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当前,经济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带来国际产业分工的新格局,这无疑为我国加工贸易未来的转型升级带来新的机遇。我们应该看清我国加工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抓住当前的机遇,解决问题,促进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2.
当前,经济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带来国际产业分工的新格局,这无疑为我国加工贸易未来的转型升级带来新的机遇.我们应该看清我国加工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抓住当前的机遇,解决问题,促进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3.
陈利香  李鑫  沈玲 《经济师》2012,7(2):231+248
文章首先通过对国际产品内分工理论的分析,探讨了国际产品内分工和加工贸易两者之间的关系,认为加工贸易是实现国际产品内分工的一种主要形式。然后,分析山西加工贸易在国际产品内分工条件下的发展现状,针对在国际产品内分工体系下山西加工贸易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国际产品内分工条件下山西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应对策略,从而达到理论指导实践的研究目的。  相似文献   

4.
我国加工贸易面临的深层次矛盾及转型升级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工贸易是我国的第一大贸易方式,对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当前转型升级迫在眉睫。该文结合当前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遇到的挑战,分析了其面临的处于国际价值链低端、产业关联度差、区域发展不均衡、监管模式落后等深层次矛盾和制约其转型升级的因素,提出了其转型升级的原则和策略。  相似文献   

5.
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转型升级战略提出以来,加工贸易在产业和产品结构升级、生产经营方式转变和增值率提高等方面效果显著,在区域转移方面效果不够明显,在国内采购率、产业关联度和产业链延伸等方面进展缓慢。为了进一步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应鼓励内资企业积极参与,改变加工贸易主体结构失衡的状况;调整中间投入品国产化的鼓励政策,提高加工贸易配套率;顺势发展,推进加工贸易的区域转移;增加加工贸易企业分类评估指标,完善加工贸易商品分类制度。  相似文献   

6.
随着国际国内经济环境的深刻变化,近两年来我国外贸增速明显下降,外贸发展亟需转型,已经成为共识。但在向什么方向转型、如何转型问题上,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际部门,认识上并不一致。一些颇具代表性的观点认为,中国外贸转型发展,就是要逐步降低加工贸易比重,提高一般贸易比重;要沿着"微笑曲线"从低端向产业链高端全面升级;要从依托劳动密集型产业参与国际分工和贸易,向依托包括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内的高科技产业参与国际分工和贸易转变。从长远发展思路来看,这些看法无疑是有道理的,但中国外贸转型发展不能"急于求成",需注意以下几点:一是从贸易方式来看,绝不是"薄"加工贸易而"厚"一般贸易;二是从价值链升级角度来看,也不是简单放弃"低端"而向所谓"微笑曲线"两侧高端全面升级;三是从产业角度来看,更不是放弃低端产业转向高端产业的"转产"。中国外贸转型发展,需要耐心和毅力,必须从实际出发,一步一个脚印地扎实推进。  相似文献   

7.
论加工贸易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背景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加入世贸组织后的新形势下,我国加工贸易急需转型升级。加工贸易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则是实现其升级的必要措施。加工贸易转移有着深厚的国内外经济变革的背景:全球化背景下的贸易与投资一体化;新一轮经济增长对中西部发展带来新机遇;我国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的历史契机;中国以低价和数量取胜的传统出口模式遭遇国际市场困境,国际贸易环境不断恶化;加工贸易发展面临重大挑战,亟需改革。文章认为,加工贸易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应从中西部产业优势有关的行业开始着手;把握产业转移的长期性、复杂性的特点;关注东部与中西部是双向互动升级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贸易方式结构优化与甘肃省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贸易方式与产业结构之间存在着以比较优势为基础的互动转型升级关系。由于甘肃省现有进出口贸易方式结构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不适应性,构建有利于促进甘肃省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目标贸易方式结构,有利于传统比较优势产业快速发展和动态比较优势产业加快建立国际分工模式,不断提升甘肃省的产业竞争力和促进甘肃省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9.
产品内分工视角下中国加工贸易的结构升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FDI的增长和跨国公司的全球布点,传统意义上的以商品贸易为基础的国际分工格局正在被打破,国际分工由产业间、产业内深化到产品内部,产品内分工已成为当前国际经济中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在这种新型的国际分工格局下,作为我国参与产品内分工的加工贸易仍处于价值链低端的生产环节,竞争力比较强的依然是附加值比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和制造。所以,基于产品内分工理论探讨中国加工贸易结构升级的对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基于功能提升视角的产业升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和企业经营全球化的格局中,我国企业在产业价值链上的优势必须向价值链上游推进,向下游延伸,向国际市场的纵深发展,积极参与全球化分工与合作.本文旨在通过价值链理论和产业升级理论来探索我国企业产业功能升级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新时期,国内外经济发展格局在悄然发生变化,我国产业转型升级也进一步下探到深水区,产业转型升级的不断推进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着历史性的推动作用。在这次产业转型发展推进中,我国企业的发展方向不仅仅涉及到企业自身的未来发展形式,还影响着我国经济深化改革的道路。文章通过对国际经济新格局下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内涵诠释,分析我国产业发展的现状和新的挑战,之后对我国产业转型的新优势进行解释,表述我国产业发展要积极调节发展布局并与其发展的新环境积极相适应,在新的经济时期抓住有可能的机会才能促进我国经济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2.
伴随人口红利、土地红利和环境红利等传统低成本优势逐步丧失,以及面临外需减弱、贸易保护主义升温、经贸摩擦频发等外部环境变化,中国外贸发展亟待转型已成共识。但在向什么方向转型、如何转型问题上,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际部门,认识上并不一致。一些颇具代表性的观点认为,中国外贸转型发展,就是要逐步降低加工贸易比重,提高一般贸易比重;要沿着“微笑曲线”从低端向产业链高端全面升级;要从依托劳动密集型产业参与国际分工和贸易,向依托包括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内的高科技产业参与国际分工和贸易转变等等。从长远发展思路来看,这些看法无疑是有道理的,但从短期看,外贸转型升级不能脱离全球分工演进的一般规律和中国发展的现实国情。流行的思路有“急于求成”之嫌,不利于我国外贸的长期可持续发展,也不利于外贸发展的转型升级。本文拟就三个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产业升级是产业结构转换和产业效率提高的过程,也是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内部逐渐形成的不断适应产业发展环境变化、不断进行技术创新的能力培育过程。引起产业发展条件变化的因素,其实也就是引起比较优势动态变化的各种因素。比较优势是产业分工的基础,因而也与基于分工基础上的产业升级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试图探索产业发展环境条件发生变化的情况下的产业升级问题,即以比较优势的动态演化为视角对产业升级的内涵和动力,对比较优势的长期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并以中国为例探索比较优势动态变化中产业升级的路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文章主要研究了我国通过加工贸易参与国际产品内分工的问题,分析了我国加工贸易参与国际产品内分工的情况,并对在国际产品内分工条件下我国发展加工贸易的结构升级提出了政策建议.文章首先通过对国际产品内分工理论的分析,探讨了国际产品内分工和加工贸易两者之间的关系,认为加工贸易是实现国际产品内分工的一种主要形式.然后,分析我国加工贸易在国际产品内分工条件下的发展现状,针对在国际产品内分工体系下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国际产品内分工条件下我国发展加工贸易的应对策略,从而达到理论指导实践的研究目的.  相似文献   

