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以42所“双一流”高校产学联合申请的专利数据作为研究样本,探究我国产学协同创新的发展,并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法探究知识网络的时空演化规律。研究发现:产学协同创新经历了起步期、跃升期和平稳期三个阶段,且呈现出显著的区域分布特征,其中东部地区的高校及企业产学合作水平处于领先地位,中西部高校产学合作次数增多,西部企业厚积薄发,但中部企业参与产学活动的程度有待加强。产学协同创新知识网络规模不断扩大,但已被利用的知识不及全部知识的半数,未来仍有进一步研究的可能性;知识网络密度随着时间的演化不断提高,但网络仍较为稀疏,知识元素间重组的潜力很大。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知识载体、知识共享组织间的利益关系、知识共享持续时间和知识共享方式等视角,分析、归纳和总结了跨组织知识共享网络的主要特征。并对组织主导的跨组织知识共享方式与个体关系主导的跨组织知识共享方式进行了归纳比较。  相似文献   

3.
网络环境下,企业所积累的专门知识在不同企业间既有不均衡性,又有共享性.随着企业间这种专门知识的共享和应用,企业关系的基本面由竞争为主转向合作竞争.这种知识合作的形式主要有网络化组织和中间组织两大类.  相似文献   

4.
改善知识共享的组织因素分析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一、知识及知识共享的概念美国知识管理学专家戴布拉·艾米顿在“信息到知识的转变”中说:数据是分析的要素,信息是有内容的数据,知识是有意义的信息,智慧是知识与洞察力的结合。因此,知识是与特定接受者的经验、背景、解读、反馈及一定洞察力的知识准备相融合的信息。知识共享是指个体知识、组织知识通过各种共享手段为组织中其他成员所共享,同时,通过知识创新,实现组织的知识增值。因此,对知识共享的认识应从知识共享的对象—知识内容,知识共享的手段—知识网络、会议及团队学习,知识共享的主体—个人、团队及组织这三个层次考…  相似文献   

5.
依据邻近性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是影响合作创新绩效的重要因素。基于2001年至2020年大学和企业联合申请的发明专利数据,首先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分析多维邻近影响下的中国跨区域产学合作创新绩效演化特征;然后运用QAP方法,从四个阶段分析多维邻近性对跨区域产学合作创新绩效的影响及影响程度。结果表明:中国跨区域产学合作创新绩效不断提高,但区域间存在强恒强、弱恒弱的“极化效应”;多维邻近性对跨区域产学合作创新绩效有影响,其中,社会邻近性和网络邻近性的影响呈正向促进作用且逐阶段递增,地理邻近性的影响呈正向促进作用但逐阶段降低,技术邻近性的影响呈负向抑制作用且逐阶段递增,网络邻近性逐渐取代地理邻近性成为影响跨区域产学合作创新绩效的首要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6.
创新协同网络组织通过优势互补协作创新,能加速科技成果的产出和转化。其产出和转化的绩效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共享网络组织成员间知识共享和知识溢出。在这个过程中,网络组织合作伙伴之间的信任至关重要。基于信任的视角下,合作伙伴关系能缩减成本、增加收益,并加强彼此之间的长期伙伴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声誉、兼容性、品牌影响力、结构保证、开放程度和学习心态是影响创新协同网络组织成员间信任的主要因素。在进行合作伙伴的选择时,则可以从组织环境、知识产出质量系统、业务结构和创新能力等几个方面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7.
通过以"职业力"培养作为产学合作启蒙教育的主体,充分让学生理解在产学合作中需要理解和提高的地方,从而达到客观地了解合作教育所起的作用,并积极探讨产学合作的有效机制,大力实施全面开放的制度,重视引导学生在产学合作中培养职业力,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相似文献   

8.
合作创新已成为越来越多的企业规避创新风险和提高创新能力的重要选择之一。合作创新需要共享彼此的知识与资源,由于信息不对称和信息不完全普遍存在,合作方在知识共享的过程中往往会过度进行知识保护,引发合作创新企业间知识共享不足问题。文章从合作创新和知识共享的概念入手,分析了合作创新企业间知识共享不足问题的成因,最后采用综合方法提出了降低知识共享不足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知识共享作为产业集群内部存在的一种重要机制,已成为集群获得强大竞争力的主要原因,是决定集群成败与否的关键因素。而集群中组织间知识共享受到众多因素的共同影响。本文从个体、组织、集群和网络四个层次系统的分析了影响集群中组织间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从产学合作教育可行性和保障机制两个方面,提出了开创产学合作教育的途径选择是大的系统工程,牵涉到诸多的难题,产学合作教育的实质是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革新传统实践教学模式来推动高职院校产学合作教育的发展,需要高职院校、企业、政府三方对所担当的职责确切定位,共同努力,建立产学合作教育的良性运行机制,使得产学合作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11.
文章论述产学研合作与知识管理的关系,分析产学研合作中知识管理的内容,提出产学研合作中的知识管理策略,即从文化层面缩短组织间知识差距,建设知识型组织结构;加强政府宏观调控;促进隐性知识显性化,实现粘滞知识顺利转移;利用IT技术促进知识在不同组织间转移、交流和共享;建立促进知识转移的利益机制等。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创意产生只限于同一部门或同一产品群。而IdeaBox打造了一个公开的平台,营造了一种知识共享的合作式网络环境,通过多样化的员工参与、互动学习,补充了个人知识的不足,调动了企业全部的知识积累,促进了企业内部知识的传递整合,提升了创意的可行性。爱立信在2008年开始启用IdeaBox对创意进行科学化管理。IdeaBox是头脑风暴式的在线创新工具,借助网络强大的信息存储和处理能力,为员工交流创意、实现跨职能合作提供有效的平台。  相似文献   

