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失地农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保守估计,目前全国失地农民总数约在4000万人左右,此外每年还要新增100多万人。为确保失地农民的生计,党和政府给予了高度关注,在妥善安置失地农民和解决他们就业和社会保障等方面采取了许多有效措施。然而,由于现行征地安置政策滞后的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致使失地农民日益成为社会不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数据显示,我国因征地补偿款分配纠纷引发的失地农民上访问题十分突出。据国土资源部统计,2002年上半年,群众反映征地纠纷、违法占地等问题的,占信访接待部门受理总量的73%,其中40%的上访…  相似文献   

2.
失业保险制度是应对失业风险的重要机制,但至今失地农民尚未纳入失业保险制度覆盖范围.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城郊地区农民面临着失地又失业的风险.对失地农民失业保险参保意愿、自我保障能力和家庭保障能力以及就业状况方面的实证分析表明,失地农民对失业保险制度的需求较高.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表明,年龄、性别、受教育水平对失地现象的认知是影响失地农民失业保险参保意愿的重要因素.在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发展背景下,将失地农民纳入城镇失业保险制度框架,同时结合失地农民特点提供失业保险参保方案是发展失地农民失业保险制度的总体思路.  相似文献   

3.
城市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之一。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必然产生很多的失地农民。由于征地补偿制度滞后于经济发展及安置办法的单一、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健全等使失地农民的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问题都没有解决好。只有完善现有的土地征用补偿制度,建立健全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才能有效解决农民失地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4.
养老保障制度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在众多的养老保障制度中,美国的养老保险制度经过长期发展和不断调整,已被公认为国际典范之一。为了应对老龄化危机,完善我国养老保障制度,提高全民养老保障水平,有必要根据我国现有的养老保障制度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合理地借鉴美国养老保障制度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5.
住房保障制度是国家或政府依据法律规定,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保障居民基本居住水平的一种制度。它是一种在住房领域内实行的社会保障制度,其实质是政府利用国家和社会的力量,通过行政手段为中低收入家庭提供适当住房,解决他们的住房问题。住房保障制度不是一种单一的保障制度,而是一种复合性的保障制度,具有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等多方面的成分与性质,是一种综合性的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6.
探究我国煤炭资源型地区可持续生计安全的具体情况、影响其可持续生计安全的主要因素,有利于煤炭资源型地区可持续发展水平的提升。以中部地区为例,选取21个城市作为研究样本,从可持续生计安全指数计算和时空格局分析两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可持续生计安全指数分布范围在0.152 8~1.081 3之间,地区间差异十分显著;根据变化趋势可以分为"增长型"和"波动型"两类城市。②中部地区整体上可持续生计安全水平呈现波动的趋势,且不同城市的可持续生计安全水平有所差异。安全水平在总体上形成了"Ⅰ级区、Ⅱ级区和Ⅲ级区片状分布,Ⅳ级区和Ⅴ级区零散分布"的空间格局。③中部地区的"经济层面"的阻力对可持续生计发展的影响是最大的,其次为"社会层面"和"生态层面"。④21个城市可持续生计安全的阻力模式均为三系统阻力模式,被细分为经济效益占主导和社会安全占主导的两种阻力类型,具体为EESEES型、SEEEES型、SEESEE型和EEESSE型。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钢铁企业营销活动缺乏诚信的危害及原因的分析,从思想教育、营销机制、监督保障制度等3个方面提出了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加快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型,经济快速增长,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速推进。大量的非农建设项目对土地的需求量持续增长,不可避免地产生了被征地农民。本文论述了转型期我国被征地农民产生的动因及其可持续生计问题。提出了符合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符合构建和谐社会原则、符合着力解决民生问题这一目的的建议,为被征地农民完善就业政策、提供公共财政的资金支持、建立指向性较强的社会保障制度,以解决其可持续生计问题。  相似文献   

