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近年来,经济发展尤为迅速,随之而来的就是资源的各种枯竭以及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而市场经济作为经济的主体,为了追求最大化的利润,对资源的利用也是相当大且明显的。所以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进行多种手段的治理。行政、政策、法律以及经济等等这些都可以作为有效地手段对自然资源或者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和调控,用这些手段对其进行协调指导和调控会有效的实现经济活动与整个生态环境的有机协调以及可持续发展。本文将从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出发,对市场经济做一定的阐述,并且探讨如何发展的更协调。  相似文献   

2.
国内存在众多生态资源丰富但经济欠发达的区域,探寻这些区域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规律,对促进两者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选择了具有丰富生态资源且经济欠发达的衢州市为对象,在构建生态环境和区域经济综合评价指标的基础上,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2003—2013年衢州市生态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状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衢州市生态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互动耦合关系,两者的耦合协调度由轻度失调向勉强协调发展发展,但两系统的耦合协调度仍较低,生态环境整体仍比较脆弱。  相似文献   

3.
总述宏观调控的必要性1.以汽车市场为例进行分析,是如何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和政府调控相结合的原则的。2.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和政府调控相结合的原则的必要性何在。3.当经济出现过热时政府应该做什么。4.综上宏观调控是保证经济正常运行的有利保证。  相似文献   

4.
资源禀赋差异、发展路径依赖及企业分工深化,使实现地区内部经济合作成为东北地区发展的内在要求。然而,缺乏地区经济增长极等因素对区域经济合作形成很大制约。区域经济合作主要依赖于市场的力量,政府对区域间经济发展的协调政策、区域开发政策等也以不同方式引导着经济合作。无论是市场引导还是政策引导,都与既存的经济体制有关。要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前提下,发挥各种合作组织机构在整合政府、企业和社会力量、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陈萍  赵玉红  陈旭 《经济纵横》2007,(11):37-39
资源禀赋差异、发展路径依赖及企业分工深化,使实现地区内部经济合作成为东北地区发展的内在要求.然而,缺乏地区经济增长极等因素对区域经济合作形成很大制约.区域经济合作主要依赖于市场的力量,政府对区域间经济发展的协调政策、区域开发政策等也以不同方式引导着经济合作.无论是市场引导还是政策引导,都与既存的经济体制有关.要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前提下,发挥各种合作组织机构在整合政府、企业和社会力量、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政府促进就业:目标、制度与政策选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中将始终伴随就业的巨大压力,“政府促进就业”是解决失业、实现充分就业的关键,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课题。充分就业是宏观调控的优先目标,促进就业则是政府首要的经济职能。政府促进就业的目标人群将不再局限于城镇人口。政府促进就业要着力于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帮助就业弱势群体就业和再就业、协调城市就业与农业剩余劳动人口就业以及维护公正、有序的就业市场环境等方面。  相似文献   

7.
市场机制在当前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的要素空间配置、企业区位选择方面发挥着基础性作用,但区域经济的整合中一些基础性的建设是前提,如基础设施的联动化、制度统一化等,这需要政府发挥作用,协调区域内部各利益主体,对市场机制存在的缺陷进行补位,从而实现区域内经济的互联互通.政府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制定和实施区域发展战略规划、建设基础设施、促进区域生产要素的流动、优化区域产业布局、以及管治区域生态环境.当前需要促进区域政府合作,打破行政垄断和市场壁垒,从而实现区域经济共生共建.  相似文献   

8.
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正确选择。本文在阐述国外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探究了可持续发展下我国区域协调的方向选择,并从强化区域经济的政府协调职能等方面提出了可持续发展下区域协调的实现方式。  相似文献   

9.
市场经济是在商品交换市场发达的基础上形成生产要素市场的社会经济形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必然还要支配资源,而且经济越发达,政府支配资源的比重越高。只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很少动用行政手段支配资源,而是作为市场主体,运用市场化的经济手段,在生产要素市场支配必须属于政府支配的资源。因此,政府是市场经济中不可或缺的市场主体。所以,政府除了作为社会管理者需要实施有效的宏观调控和其他方面的宏观经济管理,与市场形成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之外;其作为市场主体,政府还必须规范地发挥自身通过生产要素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在这方面政府与市场是一种市场主体与市场契约交易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随着渤海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区域间各级政府在经济发展中如何界定和发挥政府职能已成为亟待研究与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针对各省市政府在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中如何定位其职能进行探讨研究,统筹区域经济规划,加强宏观调控,努力建立区域经济协调机制,促进环渤海区域经济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1.
辽宁沿海经济带和沈阳经济区互动发展具有区域地缘优势、产业优势,并且区域资源丰富,现代化交通运输网络密集,科技教育发达,城市化程度高。但科学统一的战略与规划供给不足,空间布局不合理,部分基础设施重复建设。产业内分工不合理,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结合不紧密。资源与环境压力偏大,生态环境承载能力有限,缺乏有效的互动发展的协调机制。要实现沿海经济带与腹地经济区互动发展,必须实现规划、基础设施、产业、市场和地方政府的互动发展。  相似文献   

