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建国以来我国推行的是一种两部门二元农村金融发展战略:在农村正式金融部门推行国家主导的供给先行战略,同时在民间金融部门推行面向需求的需求跟进战略.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伴随着国家主导整体金融市场,民间金融受到政府的严重约束.其后果是,农村正式金融发展滞后,面向需求不足,官僚化严重,同时农村非正式金融的发展备受打击和阻碍.即便如此.我国民间金融对农户融资的贡献也大于正式金融.为此,需大力推进农村民间金融的改革,在农村正式金融体制改革总体框架的基础上,确立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两部门一元金融发展战略,即需求跟进战略.  相似文献   

2.
白世贞  黎双 《物流技术》2013,32(2):234-237
由于供应链在我国的发展较晚,且不够完善,商业银行在供应链与金融结合的管理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从供应链金融出发,分析了供应链金融模式的演化和参与主体的不同地位与作用,以商业银行为视角,对供应链金融的应收账款融资模式、存货质押融资模式及预付账款融资模式等三种运作模式做了详尽的阐述,分析总结了三种运作模式的参与主体、运作机理、运作条件等方面的不同之处,并提出了供应链金融发展的相关策略,为商业银行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合会具有乡土中国特色,其产生及运作机理源于人们之间的信任和信誉,合会类型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如今在金融资本市场相对自由开放的环境下,合会除了自身天然具备的信任机理属性,我们还可以通过国家法律法规及相关团体的自律管理具体化,使得其依旧发挥民间金融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林娜  林卓 《中外企业家》2012,(9):122-124
民间金融是对正式金融的有效补充,对一个国家的金融供给有着重要的影响。我国正处于金融改革的路口,加强民间金融法律监管是引导民间金融阳光化的首要步骤。我国民间金融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相应的监管法律却处于真空状态。鉴于此,在分析部分国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民间金融法制化模式的基础上,从中借鉴成功的经验,并结合我国国情,提出我国民间金融法律监管体制制定的方向,以期为全国金融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困境及制度突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困境制约着其生存与发展,而民间金融合法化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制度突破。从经验层面分析,民间金融具有优化资金配置、减轻商业银行资金供给压力、分散银行信贷风险等优势。理论上,民间金融的存在可视为金融市场的一种"金融分工"。为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对民间金融进行制度性突破,使其合法化为金融市场的天然组成部分,应该是一种可考虑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6.
民间非正规金融作为正规金融的重要补充,对中小企业融资具有重要的金融支持功能。信贷配给是民间非正规金融的内生基础,民间非正规金融将历经由内生金融向外生金融的演变过程,最终实现从需求主导型的市场引致性内生金融制度到供应主导型的政府强制性外生金融制度的转变。以此为依据,规范我国民间非正规金融发展的创新路径是:规范民间非正规金融的资金募集机制和资金运作机制;建立民间非正规金融的风险控制机制和业务监管机制。  相似文献   

7.
民间金融为没有取得国家正式金融业务许可,也不受国家金融法规监管的处于地下经营状态的金融组织。民间金融具有资源配置优化、成本低、灵活简便等特点,民间金融风险的防范亦存在借贷利率标准非市场化等缺陷,因此对民间金融风险防范的改革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8.
《企业经济》2017,(11):180-186
我国充足的民间资本供给未能有效满足科技型中小企业强烈的融资需求,资金流入渠道不畅是其主要原因。本文以疏通融资渠道为目的,融入互联网金融,构建了民间资本流入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复合联保融资模式;从信息对称、信用保障、风险控制和社会监督与惩罚等方面进一步分析了该模式的运作机制。认为该模式能够有效提升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资信水平,增强民间投资者投资意愿并完善信用担保体系;融入互联网金融可以减少多方主体间的信息失衡,激活民间资金的流动性,缓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约束。最后,针对复合联保融资模式在实践中的顺利推进和运行,提出了可操作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物流金融业信任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滕顺祥  彭志忠 《物流技术》2009,28(8):26-27,50
阐述了物流金融是由一系列委托代理关系组成,其成功的运作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物流金融各方之间信任机制的建立和保持.指出了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是建立物流金融信任机制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0.
制度是人们的博弈规则,其创设的目的是降低交易成本。制度从广义上说包括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非式制度是正式制度的来源之一,除非正式制度严重损害正式制度所保护的利益外,一般是正式制度的有益补充;当非正式制度损害社会经济发展时,国家权利就会干涉并促使其制度变迁。民间借贷是因正规金融制度不能满足社会经济需要而产生的一种相对于官方的正式金融组织而处于金融管理部门监管之外的非正式金融制度创新,在我国经济转轨时期,推动了非国有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随着其参与人数、规模和范围的不断扩大,使得其血缘、地缘关系信用基础不断被突破,对正常金融和社会秩序造成了严重冲击。因此,为了引导和规制度我国民间借贷风险,就应当从制度兴起到风险即借贷危机产生的演化根源进行分析,为政策和制度的创新和完善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追踪调查中国家庭2012年的9032个农户数据,在控制农户家庭特征和村庄变量基础上,使用OLS进行基础分析后,主要采用Tobit模型对金融意识、风险偏好及社会信用与农户借贷行为进行分析后,可以得出主要结论:第一,金融意识越强、风险偏好越高和社会信任程度越高,农户的正规借款和民间借款金额越高。第二,金融意识越强、风险偏好越高,农户的民间借出款更多,但是社会信任对农户民间借出款的影响并不显著。第三,农业人口数量越多、家庭规模越大,农户的正规借款和民间借款金额越高,家庭经济状况越好,农户的正规借款额和民间借出款越多,户主年龄和民间借款金额存在倒"U"型关系。  相似文献   

