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当大学生贷款遇到互联网,遇到p2p时,就形成了现下流行的大学生网贷,这种大学生网贷既提高了大学生的贷款能力,丰富了大学生的贷款需求,也客观上带来了很多问题,尤其随着"裸条借贷"惊现大学生群体之中,如何正确评价和引导大学生网贷又成了一个不能回避的现实问题。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面对大学生网贷,越来越多的人变得宽容和接受。我们要看到大学生网贷积极的一面,也要防范其可能带来的危害,正确引导大学生网贷合理规范发展,树立大学生正确的消费观念,培养大学生正确的创业精神,同时也要加强有关部门的监管,提高网络信贷公司的自我监督能力,从而让大学生贷款与p2p更完美的结合,更好的服务大学生。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金融体系发展的不断完善,新兴金融产品也在不断涌现,其中大学生校园网络贷款火爆各大校园。但由于大学生网贷风险识别能力以及抗风险能力较弱,常常陷入校园不良网贷的圈套,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的恶劣影响,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通过研究大学生校园贷款的发展历程、运行机制及安全隐患,提出了整治、规范校园网络贷款平台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大学生在网络消费市场中表现越来越活跃。因其超出自身消费能力的超额消费欲望使得网贷成为大学生消费的一个重要手段。网络借贷平台迅猛发展加上缺少机制的监督和管理以及大学生选择网络借贷平台的不慎重使网络借贷的风险大大增加。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发现网贷消费最大的风险问题在于学生逾期无法还款,并通过分析得出影响该风险问题的主要因素在于学生贷款金额、频率以及个人偿债能力三个方面。因此,可以通过降低个人贷款金额、减少使用贷款频率、重视偿债能力提高还款意识等途径降低大学生网贷消费的风险。  相似文献   

4.
当前高校中大学生不良校园网络贷款行为给校园安全带来恶性影响,为了防范不良网贷平台对大学生的危害,提高大学生金融素养水平,引导其形成正确的消费价值观,基于对大学生校园网贷消费行为分析,通过服务创新四维度模型对大学生金融风险教育途径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金融改革的逐步推进及监管的逐渐放开,互联网金融产品发展迅速,种类繁多。各种P2P(Peer to Peer)理财产品和借贷平台走进人们的生活,针对学生群体的贷款平台也逐渐成为各大网络贷款公司开拓大学生客户群的主推服务。基于阐述学生网贷平台运营模式和大学生网络贷款的风险,提出防范大学生网络贷款风险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随着"互联网+"金融经济的发展,贷款方式日益多元化。"校园网贷"在满足大学生合理的群体资金需求的同时,也出现大学生对风险防范的疏忽。本次调研从大学生收支状况、网贷的使用情况、对网贷态度以及网贷管理建议四个大方面进行了主题调研。分析出大学生对网贷产品的了解程度、使用网贷产品的基本特点,以及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等,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网络时代的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许多问题,尤其是大学生网贷恶性事件的频频发生。客观而言,校园网贷恶性事件的发生源于大学生自身的享乐与攀比风气、网络借贷机制的不完善以及大学生自身对网络借贷相关认知的不明确性。针对该现象,急需通过明确大学生网贷的相关法律责任,让大学生正确认识网贷存在的危险,以期创造一个良好的大学生网贷氛围。  相似文献   

8.
"网贷"即网络借贷,包括个体网络借贷(即P2P网络借贷)和网络小额贷款。网贷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借贷,这种新型的贷款形式于传统的金融贷款不同,网贷极大地增加了资金流动的效率,因此也吸引了大批投资者和借款者的进入,我国的各种网络借贷平台也由此迅速增长。但网贷在增加了借贷便利性的同时也带来了融资风险,非法集资、金融诈骗等负面事件纷纷出现在网贷平台上,一时间"网贷"、"""、"等新型名词成为了诈骗的代名词。但网络借贷作为一种新型借贷手段也有其独特优势,因此,分析网贷平台中存在的风险,并制定合理的规避措施,使网贷平台更好的发挥其作用,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在"互联网+金融"的大背景下,各式各样的网络贷款产品层出不穷。大学生群体作为网贷消费者的组成部分,因其收入的不稳定、生活经验的缺乏,往往面临着更高的风险。本文探讨了大学生网络借贷消费所面临的风险及对策。  相似文献   

10.
唐荣静 《上海商业》2021,(4):164-165
校园贷款是在校大学生向各类借贷平台借钱解决暂时消费需求的行为,目前主要是一些网络贷款平台面向在校大学生开展的贷款业务。高校大学生的网贷为学生解决临时的经济拮据问题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手段,但是高校的大学生因为自身的价值观和消费观没有完全形成,导致很多学生进行非理性的消费,通过网络贷款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和攀比心。一些缺少资金规划能力的学生,获得贷款却无力偿还,引发一系列问题,学生自己受到伤害,甚至家庭受到伤害。我们针对不良网络借贷的危害进行研究和讨论,从国家政府部门、高校、大学生本人三个方面提出高校大学生不良网络借贷风险防范机制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1.
现在是信息爆炸的时代,随着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与"互联网+"理念的提出,涌现出来很多网络贷款平台。金融业向学生群体扩张,在学生中掀起了网络贷款的热潮,当前大学生的消费欲望很高涨,有些互联网金融企业把大学生当成了抢食目标。大学生利用所贷款项,提前消费商品,进行创业,随后是一个还贷的煎熬和信用问题。本文针对大学生网贷进行调查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及策略。  相似文献   