15.
论我国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与结构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加工贸易作为我国最主要的对外贸易方式,虽然其生产环节的技术含量不断提升,产品的增值率逐渐提高,但在国际分工中仍处于不利地位,我方获利较少。本文从理论与实证两个方面分析论证了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与结构优化的必然性,认为加工贸易结构僵化是阻碍其升级换代的关键所在。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出口产品结构比较优势静态化;区域结构过于集中;经营主体结构过分单一;模式结构相对滞后。文章试对这些问题进行初步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6.
李季 《经济研究导刊》2011,(33):179-180
近年来,国内与国际经济环境的改变正使“加工贸易”这一中国第一大贸易方式遭受前所未有的挑战。国内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国家加工贸易产业政策的调整,国际经济环境的恶化以及来自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竞争等利空因素的挤压,使得加工贸易产业升级迫在眉睫。然而重压“倒逼”下的加工贸易产业升级必须关注中小企业的承受力,谨防产业的空洞化,才能避免经济的下滑,顺利地推进加工贸易产业的升级与转型。  相似文献   

17.
中国外贸顺差中加工贸易占据了大部分份额,它是中国参与国际分工的主要形式,但一直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低端水平,带来的贸易利得与加工贸易的规模相比微乎其微,附加值低、产业联动效应小等问题日益显现.2009年金融危机爆发,给中国加工贸易企业带来了不小的打击.后危机时代,中国加工贸易要更注重提高技术、营销和服务环节,想产业上下游延伸,逐步实现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18.
张逸晨 《时代经贸》2012,(18):103-103,105
中国外贸顺差中加工贸易占据了大部分份额,它是中国参与国际分工的主要形式,但一直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低端水平,带来的贸易利得与加工贸易的规模相比微乎其微,附加值低、产业联动效应小等问题日益显现。2009年金融危机爆发,给中国加工贸易企业带来了不小的打击。后危机时代,中国加工贸易要更注重提高技术、营销和服务环节,想产业上下游延伸,逐步实现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19.
比较优势演化、全球价值链分工与中国产业升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全球分工体系的深化与国际贸易形式的演进,国际生产与贸易的格局正经历着深刻的调整,全球价值链成为了当今国际分工的主要发生形式,对各国的价值创造体系持续进行着重构与深化,产业结构也随之发生巨大的变化。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通过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使得中国经济迅速发展,但产业结构仍停留在价值链的分工中低端,而要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就必须首先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本文从比较优势的演化入手,讨论了比较优势如何演化以及全球价值链分工与中国产业升级三者的联动关系,分析了中国产业的三大基本特征,认为中国产业升级必须走比较优势非线性演化与线性演化并重之路,促进生产要素的高级化、推进产业模块化、实施产业集群,枸建区域联动的国内价值链体系。  相似文献   

20.
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加工贸易是我国参与国际分工的主要形式之一,已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加工贸易已经从来料加工为主转向以进料加工为主,正逐步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转变,外资企业和私营企业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我国的加工贸易仍然处在国际产业链的低端,本土化程度不高,区域分布也不合理,而且许多加工贸易企业属于"两高一资",必须要加快转型升级.只有实现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才能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