12.
正民间金融是对传统金融体制的一种有效补充。我国民间金融发展速度很快,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探讨如何规范民间金融秩序、优化发展环境,成为撬动民间资本以完善我国的金融体系、促进社会经济健康稳定发展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民间金融发展现状1.规模迅速增长。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民间金融的规模迅速扩张。2011年,中金公司的报告认为,我国民间借贷余额  相似文献   

13.
银行从事物流金融运作模式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周荛阳  邓金娥 《物流科技》2006,29(7):120-122
物流金融是一个新的概念,也是国内银行新的赢利增长点。本文从银行的角度介绍了几种银行从事物流金融的运作模式,以期时银行从事物流金融提供一些参与意见。  相似文献   

14.
这些年以来,国内的学术界对物流金融的运作模式做了大量的研究。但是无论何种模式,其运作上都存在一些问题。随着国内的物流金融迅猛发展,已经成为了物流企业和金融行业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就是对当今物流金融的运作进行系统的梳理,对现今物流金融的运作过程进行研究分析,对存  相似文献   

15.
《企业技术开发》2015,(34):16-18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P2P网络借贷作为一种新型的互联网金融模式在近几年迅速发展,在金融产品和服务方面弥补了传统金融业的缺陷。同时,也是一种新型的民间借贷方式,它的存在和发展使得民间借贷方式更加阳光化和多元化,社会闲散资金的配置更加合理,拓宽了民间资金的投资渠道,缓解了我国中小微企业和个人的融资难困局,繁荣了我国民间借贷信用市场。但由于缺乏法律法规的规制和有效的监管,P2P网络借贷出现了诸如提现难、跑路、倒闭等危害社会金融稳定运行的风险。  相似文献   

16.
在制度信任条件下,供应链金融系统中存在资金短缺的供应商可以通过卖方电子订单融资。通过加入第三方平台来引入制度信任,提出一个由供应商、制造商、银行组成的供应链金融系统,从博弈论的视角出发,针对是否考虑制度信任对系统三方的最大收益进行博弈分析。研究发现,制度信任的加入提高了参与主体的守约收益,在罚款系数和数字身份证价格满足条件的情况下,博弈达到均衡时,考虑制度信任能有效促进供应链金融参与主体间的相互信任,推动各参与主体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且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角度出发,各参与主体都会主动选择考虑制度信任的供应链卖方电子订单融资模式。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分析了中小企业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的主要运行模式(三种运行模式):预付账款融资模式、应收账款融资模式、动产质押模式。本文结合国内学者在供应链金融服务领域的研究成果,进一步研究中小企业供应链金融的运作模式、存在风险以及相关的预防策略。期待此文中的理论内容,能为供应链金融的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网络金融,又称电子金融(e-finance),就是网络技术与金融的相互结合。从狭义上理解,网络金融是以金融服务提供者的主机为基础,以因特网或者通信网络为媒介,通过内嵌金融数据和业务流程的软件平台,以用户终端为操作界面的新型金融运作模式;从广义上理解,网络金融的概念还包括与其运作模式相配套的网络金融机构,网络金融市场以及相关的监管等外  相似文献   

19.
物流金融可以帮助中小企业突破“融资难”的困境。文中从物流金融的概念出发,分析了物流金融运作的模式,指出了物流金融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瓶颈,最后提出了第三方物流企业参与物流金融业务风险的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20.
供应链金融是银行将核心企业和上下游企业联系在一起提供灵活运用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一种融资模式。文章从供应链金融的视角研究供应链成员企业的融资决策,将双重Stackelberg博弈应用于供应链金融的三种融资模式之一的应收账款质押融资,通过博弈模型的建立分析供应链金融中各个参与主体的期望收益,考察融资运作的影响因素,给出了参与主体选择策略的条件,为成员企业融资决策提供依据,维持供应链整体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