12.
互联网科技的发展为大众带来了新的消费形式,网贷也随之产生。从思想政治教育角度看,大学生网络消费问题归因于学生的消费观,通过剖析当前大学生网贷消费方面的非理性因素,归结针对大学生理性网贷消费的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与普通的民间借贷相比,大学生校园网贷存在较多的民事法律风险,尽管校园贷已暂停,且银行已对大学生贷款“开正门”,但囿于种种原因限制,难以灭绝,多数平台改头换面,继续校园贷。目前缺少专门针对大学生校园网贷的民事法律规范,相应的近似法律依据有《民法典》及政府部门规章的相关规定。大学生网贷民事权益保护涉及面广,主要的问题表现在:民事主体地位存在事实上的不平等、缺乏纠纷解决机制等。未来需要加强大学生网贷行业协会建设,规范校园贷网贷平台,进行金融创新,加强对平台信息披露的监管。在制度健全的基础上恢复校园贷产品,使校园贷真正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同时又能够保护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互联网+"金融业的发展,贷款方式日益多样化。"校园贷款"虽满足了大学生经济需求,但大学生在风险防范方面疏忽大意,易陷入校园贷旋涡。文章选取阜阳师范学院为研究对象,采取问卷调查等方法分析大学生校园贷现状,从政府、信贷平台、学校、大学生自身等方面分析校园贷的问题及危害,并给出相应的建议,为网络借贷平台存在的诸多问题及完善提供对策参考。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复利计息和单利计息的模型建立及求解,对网贷和国家正规银行信用贷款进行了对比,从原理上解释了为何教育部禁止网贷机构向大学生放贷,提醒学生乃至整个社会应该透过现象看本质,有风险防范意识。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发展,网络金融机构贷款在校园发展起来,校园网贷逐渐受到学生欢迎。校园网络贷款平台是为了给在校大学生提供资金方便的金融平台,帮助学生创业、缴纳学费,以便更好地完成学业。但是由于看中了学生群体的利益性,很多金融网贷平台打着低利息的宣传旗号,实际上却收取学生较高的费用,高额的贷款成本往往会使其无法偿还贷款,为家庭增加负担。想要更好、更健康的发展校园网络金融贷款,金融机构必须完善校园网贷机制,保障学生的权益和利益不受到侵害,真正发挥校园网贷的作用,促进国家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互联网+"风潮的推动下,"互联网+"金融得到快速发展,P2P类校园贷金融凭借其方便、快捷、门槛低等特点快速占据校园市场,但同时校园贷的发展也带来一些安全隐患。我们依托九江各大高校样本,通过调查当前校园网络借贷的发展现状、发展特点,分析大学生进行网贷行为的原因,以及可能存在的风险,得出大学生网贷行为发生与P2P网贷平台诱惑力度、学生月收入状况、消费习惯、创业资金需求、羊群效应等有密切联系,并对此提出一些建议,以促进大学生网贷风险的控制。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发展,校园网络贷款平台为大学生的消费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诸多的问题,本文从社会稳定视角出发,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针对"校园贷"问题对内蒙古自治区的在校大学生展开调查,指出"校园贷"有需求市场、校园网络贷款机构经营不规范、不良借贷平台"挖坑"逾期后"暴力催款"、校园网络贷款机构间未形成信息共享机制等问题,从而提出国家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校园贷"的监管、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的教育引导和管理、学生家长应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理财习惯和学生应自身抵制,提高个人风险防范意识等对策。  相似文献   

19.
随着网络的普及度呈现爆发式增长的态势,当下已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流量时代","互联网+"理念的出现更是网络创新迈向新高度的产物。校园信贷本质上属于互联网金融,是以互联网为载体,以在校大学生为潜在优质的贷款对象的贷款平台,其主要的特点是门槛低,放款快,但也隐藏了风险。近来校园网贷滋生的暴力催款、裸贷、盗取信息及欺诈等恶劣事件将校园贷推至社会焦点,校园贷变质"校园高利贷"。通过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以A校大学生为例,分析校园贷款的现状,研究校园信用贷款所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缘由,给出相关可行性建议,致力于净化互联网+时代的校园贷款生态环境,规范大学生消费和信用理念,维护社会和金融市场的稳定。  相似文献   

20.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与发展,网贷作为一个时髦的消费行为,逐渐成为现代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随着网贷平台数量的持续增加,监管的难度也进一步提高,导致一部分平台为了获得更多的生存空间,降低自己的网贷门槛,提升可贷的数额,给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带来了过度网贷消费的风险。立足于现状,首先分析了大学生过度网贷消费的定义与社会背景,其次探讨了大学生过度网贷消费的心理特征,并分析了大学生过度网贷消费带来的各种负面影响,最后对大学生过度网贷消费的解决策略进行了解读,希望可以进一步解决大学生过度网贷消费带来的负面问题,为学生养成理性、科学的消费观念提供新的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