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央行选择加息而不是快速升值,是权衡国际国内诸多因素的结果。撇开汇率问题关乎一国经济主权不谈,升值与否必须从中国需要出发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近年来的CPI、人民币升值走势与央行货币紧缩调控政策的效果入手进行分析,并结合近年来的经济实际运行态势进行分析,试图论证以下几个观点:通胀受人民币升值影响最大,央行目前的紧缩调控无法对其造成实际性影响;随着人民币升值步伐的推进,通胀还将长期存在下去,不排除会更加严重。  相似文献   

3.
夏斌 《上海经济》2007,(12):20-21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先生在为《上海经济》提供的特稿中指出:在内外经济失衡格局没有出现根本性扭转的局面下,特别是在汇率升值预期继续、资产价格上涨幅度较快、物价压力不减的情况下,央行应不失时机地、坚定地推行从紧的货币政策。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越来越受中国及整个世界经济关注的人民币升值问题的分析,引出了外汇储备、外汇占款、人民币升值三者的因果关系,并分析了由此对国内的货币政策可能带来的问题和难点,得出了外汇占款因素正越来越成为央行货币政策中的关键考虑因素之一,它也成为制约国内的货币政策作用的重要因素。目前央行货币政策需要面对的主要问题是: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压力、宏观经济增长带动的贷款大幅增长、物价继续上涨带来的通货膨胀风险。而要平衡三者的关系是目前央行货币政策的主耍难点.  相似文献   

5.
【英国《金融时报》8月19日】奥运后最先值得关注的政策包括外汇和信贷两个方面。首先是人民币汇率的走向。今年3月以来央行在人民币升值政策方面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从紧盯美元到逐渐盯准-篮子货币。最近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出现连续下跌,个中原由在于,政府希望照顾出口商,保障国内就业。但由于美元对其他主要货币的强势反弹,人民币相对-篮子货币还在快速升值。当然,如果央行最近还是实施对美元的渐进升值政策,人民币相对-篮子货币升值会快得多。  相似文献   

6.
世界上任何国家与地区,其货币政策主要应该根据本国本地区经济状况的变化而定。中国目前国内经济状况对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是显而易见的。根据央行发布的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国贸易顺差出现了持续扩大的势头。一季度顺差166亿美元,而上年同期为逆差86亿美元。再加上一季度外商直接投资实际使用金额增长较快,达134亿美元,同比增长9.5%,因此使中国外汇储备急剧递增,达6591.4亿美元。  相似文献   

7.
日元升值对日本经济的影响中国人民大学朱立南一、日元升值对日本经济的波及渠道考察日元升值的影响,首先要全面把握日元升值对日本经济的影响渠道,进而评估每一影响渠道的作用方向及幅度。目前,日元升值主要是通过6种渠道作用于日本经济的,我们可以将其归结为如下的...  相似文献   

8.
1985年日元大幅度升值以后,起初日本企业界怨声载道,担心日元急剧升值将会带来经济大萧条。然而,日本经济自从1986年11月恢复元气以来,已经克服日元升值所带来的冲击,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日元升值景气,标志着日本经济进入一个新的稳定增长时期。  相似文献   

9.
人民币升值的路径及其经济绩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7年以来,人民币面临的升值压力越来越大,关于人民币究竟应该采取渐进式升值方式还是一步到位升值方式的路径选择问题渐渐成为了关注的焦点。本文使用2005年汇改以后的人民币名义汇率和实际有效汇率指数以及相关因素的月度数据,对人民币升值的经济绩效进行了实证分析,并结合分析结果对人民币升值路径进行比较,得出了人民币升值必须坚持渐进式升值方式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唐震斌 《新财经》2006,(11):94-94
一年多来,人民币一直保持小幅升值趋势。央行在《货币政策报告》中曾明确指出:要“适当发挥汇率在实现总量平衡、结构调整及经济发展战略转型中的独特作用”,不少人意识到当前我国的经济问题可能都与汇率有关。管理层有意将调控政策重心向汇率转移,逐步使人民币回归至合理水平。有迹象表明,人民币已经进入中长期的升值趋势。  相似文献   

