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的改革不仅仅是经济和政治制度的改革,更是文化精神的总体改革,由旧的传统文化向新的现代文化转型。文化精神为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层面的支持,精神文化的改革会牵引着物质文化与制度文化方面的改革,因此中国在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现代化建设中塑造现代化的文化精神已经提上日程。我们要塑造的新的主体性文化精神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这种文化是社会主义的文化,是科学的文化,是面向现代化和未来的文化,是民族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民族风格的文化,是大众的文化。  相似文献   

2.
杨亚莉 《经济师》2011,(5):28-30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在经历过全盘对传统文化的否定后,我们应思考传统文化对于当今中国社会建设的重要意义,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增强当代人对民族文化的精神与特点的认识,提高个人的文化修养和思想品味,构建未来中国的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3.
《经济师》2020,(2)
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廉政思想文化,具有极其丰富和深远的内涵。中国传统廉政思想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由此而发展。中国传统廉政思想文化不断吸收历代统治者以及思想家、政治家等的廉政思想,持续创新发展。通过研究中国廉政思想文化的发展创新过程,进而可以得出中国传统廉政思想文化发展的特点,挖掘其精华,将有利于积极促进社会主义廉政文化建设,显著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廉政建设的实效性,进一步促进传统廉政思想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以中国传统“和合”文化为思想内核的中国传统战略文化,对当代中国国防理念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塑造了当代中国国防求和平、谋统一、尚义战、居安危、重防御的总体理念特征。  相似文献   

5.
现代管理和中国传统文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管理模式和经济发展逃脱不了文化环境,也无法回避文化话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企业管理正在经历深刻变革,出现了多种文化复归现象。面对着管理文化的深刻演变和发展趋势,许多有识之士再一次把目光运转到中国传统文化之上,因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可以为新世纪管理文化的生长提供思想资源,现代管理可以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营养;对传统文化的现代诠释,可以为解决现代管理面对的许多重大问题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明确指出:“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我们要在21世纪进一步建设中国先进文化,就必须首先树立科学的文化观,牢牢把握中国先进文化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7.
不同历史时期的设计对公众教化的主题各不相同,当代设计应有助于让公众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伦理观,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艺术文化和审美观,正视世界科学技术水平并取长补短,帮助公众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生息繁衍中形成的,并影响整个社会的、具有稳定的共同精神、心理状态、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等精神成果的总和。中国的传统文化推动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本文就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关系作出解析。  相似文献   

9.
移自西方的现代法制不适宜于中国的本土环境并不是什么新鲜的发现,在原因的探寻上学界或诉诸传统文化的固执,或归因于移植者的理想主义,不一而足。以对晚近三十年文化所隐含的、渐近的变化为切入点,指出自上而下的政府推进法治建设体制在回应当下文化中所隐含的冲突方面所表现出的困境,指出应塑造宽容的文化品格,构建法治文化共同体以弥补原有政治合法性资源的消耗,重构民族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10.
彭飞 《经济论坛》2023,(3):86-93
目前我国葡萄产业存在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不够、对中国古代诗文挖掘不足、在世界葡萄产业中的总体地位不强等问题。中国古代典籍中的葡萄意象丰富辽阔,通过对中国古代诗文中的葡萄藤架、葡萄果品、葡萄美酒、葡萄画图、葡萄礼赠等意象分类,挖掘出葡萄意象囊括闲适清幽的生活描摹、高洁人格的自我写照、多子多福的美好寓意、边关未收的家国惆怅等多维内涵,深度梳理中国葡萄及葡萄酒文化的传承体系,对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的葡萄酒系列品牌,弘扬带有中国传统风韵的葡萄酒文化,发展当代中国葡萄产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社会的到来,综合国力的较量日益体现在文化层面,由于文化帝国主义、自身文化市场创新能力不足等因素的影响,中国的文化市场安全问题日益凸显。为了更好地促进中国文化市场发展,创立符合时代发展的创新文化理论,深化落实文化体制改革,协调处理传统文化与现代新兴文化的关系等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市场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俞婷 《经济研究导刊》2011,(18):235-236
悠久灿烂的中国传统文化,其蕴涵的深刻哲理和先进思想是一笔宝贵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作为一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汲取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来加强对青年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及实现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与创新,在实践中不断将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创新与中国的崛起———评《当代中国的村庄经济与村落文化丛书》李周(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由陈吉元和何梦笔(德)主编,胡必亮、王晓毅等执笔的《当代中国的村庄经济与村落文化丛书》(以下简称丛书),共8本,已由山西经济出版社出版。丛书的内容是从三...  相似文献   

14.
中国当代城市雕塑形式的特征大致分类如下:公众参与的互动性特征、文化生态的融合性特征、公共空间的标志性特征、消费时代的世俗性特征、传统文脉的符号化特征。  相似文献   

15.
在我们有着五千多年文明历史和辉煌灿烂建筑文化传统的国家里,如何继承和汲取传统建筑文化的精神,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重要课题.本文分析了我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特征和现状,着重探讨如何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建筑优秀文化、汲取外来文化的精髓,从而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文化.  相似文献   

16.
在我们有着五千多年文明历史和辉煌灿烂建筑文化传统的国家里,如何继承和汲取传统建筑文化的精神,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重要课题.本文分析了我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特征和现状,着重探讨如何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建筑优秀文化、汲取外来文化的精髓,从而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文化.  相似文献   

17.
中国当代城市雕塑形式的特征大致分类如下:公众参与的互动性特征、文化生态的融合性特征、公共空间的标志性特征、消费时代的世俗性特征、传统文脉的符号化特征.  相似文献   

18.
当代中国审美文化消费化倾向的反思及其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新  赵伯飞 《经济师》2002,(2):18-19
当代中国审美文化的消费化倾向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这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审美活动中形而上的意味和理性主义。传统审美文化所追求的精神价值被欲望满足所代替 ,审美文化出现了危机。文章通过对当代中国审美文化的反思 ,发掘其消费化倾向的深层原因并从管理层面、当代中国审美文化本身的历史使命、作为审美主体的人对审美活动的能动性三个方面着手 ,对当代中国审美文化的重建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9.
网络文化环境下中国传统文化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网络文化环境下,中国传统文化所面临的与世界各国文化交流、融合的历史机遇及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构建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20.
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灵魂。通过对文化与文化传统、企业文化概念的综述,阐述中国中小企业文化发展现状,并针对现状分析成因,揭示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对于中小企业文化构建的重要作用。中小企业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市场繁荣和就业扩大的重要基础,并以其灵活的运行机制和市场适应能力,呈现出巨大的社会活力,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