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低碳经济的发展就是通过"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发展方式,达到既能够保证经济的大力发展,又能够保护环境的目的。通过改进碳排放、碳吸收计算公式,分别分析长株潭城市群碳排放、碳吸收和碳净排放,从而构建出主要碳源区、重要碳汇区和碳中和区等三个碳综合功能区,并提出四种相应的低碳土地利用方式。  相似文献   

2.
文章基于全生命周期的碳源—碳汇模型,测算并分析了长株潭城市群2007—2017年土地利用的碳收支量,并在此基础上应用LMDI分解模型与Tapio脱钩模型对土地利用碳排放变化的影响因素及其与经济增长间的内在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主要结论如下:(1)2007—2017年,长株潭城市群土地利用的净碳排放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年均增长率为9.79%;(2)经济发展水平与建设用地规模是促进长株潭城市群土地利用碳排放量增长的正效应因素,碳排放强度与土地利用效率是抑制长株潭城市群土地利用碳排放量增长的负效应因素;(3)10年间,长株潭城市群土地利用碳排放与经济增长除2009—2010年、2015—2016年呈现扩展连接外,其余年份处于弱脱钩状态。最后,从碳减排与碳增汇视角提出土地低碳利用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文章采用RS和GIS技术,通过构造北京市土地利用结构转换矩阵分析了1990-2010年的碳排放效应,得出结论是:第一,耕地的转出量最大,主要转向建设用地、林地和草地,导致的碳排放变化量也最大。第二,草地的转出量居第二位,主要转向林地和耕地,收支相抵最终使碳汇增加。第三,林地虽转出绝对量较大,但3/4以上没有发生转移,保持了北京市碳汇量的稳定。第四,水域转出的绝对面积最小,主要流向耕地和建设用地,也增加了碳源。第五,建设用地转出的面积较小,主要转向耕地、草地和林地,相应引起碳排放减少;但其转入面积最大,使其成为碳源增加的决定性地类。第六、未利用地主要转向建设用地和林地,导致碳源增加,其净碳排放功能却存在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4.
文章基于多时相的遥感影像数据,利用RS和GIS技术分析了近30年鹤壁市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情况及其导致的碳效应变化。结果表明:1986—2016年,鹤壁市土地利用变化十分显著,林地面积下降45.65%;而建设用地面积增加到原来的7.68倍。从用地类型转变的方向性来看,近30年内鹤壁市土地转移过程中既有生态正向演变,也存在生态逆向演变过程;各类用地之间的转换呈现多向性的复杂特征;从转变数量特征来看,在各个阶段中,林地都是最大的转出者,而建设用地是最大的接收者;经计算得出,鹤壁市近30年来土地利用/覆被变化造成的碳排放增量超过碳吸收增量高达7 367 497.58 t,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直接影响区域碳循环过程。  相似文献   

5.
魏维 《时代经贸》2013,(20):184-184
土地作为人类一切活动的载体,直接影响着一座城市的经济、环境、社会发展。本文从推广低碳建筑,发展低碳交通、土地利用模式的优化以及增加绿色碳汇四个途径分析长沙土地利用途径,从而控制碳源和挖掘碳汇两个角度来分析长沙市土地利用,以达到土地的低碳利用。  相似文献   

6.
土地作为人类一切活动的载体,直接影响着一座城市的经济、环境、社会发展。本文从推广低碳建筑,发展低碳交通、土地利用模式的优化以及增加绿色碳汇四个途径分析长沙土地利用途径,从而控制碳源和挖掘碳汇两个角度来分析长沙市土地利用,以达到土地的低碳利用。  相似文献   

