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也许世界上没有哪个央行比欧洲央行处境更加艰难。在纷纷扰扰争论不休的欧元区,调整货币政策需要不小的勇气。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继2012年发出“不惜一切代价拯救欧元”的言论后,如今再度出手,以降低政策利率来缓解欧元区面临的通缩风险。这也让欧洲央行成为首个执行负名义利率的主要央行。  相似文献   

2.
高通胀下的政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建光 《银行家》2011,(2):43-44
货币政策面临长期紧缩压力当通胀已成为长期存在的压力时,政府防通胀任务也将变得更加艰巨,需要灵活运用多种政策手段。2010年12月,中央就2011年经济工作召开会议指出,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增强宏观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这意味着金融危机后实施的"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将正式转向"稳健"。此次政策  相似文献   

3.
毛长青 《证券导刊》2014,(12):18-20
我们认为货币政策导向已经在去年下半年开始实现转向,将对市场方向产生以下影响:短中期来看,在宏观流动性收紧的过程中,货币政策的转向将造成实际利率上行,同时负面影响股市的估值与盈利增速;长期来看,在基础货币增速基本稳定后,货币政策导向的转变有利于改变投资者对于中国经济长期预期,降低长期风险溢价,利好股市。  相似文献   

4.
国际金融     
《中国金融家》2013,(8):13-13
7月4日,欧洲央行召开月度例行货币政策会议,决定维持欧元区主导利率,即主要再融资利率0.5%的历史低位不变。同时维持存款利率在0.0%不变,维持贷款利率在1.00%不变。至此,欧洲央行已连续2个月保持货币政策不变。  相似文献   

5.
孙建耘 《金融博览》2004,(10):44-44
在9月2日召开货币政策例会前,市场对欧洲央行提前加息的预期有所加强。这一方面是因为欧元区经济在稳步增长。第二季度比第一季度增长05%,比上年同期增长2%。IMF近来也将欧元区经济增长预期由17%调高至2%。另一方面是因为国际市场原油名义价格已经达到近20年来的最高水平,欧洲央行维持欧元区物价稳定的压力增大。今年以来,欧元区通货膨胀率已连续5个月高于央行目标值。但最终,一向以抑制通胀为首要政策目标的欧洲央行,在此次例会上选择继续维持2%的利率水平不变。不过,这也在市场的预料之中。首先,这是因为欧元区经济虽持续复苏,但主要靠…  相似文献   

6.
我国30多年经济高速增长积累的矛盾和风险逐步凸显,经济明显出现了不同于以往的特征,货币政策操作开始由数量型工具转向价格型工具,定向微调控、区域刺激或将成为货币政策实施的常态.在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利率传导机制逐渐受到我国学术界和决策部门的高度关注,在这样的背景下,分析利率传导的机制与效应,完善适合我国的利率传导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林采宜 《新金融》2017,(3):9-11
全球经济2017年将进入一个历史拐点期:美国自2016年底开启加息周期后预示着全球宽松货币政策将出现拐点,英国和意大利的脱欧直接影响欧元区的稳定,美欧等发达国家逆一体化的政策取向将导致消费国、制造国原先紧密的国际分工发生微妙变化,不同国家货币政策的分化以及全球政治经济的动荡不安将加剧资本流向发达国家和转向避险资产。2010年以来,除印度以外,中国、俄罗斯、巴西、南非等金砖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基本都处于下降通道中。对于2017年的中国经济而言,信用债违约和资本外流压力将是中国面临的主要风险。  相似文献   

8.
央行货币政策的转向,其实从之前的几次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就已经开始。2007年12月20日,央行宣布了2007年第六次银行基准利率调整。可以说,这一次利率上调就是从紧货币政策的具体化。  相似文献   

9.
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分工。其中,财政政策的目标被定位在经济增长、结构调整、调节收入分配三个方面:而货币政策目标则是稳定币值、保持总量平衡、维护金融稳定、防范系统性风险,“稳定”是首要取向。这表明,和过去同时强调“币值稳定”和“经济增长”的目标不同,今后的货币政策目标将更多地强调币值稳定。这是央行根据我  相似文献   

10.
中共十八大报告中强调了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而利率市场化正是金融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我国未来的货币政策调控将逐渐从数量规则向利率规则过渡。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货币一体化地区,欧元区的货币政策操作中以价格调控为主,利率政策是其货币政策的主要内容。本文从长期的视角考察欧元区货币政策的制定及利率政策的实践,提出其政策操作中具有关注中期目标、政策透明度高、央行独立性强等特点,对于我国货币政策调控模式的转变将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