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孟子是战国中期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他继承并发展了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说,积极倡导为人处事应遵循“仁、义、礼、智”。应该说,“仁、义、礼、智”的具体内容,虽是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有其糟粕的成份,但也的确包含了不少反映人类普遍性的精华养份。  相似文献   

2.
中国是深受儒家思想熏陶的国家。传统儒商可视为我国早期企业家的雏形。他们的经营活动以儒家伦理思想为指导,赢得了顾客和市场。“人们把日本、台湾、韩国、香港所在的东亚地区称为‘儒家文化圈’,认为儒家伦理从根本上造就了东亚经济奇迹.成为东亚社会实现现代化的源头活水。”从现代市场营销学角度去诠释,就会发现,以“仁、义、礼、智、信”为核心的儒家思想,不仅是伦理道德,也是营销道德。  相似文献   

3.
中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旅游业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当前中国旅游业面临创新发展滞后、游客消费动力不足、运营管理能力较弱、高质量人才缺乏、发展体制机制有待完善等困境。借鉴儒家五常:智、仁、义、礼、信视角提出以智创新、以仁惠人、以义制利、以礼规制、以信立业等中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4.
章淑君 《广告大观》2006,(4S):136-137
在现代社会,广告不仅是一种商业行为,也是一种文化现象。现代广告在传达商品信息、引导消费的同时,还作为社会文化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传播特定的价值和观念。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而儒家的“仁、义、礼、智、信”(俗称“五常”)作为我国传统伦理文化的核心,至今对人们的实践活动有着很大影响,既为现代广告创意提供深厚的土壤,也影响制约着广告的创意和表现。  相似文献   

5.
浮躁的商业社会里,人们呼唤中国的商业诚信何处寻?面对此起彼伏的贸易争端,中国商人急需在世界上以一种良好的形象示人,更多人开始关注中国的传统贸易并从中汲取经验。儒商精神的根本在于“仁、义、礼、智、信”,其核心就是诚信。  相似文献   

6.
李小侠 《北方经贸》2011,(11):116-117
冯梦龙、凌潆初两位作家创作“三言二拍”的初衰和写作原则与儒家文艺观强调的文学的政治教化作用相符,这是因为儒家思想在二老的人生观、价值观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也是由此,“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思想渗透了文本的字里行间,连作品中的梦境描写也不能例外。本文从忠君报国、仁义诚信、孝悌承祧三个方面阐释“三言二拍”梦境描写折射出的儒家思想。  相似文献   

7.
《华商》2012,(10):10-10
在中国五千年文化的版图中,儒家“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规范早已随着历史长河的流淌而深植民族血脉,就连最受传统儒家文化鄙夷的商人群体也往往以儒商自居,特别是明清时代以晋商、徽商为代表的商人们争相以一套类似“仁者爱人、以义制利、以人为本、以德为重、以和为贵”的儒商文化体系进行自我标榜。随着改革开放大门的敞开,中国“儒商”的名片在国际贸易环境中喧嚣尘上、大行其道,目前各类以儒商命名、实为趋利的组织更是多得让人眼花缭乱。  相似文献   

8.
盘祺夫 《华商》2014,(7):78-79
我国企业在创建企业文化、提高竞争力时,除了学习和引进国外先进企业文化外,还有必要借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瑰宝,比如儒家“仁、义、信、和”、道家文化中的辩证法思想等,都可以借鉴,做到“洋为中用,古为今用,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相似文献   

9.
薛颖 《商》2014,(47):106-106
孔子、孟子、荀子作为先秦时期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都对正义问题作过相关的论述。孔子以“仁”为核心,提倡的是正当且适宜的正义观;孟子以“义”为核心,在民间社会中宣扬浩然正气的培养;荀子则是以“礼”为核心提出了一套完善的正义理论。  相似文献   

10.
儒学文化培养和造就了一代又一代儒商。当今,国家要发展、要富强,要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要培养和造就大批新一代儒商。儒商的经营理念可以简单概括为“仁、义、礼、智、信”五方面,它对我们今天塑造现代儒商仍有着极其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王齐国 《中国品牌》2013,(3):98-100
“仁、义、礼”的统一,是孔子思想的主要内容,也是他思想的主要特色。“仁、义、礼”紧密结合,牢不可分。“仁”离不开“义”,“义”离不开“仁”,“仁”和“义”的贯彻,又离不开“礼”。“仁”是一种慈爱的精神,推行慈爱必须以“义”为前提;“义”是一种适度的原则,保持这种适度原则必须具有仁慈的精神。而“礼”就是仁慈精神和适度原则的具体规定。其中关系,唇齿相依,缺一不可。那么,作为品牌领袖,何以为“仁”呢?  相似文献   

