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玉英 《商业时代》2005,(30):55-56
开放经济使外部均衡在我国货币政策目标中的地位显著提高。在货币政策运行中,开放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受到制约、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增强、有效货币政策工具的缺位以及货币政策的作用机制发生变化。为了适应开放经济带来的经济环境和经济运行机制的变化,货币政策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形势发生了较大的波动,央行不断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国家平稳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保证。从被使用的频率看,法定存款准备金已成为我国常用的货币政策工具。但是,从法定存款准备金运用的国际经验看,由于该工具存在诸多缺陷,目前已逐渐淡出历史舞台。在我国,由于国情具有特殊性,国内经济形势变化迅速,法定存款准备金作为货币政策工具的不足也显得尤为明显。本文将探讨法定存款准备金作为货币政策工具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意见。  相似文献   

3.
金融的发展提高了资本市场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金融资产价格波动影响了货币政策的运行环境和机制,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宏观经济的各种影响机制、途径也发生了变化。货币政策如何应对这一变化,如何调整以适应新经济运转态势的需要,就成为摆在政策界和理论界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理清这一问题,有助于我们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处理货币政策与资产价格的关系,合理运用黄金作为避险理财工具。  相似文献   

4.
俞佳颖 《商场现代化》2010,(23):195-195
2010年5月10日我国今年第三次调整法定准备金率。法定准备金率在我国是一个常用的货币政策工具,使用频繁,调整幅度也大。本文通过对比分析西方国家弱化使用法定准备制度的现状和原因,进而分析我国长期依赖存款准备制度的原因,认为我国目前依赖存款准备制度是由现阶段经济形势和金融市场的不成熟所决定的,在其他替代工具发挥作用、金融市场具备一定成熟性前,我国当前必然还是主要依靠存款准备制度来调控经济。  相似文献   

5.
《中国经贸导刊》2005,(10):15-16
利率调整是发达市场经济体货币政策中最经常使用、也最有效的政策工具之一。2001年10月以来,美联储连续13次降息,联邦基金利率最低降到1%,创下45年来的最低点。2004年上半年,主要指标显示美国经济开始进入稳定复苏阶段,为了抑制未来通货膨胀上升趋势,保证美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2004年6月30日开始美联储连续3次小幅提高基准利率,标志美国开始进入新一轮升息周期。  相似文献   

6.
现阶段我国经济处于转型时期,转型过程中要注重货币政策间接工具的运用。本文分析了制约我国货币政策工具发挥作用的因素,提出完善货币政策工具的思路在于实施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有效运用再贴现政策,公开市场操作应成为主要的货币政策调控工具。  相似文献   

7.
郭延武  吕志峰  吴晶晶 《商》2013,(14):172-173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金融危机导致世界经济发生衰退,严重影响到我国经济发展。另一方面2008年以来我国国内经济转折下行,通胀问题、人民币升值、产业结构调整等问题,对中国经济发展提出了挑战。作为实施货币政策调节经济的职能机构,我国央行根据不同的经济金融状况选择适当的货币政策工具,实现货币政策目标,保障我国经济平稳运行。本文立足于从2008年到至今的中国经济形势发展,来分析我国央行使用的货币政策工具组合的变化和效率。  相似文献   

8.
《光彩》2000,(7)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吴晓灵日前说,面对国际国内的形势发展,中国将继续保持稳健的货币政策目标,既要防止通货膨胀,又要防止通货紧缩,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吴晓灵在日前召开的中国金融业改革国际高级研讨会上说,中国货币政策改革的主要方向是:进一步完善以间接调控为主的货币政策工具体系,更多发挥公开市场操作、再贴现及利率调节的作用,保证货币政策目标的顺利实现;正确处理化解金融风险与保持货币稳定、防范金融风险与支持经济增长的关系,适时调整货币政策的力度,提高货币政策的预见性;探索建立以中央银行…  相似文献   

9.
保持币值稳定,促进经济增长一直是我国中央银行重要的货币政策目标。中央银行在操控货币政策工具实现政策目标时存在"路径依赖"现象,即偏重使用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目前,在国内外经济形势日趋复杂的背景下,中央银行要实现"控物价"、"促增长"的双重政策目标,就必须跳出过分依赖准备金率调整的窠臼及传统投融资体制的约束,进一步增强价格型工具的作用,组合使用货币、财政、投资、产业、就业政策,进一步提高货币政策的透明度。  相似文献   

10.
张永安 《消费导刊》2012,(9):105-107
货币政策目标是通过对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来实现的。货币政策工具分多种样式,其各有特点和造用条件。各国中央银行采取何种货币政策工具,主要取决于一国的经济金融环境等客观条件,以及特定的货币政策目标。  相似文献   

11.
《商》2015,(20)
<正>谈到本次利率调整的原因和力度时,央行研究局局长陆磊表示,一是发挥逆周期宏观调控工具的作用。二是发挥货币政策的预调与微调职能。利率政策作为传统货币政策工具,其运用意味着政策空间依然存在,通过降低融资成本以改善实体经济部门财务状况的政策效果显然可以预期,而当前所谓"中国版QE"的说法是建立在传统货币政策工具失灵、缺乏操作空间的基础上,与近期中国货币政策量价工具组合的综合运用具有较大余地不符。  相似文献   

