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哈佛商学院教授克里斯滕森提出了"破坏性创新",并把破坏性创新分为"低端破坏"和"新市场破坏".本文结合中国本土企业华旗资讯公司的爱国者数码相机的市场战略和市场表现,从中国市场的"收入拐点"的角度剖析了爱国者的"新市场破坏",分析了破坏性创新理论对于大企业进行新业务拓展的意义.并就破坏性创新理论对中国企业战略决策的影响作出了初步探讨.爱国者凭借自己对中国市场的深入了解和分析,在进军数码相机一年多的时间里,成功打开了自己在数码相机领域的局面.从破坏性创新的角度回顾和思考爱国者在数码相机业务上的战略谋划,对于众多企业进入新的"创业"阶段会有不少启发.  相似文献   

2.
Made in Japan--"日本制造"的标志早已成为人们心目中的可信赖的、微型的、精致的高科技产品的形象.日本制造的三菱、东芝、索尼、松下等都已成为世界最知名、最负有信誉的品牌之一.但从去年以来,日本企业在中国市场上突遭"寒流",其产品在中国接连发生产品质量问题,让"日本制造"在中国用户心中的形象一落千丈,日本"质量神话",已成了世纪"绝"唱.  相似文献   

3.
钱钟书在<围城>一书中写道,有些人拼命想挤进城来,另一些人又想方设法要冲出城去.在某种意义上,这是对中国当今经济格局的写照.中国入世在即,按照WTO"市场准入"的原则,国外企业势必要大量涌入中国市场.然而,出于国家利益需要,中国企业也应敢于"走出去",与外国公司在国际市场一争高低.  相似文献   

4.
李业  赵向莉 《大经贸》2002,(5):76-77
不管全球市场上彩电的品牌有多么"纷繁芜杂",可以肯定的是,"牌子"背后有40%的彩电是在中国制造的.中国正日渐融入世界分工体系,成为OEM厂商的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5.
黄树辉 《大经贸》2006,(2):10-11
"大经贸战略、以质取胜战略、市场多元化战略和科技兴贸战略"已在广东遍地开花,处处结果.外向型广东在外经贸领域上演的一幕幕"神话",让中国骄傲,让世界瞩目.  相似文献   

6.
刘建萍 《大经贸》2010,(7):74-75
由于各国汽车制造面临本土市场产能过剩,进而在中国市场大举扩张.今年以来,通用汽车、现代、宝马和大众汽车都宣布了在华增产的计划.汽车销量的激增,使得中国去年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然而,上半年国产汽车产销量在稳居全球第一的同时,已不同于去年一路走高的态势.中国的汽车业似乎已经开始"发泡",中国汽车消费饱和点可能比人们想象的要来得更早.  相似文献   

7.
中国钢铁贸易的转折使得中国钢材市场更多地融入了国际市场,并在全球市场上有了"话语权",这一方面有利于国内钢铁企业在扩大开放和对外贸易中利用国际资源和国际市场提升和优化产业结构,但同时也存在不利于中国钢铁行业长期持续的开放发展的隐忧.中国钢铁贸易应遵循持续稳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兼顾各方利益的发展原则.  相似文献   

8.
<正> 兵法云"谋定而后动",新市场开拓亦是如此。兵法云"谋定而后动",新市场开拓亦是如此。每开发一个新市场,必须要有明确的思路和战术细节。下面我结合5年来在金健米业营销工作中碰到的一些实际情况就新市场开拓问题谈一下自已的看法。第一步,出发前,做到五个"熟悉"。1.熟悉公司及产品目前在同行业中的地位。了解公司目前在同行业中的地位直接决定你拜访客户时的心态和底气。譬如我们公司是"中国粮食第一股"。"中国大米第一品牌"就使我去和客户谈判时  相似文献   

9.
新短缺经济与转变外贸增长方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洁  徐凯 《国际贸易》2006,(6):11-15
本文的"新短缺经济"是指中国在摆脱产品市场上产品短缺之后,在生产要素市场上出现的一种与传统短缺经济完全不同的要素短缺经济.这种新短缺经济是中国粗放型经济快速增长的必然结果.表现在外贸上则是中国粗放型外贸畸形发展的必然反映.它使中国经济增长所需的能源、矿产资源等生产要素大量短缺,极大地制约了"自主性经济增长"的空间,加大了中国经济发展对外部资源的依赖,极可能陷入"悲惨式增长".因此,要走出生产要素短缺的"新短缺经济",保持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必须转变粗放型外贸增长方式.  相似文献   