7.
李姝晓  童昀  何彪 《经济地理》2023,(6):230-240
旅游业碳达峰、碳中和对于国家“双碳”目标实现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测算2000—2020年海南省旅游碳源、生态系统碳汇的基础上,利用GDIM、蒙特卡洛模拟、情景分析法分解并预测海南省国内和入境旅游碳达峰路径,同时利用灰色模型、马尔可夫链预测旅游可分配碳汇,探索不同情景、不同客源市场下的旅游碳中和实现。结果显示:(1)2000—2020年海南省旅游碳排放和生态系统碳汇均呈增长态势,国内旅游碳排放和可分配碳汇比重逐渐上升,入境旅游碳排放比重下降且受疫情影响明显。(2)海南省国内和入境旅游碳排放的最大促增因素分别是旅游经济规模、投资规模,以绝对因素为主,促减因素分别是旅游经济碳强度、投资碳强度,以相对因素为主。(3)海南省国内旅游碳达峰时间分别为基准发展情景2035年、可持续发展情景2030年、低碳发展情景2026年,峰值分别为3 470.74万t、359.02万t、326.84万t;入境旅游碳达峰时间为基准发展情景2035年,峰值7.38万t,其他情景已经达峰。(4)旅游可分配碳汇逐年增加,国内旅游可分配碳汇提高,入境旅游的降低;海南省国内旅游将在2044年全面实现碳中和,而入...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贵州喀斯特山地碳排放与碳固定的平衡状况及其动态变化规律。利用2002~2012年贵州省能源消费量及植被面积等数据,通过构建数量模型,分析碳足迹、植被碳承载力和碳生态压力指数等指标的动态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贵州省碳足迹总量由2002年的12 643.66万吨上升到2012年的35 153.63万吨,增长幅度为278.03%,年均增长16.18%,其中化石能源消费的碳足迹占总碳足迹的84.35%~93.78%,表明化石能源消费是导致碳足迹增长的主要因素。同期植被碳承载力从2002年的8988.83万吨上升到2012年的15 032.65万吨,增长幅度为67.24%,年均增长6.11%,其中森林固碳量76.94%~85.63%,园地固碳量占11.79%~21.00%,农作物仅占1.90%~3.48%,揭示森林的固碳量最高。2002~2012年碳赤字呈现出上升的趋势,由2002年的3654.83万吨上升到2012年的20 120.98万吨;碳生态压力指数由2002年的1.41上升到2012年的2.34,而单位GDP碳足迹表现出下降的趋势,从2002年的10.17吨/万元下降到2012年的5.13吨/万元。分析结果表明贵州在碳减排方面的政策措施有一定成效,但碳排放与碳固定之间不平衡,碳循环的生态环境压力有持续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是实现城市低碳经济型发展模式的重要途径。文章核算并分析了2005—2015年西安市土地利用结构的碳排放,在此基础上,采用多目标规划模型,以经济效益最大化及碳排放最小化作为目标函数,对西安市土地利用结构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优化方案与2020年规划方案比较,耕地面积减少了15 197hm2,林地面积增加了13 946 hm2,建设用地面积增加了4 983 hm2,优化方案符合城市低碳经济发展的要求。依据分析结果,文章提出促进西安市土地利用结构低碳优化的相关政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0.
借鉴生态原理,根据IPCC提供的排放因子,核算云南省近六年的碳源、碳汇及碳承载力情况。结果表明:能源及工业部门碳源占全省碳足迹70%以上,且呈逐年上涨趋势。碳承载力先是呈现碳盈余,后又表现出碳超载趋势,且超载的幅度越来越大。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模式以及近几年云南省经济的不断发展导致能耗量不断创新高,从而使云南省碳排放居高不下。  相似文献   

11.
环渤海经济圈主要省市低碳经济发展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低碳经济的概念与内涵,首先构建以碳排放水平、低碳技术水平、碳源控制水平、碳汇建设水平、碳吸收水平及经济综合水平6个指标作为准则层的低碳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采用熵值法确定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建立基于灰色关联度的模型;最后针对环渤海经济圈的主要5个省市低碳经济发展情况进行定量分析,提出针对性可行建议。  相似文献   

