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梁龙 《中国纺织》2011,(6):44-44
“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特别是国家对节能减排的日益重视,纺机企业必须加快创新,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只有生产出更高效、更节能、更环保的纺机设备,才能为纺织企业带来更大的效益,才能推进纺织强国目标的实现。”青岛东昌纺机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刘謦强表示,创新是东昌纺机永葆生机的动力。  相似文献   

2.
纺机企业面临的是一个靠技术打拼的战场,"创新"这个在各行各业被反复提及的词,同样是纺机企业决战市场的法宝.当前,纺机行业正处于发展的瓶颈期,"创新"无疑是纺机企业求生于整个行业中最有效的救命稻草.  相似文献   

3.
通过2007年着力于公司管理制度和生产流程再造工程的建设与创新,山西鸿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裘永清将一家民营纺机企业逐渐打造成国内纺机领域有较强竞争力的集设计开发、生产制造、销售服务为一体的纺机科技企业。[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开栏语:当前,金融危机造成的经济低迷加速着各行业优胜劣汰的洗牌过程。作为与纺织技术装备升级直接关联的行业,纺机企业的"危"与"机"也被同时放大。如何根据当前形势,及时调整思路,把握市场机遇,走出经营困境,对纺机企业来说是一个新的考验。从本期开始,《纺织服装周刊》推出"新形势占先机"系列报道,陆续推出纺机企业在产品创新、市场开拓、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成功案例和经验,为纺机企业提供更多的参照和交流平台。  相似文献   

5.
激情六月     
第十五届上海国际纺织工业展览会开幕在即,作为中国历史最悠久,具有先进管理的民族品牌的纺织工业展,赢得了众多纺机企业的青睐和重视。纺机设备作为纺织工业的基础环节,在改进产品品质、提升工作效率、促进节能减排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6月的纺机展,无疑是一个科技交汇、创新涌起、激情迸发的盛会。  相似文献   

6.
企业并购决策中的价值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国内企业的并购活动比较频繁,在并购决策过程中,必然涉及到目标企业的价值估算问题,而价值估算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着并购活动的成败,由于企业是市场经济中一种特殊商品,其价值是多种因素决定的,目标企业的价值估算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因此,并购企业对目标企业的价值采取切实可行的评估方法就显得十分重要。资产价值基础法,收益法和自由现金流量潮并购企业可以选择的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7.
以技术密集、资金密集和人才密集为主导的纺机产业,一直是国内外纺机大企业的天下,然而10年创新,使东飞马佐里这个位于盐城市东台的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民营企业,却有如神助,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中国纺机业的一匹黑马。总经理朱鹏说,企业的一切竞争力来源于在创新中突破。  相似文献   

8.
《中国纺织》2006,(1):64-67
在中国纺机发展的历史上,一直是国有为大,业界没法想象,今天的中国纺机,马佐里(东台)这样一个民营纺机企业会唱主角,而且,在细纱机这个领域,中国三分天下有其一,同时还不断地推出令人惊叹的新产品.没有创新,也就不会有今天的马佐里(东台)这个纺机企业.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纺机发展的历史上,一直是国有为大,业界没法想象,今天的中国纺机,马佐里(东台)这样一个民营纺机企业会唱主角,而且,在细纱机这个领域,中国三分天下有其一,同时还不断地推出令人惊叹的新产品.没有创新,也就不会有今天的马佐里(东台)这个纺机企业.……  相似文献   

10.
《纺织服装周刊》2012,(21):44-46,70
中国国际纺织机械展览会暨ITMA亚洲展览会是一个全球业界交流的盛会,不仅被中国企业所关注,更吸引着来自亚洲乃至全球的纺机制造企业。从主办方了解到,此次展会在国内各纺机制造企业携各自最新纺机产品技术亮相的同时,来自欧洲纺织机械制造  相似文献   

11.
《中国纺织》2012,(7):20
进入"十二五"以来,处于转型升级关键时期的中国纺织企业对于先进机械设备和技术的需求不断攀升,为期5天,纺机展承载着发布行业技术装备最新信息的重要任务,纺机展上所展示的产品及其技术成为了行业未来发展和结构调整的风向标,同时也通过这样一个平台把中国纺机市场再次推向世界纺机制造商关注的制高点。很多纺机企业都通过这个有利时机将最新研制的能够适应纺织企业结构  相似文献   