13.
陈敏毓 《价值工程》2013,(35):251-252
高职院校企业专业带头人显出了教师队伍的"双师"特色,为专业建设层面上的产学合作机制提供了新的理念。高职教育始终坚持"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这一主线。高职院校对企业专业带头人的培育模式体现了校企双方"互补、共享、双赢"的优势。  相似文献   

14.
知识共享作为对传统科层文化的挑战,通过共享个体与组织之间的知识来实现总体知识资源的提升。但目前关于公共组织知识共享的研究匮乏。“数字城管”是公共组织跨部门知识共享的典型代表。论文基于随州市“数字城管”项目,围绕项目建设过程中跨部门知识共享的现状与问题进行了深入访谈,使用NVivo 12进行访谈文本编码,建立了公共组织跨部门知识共享的三个维度的影响因素模型,为下一步进行跨部门知识共享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和优化跨部门知识共享的实践管理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金欣雍 《企业导报》2012,(1):207-208
高职院校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通识教育基础上的适应企业要求的专业教育模式,它以产学结合为主要特征,学校与企业合作培养人才,因材施教,是一个融知识、能力、素质三者有机结合的教育过程。产学结合教育是提高高职教育办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的必要举措和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6.
在分布式创新网络环境下,从两个方面四种维度分析导致知识协同风险产生的要素。根据层次分析法,建立知识协同风险评估模型并采用ABC分类法对指标权重进行归类,最后针对四个维度的要素可能导致的风险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通过建立有效的网络沟通和协调机制开展形式各异的组织文化活动防范系统性平台要素引发的风险,通过建立知识地图、建立公平的利益分配机制防范系统性过程要素引发的风险,通过加强组织内部知识集成管理、选择合适的协同主体及选聘知识型员工防范非系统性平台要素引发的风险,非系统性过程要素所引发的风险则通过提高员工隐性知识共享能力、在遵循规章制度的前提下实现组织"完全开放"和大力宣传知识共享的重要性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7.
在分布式创新网络环境下,从两个方面四种维度分析导致知识协同风险产生的要素。根据层次分析法,建立知识协同风险评估模型并采用ABC分类法对指标权重进行归类,最后针对四个维度的要素可能导致的风险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通过建立有效的网络沟通和协调机制开展形式各异的组织文化活动防范系统性平台要素引发的风险,通过建立知识地图、建立公平的利益分配机制防范系统性过程要素引发的风险,通过加强组织内部知识集成管理、选择合适的协同主体及选聘知识型员工防范非系统性平台要素引发的风险,非系统性过程要素所引发的风险则通过提高员工隐性知识共享能力、在遵循规章制度的前提下实现组织"完全开放"和大力宣传知识共享的重要性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8.
有关产学合作的研究逐渐成为创新研究中的一个重点,已受到了国内外学者越来越多的关注。Borys和Jemison(1989)认为产学合作是一种独特的、混合性的(hybrid)跨组织关系,由于产学合作跨组织关系往往在目标设置上具有多元化的性质,因而可以避免传统组织结构的缺点、提高技术创新的有效性。Eliezer(1995)指  相似文献   

19.
有关产学合作的研究逐渐成为创新研究中的一个重点,已受到了国内外学者越来越多的关注。Borys和Jemison(1989)认为产学合作是一种独特的、混合性的(hybrid)跨组织关系,由于产学合作跨组织关系往往在目标设置上具有多元化的性质,因而可以避免传统组织结构的缺点、提高技术创新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对知识尤其是对隐性知识的有效管理,会很大程度地影响组织的发展。隐性知识共享是与组织相关的伴随着大量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流动和交换的复杂行为,一般会受到组织特征的影响。而组织承诺作为组织的重要特征之一,研究其对隐性知识共享意愿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知识流动的视角,通过对组织承诺和隐性知识共享意愿之间关系的研究,说明情感承诺和规范承诺与隐性知识共享意愿成正比,持续承诺则与隐性知识共享意愿呈反比关系,且规范承诺与隐性知识共享意愿相关程度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