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2 毫秒
1.
小丁  罗平 《新智慧》2007,(3):15-15
房价为什么高 房价高的原因有很多。仅从消费者角度看,很多购房者(炒房者除外)在买房时是处于信息不完全、不对称、不科学、不规范的情况之下,从而预期房价一直会涨,预期购买房子一定能够保值增值,这样自然也就与房地产开发商、炒房者一起推高了房价。[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一边是国家调控政策的轮番轰炸;另一边是房价非但没有下降,反而节节攀升。这让很多购房者看不懂、猜不透,更加乱了阵脚。理财专家认为,在房价走势不明或将出现“拐点”的形势之下,做一个聪明的购房者需要掌握五个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3.
用优先因子法分析了房价在购房者考虑的诸多因素中的地位,从而探讨了房价过快上涨的隐性因素,这对购房者选择及抑制房价等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文回顾了国内外关于房地产财富效应的研究成果,对中国的房地产财富效应进行了分析,认为中国的房地产正向财富效应非常微弱,房价过快上涨会对消费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房价虚高,一方面会加重购房者负担,挤压其他支出,另一方面会加剧收入分配不公,抑制消费需求的增长.  相似文献   

5.
房价的持续大幅上涨,让许多购房者苦不堪言。本文结合当前影响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几个主要因素分析了高房价之患,进而提出政府调控房价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6.
房地产开发中地方政府的动机、收益与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房地产市场主要由购房者、房地产商、地方政府三方力量拉动。目前研究者目光多数集中在房地产商或者购房者身上,而从政府层面分析研究的不多。本文试从政府在房地产开发中的动机人手,就房地产开发中政府的收益与风险,作一简要分析。[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撤退的征兆     
吴巫 《企业家天地》2009,(10):15-15
房产价格对于消费支出的影响有多大?人们对于这个国家消费复苏的期待在一定程度上就寄希望于这个问题的答案,虽然房价已经遭受重创。一种最纯粹的观点认为,房产价值对于消费已经失去了“财富效应”。房价的升高只是提高了未来居住的成本。那些投资于房产的人们借此发了一笔横财,而初次购房者打了水漂。  相似文献   

8.
黄正军 《全国商情》2011,(15):40-41
博弈理论是通过寻求在各博弈方具有充分或者有限理性、能力的条件下,合理的策略选择和合理选择策略时博弈的结果,并分析这些结果的经济、效率意义的理论和方法。房价博弈是房地产市场中各方行为主体博弈的核心。本文以博弈理论为研究基础,通过分析房地产市场中价格博弈主体购房者与开发商之间的动态博弈过程,试图说明房地产市场中各方行为主体决策对房价博弈均衡结果的影响,以期为政府实施有效的房地产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房价直线上升,一些大城市的高档小区甚至出现“天价楼盘”。高昂的房价令广大购房者苦不言堪。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建筑业的健康发展对于社会的和谐进步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文献分析和举例论证相结合的方式,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试图探索出缓解我国房价增长过快的科学方式。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中国楼市2007年“疯涨”与2008年“狂跌”现象的分析,进一步调查研究了房价的本质因素,提出“地价、供求、政策”是影响房价的三大基础;通过对商品房成本构成的深入分析,提出“土地成本”是商品房成本的关键因子,进而认为“土地问题”是理性调控房价的最根本问题;并提出了分别对地价和房价进行理性调控的基本方法:“双限法”和“双控法”;还研究提出了BDG定价法,以平衡“购房者、开发商、政府”的利益;最后提出“建立起符合中国实际的房地产管理法规制度和调控机制”,是解决房价问题的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11.
陆兴芬 《全国商情》2012,(23):43-44
刚性需求的购房者由于对房价的高敏感度,往往会考虑买二手房。当出售二手房的房主是非个人时,该交易过程涉及的税费成本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本文以案例的方式详细说明其计算过程,希望能让买受人预见到此类交易的纳税风险。  相似文献   

12.
祁婷  余影 《大众商务》2010,(12):101-101
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商业银行通过贷款,在地产商和购房者之间获取双面利润的同时,也间接的推高了房价,现在地产泡沫不断积聚,市场风险越来越大,商业银行应该仔细考虑贷款风险,不要在盲目贷款.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商业银行通过贷款,在地产商和购房者之间获取双面利润的同时,也间接的推高了房价,现在地产泡沫不断积聚,市场风险越来越大,商业银行应该仔细考虑贷款风险,不要在盲目贷款.  相似文献   

14.
韩洁  阿六 《新智慧》2007,(2):57-57
说起房地产市场的“庐山真面目”,很少有购房者能搞清楚:这边说房子空置很多,房价必然要降;那边说房子卖得断档,买得晚就吃亏。该马上掏钱还是应该观望,令老百姓不知所措。[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2009年以来我国台湾地区房价飙涨,在房贷资金紧缩、修建平价住宅等调控手段作用不显著的情况下,为抑制房价,促进"居住正义",台湾以罕见的高效率推出了奢侈税。奢侈税使投资者预期收益降低,潜在购房者预期房价下降而暂缓购房,引起了房价下跌。奢侈税开征在一定程度上将减少房地产投机行为,促进台湾房地产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及居民居住需求的实现。  相似文献   

16.
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房价直线上升,一些大城市的高档小区甚至出现"天价楼盘"。高昂的房价令广大购房者苦不言堪。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建筑业的健康发展对于社会的和谐进步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文献分析和举例论证相结合的方式,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试图探索出缓解我国房价增长过快的科学方式。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受国内外环境影响,我国房价呈现出倒"V"型走势,针对不断变动的房价,从居民购房者的角度出发,选择影响房产价值的相关指标,运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模糊层次分析法,构建了一个通用的房产价值评价体系。分析得出现阶段我国居民购房主要考虑:地理位置、社区及周边服务设施、购房成本三大因素,并结合对长春净月哥德堡小区的抽样调查,对相关结论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8.
文章使用2006-2011年省际面板数据,用系统GMM估计方法检验了我国东、中、西部地区房价增长率与居民整体储蓄率的关系。持续增长的房价可能对个人、家庭储蓄行为产生一定影响,但实证结果显示其对整个社会居民的总体储蓄率影响微弱且不显著。居民的本期储蓄决策会根据上期储蓄情况进行调整,如果上期储蓄率过高(低),本期会适当降低(提高)储蓄率。此外,居民储蓄率对利率及人均收入增长率的变化较为敏感。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通过近年来我国的房价收入比,进而分析具体的普通收入家庭在购房中的实际消费情况,从现阶段我国城镇居民的收入来论证现行房价是否合理,从国际通用的房价收入比来衡量其是否适用于我国国情,以及我国合理的房价收入比应该属于哪个区间,多少房价算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形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5年我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总体上比2004年有所下降,房价的增长速度有所放缓,“金九银十”的房地产销售繁荣季节已经成为历史。2006年国内房地产市场仍然是一个利益博弈十分激烈的场所,无论是对房地产开发商及购房者,还是对地方政府及中央政府来说。这种博弈可能会比2005年更为明显与激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