12.
傅靖宇 《中国电业》2007,(12):60-61
财务管理历来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在企业的经营和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关键的支持作用。财务管理不仅支持着各项业务的开展,同时,在建立和谐员工队伍、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方面也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创建和谐的供电企业,必须进行财务管理创新。一方面,通过企业财务管理创新。不断提高管理效率,在达到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同时,实现服务质量的最优化、社会满意程度的最大化、社会综合效益的最大化,为和谐社会的创建履行好供电企业的职责。另一方面,通过企业财务管理创新,发展和谐企业、和谐社会所需要的企业理财理念。建立起激励与约束有机融合、内外部利益相对平衡与共赢、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财务管理机制和利益协调机制,以促进企业和谐与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3.
刘良 《中国纺织》2009,(8):130-131
金融危机的冲击,反而刺激了浙江日发纺织机械有限公司科技创新的提速。日前,有最新消息称,日发RFRS40转杯纺纱机研制成功,由半自动改造为全自动设备后,纺机转速可由每分钟10万转提高到15万转,能耗、劳力、质量等各项指标均能大幅优化,目前国内尚无企业能生产此类纺机。  相似文献   

14.
每届纺机展期间丰富多彩的技术交流,一直吸引着来自国内外纺机产业制造商的专业技术人员、专业采购人员、科研专家学者和纺机直接用户的众多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据组委会介绍,本届展会技术交流的主题是“创新,交流,更高,更强”,共安排26场技术交流活动。主讲内容有:中国纺机集  相似文献   

15.
基于价值网络重构的企业商业模式创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建构价值网络逐步成为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重要方式,但狭义的价值网络观对企业盈利机理的解释并未突破价值链将投入转换为产品的传统逻辑。本文从更广义的价值生态系统角度剖析网络价值交换逻辑和企业价值的实现机理,从网络重构出发分析了五种不同的商业模式创新路径。本文认为,受竞争压力与技术变迁的推动,网络组织的价值创造逻辑呈现颠覆性变化:顾客价值创造与企业价值实现的分离。这种分离导致许多企业即使实现了顾客价值最大化也未必产生收入,尤其面对互联网的免费经济趋势,企业只有重构价值网络、拓展新的收入源才能实现盈利并保证商业模式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打破产业链各个环节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一直是众多行业协会、领导、专家以及企业努力攻克的课题,让供需之间无障碍地进行信息沟通,无疑是极其重要的。对于纺织企业来说,了解纺机创新情况,必然会对企业的项目建设、技术改造提供重要支撑,让企业的选择更高效。而对于设备企业来说,通过与用户的交流,找到其需求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新机研发或对已有设备升级,结果一定都是事半功倍。
  7月下旬,由中国纺织机械协会与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联合举办的以“挖掘存量设备潜能高效改造提升效率”为主题的2016棉纺设备技术升级研讨会成功举行。此次会议可以说为纺机企业与纺织企业的深度交流搭建了重要的平台,供需双方在“主机与纺织”和“专件器材与纺织”两个方面展开对话,释放出了极具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7.
常德纺机坚持通过产品创新和提高质量实现“强身”,通过结构调整实现全面“瘦体”,通过变革生产组织模式和流程再造,稳妥推进企业向哑铃型生产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18.
易芳 《中国纺织》2015,(2):24-25
几年来,人工成本提高和"用工荒"等难题持续困扰着国内纺机企业,机器换人形势的迫切以及对设备生产过程精准控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随着国内市场高端产品需求的增加,企业必须通过不断研发创新加强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同时,具备足以"替代进口产品"的产品生产实力,是国内企业的重要目标。制造业的本质是产品,2015年的纺机市场,谁将有资格成为爆款产品?细分高端的差异化主流很显然的一点是,国内纺机行业依靠中低端产品"走量"已成过去,依靠研发力量角逐市场的时期已经到来。陶比尔(杭州)精密机械电子  相似文献   

19.
中国纺织业的快速发展拉动了纺机需求的增长,国外先进纺机企业纷纷抢滩中国市场,作为中国纺机业最大、最强的企业--中国纺织机械(集团)有限公司扛起了振兴中国民族纺机业的大旗,代表着″国家队″在世界纺机舞台上拼搏。中纺机的发展引起业内广泛关注。在中国纺织机械器材工业协会合办的″纺机专栏″开通之际,本刊记者专访了该集团总经理张杰。记者:纺机业的发展与纺织业密切相关,您对中国纺织业、纺机业的现状和未来作怎样判断?张总:我个人的看法是:中国纺织业前景乐观,为纺机业提供了发展机遇。从中国纺织业总体发展进程、全球产业分工及竞…  相似文献   

20.
价值工程方法在企业组织创新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首先介绍了企业组织创新和价值工程的内涵和实质,指出了传统企业组织创新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对价值工程和组织创新的对比分析,说明了在企业组织创新中应用价值工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然后结合企业组织创新过程,利用价值工程研究原理,从是否创造价值的角度出发,探讨了价值工程的具体应用,为组织创新决策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