12.
宋志强 《时代经贸》2013,(4):181-181
长期以来,新疆区域经济的发展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而且这些破坏还在不断的加剧,处理好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就是要在尽量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高效的利用资源,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对新疆区域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现状以及制约因素的分析,提出了通过区域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基本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正> 在我国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条件下,如何对传统的和现存的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宏观管理体制、宏观调控目标和模式进行更深入的改革,如何通过这种改革实现政府职能的转换,如何在保证市场充当有效配置资源的主角的同时,通过市场实现国家对国民经济运行的宏观调控,并在这个过程中实现我国经济的长期持续、稳定、协调地高速发展,  相似文献   

14.
政府对资源型城市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直接决定了我国资源型城市的兴衰。新中国成立初期 ,“均衡布局”政策和“重工业优先”战略 ,促使资源型城市迅速发展起来 ,同时积累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特有矛盾。经济转轨时期 ,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健全 ,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又大大减弱。对资源型城市的市场补偿机制和财政转移支付同时缺位 ,导致这些区域陷入了严重衰退。我国政府应该借鉴德、法、日、美等国在资源型地区复兴过程中的成功经验 ,正确发挥在资源型城市转型中的作用 ,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企业环境成本核算研究——基于资源流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资源、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如何实现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以及可持续发展,成为理论界和实业界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通过将资源流分析与流转成本会计相结合的方式,对企业的环境成本进行了核算分析;阐述了如何利用资源流转成本核算方法改善企业环境绩效,力求达到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资源流回收利用率的目的;最后指出,应从政府、市场和企业三方面加强环境成本核算。  相似文献   

16.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丰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通过价格杠杆和竞争机制的功能,把资源配置到效益较好的环节中去,并给企业以压力和动力,实现优胜劣汰,运用市场对各种经济信号反应比较灵敏的优点,促进生产和需求的及时协调.同时针对市场有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国家对市场进行有效的宏观调控.因此,我们要建立的市场经济体制不是那种古典没有政府调节的市场经济体制,而是现代市场经济体制,是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作用的市场经济体制.  相似文献   

17.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非经济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盖宏伟 《经济论坛》2003,(20):8-10,20
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了可持续的协调发展战略,强调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可持续的协调发展战略主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坚持效益与公平的基础上实现区域间的协调发展;二是在保护环境与合理利用资源的前提下实现经济与社会各方面的协调发展。本文研究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非经济因素,包括自然环境资源因素、人力资源因素、社会文化因素、政府宏观调控因素、思想观念因素,及其对经济发展的作用,目的在于为实现经济与社…  相似文献   

18.
我国的市场经济是在国家宏观调控的前提下以市场手段来配置资源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实践也使我们深刻认识到,市场经济是以市场机制的作用为基础来配置经济资源的方式。市场从来不是万能的,特别是在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经济发展面临重大挑战的情况下,我就必须发挥政府应有的宏观调控作用,克服市场缺陷。本文就政府调节和规范市场主体行为必要性及具体对策进行了探讨,以此提高政府资源配置效率,提高经济行为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以及在区域协调中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这两个维度,把区域协调机制分为四种典型类型,即中央政府主导型的区域协调机制—以京津冀为例、省内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型的区域协调机制-以广东省为例、省际市场主导-地方参与型的区域协调机制—以长三角为例、省际地级市间政府主导型的区域协调机制—以黄河金三角为例。四种区域不同的经济、地理位置、文化等情况,决定了其内部不同行政区间以及与中央政府间具有不同的府际关系,从而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协调机制。同时文章试图通过从府际关系的视角对区域协调机制的四种典型类型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为我国其他区域的协调发展在理论上与实践上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上,西方国家对财政资源的配置走向了古典均衡理论下的政府不干预和非均衡理论下的政府强力干预两个极端。中国在改革开放前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对财政资源实行了计划均衡配置体制与政策,在保证社会主义大规模建设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问题,成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掣肘;改革开放后到21世纪初,按照"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要求,对财政资源实行了非均衡配置体制与政策,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巨大发展,但也出现了贫富差距过大、财政宏观调控能力不足等社会经济问题。为此,进入21世纪,特别是以"五个统筹"的提出为标准,财政资源配置政策进入了非均衡协调时期。所以,非均衡协调应当综合运用各种科学手段,在社会经济运行的非均衡发展常态下,通过非均衡手段努力协调各种利益关系以达到均衡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