12.
为应对疫情带来的金融市场动荡及对经济带来的压力,美联储自2020年3月15日开始陆续出台多项货币政策。进入6月,美联储货币政策由大幅宽松趋于缓和,同时不断调整货币政策工具,保障实体经济和金融市场的资金供应。目前看,虽然5月美国经济数据环比有所好转,但整体仍面临较大压力,可见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的带动效果有限。在全球宽信用的货币政策走势下,我国更应坚守“以我为主”的货币政策,不断加强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  相似文献   

13.
2020年新冠疫情对全球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冲击,为挽救经济于衰退之中,各国政府不得不启用创新的货币政策工具。我国创新型货币政策启用至今已近十年,其是否达到稳定市场、定向调控、改善经济结构、重点扶持薄弱产业的效果,还待检验。基于2013-2021年我国719家中小板企业财务数据,采用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了创新型货币政策对企业信贷水平的影响及不同创新型货币政策工具的调控差异,进一步检验创新型货币政策的银行信贷渠道是否因中小企业的性质不同而存在异质性。研究发现:央行实施创新型货币政策提高了中小企业在商业银行的信贷水平;不同类型的创新型货币政策工具调控侧重点存在差异,常备借贷便利的总量调控效果明显,中期借贷便利的结构优化功能更加显著;创新型货币政策对不同股权性质和履行社会责任情况的中小企业银行信贷水平影响均存在显著异质性。  相似文献   

14.
《华商》2014,(19):42-42
近期,中央银行暂停28天正回购,开启14天正回购,降低正回购利率,并对五大国有银行实施5000亿SLF操作。这一系列举措表明,中国货币当局开始进入一个转变调控方式的新时期。最近的货币政策举措体现出以下两个特点。其一,更多动用价格型工具而非数量型工具。在经济新常态下,货币政策的敏感适应能力成为经济界的一个重要关注点。  相似文献   

15.
公开市场操作可行性分析与市场业务实施构想吴方伟,房汉廷一、引人公开市场业务的必要性与可行性1.1经济市场化迫切要求货币政策工具间接化。众所周知,实施货币政策的工具基本有两种,一是依靠直接工具,二是依靠间接工具。在使用直接工具的情况下,中央银行通过控制...  相似文献   

16.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我国土地问题越来越严重,土地为有限资源,目前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而仅仅从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出发来达到宏观调控目的,效果似乎越来越弱。为防止国民经济的大起大落,保障国民经济安全运行,完善金融体系,土地政策作为一种宏观调控工具被提到日程,从理论上讲,土地政策更有利于解决我国结构性问题。通过运用土地利用的总体调控以及规划土地年度的供应量,从本质上说,它更能够直接影响产业结构,它直接通过产业的调整影响到宏观经济情况,可以弥补货币政策的不足。  相似文献   

17.
对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调整是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之一,中央银行通过对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调控社会货币供应量,达到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的目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既有作用大、见效快、强烈的宣告效应等优点,又有容易引起经济震动,不宜经常调整等缺点,应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谨慎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使其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到更有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王叙果 《财贸研究》2000,11(3):50-53
<正> 为了治理通货紧缩,刺激需求带动经济增长,我国中央银行自1996年以来采取了一系列货币政策工具,但这些政策工具的运用效果如何,影响其效果的因素又怎样?怎样才能使我国的货币政策工具发挥其最大的效率,以实现国家的宏观经济目标呢? 一、货币政策工具及效力分析 1.利率政策 利率政策工具是我国央行较常用的政策工具。自1996年以来,央行已连续七次下调了利率,至此,存款利率平均下调4.73个百分点,达到198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贷款利率平均累计  相似文献   

19.
货币政策变动将不可避免地对股市造成冲击。本文作者利用广义自回归条件异方差(GARCH)模型,运用事件研究方法研究利率、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对股票市场的短期影响;通过建立宏观经济变量、货币供应量与股票指数的向量误差修正模型,运用脉冲反应分析、方差分解等分析工具,度量货币政策变动对股票市场的长期影响。通过实证分析,文章认为:我国货币政策实施对股票市场的影响与调控方式即不同货币政策工具的应用有很大关系,市场对货币政策的预期亦很重要。我国货币政策实施过程中很少关注股票市场,有些政策措施本是针对某一行业或是对某一经济领域的,却在无意中对我国脆弱的股票市场造成极大的伤害。因此。货币政策变动要关注股票市场发展。  相似文献   

20.
高善文 《新财富》2010,(11):28-29
实体经济持续表现强劲,通胀高企,在2010年9月宏观经济数据公布前夕,加息如约而至。从大行对9月宏观经济数据和货币政策的解读看,央行近三年以来酋次加息这一收紧货币政策信号,似乎并未改变大行对中国经济的谨慎乐观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