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营业税有关会计处理问题的解答(一)问:企业按规定计算上交应交纳的营业税,应如何进行会计处理?答:企业按规定的税率和营业额,计算出应交纳的营业税,借记“营业税金及附加”或“经营税金及附加”等科目,贷记“应交税金——应交营业税”科目。上交税务机关时,借记...  相似文献   

2.
关于事业单位对外投资核算的改进意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存在的问题《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规定 :属于一般纳税人的事业单位向其他单位投出材料 ,按合同协议确定的价值 ,借记“对外投资”科目 ,按材料账面价值 (不含增值税 ) ,贷记“材料”科目 ,贷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销项税额 )”科目。按合同协议确定的价值扣除材料账面价值与应交增值税的销项税额的差额 ,借记或贷记“事业基金——投资基金”科目 ;同时 ,按材料的账面价值 ,借记“事业基金——一般基金”科目 ,贷记“事业基金——投资基金”科目。属于小规模纳税人的事业单位对外投出材料 ,按合同协议确定的价值 ,借记“对外投资”…  相似文献   

3.
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规定,“属于一般纳税人的事业单位向其他单位投出材料,按合同协议确定的价值,借记本科目,按材料账面价值(不含增值税),贷记‘材料’科目,贷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科目。按合同协议确定的价值扣除材料账面价值与应交增值税的销项税额的差额,借记或贷记‘事业基金一投资基金’科目;同时按材料的账面价值借记‘事业基金一一般基金’科目,贷记‘事业基金一投资基金’科目”。  相似文献   

4.
问:企业按照规定经批准将开发新产品减免产品税(增值税)留给企业专项用于技术开发,在会计上应如何处理? 答:企业按月计算应交产品税(增值税)时,借记“销售——产品销售”科目、贷记“应交税金——应交产品税(应交增值税)”科目。经税务部门批准新产品减免税后,借记“应交税金——应交产品税(应交增值税)”科目、贷记“专用基金——新产品试制基金”科目。  相似文献   

5.
根据1995年1月24日财会字(1995)6号文第二点第二款规定,对于直接减免的增值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其会计处理应该是借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减免税款)”科目、贷记“补贴收入”科目。针对这一规定在实际运用中的合理性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编辑同志:本人是《上海会计》的忠实读者,学习过程中,发现贵刊2001年第11期第68页“法规介绍”栏转载的财政部《企业会计制度——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中左栏第一行“按无形资产的账面余额,贷记本科目”一句,不甚明了。因本段介绍的是“5301营业外收入”科目,所以贷记本科目按文义理解应是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则会计分录成为:借:银行存款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贷:营业外收入应交税金营业外收入(或借记营业外支出)以上明显不当。正确分录应为:借:银行存款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贷:无形资产应交税金营业外收入(或借记营业外支出)所…  相似文献   

7.
“递延收入”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时,除收取商品售价外,另外收取的服务费。服务费递延至提供服务的期间内确认收入。由于“递延收入”是伴随着销售商品而产生的。因此,实质上是一种混合销售行为,应该对收取的收入征收增值税。根据《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十九条规定:“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收讫销售款或者取得销售款凭据的当天。”企业应设置“递延收入”科目,用来核算所售商品时收取的售后服务费。收取服务费时,借记“银行存款”及科目,贷记本科目;服务期间确认收入时,借记本科目,贷记“其他业务收入”及“应交税金—…  相似文献   

8.
今年开始执行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以下简称《制度》)规定了对外投资的帐务处理。《制度》规定对外投资业务,都需要作两笔会计分录。如:用固定资产对外投资,除借记“对外投资”科目,贷记“事业基金一投资基金”科目外,同时还需借记“固定基金”科目,贷记“固定资产科目。用货币资金、无形资产、材料对外投资,除借记“对外投资”科目,贷记“银行存款”、“无形资产”、“材料”(一般纳税人还需贷记“应交税金一应交增值税”)科目,倍或贷记“事业基金一投资基金”科目外,同时还需借记“事业基金—一般基金”科目,贷记“事业基金…  相似文献   

9.
1994年税制改革后,《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明确事业单位为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但1994年颁布的《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的暂行规定》(财会字(1994)25号)仅对企业单位缴纳企业所得税的会计处理作了规定,对事业单位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没有明确。而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仅规定事业单位,应在“结余分配”科目下设置“应交所得税”明细科目,有所得税缴纳业务的事业单位,在计算出应交纳的所得税后,借记“结余分配(应交所得税)”科目,贷记“应交税金”科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事业单位社会…  相似文献   

10.
王传沐 《上海会计》1998,(5):30-30,17
国家税务总局(199)153号通知规定:“从事房地产开发经营的外商投资企业预售房地产并取得预收款的,当地主管税务机关可按预计利润率或其他合理办法计算预计应纳税所得额,并按季预征所得税,待该项房地产产权转移、销售收入实现后,再依照税法有关规定计算实际应纳税所得额及应纳所得税税额,按预交所得税额计算应退、补税额。”对上述预征所得税在会计上如何处理,会计制度没有明确规定。大多数企业在申报计算应纳预征所得税时,不作会计处理;实际预交时,借记“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预征所得税在资产…  相似文献   