12.
北京市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及驱动机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以北京市为例,利用1985、2000和2010年三期土地利用数据,从土地利用变化幅度、土地利用变化速度、土地利用转移方向等方面,揭示了北京市1985—2010年的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及相关驱动因子。结果表明:11985—2010年,北京市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发生了较大变化,林地面积有一定程度的增加,耕地面积、水域面积减少较为迅速,建设用地扩张最为明显。21985—2000年,北京市土地利用综合动态度为0.99,土地利用变化速度较为平缓;2000—2010年,北京市土地利用综合动态度为1.64,土地利用类型变化速度呈加速趋势;从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来看,林地与建设用地的增加速度不断提升,由1985—2000年间的0.1383%、3.7808%增长到2000—2010年间的0.2078%、4.0088%;耕地、草地、水域面积不断减少,其中水域面积的减少速度最快。3从转移矩阵来看,1985—2000年,74.54%的耕地转化为建设用地,13.30%、11.24%的耕地转化为林地与水域;2000—2010年,耕地依然是各类用地增量的重要来源,建设用地向其他类型用地的转化面积是前一阶段的13.8倍。4从人口增长、经济发展、政府政策等方面研究了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机制。  相似文献   

13.
城市是碳排放产生的主要地域空间,是进行“碳中 和”核算与政策制定的主体。除了减少固定能源与交通碳排放 外,增加城市碳汇也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手段。通过分析 沈阳三环区域城市碳汇(植被、土壤、水系、建筑物)不同组 成部分的碳汇能力,估算出城市碳汇固碳量为430.93万t, 能够抵消沈阳市年能源消耗产生CO2的7.34%。在明晰城市 碳汇固碳机理、固碳潜力及其空间分布特征的基础上,提出增 加固碳面积与提升碳密度两方面的城市碳汇功能提升策略,旨 在为中国低碳规划与碳中和实现提供理论指导与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中国土地利用碳排放及其空间关联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基于研究单元全部土地利用类型数据,采用碳排放计算模型,估算了中国31个省区1990-2008年的土地利用碳排放强度,揭示其时空演变规律,并利用空间自相关方法,探讨了中国省级尺度土地利用碳排放强度的空间关联特征.结果表明:①1990-2008年,中国土地利用碳排放量从9.67×108t持续上升至32.37× 108t.建设用地是主要的碳排放来源,其碳排放量占总碳排放量的97.83%以上.林地是主要的碳汇,其碳排放量占总碳排放量的90%以上.②受经济发展水平和地形差异的影响,碳排放强度空间差异显著,重度碳排放区域集中分布在东部、北部沿海地区,轻度碳排放区域集中分布在西北、西南地区.③全局自相关Moran'sI值从1990年的0.1558持续上升至2008年的0.2734,说明中国土地利用碳排放强度在省级尺度上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且集聚程度不断增强.④集聚中心和孤立点的空间转移存在较强的规律性.⑤局域自相关分析表明,中国土地利用碳排放强度表现出十分明显的局部空间差异.碳排放强度高值集聚区和低值集聚区均表现出较强的空间锁定和路径依赖特征,体现为高值集聚区向沿海集中,低值集聚区向内陆迁移.  相似文献   

15.
基于碳足迹理论,提出旅游碳承载力的概念和测算方法,利用旅游碳足迹和旅游碳承载力模型,计算对比江苏省15年来的旅游碳足迹、旅游碳承载力,深入认识江苏旅游业碳排放与碳固定的平衡状况及动态变化。研究表明:从2000—2015年,江苏总旅游碳足迹和人均旅游碳足迹呈现快速增长趋势,旅游业碳足迹总量由487.3万吨增加到9 033.4万吨,人均旅游碳足迹由66.3 kg增加到145.1 kg。同时,江苏总旅游碳承载力缓慢增长,人均旅游碳承载力则持续下降。总旅游碳承载力由564.2万吨增长到1 981.0万吨。人均旅游碳承载力由76.7kg下降到31.8kg。因此,江苏总旅游碳足迹的增长幅度远远大于总旅游承载力,生态压力日趋严峻。提高江苏旅游业的碳排效率,增加植物碳汇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6.
基于我国农地利用方式变化的碳效应特征与空间差异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波  张俊飚 《经济地理》2012,32(7):135-140
农地利用变化既是重要的碳源,同时也是最主要的碳汇。碳效应测算分析表明,1993—2008年我国农地利用碳排放总量、强度年均分别增长4.08%、2.38%;化肥、农药、农膜、农用柴油、灌溉、翻耕等所产生的碳排放量年均分别递增3.45%、4.65%、7.20%、4.77%、1.22%、0.38%。2000—2008年林地碳汇量增长3.19%,而草地碳汇则呈现微弱的递减态势。农地利用方式变化的碳效应来看,2001—2008年我国因生态退耕产生碳汇年均递减45.16%,由于建设占用所引发碳排量年均递增2.23%。农地利用变化的碳效应区域差异,生态退耕碳汇效应最大是河北,最小的是黑龙江;因建设占用耕地导致碳排放效应最为显著的是江苏,最小为西藏。  相似文献   

