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2015年,全球ABS产能为1077.2万吨/年,消费量为785.3万吨/年,生产和消费主要集中在亚洲、北美及西欧,产能和消费占全球的比例分别为95.6%和90.3%。2015年我国ABS产能为365.8万吨/年,产量282.7万吨,由于近几年ABS树脂产品下游领域受PP等替代产品冲击较为严重,2015年我国ABS表观消费量为442.8,万吨,净进口量为160.1万吨。预计未来几年我国ABS自给率仍将保持平稳,供不应求问题仍存在。  相似文献   

2.
2013年全球环氧丙烷生产能力为976.5万吨/年,主要集中在北美洲、西欧及东北亚国家。亚洲地区因需求增速较快提振了产能增长。预计到2018年,全球环氧丙烷总产能将突破1300万吨/年,亚洲地区消费量将占全球消费总量近一半。截至2013年底,我国环氧丙烷产能达到211万吨/年,同比增长12.2%;产量约166万吨,同比增加13.7%;进口量下降较为明显,供应缺口仍存在,市场整体呈供小于求的局面。预计2014年我国环氧丙烷下游需求出现大幅增长的可能性不大,总消费量在247万吨,产能将达267万吨/年。随着国内丙烷脱氢和煤(甲醇)制烯烃等项目的大量投产,丙烯下游衍生品的产能增幅将远大于需求的增量,环氧丙烷市场也将进入产能过剩的行列,走势低迷将成为2014年市场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3.
近年世界乙丙橡胶生产总体缓慢增长,2009年世界总产能达127.7万吨/年,随着一些旧装置的关停和新扩建装置的投产,预计到2014年总产能可达到145万吨/年;消费量稳定增长,2009年为115万吨,预计到2014年总消费量将达到约135.0万吨,其中亚洲地区是消费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年均增长率将达到5.0%。我国乙丙橡胶消费量增势强劲,但产能增长明显滞后,截至2009年仅有一套2万吨/年的装置,但  相似文献   

4.
2013年,世界乙丙橡胶总产能为154.6万吨/年,总消费量130万吨,美国是世界最大的乙丙橡胶生产国。未来五年,乙丙橡胶产量和消费量将稳步增长,亚洲将成为乙丙橡胶重要的生产基地及消费增长的主要动力。2013年,我国乙丙橡胶产能为13.5万吨/年,产量只有2.2万吨,表观消费量为27.1万吨。在巨大的市场缺口以及潜在市场利益驱动下,今后几年我国将有多套新建和扩建装置建成投产,预计到2018年产能将达89万吨/年,需求量将达到35万吨,供需矛盾将有所缓解。环保化聚合工艺及环保型乙丙橡胶是未来乙丙橡胶生产和需求结构变化的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2010年,全球丙烯腈生产能力达到599万吨/年,消费量为485万吨,产能居前5位的企业合计产能占全球总能力的63%,产能比较集中。中国是丙烯腈生产大国之一,2011年生产能力达到125.7万吨/年,消费量为165.1万吨。预计2015年,全球丙烯腈生产能力将继续增加,供需增长仍将集中在亚洲地区;中国丙烯腈生产能力将达到210万吨/年,届时缺口仍约有35万吨左右,发展空间较大。  相似文献   

6.
国内外润滑油基础油市场分析及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2-2008年,世界润滑油总消费量为3800万吨/年左右.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全球润滑油消费量明显下降,但亚太地区仍为润滑油消费的热点地区.预计全球润滑油需求从2010年后开始反弹.2008年底全球润滑油基础油产能为5000万吨/年,基础油市场呈现供大于求的态势,2010年产能将过剩约20%.近期全球基础油加氢工艺生产的Ⅱ/Ⅲ类基础油比例不断上升;基础油竞争的焦点继续集中在亚太地区;基础油开始走品牌发展道路;废油回收加工基础油日益受到重视.近年来,中国润滑油消费保持高速增长态势,进口基础油资源不断增加."十二五"期间,预计润滑油基础油年进口量仍将超过100万吨.中国在适时建设基础油生产装置的同时,也应适当利用进口资源,避免大量建设带来的区域产能过剩的风险.同时,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两大集团公司应积极开展废油回收业务,为国家的环保和节能工作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2012年,世界石化工业复苏乏力,乙烯装置平均开工率回落至85.7%;新增乙烯产能180万吨/年,处于较低水平.世界乙烯产量为12787万吨,仅增加77万吨,增幅为0.6%.以乙烷为原料的乙烯裂解装置比例继续上升.美国仍是最大的乙烯生产国,产能继续小幅增长.乙烯及下游产品价格大幅回落,而原油价格回落幅度较小,导致石化行业利润大幅下降,石化市场仍处于周期低谷.中国新增乙烯产能140万吨/年,总产能达到1670万吨/年;乙烯产量为1523万吨,同比小幅下降;中国乙烯当量消费量为3216万吨,增长2.7%.合成树脂产量保持快速增长,进口量增速下降,全年需求增幅低于正常水平.合成橡胶供应和需求增速减缓,进口量下降.合成纤维供应和需求仍保持较快增长.展望2013年,世界石化工业仍将处于周期低谷,需求增速低于生产增速,且供应增长主要来自中东和亚洲;美国以乙烷为原料的乙烯产能继续增长;中国的乙烯、合成树脂和合成橡胶新增能力较多,但消费增速仍保持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8.
截至2011年底,世界乙丙橡胶的总生产能力为134.7万吨/年,消费量为121.5万吨,预计到2016年产能将达到约200万吨,消费总量也将涨至152.6万吨。亚洲地区仍将是未来新增产能的主要集中地以及消费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截至2012年10月,我国乙丙橡胶生产能力为4.5万吨/年,表观消费量为24.3万吨,国内产量很少,进口依存度很高。鉴于巨大的供需缺口,乙丙橡胶在我国发展前景广阔。预计到2016年,我国乙丙橡胶的总生产能力将超过60万吨,总需求量将达到约35万吨,供需矛盾将极大缓解。但随着今后多套新建或者扩建装置的建成投产,我国乙丙橡胶产能将出现过剩,新建或者扩建装置应慎重。  相似文献   