12.
《孙子》曰:“将者,智、信、仁、勇、严也。”孙子认为,优秀的将帅,应具备足智多谋.赏罚有信,爱抚部属, 勇敢坚毅,严明纪律的品格,也即历代兵家所称道的“将之五德”: “将者,智、信、仁、勇、严也。”(《计篇》)  相似文献   

13.
《糖烟酒周刊》2007,(4):74-74
在2006年西安糖酒会上,安徽英雄坊酒业推出了“仁、义、礼、智、信、荣”具有浓重中国传统文化的白酒,成为一大亮点。会后,英雄坊酒业展开地面战,迅速形成了以河北、安徽、河南、江苏为重点的市场布局,一系列既定战略就此展开。在2007年,英雄坊酒业会做哪些“功课”呢?  相似文献   

14.
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伦理道德思想博大精深,他创造了以“仁”为核心,包括“仁、义、礼、知、信、孝悌”等在内的一整套封建伦理道德。虽然他的伦理道德思想是为封建统治服务的,但是其中有许多思想具有恒久的价值,对当今中国社会有着不可磨灭和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糖烟酒周刊》2005,(10):B034-B034
“关公”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非常特殊的地位,有的史学家把他称作“华夏第一人”,这一点也不为过。在中国历史上,除了关公外,还没有其他哪个人或神,能使三教九流都来尊崇他。而关公做到了。“儒称王、佛称释、道称天尊”,可以说,关公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十分尊崇,赞美之词也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忠、义、仁、勇、智、信、礼”,所有可以赞美的词都用在了“关公”身上。  相似文献   

16.
诚信为纲     
把诚信做成一个可以操作的技术体系,可以从根本上建立社会主义和谐发展的新秩序——以诚信为纲,纲举可以目张将仁、义、礼、智、信,分别对应伦理、社会、人际、政治、经济,古人对于天地纲常的理解,十分精到。  相似文献   

17.
《中国经贸导刊》2008,(4):47-47
唐代名臣张说的名著《钱本草》,以钱喻药,诊治时弊,语句精炼,内容新奇。全文200来字,却含有褒贬,把钱的性质、利弊、积散之道描写得淋漓尽致。针对钱的奇秘效用还总结了道、德、义、礼、仁、信、智七条驾驭钱的方式,可谓儆戒古今的肯綮之言。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以儒家的“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为主导,以墨家、法家为两翼,以道家的自然无为作内质,是天人合一的多元价值取向体系。这种传统文化价值观是在中国几千年历史传承中形成的,是中华民族固有的不同于世界其他民族的独有的文化形态。它渗透在中华民族经济、社会、文化、生活以及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形成了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心理,文化精神和文化情怀。历史和现实都证明: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不仅有着辉煌的过去,同样在未来依然有着强劲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9.
李玉萍 《财贸研究》2000,11(4):34-37
<正> 我国《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与弟子之间,孔子弟子之间以及弟子与再传弟子之间的问答体著作。集中体现了我国儒家思想的精髓,即“仁”和“礼”。“仁”是孔子思想的精神内核,在具体为人处事上,则表现为恭、宽、信、敏、智、勇、忠、恕、孝等诸多内容。“礼”也是孔子在《论语》中提出的重要观念,是孔子一生的学问精华。孔子以“六艺”治世和教育学生,而“礼”则是六艺之道。《论语》20篇,尽管只是一些简单的对话,但却包含了大量为人处事的大原则、大道理。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曾形象地把孔子创建的儒家思想比做“粮食店”,可以说,孔子在《论语》中  相似文献   

20.
杨壮 《商务周刊》2008,(2):88-88
中国的传统思想认为,世间万事由金、木、水、火、土五大元素构成,它们相生相克,构成了矛盾统一的大千世界。而孟子更是将其归为仁、义、礼、智、信五种美德。用孟子的标准观察卓越领导者的行为,发现具备任何一种美德的领导人往往能够做到知人善任,"和而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