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市场周刊》2013,(8):9-9
“让三亿中国人讲一口流利的英语。”是疯狂英语创始人李阳曾经提出的口号,也激励了无数青年追逐梦想。如今,李阳的口号尚未实现,却多了一个新身份一“直销人”。  相似文献   

2.
刘智国 《消费导刊》2014,(9):106-106
介绍了直销银行的国际国内发展概况。梳理了直销银行的四条主要特征:绝大部分都是银行集团的全资或控股的子公司;以组织结构扁平化来实现低成本运营;以“简单”的金融服务来确定市场定位;经营方式灵活多样,对顾客更有吸引力。辨析了直销银行与电子银行及互联网金融的区别。最后归纳了直销银行对我国金融业发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移动梦网”是中国移动统一的移动互联网业务品牌。作为移动互联网业务的载体,移动梦网将紧紧把握移动、开放的特点,充分发挥客户聚集者的功能,向梦网合作伙伴提供一个连接用户的桥梁,向用户提供一个易用、科学的使用界面,成为实现“无论何时何地,都若近在咫尺”梦想的网络家园。  相似文献   

4.
《商》2014,(3):20-20
在互联网金融浪潮下,基金公司通过官网直销和与互联网平台合作两种方式实现了非常可观的网上直销规模增量。  相似文献   

5.
小艺 《国际广告》2010,(12):108-109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在一片赞许声中落幕。在这个科技飞跃,创意喷涌的时代,互联网成为了世博会的主角,“永不落幕”让上海世博会截入史册。腾讯作为上海世博会唯一的互联网高级赞助商,不仅实现了超过8000万网友的网上世博梦想,更实现了众多品牌的世博营销梦想,在四大世博网络平台上,演绎了一场史无前例的营销大戏,对未来的品牌世博营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阳光 《经贸世界》2004,(12):13-15
2004年,令无数直销商心潮澎湃的一年;2004年,中国直销市场极不平凡的一年;2004年,载人世界直销发展历史里程碑的一年!这一切的发生都缘于一个跨世纪的梦想一中国封锁近六年的直销市场即将开放。于是风起云涌,于是大战在即!伟人甘地曾说:“谁不想生存下去?谁不想去学?谁不想去爱?谁不想名流青史?”在这特殊的一年即将成为历史之前,让我们共同回首2004,共同回首这一年直销商们的作为。  相似文献   

7.
《经贸世界》2005,(11):86-86
直销的魅力在于它易学、易做、易复制的系统,这种独特的营销模式与Know-how(技巧),从20世纪90年代雅芳公司进入中国内地开始,就深深地吸引了一批有梦想、有决心、有毅力的创业者。10年来,他们凭着自己的努力步一步地实现了梦想,树立了国内自主创业史的丰碑!使我们相信,无论是在传统行业还是在直销行业,执行力都是十分重要的,它将决定我们事业的成败!  相似文献   

8.
谭艳兰 《商》2014,(1):210-211
科技的进步让“现实生活”与“网络生活”成为了两个“平行的世界”,零售银行业的竞争也正从线下蔓延到线上,大力发展直销银行业务,将突破物理网点限制,扩大业务覆盖范,是顺应金融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趋势,是在利率市场化下对新型零售银行模式的有益探索。先行先试方能应对同业竞争并获得先发优势。〈br〉 直销银行定位于面向网络客户发行电子银行卡,通过互联网向客户提供质优价廉产品和便捷高效服务的新型零售银行,先期以商业银行储蓄,本外币理财产品,代销基金、券商理财、保险、贵金属等产品为主。〈br〉 为加快直销银行业务发展,可建立“直销银行金融实验室”,增设网络合作商营销维护岗、线下合作商营销维护岗、社交媒体运营维护岗,并组建网络理财经理团队,负责具体客户营销与维护。  相似文献   

9.
朱欢  贾小月  段玉兰 《商》2014,(39):157-157
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发展,推动了银行业持续进行金融服务的创新。直销银行便是在国内互联网金融大环境下应运而生的产物,仅从目前我国直销银行的发展情况来看,几乎都集中在城商行中,显然,城商行成为了直销银行的主力军。本文首先从我国城商行的发展现状出发,然后引出直销银行正是突破城商行发展瓶颈的转型升级之路,最后从我国城商行推出的直销银行的数量和质量两个角度来概述直销银行的状况。  相似文献   