9.
2006年,世界甲醇的总生产能力为4797万吨/年,主要集中在亚太、中东和南美地区;总需求量为3680万吨.世界新增甲醇产能正加速向天然气资源丰富且廉价的中东和南美地区转移.预计2010年世界甲醇总生产能力将达到7600万吨/年,而需求量约为5735万吨,市场供过于求,竞争将会加剧.2006年,我国甲醇产能合计为1 344.4万吨,但10万吨/年以下的小型装置占了绝大多数;甲醇产量为874.7万吨;表观消费量为968.7万吨,同比增长45.4%.2007年1-5月我国甲醇进口量同比下降58.7%,出口量同比增加9倍,出口量首次超过进口量.旺盛的市场需求使国内甲醇产能急剧膨胀.预计2010年我国甲醇产能将达到2542万~3212万吨/年,产量将达到2033万~2570万吨,而需求量约为1900万吨,市场存在过剩的风险,价格将继续下滑.从我国能源发展战略来看,我国甲醇行业仍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但当前在产业政策不明朗的情况下,行业发展的机遇和风险并存,需谨慎对待.  相似文献   

10.
2013年全球ABS总产能达到1068.4万吨/年,消费量为705.4万吨,其中亚洲是世界生产和消费的最大地区,也是全球唯一的ABS净出口地区。预计到2017年全球ABS需求年均增速仍将小于产能增速,供大于求的态势将持续。2013年我国ABS产能329.8万吨/年,表观消费量392.8万吨,办公器械是最大消费领域。周边国家和地区ABS产品大量出口我国,国内ABS全年价格较低,但相对稳定。随着新增产能的陆续释放,预计2017年我国ABS产能将达426万吨/年,自给率上升至80%,但供不应求问题仍存在,高端产品需求仍依赖进口。  相似文献   

11.
截至2011年底,全球1,4-丁二醇的总生产能力达到199.4万吨,总消费量约为148.0万吨,预计到2015年全球总消费量将达到180.0万吨,需求量将滞后于产能增长速度。中国大陆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1,4-丁二醇生产国家,生产能力为50.4万吨/年,约占世界总生产能力的25.28%,总消费量约为36.7万吨。预计到2015年,我国1,4-丁二醇的总生产能力将超过200.0万吨,总需求量将达到约60.0万吨,生产能力将出现过剩,未来竞争将十分激烈。  相似文献   

12.
截至2004年底,世界丙酮产能已达560万吨/年,其生产,消费主要集中在北美地区,今年几年双酚A对丙酮的需求增长最快。我国丙酮产不足需,2005年消费量将达到50.35万吨,而产量仅有32万吨,市场前景看好,已成为国外众多企业的争夺之地。  相似文献   

13.
2009年世界己二酸产能达350万吨/年,同比增长15.5%,当年消费量约290万吨,今后几年,全球己二酸市场需求有望以年均约2.5%的速度增长,到2012年总消费量将达到约320万吨,届时产能将超过380万吨/年,产品供应充足,亚洲是需求增长最快的地区,且其增长动力主要来自中国。2009年中国己二酸产能为60,5万吨/年,当年表观消费量达50万吨,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将使己二酸需求快速增长,预计2012年需求量约达到65万吨,而届时生产能力将达到91.5万吨/年,我国己二酸的自给率将有较大提高,并且供应过剩,因而今后市场竞争将进一步加剧。  相似文献   

