生产任务,主动把绝技传下来,受到公司的爱戴。 公司共有拥有工人技师资格证书的员工64人。经过考核考评,首批有35人被聘用在所从事专业的岗位。公司规定,对聘用的工人技师,每人每月享有100元技师津贴。对聘用的工人技师每一年进行考核考评一次,实行择优聘用制。并根据市里技师考评的安排,适时组织员工进行培训参加考评。首批被聘用的工人技师立足岗位,积极发挥技师作用,成为“技工”中的亮点,铸造车间造型班造型工丛怀忠在生产中,以技师的标准严格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