11.
全球热钱涌入加大人民币升值压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左小蕾 《新财经》2006,(7):25-25
钱多了和水多了一样会带来灾难。水太多了,就是洪水猛兽,甚至发生海啸央行最近宣布,7月5日调高存款准备金率0.5%。这一举措非常直接的效应就是收回过剩流动性。央行第一季度货币政策报告就已指出全球经济失衡可能给我国带来的风险。联系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房地产价格上涨、外资  相似文献   

12.
拉高利率逼迫人民币升值,高利率和升值吸引过多热钱流入,进一步推高人民币汇率。这个一直困扰中国经济的恶性循环是不是已经"寿终正寝"了?好像是。 今年2月份之后,央行开始引导货币市场利率下行,而这一动作的直接结果就是人民币升值预期受到压制。此时,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创下6.04峰值,而此后一路贬值。  相似文献   

13.
陈丹 《发展》2006,(12):70-70
自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升值已超过4%,同时因国内经济仍然在高位运行,有过热之忧,央行连续的加息又增加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因此,人民币的前景仍将缓缓上升,日趋坚挺。对此,国内外舆论界都非常关注,如人民币升值是否到位、升值的利弊,等等。我认为只要人民币的改革能够以市场经济供求关系为基础,保证有管理的浮动汇率,使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避免汇率大幅波动,对我国经济而言是利大于弊。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分析人民币升值的好处:第一,人民币升值符合我国长远的战略利益。首先,从我国自身角度看,与美元…  相似文献   

14.
廖悦 《魅力中国》2010,(32):346-346
最近,人民币升值问题再次受到世界关注。对人民币升值这一问题需要谨慎对待,如何利用好人民币升值这把“双刃剑”是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为了深入探讨这一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人民币升值的背景,然后以一般均衡的理论框架为基础,对人民币升值的经济影响及影响的来源进行了分析,最后就如何应对人民币升值这一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动态     
亲身感受反恐利器,央行就人民币升值表态,柴油出厂价每吨上调150元  相似文献   

16.
王凤荣 《魅力中国》2010,(34):158-159
人民币汇率一直面临着巨大的升值压力。从汇率变动对经济影响的基本理论入手,根据中国人民币汇率走势,深入分析厂人民币升值原因;其次,论述了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最后,针对人民币汇率升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提出了柑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过文俊  银莹 《西部论丛》2009,(12):21-23
尽管奥巴马11月访华避而不谈汇率问题,央行也明确表示不会迫于外部压力让人民币升值,但市场再度强化的人民币升值预期,诱使国际炒家提前布局。在国内流动性本身就相当充裕的情况下,热钱的流入正进一步吹大股市、楼市资产的价格泡沫。这些泡沫一旦破灭,不仅使前期促进经济复苏的努力化为乌有,还可能引发新的经济和金融危机。  相似文献   

18.
人民币该升值而未升值将为亚洲带来机会,亚洲各国将继续以低估的货币维持相对较高的竞争力。无论人民币升值与否,亚洲经济都将蒸蒸日上。  相似文献   

19.
《山东建设》2005,(15):31-31
盛传已久的人民币升值传闻终于在7月21日尘埃落定。中国央行宣布将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升值,消息公布后外汇市场上美元全线回落,亚洲货币表现出色。但是短线利好出尽,投资人可在冲高过程中逐步获利了结。  相似文献   

20.
邱佳 《特区经济》2008,235(8):73-74
目前,我国的巨额外汇储备被普遍视为人民币升值的直接导火索,同时,受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影响,大量热钱流入国内,央行为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加大了对外汇市场的干预力度,这进一步增大了我国的外汇储备。外汇储备增大和人民币升值的循环导致了我国当前宏观经济面临两难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