14.
2012年,全球丙烯腈产能为646.4万吨/年,消费量为506.7万吨,生产和消费主要集中在亚洲、北美及西欧,其中亚洲的产能和消费量分别占全球的53.4%和62.6%。受环保、技术和投资等因素的影响,未来5年,全球丙烯腈产能增长缓慢,需求增速将远高于产能增速。2012年我国丙烯腈产能127.7万吨/年,表观消费量达175.5万吨,主要用于生产腈纶、ABS树脂等。中国丙烯腈市场新建和扩建项目较多,产能增长将维持较高水平,预计到2017年,  相似文献   

15.
2012年,世界丙酮总生产能力达到734.9万吨/年,需求为631万吨,亚太地区已逐渐成为世界丙酮产需量最大、增速最快的区域。2012年,中国丙酮产能达90万吨/年,产量65万吨,表观消费量133.93万吨。未来3年我国或迎来丙酮扩产高潮,预计2016年中国丙酮产能将达到242.5万吨/年,消费量226万吨,按目前的开工率测算,届时丙酮还会有50万吨左右的市场缺口,仍需进口予以补充。  相似文献   

16.
2016年,世界乙烯装置平均开工负荷进一步提高,全球乙烯生产能力为16377万吨/年,产量为14656万吨,分别较上年增长425万吨/年和507万吨.布伦特油价跌幅远大于乙烯价格降幅,裂解乙烯利润维持较好水平,聚烯烃产品价格回落,毛利提升.中国乙烯产能净增140万吨/年,总产能达到2261万吨/年;乙烯产量为2150万吨,上年比增长10%;乙烯当量消费量为3875万吨,比上年增长3%,增速低于上年,直接原因是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及行业去库存.受油价处于低位的影响,化工行业利润好于2015年.2017年,全球以乙烯为代表的石化工业进入产能高速扩张期,预计乙烯生产能力将达到约1.72亿吨/年,石化贸易格局将发生转变.中国石脑油路线的乙烯装置再度回归,乙烯生产能力将达到2450万吨/年,乙烯消费增速将恢复性上涨.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丙烯工业发展迅猛,已成为亚洲乃至世界上丙烯生产及消费的大国。2013年我国丙烯产能2082万吨/年、产量1902.7万吨、表观消费量2166.7万吨。随着我国丙烯工业规模化装置建设增速加快、装置规模不断增大、消费自给率逐步提高,预计2015年我国丙烯产能将达到2600万吨/年。来自外部的竞争压力也日趋加大,丙烯原料进一步向轻质化、多样化发展是大势所趋。一、供需现状(一)生产现状近年来,我国丙烯工业发展迅猛,产能已由2007年的816.6万吨/年增加到2013年的2082万吨/年,装置产能较2007年翻了1.5倍。丙烯裂解装置平均规模也提高到26.9万吨/年,超过世界平均规模的26万吨/年。2013年我国部分丙烯裂解、煤基产能情况见表1。2013年我国地炼丙烯产能情况见表2。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对二甲苯工业装置规模日趋大型化,装备本土化比例有所提高,技术水平明显提升,综合竞争能力显著增强,已成为世界最大的PX生产和消费国。截至2012年9月底,我国PX生产企业13家,生产能力826.1万吨/年,约占全球总产能的20%;2011年表观消费量1132.7万吨,约占全球消费量的30%,对全球PX生产及其下游产业链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预计到2015年,国内PX的总生产能力将达到约1430万吨,需求量2070万吨。产量不能满足国内实际生产的需求,仍需大量进口。  相似文献   

19.
2012年世界聚丙烯总产能为6515.3万吨,消费量为5375.2万吨,亚洲是全球最大的聚丙烯生产、消费及净进口地区。2012年我国聚丙烯产能为1406.3万吨,表观消费量1498.4万吨,比上年分别增长13.7%和10.4%,原料多样性并未完全扭转供需缺口存在的局面,市场渐呈多元化竞争态势。未来五年全球聚丙烯需  相似文献   

20.
2010年,世界石化工业缓慢复苏,乙烯装置平均开工率为84.9%,新增乙烯产能1169万吨/年。世界乙烯产量为12328万吨,供应增长大于需求增长。以乙烷为原料的乙烯裂解装置比例在上升。美国仍是最大的乙烯生产国,但产能下降。乙烯及下游产品价格大幅上涨,石化工业进入上升周期,公司利润大幅增加。合成树脂新增产能较多,导致开工率下降;合成纤维产量平稳增长,导致合成纤维原料供应增速较快;合成橡胶供应增长主要来自中国。中国新增乙烯产能304万吨/年,总产能达到1496万吨/年,乙烯产量为1420.5万吨,产能和产量均大幅增加;乙烯当量消费量为2987万吨,增长11.2%。合成树脂产量大幅增长,进口量下降,全年需求增幅已恢复正常水平。合成橡胶供需均快速增长。2011年世界石化工业处于周期的景气阶段;供应增长主要来自中东和亚洲;美国以乙烷为原料的乙烯产能继续增长。中国的乙烯和合成树脂新增能力较少,但消费增速都较快;合成橡胶供应量增加较多,而需求增速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