17.
从多尺度视角把握中国旅游碳排放强度的时空动态变化,对中国旅游产业响应“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以中国全域、区域、省域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自下而上”法、泰尔指数法和ESDA分析法,测度旅游碳排放及强度,并剖析旅游碳排放强度的时空关系。结果表明:(1)2000—2019年,我国旅游碳排放量由3 714.06万吨增加至19 396.00万吨,东部地区增量最大;旅游碳排放强度由0.47吨/万元降至0.09吨/万元,中部地区降幅最大。高碳排放类型的北京、上海、广东、海南和宁夏的旅游经济与环境保护关系亟须改善。(2)中国旅游碳排放强度在空间上有显著差异,以区域内部差异为主,但同时表现出较强的相关性;2000—2013年,全局空间上表现为西部地区HH集聚和多数省份的LL集聚,2014年起局部空间集聚,以从东部地区向中部、西部地区扩散性LL聚集为特点。  相似文献   

18.
近15年来杭州市土地利用结构的时空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杭州市为例,基于Landsat的TM遥感影像,解译土地利用专题信息,计算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土地利用动态度和各地类重心的转移,分析1995—2010年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格局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近15年来各类土地在数量上呈现四增一减一平的趋势,空间上朝着复杂化、多样化的方向发展。2各类用地之间相互流转的过程较为复杂,变化最剧烈的是城市绿地,转移量最大的是耕地。3建设用地持续增加,增速逐渐降低,土地利用集约度提高。4各类用地重心均有偏移,建设用地和湿地的重心偏移距离最大,林地偏移距离最小。51995—2000年,杭州土地城市化进程相对较慢,出现向钱塘江以东区域扩张的态势;2000—2005年是土地城市化进程最快、旧城改造力度最大、耕地锐减的时期;2005—2010年则表现出城市规模扩张与内涵挖潜的双重特征。  相似文献   

19.
在解译1986年、1995年、2000年的临泽县土地利用/覆被图的基础上,结合2000~2007年土地变更数据表和2008年土地利用/覆被图,利用RS、GIS及景观生态学方法对研究区土地利用/覆被与景观格局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86~2008年建设用地持续增加,水域和草地呈现减少的趋势,耕地除退耕还林政策影响外一直在增加,未利用地先增后减,林地总量变化较小;1986~2000年研究区景观格局分析表现出斑块数量减少,最大斑块面积增大,景观异质性下降,各景观斑块之间的面积差异增加,城乡交叉区域景观破碎化增强,而在其他区域景观分布较集中。  相似文献   

20.
文章将碳源/碳汇与GDP数据相结合,探究了2005—2020年中国省域碳排放强度与碳汇强度的时空变化特征,以此为基础分析了15年间碳盈亏的时空变化,并使用地理探测器探测了主导不同时期影响碳盈亏的驱动因素。结果显示:(1)中国省域碳源正处于增长但增长速度放缓的阶段,同时碳排放强度也正在放缓,空间上呈现北高南低的分布特征,高碳强度区集中于北方省份。(2)碳汇量与碳汇强度均处于下降趋势,碳汇强度呈现东北、西北、西南地区高,中部、东部地区低的分布格局。(3)全国绝大多数省份处于碳亏且碳亏量逐年增多的态势,从时空演变看,西北地区与中部地区省份向碳亏演变趋势更为明显,而西南地区省份与京津地区向碳盈演变趋势较为明显。(4)从单因子探测来看,人口与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碳盈亏的主要因素,除此之外科技发展水平也影响了碳盈亏的时空变化,其影响力呈现先增后减趋势;从双因子探测看,经济发展水平与产业结构组合因子的主导地位逐渐被人口、科技水平、城市化和产业结构所替代,城市高新技术的“低碳”发展模式和科技型产业成为影响碳盈亏的持续推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