10.
随着"80后"进入生育旺盛期,我国又迎来了新一轮的生育高潮,对于处于421结构的中国家庭来说,如何更好的给母婴提供呵护已成为家庭内部的重要议题.有专家指出:中国母婴市场近年来从无到有,走上了高速发展的轨道.市场潜力巨大.中国贝亲公司把无限挚爱化有形,为孕妇、产妇、婴儿谱写了新曲"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用"安全"和"呵护"赢得了用户的普遍认可与高度评价,在群雄逐鹿的市场状态下抢占了先机.  相似文献   

11.
在21世纪初,中国手机产业曾经一蹿而红,但10年光景,昙花一现.我们记忆犹新,波导徐立华当年曾高呼"手机中的战斗机",以广告的花拳绣腿杀进市场.我们还曾期盼着,TCL手机高调的"产品创新",不过是镶嵌上廉价"宝石",随着其一度红得发紫的少帅万明坚被老帅李东生撤了职,万明坚所隐藏的巨亏将TCL手机拽入深渊.  相似文献   

12.
卢小平 《大经贸》2001,(5):52-54
目前世界上80%的成人疾病和50%的儿童死亡率都与饮用水的水质不良有关。在中国,近年来,水危机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节水已不能再等待,今年3月22日,"国家节水标志"正式揭牌。20年来,外资在中国水市场"风生水起",中国企业如能趁"危"夺"机",就能在水市场上开出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13.
步入世贸大门,中国市场的竞争将从无序走向有序.入世后,竞争更趋于国际化,国际大财团、公司进入中国市场、国内市场即是国际市场,形成市场大熔炉,也就是所说的"全球经济一体化",市场运作将按国际惯例、规则进行经营活动,这对企业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世界高铁市场几十年来一直是欧洲、日本和北美的公司呼风唤雨,中国高铁这几年的发展被称为"正改变着全球铁路市场的版图",中国高铁还成为"中国制造"从低端走向高端的一个标志.23日的温州动车相撞似乎瞬间制造了"中国制造被打回原形"的幻觉.别忘了,"多难兴邦"!中国人就是中国人,中国高铁的国际竞争力也不是一次事故就能够否定的,...  相似文献   

15.
<正>当前中国农村有8亿多农民,人口基数大,购买潜力惊人。因此,在城市市场内需拉动乏力的情况下,开拓农村市场无疑是明智之举。"大农村市场"可以说是厂商运作的一片"新大陆",也是众多厂商可以迎来的"新蓝海",从国家倡导的"家电下  相似文献   

16.
美国金融危机使各国经济深陷困境之中,"大难当头各自飞",各国政府通过刺激内需计划来保护本国市场,从而再拾贸易保护主义.中国作为贸易大国,面对国际贸易"灾难",最重要的是认清贸易保护主义性质,积极应对,"任凭风浪起,我自岿然不动",以使我国经济在逆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7.
《中国汽车市场》2001,(1):14-14
两厢车和三厢车,哪种更好?这样的问题很多年前在中国就有争论.那时候很多人觉得三厢车"有派","像那么回事",耻笑两厢车"没屁股".更有人上升到"理论高度":"有头无尾"的两厢车不符合中国的民族审美习惯,不会有市场.  相似文献   

18.
中国市场是各国IT厂商争相抢夺的一块"肥肉",在激烈的竞争中,惠普打印机却在中国市场稳占50%多的份额,堪称业内的"霸主".惠普胜在何处?  相似文献   

19.
德隆、格林柯尔属于"系族企业",即在中国资本市场上,通过快速扩张控制多个公司并组成关联,这是一些企业快速成长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20.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中国自古就有崇尚勤俭的良好传统.为了赢得市场,增加效益,我公司提出了"低成本战略",紧紧围绕"低成本"做检测施工的大文章,从"人、机、料、法、环"等方面,把低成本战略的理念全面贯彻到检测工作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