10.
张玉 《商业科技》2014,(8):55-56
随着电子客票的全球化和电子商务的发展,为航空公司互联网直销渠道建设提供了有利的契机。本文阐述了航空公司互联网直销渠道的重要作用,对比性地研究了我国航空公司互联网直销渠道的现状,并从航空公司角度分析了当前我国航空公司互联网直销比例低的主要原因,最后提出提高航空公司互联网直销比例的相关建议与对策,以期我国航空公司的互联网直销渠道建设迈上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11.
胡茜 《经贸世界》2004,(10):4-12
2004年9月10日,厦门,全球关注的焦点.“厦门外商投资洽谈会”重中之重——“中国直销立法座谈会”在此举行!此次会议中,方众企盼的“中国直销立法”相关草案将浮出水面,这是中国直销业界的盛会,是中国直销从业者的生存机遇.是世界直销趋势的未来风向标。从这一天起,中国直销将迎来一个崭新的纪元,然而,这个新纪元带给我们的究竟会是怎样一幅前景呢?  相似文献   

12.
PPG模式之辩     
杨颢 《商界》2008,(3):46-46
此前,“轻公司”已成为PPG的代名词。作为国内第一家采用直销销售服装的企业,PPG通过广告、目录、互联网和电话呼叫中心,获得消费者的直接订单,原料采购、生产等则全部从外部整合。  相似文献   

13.
直销法规出台的日子越来越近,一些媒体“中国直销的春天来临了”的呼声越来越高,想搭上“直销”这班车的企业也越来越多,业界人士曾保守估计国内目前的转型直销企业和潜在直销企业有6000多家。  相似文献   

14.
创客一词,源自网络语言,如果没有互联网,也许就不会出现这么多新词,因此,我们得感谢互联网。在创新驱动发展的大潮中,涌现出一批真正从个人兴趣出发、不以盈利为目标、努力把各种创意转变为现实的年轻人--“创客”。他们以“想法当实现”为口号,用自己的灵感与行动,在快乐中兑现自己的创新梦想,为你我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和精彩。  相似文献   

15.
邹玲  白木 《经贸世界》2005,(8):11-13
《直销管理条例》的出台,对于目前市场上以“直销”方式运作的公司来说,真可谓几家欢乐几家愁。“乐”的是中国直销从此走上法制化轨道;“愁”的是“高门槛”的难进。  相似文献   

16.
电视直销的问题与展望●王群伟近年来,广州、深圳、上海、杭州、北京等商业发达城市纷纷出现了电视直销这种新的购物方式,广州电视台甚至曾有过同时播放5套电视直销节目的记录。“电视直销”、“TV直销”、“空中商场”之类名词,广大市民已不再陌生。值得关注的是,...  相似文献   

17.
胡鑫 《经贸世界》2005,(2):31-33
对于中国直销,1998年到2004年的六年,是不会让人遗忘的,以“专卖店十雇用推销员”模式生存的方式,是要写进中国直销的发展史的。如果1998年是政府对直销默许的开始,那么《关于外商投资传销企业转变销售方式有关问题的通知》中规定的“专卖店十雇佣推销员”的方式,也就成为政府对直销默许的经营模式。2004年9月,政府在“厦门会议”上公布的直销立法草案中,再次强调立法后的中国直销,将会延续“专卖店十雇佣推销员”的模式。六年后,我们有必要再来分析一下“专卖店十雇佣推销员”模式对中国直销的众多影响……  相似文献   

18.
浅析 公众为何不认同直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新民 《经贸世界》2005,(12):94-96
笔者在向某直销公司资深经理咨.询“直销与传销有何区别”时,这位经理直言相告:“直销就是传销。在内地称直销,在我国台湾地区叫传销……”如此回答,让笔者茫然:不知道政府为什么要扶持正规直销,打击非法传销?  相似文献   

19.
罗婷 《经贸世界》2005,(8):28-29
虽然有人表示,“团队计酬不等于多层次直销”,但稍有直销常识的人都知道,“多层次直销一定等于团队计酬”。因此,在“雅芳试点”之后,《直销管理条例》将“禁止团队计酬”的传言,使业界惊惶失措。不过,记者最近证实,此传言是一场业界自己吓自己的“虚惊”——在多方力量的权衡与制约下,有关“团队计酬”问题的症结已经不是“开不开放”,而是会以何种形式开放。  相似文献   

20.
2005年12月1日,中国直销市场正式开放,面对一些实力雄厚的医药保健品企业的“直销狂热症”和一些中小企业叫苦不迭的现状,作为国内知名营销咨询机构的专家组不禁担忧,难道直销真的就是产品救世主?“明星”集团要不要在直销上“悠”着点?那些正在崛起的发展中企业是不是也应该以务实态度看待直销,避免跟风现象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