11.
对事业单位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4年税制改革后,《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明确事业单位为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1994年颁布的《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的暂行规定》(财会字[1994]25号)对事业单位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没有作出规定。新实行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仅规定,事业单位应在“结余分配”科目下设置“应交所得税”明细科目,有企业所得税缴纳业务的事业单位计算出应交纳的企业所得税后,借记“结余分配(应交所得税)”科目,贷记“应交税金”科目;同样没有对事业单位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作出规定。随着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颁发《…  相似文献   

12.
所得税会计就是研究如何处理按照会计制度计算的税前会计利润(或亏损)与按照税法计算的应纳税所得额之间差异的会计理论和方法。因此,研究会计与税法差异及其会计处理方法是所得税会计理论的核心。新会计准则对所得税会计科目设置的调整有:将"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调整为"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将"递延税款"调整成"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两个科目。在旧会计制度下,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有两种,即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根据财政部2006年颁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规定,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与旧企业会计制度的处理方法完全不同。  相似文献   

13.
税务检查后的企业帐务调整,是指企业根据税务机关检查发现少缴、多缴税款情况所作出的处理意见,通过正确的会计分录进行必要的帐务调整。但我们发现有一些企业财会人员虽然在检查后补缴了税款,但没有进行正确的帐务调整。随着时间的推移,补缴的税款又会被抵回。因此,企业财会人员应按照税法及会计处理的有关规定,学习调帐知识,正确调帐。下面简介检查增值税后应补、应退税款的调帐。一、查补增值税的帐务调整企业(纳税人)在补交增值税后,如只作借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贷记“银行存款”的分录,而不作补交税款后的帐…  相似文献   

14.
问:国务院发布命令开征印花税及土地使用税后,在会计上应如何处理? 答:1.企业购买印花税票,借记“企业管理费”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应纳税额较大或贴花次数频繁的企业,经税务机关批准,采取以交款书代替贴花或者按期汇总缴纳办法的,应于交纳税款时,借记“企业管理费”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企业应根据需要购买印花税票,如  相似文献   

15.
《上海会计》 2000年第 7期刊登吴婧同志的《浅议视同销售业务的所得税处理》一文 (以下简称《吴文》 ),读后很有启发,但也有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 1.关于视同销售业务应纳所得税的帐务处理。《吴文》认为,视同销售的应纳所得税会计处理,应区别情况,分别借记“所得税”、“在建工程”、“长期投资”、“应付福利费”等科目,贷记“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科目。笔者认为,这样处理欠妥。由于视同销售业务是税法与会计规定不一致,而导致应纳税所得与会计所得的差异,这种差异一般是永久性差异,不会在以后会计期间内自行转回,根据…  相似文献   

16.
崔建才 《上海会计》2002,(12):69-69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自1998年实施以来,有效地规范了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行为、加强了财务管理、促进了社会事业健康有序地发展。但随着事业经济的迅速发展,该《制度》中对事业单位涉税行为的会计核算显得有点不够规范,很值得探讨、研究。(一)事业单位的“应交所得税”核算,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着两个方面的问题,有必要对此核算规定进一步加以规范。按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规定,事业单位取得的经营性收入,在计算应缴纳的所得税时,要作借记“结余分配”,贷记“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的会计分录。该分录在具体运用中,有时就会…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规范股份有限公司税收返还及其他各项补助的会计核算,根据“国务院关于纠正地方自行制定税收先征后返政策的通知”(国发〔2000〕2号)及其他有关规定,现对股份有限公司税收返还及其他各项补助的会计处理规定如下:  一、按照国家规定实行所得税先征后返的公司,应当在实际收到返还的所得税时,冲减收到当期的所得税费用,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所得税”科目。  公司收到的先征后返的消费税、营业税等原记入“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科目的各项税金,应于收到当期冲减“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科目,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  相似文献   

18.
陈凤亭 《上海会计》1999,(12):26-27
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由于营业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和其他经济活动引起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收支变化情况的会计报表。它能够向报表使用者直接、明确地提供企业由于各种经济活动产生现金流入与流出的有关信息。一、现金流量表的平衡公式推导《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会计恒等式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而现金流量表所反映的是引起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收支变化情况的会计报表,所谓收支变化也就是本期借方发生额与贷方发生额的差额,即期末数减去期初数或期初数减去期末数。由此可得:1-资产的期末数-资产的期初数…  相似文献   

19.
李新 《上海会计》1999,(3):34-35,25
一、增值税会计核算中与财务会计惯例的矛盾增值税会计核算是通过“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两个二级科目进行的。在“应交增值税”下面还设置了9个三级科目:进项税额、已交税金、减免税款、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转出未交增值税...  相似文献   

20.
《企业会计准则-投资准则》中规定,企业可以以各种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非货币资产对外进行投资。在投资时,放弃非货币资产的公允价值(或评估确认价值)记入“长期股权投资”帐户,按其帐面净值冲减原资产价值,放弃非货币资产的公允价值与其帐面的差额,若为损失(即评估减值)应依据谨慎性原则,记入当期“营业外支出”;若为收益(即评估增值)则应按增值额的33%记入“递延税款”贷项,按增值额扣除未来应交所得税后的金额计入“资本公积-股权投资准备”。至于递延脱款如何处理(即应交所得税是否交纳、何时交纳),需在将来处置该股权投资时,根据其处置结果分别情况处理。现以下例具体说明其帐务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