9.
在谈住房保障问题的时候,常常听到这句话——“居者有其屋”。它可以解释为两种含义,一是人人有房子住,一是人人都拥有房屋财产。而“有房子住”和“拥有房产”是两个不同的社会发展与政策、制度目标。就我国目前的情况而言,我们短期内亟待解决的应是“人人有房子住”的问题。那么,我们需要一个怎样的住房保障制度,让人人有房子住成为可能?或许可以用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陈淮博士的话来概括:我国的住房保障制度要重在解决特殊性问题;我国的住房保障制度只能以低水平、广覆盖为目标。目前,我国住房保障的具体形式主要包括经济适用房和廉租…  相似文献   

10.
47.什么是社会保障制度?为什么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要进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促进保障制度社会化? 答: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或社会对于失去劳动能力或没有必要生活资料的人予以帮助的一种制度,也就是说以社会的力量来保障全体社会成员至少都能达到最低生活水平而形成的一种制度。进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促进保障制度社会化,既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  相似文献   

11.
我国棉花供求现状和增产的对策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棉花,是仅次于粮食的第二大农作物,涉及1亿多农民的生计;它又是我国纺织工业的重要原料,涉及1500万纺织职工的生计;它更是我国出口创汇的重要物资,纺织品出口创汇占全国出口创汇的1/3左右。棉花,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和战略物资。近几年来,我国棉花生产不景气,造成供求紧张,棉花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2.
一、今年上半年房地产市场的基本情况及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2008年上半年,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基本面是好的,是朝着国家宏观调控的方向发展的。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住房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3.
《中国房地信息》2011,(9):72-73
中国社科院日前发布的《2011年中国城市发展报告》指出,随着中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农村集体土地被大量征用,失地农民作为农民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数量迅速扩大。  相似文献   

14.
住房保障制度实施的前提就是准确判定中低收入者,而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基本的前提就是建立个人信用体系,北京市可借鉴国外已经发展成熟的个人信用体制,建立全市的个人信用体系。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纺织业用工告急事件频频见诸报端。劳动强度大、工资水平较低、保障制度不完善等都成为“招工难”的原因所在。问题究竟该如何解决?本文从改善薪酬制度出发,为读者提供一条思路。  相似文献   

16.
弱德之助     
周姨两口子先后下岗,还有个念大学的儿子,俩人靠打零工维持生计,周姨更是同时打了几份工,保洁、保姆、侍候病人…… 前阶段,她找了个派送的活儿.  相似文献   

17.
从国际经验浅析我国中低收入者住房问题解决之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低收入者的住房问题对任何国家来说都是一个十分重大的社会、经济和建设问题。保证中低收入者的基本居住要求得以实现,完善我国住房保障制度,对于我国经济稳定、持续发展同样具有重大意义。本文着重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探讨我国中低收入者住房问题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18.
在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上加快住房制度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认真贯彻执行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关于住房建设和住房消费问题的"总的原则"和"措施",进一步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保障制度的建设,完善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住房制度,一定会建立起来。  相似文献   

19.
周和平 《现代班组》2012,(12):20-21
中国传统文化的"经济"本义为"经世济民",英文"economy"一词源自于古希腊语"家庭理财"之意,故而中国学者严复最初译为"生计"。日本明治维新后大量翻译西方书籍,将"economy"一词译为"经济",意指"维系社会生活所必须的生产、消费、交易等的活动",逐向中国传播,替代了严复"生计"的译法,沿用至今。虽然西方经济学家与时俱进地给"经济学"下了各种定义,但是却始终没有给予"经济"一词以定义,这是因为他们认为"经济"这个最基本的概念是一个清晰自明的实体,不必要下定义。笼统说,如果对"文化""社会""政治"是从时间、空间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我国这行的是就业、福利与保障三位一体的劳动力计划管理制度.其根本特征在于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的目标只能通过就业方式实现,因此可以称之为就业式福利保障制度.它是传统体制下为谋求高积累高速度发展工业化战略所实施的高就业低工资的高福利政策的直接产物,由于就业制度和福利保障制度在整体改革中的滞后性,它的弊端日益明显,并成为近年来牵引我国消费膨胀的内生机制.本文意在地近年来出现的消费基金膨胀,消费性投资膨胀,消费需求超前和结余购买力的高度扩张同这一制度的内有联系予以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