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观点     
《沪港经济》2007,(8):8-8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北京工业大学人文社科学学院院长陆学艺认为: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是当前的主要矛盾;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张军认为:结构性问题影响中国的宏观经济;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指出:过度抑制投资可能导致经济增速放缓;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认为:顺差并非比较优势之过;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欧元之父”蒙代尔指出:人民币大幅升值房地产价格必然崩溃;  相似文献   

2.
王夏 《开放潮》2003,(2):29-30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令全国各界人士为之一振。令著名社会学家陆学艺感到兴奋的是,报告中对小康的阐述除了经济指标外,增添了更多的社会指标,以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总体小康还只是偏重于物质消费的小康 陆学艺认为,目前总体上的小康是刚  相似文献   

3.
月读     
《当代中国社会结构》陆学艺主编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1月版如果认为今天中国所面临的核心问题仅仅是经济结构的调整,无疑是狭隘和短视的。在中国改革开放30年之后,社会结构的调整成为  相似文献   

4.
正在推行的农村税费改革,被称为继家庭联产承包后又一次革命.中国社会学学会长陆学艺认为,税费改革是农村户籍、土地、金融、粮食购销、基层政权、财政体制等上层建筑领域的一场革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说:"从根本上来说,农村税费改革能不能成功,归根结底取决于县乡机构改革."  相似文献   

5.
汪红 《东北之窗》2010,(7):26-27
“社会结构严重滞后于经济结构的主要原因,是我们没有适时抓好社会体制改革和社会建设。”著名社会学者陆学艺认为,我国在解决了短缺经济等问题后,进入了改革发展的新阶段,但由于我们缺乏经验和理论准备不足等原因,没有及时对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形成的户籍、就业、人事、社会保障等体制实行必要的改革,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投入严重不足。  相似文献   

6.
永佃制是最好的形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学艺 《新财经》2001,(9):38-39
8月15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部,陆学艺教授还没有听完记者的采访意图,就反问记者:“你们的家在农村嘛?你们了解农村吗?“……  相似文献   

7.
作者以政治体制改革的阶段目标为依据,认为当前政治体制改革首先要解决的是在政治领域中存在的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政治领域中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参政议政的民主需求和不完善的政治体制之间的矛盾,公权力滥用是最为突出的表现,它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文章通过探讨公权力改革在政治体制改革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而认为公权力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8.
文章基于对西方混合经济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分析,明确界定了西方混合经济理论的定义,探讨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教训和现实的不和谐因素,认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谐社会经济基础的实现形式是发展混合经济。  相似文献   

9.
周江勇 《宁波经济》2009,(11):9-10,23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在改革开放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理论创新成果,是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我们必须始终不渝贯彻落实的重大战略思想。在区域发展中坚持科学发展观,要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出发,不仅注重科学性,更要兼顾实践性,努力在改革创新中进一步树立科学发展理念。象山县三面环海,一面穿陆,海岸线长达800公里,拥有5335平方公里的海域面积。作为科学发展先行区域,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问内,象山要充分利用象山港大桥建设效应,秉承各种发展优势,统筹海陆发展,做足海洋文章,努力建设花园半岛。  相似文献   

10.
对乡镇财政状况的关心,缘于看了《南方周末》的一篇报道, 它披露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数字:作为基层政权的乡镇,在上个世纪末 ,留下了高达2000亿元的债务窟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陆学艺近年来一直在跟踪调查14个省、区乡镇政府的负债情况。据他的调查显示 ,乡镇债务覆盖面最广的是中西部地区,60%以上的乡镇负债, 以农业为主的乡镇几乎没有不欠债的。那么这些巨额债务怎么形成的?在减轻农民负担的大前提下 ,债务形成的基础能否根除?负债对基层政权的正常运转带来什么影响? 让我们一同打开这一连串的问号吧。 债务窟窿是…  相似文献   

11.
<正>发展是硬道理,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而发展离不开有效投资。有效投资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是企业不断发展、做大做强的源泉。坚持有效投资不放松,从一定角度讲,就是抓住了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环节,就是抓住了企业不断发展、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所在。一、坚持有效投资是地方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不二定律一个地方要求发展,就得有所投资;  相似文献   

12.
目前在中国出现的“民工荒”现象。给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出现“民工荒”的主要原因,一是经济过热,尤其是固定资产投资过热导致企业用工量增加,二是全国统一的就业市场还没有形成,企业的用工机制存在缺陷,用工信息不畅,企业不能及时掌握民工的供给信息,农村剩余劳动力难以及时了解企业的用工信息。三是民工工作和生活条件太差,民工权益得不到保护,挫伤了民工就业的积极陆。为此,本文认为应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控制物价上涨,避免经济过热和人民生活水平下降。建立全国统一的就业市场,及时将企业的用工信息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供给信息进行发布,避免因信息沟通不惕影响企业生产和民工就业。保护民工的合法权益,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和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3.
戴为民  徐乔 《特区经济》2011,(4):138-140
本文概括了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背景,分析了当前经济社会所面临的挑战。认为提高创新能力,建设服务型政府,构建社会制度改革的公平基础和民意表达渠道是应对挑战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4.
岐山县大营乡近年来随着甜玉米的迅速发展,渐渐远近闻名,甜玉米系列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前来取经学艺的纷至沓来.  相似文献   

15.
采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及统计补漏法和逻辑推理等研究方法,探讨了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成年人体质相关性问题。结论认为经济社会发展对成年人体质(身体形态、机能和身体素质)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但对成年男女体质及体质各要素的影响程度不尽相同,而直接和间接的反映经济社会发展对成人体质的影响是通过后天因素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6.
协调发展是保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也是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标志之一。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本文旨在从分析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对重庆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人手,针对目前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不协调问题,提出促进重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深圳市经济社会发展协调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立勋 《特区经济》2004,(10):26-30
<正> 一、研究深圳经济社会发展协调度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1.研究经济社会发展协调度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发展观是回答发展目的、发展模式、发展手段的世界观。历史上有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和以物为本的发展观,前者认为经济增长是发展的目的,后者认为经济发展只是手段,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才是终极目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体现了对发展问题的最新认识,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经验的最新概括和总结,是对实践中出现的许多问题提出的解决思路,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鲜明的时代特点。2003年胡锦涛视察深圳时要求深圳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和协调发展。同年7月温家宝视察深圳时要求深圳增创新优势、实现新发展、办出新  相似文献   

18.
刘鹏 《改革与战略》2011,27(4):61-64
文章基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逻辑指出:任何经济社会的发展都必须建立在资本基础之上,任何经济社会的均衡发展理应取决于不同形态资本的结构均衡以及所有资本的整合效应。通过从资本结构的视角对当代中国发展失衡问题进行分析解读,文章认为,大力进行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的投资与积累,使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的分布在空间、结构上实现均衡与协调,同时通过文化资本、制度资本的配套,发挥资本的整合效应,是矫正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失衡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黄河三角洲 基于特色产业发展的经济历史性跨越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性跨越是经济发展理论中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尤其对于后发区域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在借鉴相关经济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黄河三角洲实现经济社会历史性跨越的产业路径。文章认为,发展特色产业是后发地区实现经济社会历史性跨越的最佳产业途径,最后确定了滨州的特色产业以及发展原则和对策。  相似文献   

20.
张国庆 《中国经贸》2011,(15):46-49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是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其核心内容是: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